反馈问题: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部分生活污水直排。该区庐山南大道与碟子湖大道交界处乌沙河岸边新建了7套临时处理装置,应急处理溢流污水,仍有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渗漏直排入赣江支流乌沙河,现场采样检测总磷浓度1.75毫克/升、总氮浓度23.4毫克/升,超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2.5倍、0.56倍。乌沙河水体漂浮有大量淤泥,现场采样检测化学需氧量浓度75毫克/升、氨氮浓度17.7毫克/升、总磷浓度1.15毫克/升,分别为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水标准的1.88、8.85、2.88倍,为劣V类水。
整改目标:乌沙河水质主要指标COD、氨氮、总磷达地表V类水标准,消灭劣V类水。
整改措施:
《2019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方案》整改措施6项:
1.保持沿龙潭水渠、乌沙河沿线新建10.75万吨/日处理能力临时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缓解红谷滩污水处理厂当下处理能力不足的压力。
2.2019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红谷滩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3.2020年12月底前,完成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处理能力由20万吨/日提升到40万吨/日,解决昌北城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防止城区生活污水外溢。
4.加强对河段沿线管网截污和污水管网的日常排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置到位。
5.组织对辖区河段黑色底泥进行清淤,并加强对河段水面的日常管护,努力恢复河床生态。
6.加强麦园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杜绝溢流现象。
《关于2019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馈问题“四”整改方案(乌沙河水质提升后续整改方案)》整改措施5项:
1.加强乌沙河沿线河道日常管护和岸线保洁,对辖区内乌沙河河段黑色底泥进行清淤,努力恢复河床生态。
2.加强对乌沙河沿线管网截污和污水管网的日常排查维护,建立工作台账,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置到位,确保无污水直排。
3.启动龙潭泵站二期完善工作,提升龙潭泵站抽排能力。
4.加强麦园垃圾填埋场4800吨天的渗滤液处理及820吨天的浓缩液处理设施运行管理。
5.保持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确保出水水质达一级A排放标准。
整改完成情况:
1.新建区、红谷滩区、经开区保持沿龙潭水渠、乌沙河沿线新建10.95万吨/日处理能力临时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
2.红谷滩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已于2019年12月底完成,扩容工程已于2020年12月底完成,出水水质达一级A排放标准。
3.新建区、红谷滩区、经开区加强对河段沿线管网截污和污水管网的日常排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置到位。
4.新建区、红谷滩区、经开区加强乌沙河沿线河道日常管护和岸线保洁,对辖区河段黑色底泥进行清淤。
5.加强麦园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杜绝溢流现象。
6.完成龙潭泵站二期设备安装,提升龙潭泵站抽排能力。
目前该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达到了《关于2019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馈问题“四”整改方案(乌沙河水质提升后续整改方案)》中“乌沙河水质主要指标COD、氨氮、总磷达地表V类水标准,消灭劣V类水”的阶段整改目标,后续实施雨污分流、解决雨天污水溢流污染问题的整改工作将并入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江西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问效电话:0791-86866651,公示10日,接收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