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微博
  • 繁体字
  • 索引号: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东湖区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13-03-06 14:21
    文件编号: 有效性:
    公开范围: 公开方式:
    分享到:
    2013年东湖区政府工作报告
    • 浏览量:
    • 【字体: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全市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繁荣精品幸福文明东湖定位,坚持实施“开放强区、三产富区”主战略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核心战略,抢抓全市打造核心增长极机遇,努力工作,开拓进取,全面完成了区人大十五届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呈现出“经济发展攀新高、城市面貌展新颜、民生福祉大改善、社会大局更和谐”的喜人局面。 

     (一)突出优质增效,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 

      2012年,预计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1.2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0.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28.5%、13.5%。财政总收入突破40亿元,达到43.73亿元,增长27.4%,实现三年翻一番,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8.63亿元,增长16.1%。非公经济加速发展,占全区经济比重达48.5%。平均每平方公里产生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分别跃上20亿元和2亿元台阶,达21.32亿元、2.38亿元,单位面积产出率再创全省新高。 

    招商引资亮点频现。突出招大引强,主攻现代服务业招商。一年来,先后举办迎新春客商座谈会、东湖区(香港)现代服务业推介会等多场招商推介活动,派出60余支小分队外出招商,共引进千万美元以上外资企业6家、千万元人民币以上内资企业48家。国内500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东方资产、太平养老保险等一批品牌企业和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成功落户,世界500强星巴克、台湾100大85°C等国际连锁品牌全省首家门店开业,美尚名店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国际奢侈名品中心。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内资20.63亿元、出口创汇3.6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18.6%、12.5%。 

      重大项目强势推进。2012年是“项目建设年”,开展百日会战等活动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批续建项目顺利竣工,投资15亿元的华远和平里大楼项目开始招商运营,投资13亿元的央央春天主体结构封顶,投资5亿元的新五湖大酒店主体工程开始装修。一批推进项目进展顺利,青山湖西岸开发步伐加快,列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市级层面成立了推进领导小组,完成地块基础数据摸底等前期准备工作,项目规划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完毕,启动了土地收储。一批新开工项目稳步推进,区综合服务中心及文化活动中心项目、滨江学校改扩建项目完成桩基工程,推进速度加快。一批签约项目推进步伐加快,计划分别投资27亿元、20亿元的中金国际交易中心和中信城市广场项目正在优化设计方案,计划投资5亿元的瑞颐五星级酒店项目正筹备装修。 

    楼宇经济精品发展。以提高入驻率、注册率、贡献率为主线,开展“楼宇经济基础年”活动,出台楼宇经济考核奖励办法,设立楼宇(总部)经济发展扶持资金,建立全区楼宇地图和全省首个楼宇综合服务中心——紫金城楼宇服务中心,举办服务进楼宇、携手促繁荣系列活动,楼宇经济发展引导机制、激励机制、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开工永和商务大厦等一批商务楼宇,建成智通广场等一批智能化楼宇,实施金涛国际等一批建成楼宇驻点招商,提升西格玛等一批运营楼宇业态。全区税收收入千万元以上楼宇增加到10栋、亿元楼宇增加到2栋。 

       文化产业品牌凸显。创新理念,把壮大文化产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打造“一园五街区”。推动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提升品位,新引进美壹天创意生活馆、创意酒吧一条街等项目,被誉为“退二进三的典型和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典范”。791文化艺术街区开业,引进艺术机构68家,成为全省最高档次的艺术交流、艺术品展销平台;扶持滕王阁古玩城建设,成为跻身全国三甲和全省品位最高、规模最大的收藏品交流中心;培育了福州路时尚娱乐街区,聚集文化娱乐企业30余家;策划并启动了全省最具特色的异域风情街区——紫金城欧洲风情文化街区和全省首个“慢生活”主题文化街区——环湖休闲文化街区建设。 

    金融和服务外包业成效显著。成功举办金融服务业推介暨政银企保融资洽谈会,打造政银企保融资平台,助推金融服务业发展,成为荣获“全省金融服务业集聚区”荣誉的唯一城区。年底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占全市的72.55%、54.88%、33.4%,位居全市第一。新增服务外包企业16家,接包合同签约金额5100万元、执行金额3350万元,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师大科技园荣获全省服务外包示范园称号,成为全省第二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全国第一个荣获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师范类高校园区。 

