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林”,因原址留存的一片茂密樟树而得名。
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的前身是江西化纤厂。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不断更新发展,位于东湖区佘山路66号的江西化纤厂搬迁出城。2010年,樟树林文化公司立项,对原化纤厂场地进行规划设计并启动建设,2011年12月24日正式对外开业,并于2013年荣获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称号。如今,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已发展成为集休闲娱乐、饮食购物、文化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创意文化生活公园。
让工业遗存新生,需要兼顾历史建筑保护与市民生活需求。“我们充分保留原有厂区建筑风貌,以‘微更新、轻改造’为原则,对原有厂房空间进行活化设计,同时充分发掘经济和文化价值,提升内部空间的舒适度,将园区打造成低密度、大空间、开放式、全业态的文化产业园。”江西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总经理赵雪说。
在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园区还非常注重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园区内设有江西首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通过雕塑、墙画、3D影像等丰富的形式,展示了江西在生产技术、民俗文化、工艺品制作等多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展示馆会定期针对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开展陶工、彩绘、美食、竹木等体验活动,通过互动交流,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保护传承。目前,该展示馆已挂牌成为“东湖区中小学生科技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南昌市特色旅游景点”。
建筑形态一如往常,热闹场面更胜从前。从知名老字号化纤厂,到潮流消费聚集区,这座工业遗址的“蝶变”,不仅激发了区域新活力,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满足了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
帕拉方剧场是位于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的一个民营小剧场。近几日,这个小剧场内座无虚席。小剧场利用“小”的特色,将舞台“搬”到观众面前,带给了观众新的观剧体验。“感觉形式比较新颖,演员在台上演出,观众在台下近距离观看,就有共鸣的感觉,我觉得现在看戏剧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氛围越来越好了。”观众刘佳伟表示。
帕拉方剧场创始人童龙介绍说,为了让剧团能有固定的表演场所,他2019年在东湖区文广新旅局的支持下,将帕拉方剧场落户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帕拉方剧场落户后,越来越多的来自南昌本地热爱话剧表演的年轻人聚集在这,他们中有不少人就曾申请加入我的剧团工作,希望为自己的热爱贡献一份力量。”童龙表示,这些年他也见证了园区的许多变化,“外部丰富的景观层次和采用工业化元素设计的景观小品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游玩打卡,这也为我的剧场带来了热度。”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首日,睢园绿竹·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畅享游园会”正式开启,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在中心广场制作桂花茶、月宫灯,参与投壶游戏;摊玩市集上,香气扑鼻的小吃、流光溢彩的灯光夜景,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游玩打卡;创意手作、美食小吃,还有涂鸦互动等趣味游戏及露营休息区,也带动了周边热闹氛围;晚上7点黑铁露天音乐表演正式开始,醉人的灯光、动听的音乐、闪烁的荧光棒,让活动现场氛围热烈……
“第一次来南昌,给我的感觉这是一个很有温度、很有烟火气的城市,市民的幸福指数很高!”游客吴倩怡激动地表示,这次不仅吃到了本地的特色美食,还感受到了南昌本土乐队的特色和风格,“下次有机会还要和朋友一起来南昌。”
为丰富周边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以相聚艺术节、摊玩市集等热闹集市为亮点,借助以黑铁现场展演中心、帕拉方剧场为代表的小型演唱会、小剧场等小众艺术表演空间,彰显了夜间文旅消费的独特性卖点与差异化特质,在丰富城市夜间经济业态的同时,提升了市民群众的消费品质。目前,园区已与多家企业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日均客流量近万人次,为周边居民打造便民生活圈。
家住附近的林妮是园区的常客。她说:“以前这片厂区一直荒废着,只有早市人流量大一些。改造过后,园区亲民又文艺,老年人带孙子来遛弯,年轻人慕名来打卡拍照,我爷爷奶奶也习惯每天过来转一转。”
“文创空间、创意市集与工业遗迹的混搭,既能给年轻人提供探店和社交体验,又能为老人和孩子提供户外休闲空间,不同代际人群得以充分互动。”赵雪表示,通过保护性改造利用,曾经见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业遗存,得以在现代都市中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