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完成“2.0版”升级改造,上线试运行并提供数据服务。此次升级改造实现指标体系“扩容升级”、信息系统“迭代更新”和信息归集“质效双升”,标志着江西省迈入“信用风险分类”2.0时代。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按照市场监管总局《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第二版)》要求,运用特征工程、机器学习等方法,融合各政府部门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黑名单、信用修复等与经营主体信用风险相关的数据指标,制定完成《江西省通用型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第二版)》,共包含基础属性信息、经营状况信息、监管执法信息、关联关系信息、综合评价信息等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72个三级指标。第一版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分别为25个和81个,此次进行了调整优化,新增从业人数、知识产权出质数量等指标,删除法定代表人是否被限制消费等指标,既能够动态反映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发展过程和内在变化规律,又实现不同经营主体的风险可比性。
该局制定《江西省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标准》《江西省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数据规范》和《江西省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接口规范》等技术文档,明确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的技术框架、基础功能、数据接口规范等事项,确定每个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得分最高为1000分,各个指标项最高分为1000分,通过系统自动运算将江西省经营主体按照信用风险总得分由低到高分为信用风险低(A类)、信用风险一般(B类)、信用风险较高(C类)、信用风险高(D类)四类,实现对经营主体信用风险的自动分类。
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依法归集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在履职过程中产生的并对外公示的涉企信息。在依法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目前,公示系统共归集该省经营主体的登记注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年报公示、抽查检查结果等信息6949万条,同时,进一步归集整理了信用评价、投诉举报、舆情评价等综合评价信息1000余条,为做好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工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