       (二)突出和谐征收,轨道动迁谱写新篇章 

      南昌轨道交通一号线东湖段房屋征收总面积15.2万平方米,征收总户数1519户,其中城镇住宅1264户,分别占全市总量的52.9%、56.2%、73%。且征收范围均在繁华路段,是全市房屋征收数量最多、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城区。 

    面对压力,全区上下敢于担当、共同努力,区四套班子领导一线指挥,各个部门积极参与、1000余名机关干部一线奋战,围绕“和谐有序”主线,贯彻“不与民争利、阳光征收、用群众工作方法做动迁工作”三项原则,带着感情上门入户拉家常、带着热情上门入户讲政策、带着真心上门入户解难事,真正做到上门入户率、政策宣讲率、群众诉求掌握率、问题解答率四个100%,对被征收人的基本情况、问题和诉求、思想动态等三个心中有数,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被征收人合法利益最大化,得到群众积极配合,非住宅征收任务全部完成,住宅搬迁率达99.84%。 

      (三)突出整洁有序,城市建管打开新局面 

      城市功能设施进一步健全。加快道路改造,完成渊明北路、苏圃路、榕门路和规划六路(前半段)建设,启动规划支路和规划一路建设。新建赣桥北路等2个街头绿地,新增绿地面积3150平方米。完成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开展道路建设回头看和窨井盖、路灯、河道采砂等专项整治,成效明显。扎实做好恶劣天气防范,被评为全市应对“8.21”集中强降雨先进县区。 

    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行临街门前管理责任制,通过整合力量、量化考评、柔性执法、召开现场会比学赶超,加强对临街单位(经营业主)的日常管理,争取店主和市民支持,努力破解出店经营、占道停车等管理难题,各街道城市管理考核项目合格率明显提升。推广机械化清扫,投入240余万元添置设备,机扫面积占比达41%。强化整改,在严控区道路数量、长度分别占全市54.5%、39.9%的繁重任务下,全区“啄木鸟”行动和数字城管网问题整改率分别达99.2%和93.09%。 

    城市整体形象进一步改善。坚持为民、靠民、惠民理念,做好创建文明城各项工作。投入1696万元,完成81栋建筑街景改造,爱国东路成为全市街景改造样板。投入4432.49万元,完成27个社区(村)30个点位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八一桥周边房屋平改坡工程。加强环保日常监管,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审批,开通24小时环境信访投诉热线,强化污染物减排专项排查,被评为全省环境监察先进单位。创建公园村、永和村市级生态示范村。 

     (四)突出繁荣稳定,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民生工程强势推进。投入资金3.85亿元,占区财政支出比例的45%,70件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成效显著。全年新增就业9886人,城镇就业率达94.5%;“4050”人员再就业1940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达100%。在全省率先推动家庭服务企业化发展,被评为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在全市率先采用POS机收取养老保险费。全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2103.3万元,物价、医疗救助等补贴645.1万元。在全省率先建立信息化养老服务平台,精心打造彭家桥街道等3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三连冠。投入1316万元做好保障性住房工作,新增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家庭157户,为309户中签家庭办理廉租房入住手续。健康服务更加优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免费提供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金额518.2万元。在全省率先启动联合国人口基金艾滋病防治与生殖健康服务合作项目,继续实施尿毒症困难患者免费血透治疗和“光明微笑”工程。推行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区妇保所成为全市唯一的区级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食品安全加强监管。建立全省首个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检室,打造福州路全省首批餐饮服务示范一条街,被评为省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创建试点工作先进单位。加强集贸市场管理,花园角集贸市场被评为全国诚信经营示范市场。 

    公共服务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协调,实现全面繁荣。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接受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荣获全省第一名。全年区财政对教育的净投入达2.2亿元,占区级财政支出比例的25%,加快滨江学校改扩建,完成豫章小学(一部)等6所学校运动场改造,高标准完善教育教学设施,教育信息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建立全省首家县区级教育综合应用平台——“数字东湖”,在全市率先成立“名师(特级教师)工作室”,教研亮点评选荣获全省一等奖。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在全省率先成立头脑奥林匹克活动创新工作室。滨江社区、南京路小学分别被评为全省防震减灾示范社区和学校。承办第21届中国儿童青少年威盛中国芯计算机表演赛,并代表全省参加全国总决赛。体育事业广受好评。成功承办第14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东南赛区)比赛、2012CBA篮球季前赛(南昌站)。举办全省“体育艺术2+1”工作经验交流会,为全省发展校园体育艺术工作探索了经验;参加全市第15届运动会,金牌总数、团体总分均获第二名。文化事业好戏连台。巩固百花大舞台品牌,打造和谐社区一家亲新品牌,全年开展群众文化演出100余场,组织文艺作品创作150余件,选送作品先后荣获中国第2届老年文艺汇演、第8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金奖,并应邀赴韩国展演。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区文化馆、图书馆向公众免费开放。计生工作彰显特色。启动全省人口网格化管理工作试点。出台流动人口就业技能免费培训三年规划实施方案,为流动人口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全年发放计生利导奖励扶助金132万元,实施计生免费检测2.57万人次,荣获国家、省、市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县区。 

    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坚持领导信访接待日和重大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制度,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百日行动,成功化解43件重信重访和历史积案,被评为全市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公园街道被评为全省综治工作先进集体。党的十八大期间取得了赴京非访数为零的优异成绩。开展学校周边环境和校车安全整治,加大投入更新升级校园安全技防设备。探索社区管理标准化建设,完善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为抓手的“三社联动”机制,新批成立3个社区,社区工作者待遇持续提高,光明社区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社区。《东湖区勾勒“三圈”惠民生》实践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入选首届“中国幸福城市社会管理创新最佳实践案例”。普法工作不断加强,建立普法生态园;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9件,街道与司法部门密切协作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安置帮教“两劳”人员114人,解除矫正64人。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应急协调,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同时,审计、人防、工商、质监、税务、国土、老龄、双拥、对台、红十字、助残、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事业均取得可喜成绩。 

      (五)突出奋发有为,干部队伍展现新风采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开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活动。落实“务实、创新、阳光、高效、服务”理念,严格“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完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做到科学民主决策。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并在全市率先制定综合性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在全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中,我区荣获优秀组织奖,4宗案卷荣获一等奖。 

    努力转变作风。开展创先争优和民情家访活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3400余个。全力培植的“章金媛爱心奉献团”共为50余万人次提供爱心服务,《人民日报》等15家中央媒体作了长篇重点报导,李克强、刘云山等中央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并作为先进典型向全国推广。开展“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速、环境大优化”集中整治活动,完成第七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事项单项平均办理时限压缩率分别达36.20%、40.67%。区城建局等7部门行政审批服务科全建制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 

    自觉接受监督。认真落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细则,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6件、政协提案95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围绕重点项目及政府重大决策加强政务督查,共开展各类督查120余次。主动、及时公开政务信息2万余条,被评为全市先进单位。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奋斗伴随艰辛,成绩来之不易。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省、市机关,中央和省市驻区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驻区部队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东湖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东湖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问题:全省政治中心即将转移,全市产业布局和项目安排重心向新区倾斜,我区传统优势面临弱化和边缘化,新兴的比较优势尚未充分显现,资源、空间等方面的制约瓶颈更加明显,发展的压力巨大。在轨道交通一号线建设的同时,二号线房屋征收又将启动,辖区经贸活动和交通运行受到较大影响,城市管理压力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支出领域不断拓宽,民生和社会事业建设投入压力日益加大。综合解决疑难信访事项的成效有待提高,维护稳定的压力仍然较大。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3年主要工作 

      2013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充满变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仍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和风险。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省里提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市里提出全面加速打造核心增长极要求,必将出台一系列扩大投资、推动发展的政策,从而为我们加快发展带来良好环境和难得机遇。为此,我们要科学研判,把必胜之信念树立的更坚定一些,把应对之策略谋划得更周密一些,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应对挑战,夺取全面胜利。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繁荣精品幸福文明东湖定位和建设全省经济大区、文化强区目标要求,抢抓南昌加速打造核心增长极重要机遇,积极应对轨道交通建设,以先行先试的勇气、进位赶超的标准、求真务实的作风,稳步推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良好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财政总收入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出口总额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16‰以内。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重点做好“五个更加注重、五个快速提升”工作。 

     (一)更加注重稳中求进,快速提升经济发展层次 

      积极先行先试,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巩固全省经济大区地位。 

    全面提高招商水平。突出招大引强。紧盯重点地区、产业,突出招引总部企业,努力在引进世界500强、国内200强、央企、行业龙头企业上取得新突破,力争引进央企3家,确保引进亿元项目3个以上。突出完善平台。组队参加赣台会、中博会等系列平台招商,自主办好“第五届东湖春天购物节暨现代服务业招商推介会”等特色招商活动,并结合特色街区打造和重大项目推进适时举办专场招商会。突出产业招商。主攻现代服务业招商,围绕金融、现代商务和商贸、文化创意、信息与服务外包等重点产业,着重引入产业链上薄弱、缺失、配套的企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突出方法创新。坚持小分队招商,强化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和专业招商。完善项目包装推介模式,对重点招商项目组建专业队伍提前介入、做实基础、科学定位、优选客商、全程服务,努力实现招商资源效益最大化。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突出重点,加快推进青山湖西岸开发,确保在房屋征收、土地收储、开发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项目策划水平,加大项目包装和申报力度,力争更多项目进入省、市重点项目库,得到更大支持。主动对接、超前谋划好省几大家及省直机关搬迁后地块开发,打造经济新亮点。狠抓项目推进服务,积极对接中金国际交易中心、中信城市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早开工,优质服务紫金城招商、厦门银行落户等一批推进项目早突破,强力推进央央春天、新五湖大酒店等一批在建项目早见效,确保长巷商业大厦、金磊大厦等一批建成项目今年投入运营,提高项目推进效率。 

      发展壮大楼宇经济。将2013年定为“楼宇品质提升年”,不断提高楼宇入驻率、注册率、贡献率。优化品质与提升总量并重。服务比优惠更重要。充分发挥全区楼宇信息平台作用,推广楼宇服务中心模式,优化楼宇网格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务,打造楼宇经济发展的最优环境。引导紫金大厦、证券大厦、筑城奥斯卡分别朝总部经济大楼、中小企业融资中心、中小企业创意产业基地集聚发展,形成专业化、特色化商务楼宇。开发建设与改造提升并举。坚持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相结合,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引进优质企业开发新建一批新的高品质智能楼宇,积极跟进华远和平里、智通广场等一批新投入使用楼宇发挥最大效益,加快存量楼宇改造提升。招商引进与扶持壮大并行。坚持楼宇资源招商共享制度,加大楼宇招商力度。优化安商富商举措,完善小微企业服务体系,扶持楼宇企业做大做强,形成楼宇企业快速发展、集聚发展的良好局面。 

      突出产业集聚发展。主攻金融、现代商业和商务服务、服务外包业等优势产业发展,巩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地位。错位发展金融业。发挥全省唯一金融服务业集聚区的平台效应,大力扶持金融企业发展,争取省级金融改革先行先试政策与项目,构建全省金融综合服务集聚区。积极引入股权投资、金融租赁、财务咨询、融资担保等新型金融服务机构,以及法律、会计、投资与资产管理等配套服务机构,实现金融业功能集聚、规模提升。继续加强政银企保对接平台建设,推动金融业在服务实体经济上取得更大成效。精细发展商贸业。强化商圈支撑,突出街区主线,大力扶持青山路、八一广场商圈做强做大,精心打造胜利路步行街,积极发展各类新兴商业综合体。制订全区特色商业街区发展规划,加快提升福州路、苏圃路、江佑时鲜街等特色街区商业品位,积极推动地下商业开发。主动介入,优化轨道交通沿线商业布局,拓宽发展增长点。做大做强服务外包业。扶持师大科技园冲刺国家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软件信息、动漫设计等高附加值产业,重点培育3—5家大型电子商务企业,打造1—2个电子商务产业基地。 

      (二)更加注重文化兴区,快速提升文化产业规模 

      把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建设全省文化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区。 

      优化布局。坚持产业化的发展理念、项目化的工作方法,采取“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方式,进一步优化推进“一园五街区”建设,提高文化品位、经济效益、社会影响。 

    突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积极支持推进滕王阁景区二期改造,精心打造滕王阁文化旅游街区,做足商旅文结合文章。依托百花洲等资源,打造古色、红色和特色文化旅游精品。发展工艺美术业。进一步提升、做旺791艺术街区,并争取申报为全国特色示范街区。依托滕王阁古玩城,逐步将榕门路打造成古玩字画与工艺美术品专属文化街区。充分发挥全市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作用,引导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发展创意设计业。加快壮大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等一批创意设计产业园区,发挥辖区文化科研机构集聚资源优势,努力成为全市区域性创意设计中心。发展演艺娱乐业。以“南昌·琴岛之夜”等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发挥好山水汇、南昌清音等资源作用,引领辖区电影院、剧院等高品质建设,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市场、有影响的演艺品牌。发展广告会展业。依托中国(南昌)国际楹联文化艺术节、国际华人作家“滕王阁”笔会、世界民俗文化共享基地等品牌,举办节庆会展活动。依托辖区传媒、广告公司集聚的优势,推进传统广告业发展,加快新型广告业发展。 

      搭建平台。通过制订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纲要、行动计划、每年设立300万元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等,搭建项目引导平台;通过规划建设文化艺术街区、扶持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壮大等,搭建项目集聚平台;通过实施人才培育、人才引进战略等,搭建人才开发平台;通过引进展览厅、评估所、拍卖行等机构,搭建展示交易平台。 

      (三)更加注重优建强管,快速提升核心城区魅力 

      按照“精品美观、整洁有序”要求,建设美丽东湖。 

    加快建设强功能。完成规划支路、规划一路建设,推进规划二路、规划六路(后半段)建设,全面拉开滨江规划路网框架。力争延伸豫章路连通沿江大道,改善道路微循环。加快区综合服务中心及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力争年底实现建筑主体结构封顶。抓好立体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场建设,开展地下停车场清理工作,配合推进老动物园道路及地下停车场建设工程。高品位实施二七北路等道路街景改造、33个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等形象改善工程,完成八一桥周边49栋房屋平改坡,提升城市品位。 

    完善机制重管理。突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出台《东湖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创新城市管理机制。继续推行临街门前管理责任制,加快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对数字城管和“啄木鸟”下派问题的整改,不断提升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继续推行老城区准物业管理,引导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提高市容保洁等城市管理作业机械化程度,积极探索推进购买环境、购买服务,提升管理效率。充分发挥社区和谐一家亲、市民学校等平台作用,深入开展市民文明宣教活动。 

      强力改造优形象。力争全年完成旧城改造面积不少于12万平方米。全力做好轨道二号线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优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创新机制,努力争取在集体土地房屋征收、地块资金平衡等方面先行先试,重点抓好贤士湖水果批发市场地块、青山南路地块、殷家巷社区棚户区地块、滨江片区棚户区地块、后墙路棚户区地块等一批旧城改造项目的实施。 

      优化生态塑精品。继续实施“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工程,新建一至两个街头园林式休闲广场。完善公园和休闲广场的基础设施,提升八一公园游园环境,创建省级生态示范村。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强化建筑工地扬尘整治,配合做好降低PM2.5浓度和机动车环保黄绿标志管理工作,开展沿江沿湖排污口专项整治,控制违法排污,推行环保审批提前介入服务,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四)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快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自觉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政府工作的目标,努力实现群众收入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 

      优民生,不断提升群众福祉。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断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扩大扶持贷款额度,实现城镇新增就业0.98万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试行“五险合一”统一征费,积极探索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做好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和公租房建设工作,逐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加强社会救助:落实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等各类配套资金。加强救助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作用。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帮扶救助工作。优化健康服务:进一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提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成效。巩固慢病综合防治工作成果,建设10个“慢病防控健康屋”。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将社区卫生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家庭医生责任制有机结合,开创社区服务新模式。提升教育品牌:以参加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为抓手,对区属学校全面实施硬件改造,争创全省“运用教育信息化实现资源共享”示范区;完成滨江学校改扩建工程、东湖幼儿园二部(筹)建设。在全省率先研发推广校园安全自动化管理系统。繁荣文体事业:做好外来务工人员、贫困家庭的文化服务。区图书馆加入南昌城区公共图书馆联盟,实现全城通借通还。增加全民健身站点数量,安装和维护一批健身路径器材,打造15分钟体育健身圈,争创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改善生活环境:全面完成辖区非棚顶式集贸市场改造,建设新公园路集贸市场。配合完成全市平价商店设置工作,力争东湖多设点。加强社区间距路路灯安装和维护。强化检测,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促繁荣,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按照“全市领先、全省率先、全国争先”的要求,推动社会事业更加繁荣发展。坚持素质教育为核心,实施“东湖美德少年”行动。组队参加第26届全国头脑奥赛。创建1个区级应急避难示范场所。深化推进“体育艺术2+1”工程,举办首届“大家唱、大家跳”体育艺术展演活动。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打造一至两个第二批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建设全省唯一的刺绣中心——赣绣艺术馆,并申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基地。完成全省首个公办早教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全面开展综合性早教服务;启动人口社会事务信息管理系统研发试点,争创全国人口计生数据质量信得过单位、全国人口计生依法行政示范街道。 

    重创新,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的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矛盾排查、信息报送、领导包案、协调疏导、积案化解等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和谐城区、和谐社区。规范社会组织发展,打造状元桥社区郁金香社会工作服务社,建立社工实务创新基地,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创新发展。成立社区矫正监管中心,扩大法律援助工作覆盖面,尝试在群团组织建立法律援助站。强化普法宣传,提高路面见警率,加快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断提升公众安全感。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以及应急管理工作要求,实现繁荣、稳定、和谐。 

      进一步做好国防、人防、档案、物价、工商、质监、税务、国土、双拥、优抚安置、老龄、慈善、对台、红十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 

     (五)更加注重善谋实干,快速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坚持“务实、创新、阳光、高效、服务”理念,不断提高行政能力,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 

       牢固树立争创一流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强化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注重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不断提高谋发展、解难题、闯新路的能力。强化东湖意识,充分发挥经济发展顾问作用,跳出东湖看东湖,面向全省比发展,放眼全国定坐标,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用突破性的思路,开放性的视野推动东湖跨越发展。 

      不断提升争先进位能力。深化政府执行力建设,建立街道会计核算分中心,完善以“工作任务、工作标准、责任主体、完成时限”为主要内容的目标管理机制,让政府工作运转更加规范、高效。谨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全面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进一步浓厚讲实干、比实干、重实干、促实干氛围。特别是在房屋征收、项目推进等重点、难点工作中,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提高工作驾驭能力、运作水平、执行效果。 

      全力打造最优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意识,把工作重点放到为市场主体服务上,把主要功夫下在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上。进一步完善服务工作机制,加大对服务事项的跟踪办理和服务效果满意度考核力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下放审批权、上收否决权。创新和完善政务服务措施,提高办事效率。 

       坚决保证权力规范运行。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加强电子政务和诚信体系建设,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恪守廉洁从政若干规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强化对行政审批、招投标、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的监管与审计,不断增强自身拒腐防变能力。 

    各位代表,新起点赋予新责任,新目标激发新作为。全区人民期待着我们,繁重的任务等待着我们。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争创一流的赶超意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咬定目标不动摇的胆识,敢于担当不服输的气魄,团结拼搏,奋发进取,为加快建设繁荣精品幸福文明东湖而努力奋斗

    手机扫码浏览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东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南昌东湖网站    电话:0791-86221407

    赣ICP备05005744号-2    网站标识码:3601020001    赣公网安备36010202000097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