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微博
  • 繁体字
  • 索引号: A25010-3054-6983-3305-5534-5651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东湖区文广新旅局 生成日期: 2018-05-21 10:17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分享到:
    东湖区文化广电旅游新闻出版局 2018年工作思路
    • 浏览量:
    • 【字体:     

    党的十九大和2018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等。2018年,我们将对标历史方位,勇担文化使命,走出一条“文化为魂、民生为本、旅游为体、产业为力”的文化复兴之路。

    一、 以文化为魂,着力打造南昌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区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脉,是永远搬不走的“资产”。东湖作为南昌市的核心城区,承载着古豫章文化的根脉,古、绿、红、宗等“四色”景点星罗棋布。衙署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隐逸文化繁衍兴盛。古“豫章十景”有五景在东湖,明清“南昌七门”有三门在东湖,十大乡贤路有七条在东湖,明清时期的省、市、县级衙门都在东湖,其中省、市级有巡抚、藩台、臬台、提督、道尹五大衙门,县处两级分别是新建县和南昌县。南唐中主李璟迁都至此建长春殿。我区历史上存在的寺、庙、宫、观有3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百花洲有景点23处。南昌老城区有8平方公里,而我们东湖就有5平方公里,可谓“千年豫章文化尽在东湖”。依托这些丰厚的文化瑰宝,我们有底气打造“南昌文化标志区”。第一,我们力争打造佑民寺历史文化街区。目前江西省公布了三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其中南昌市共有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进贤仓历史文化街区三处历史文化街区,建议我区启动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申报创建工作,打造佑民寺历史文化街区。第二,我们查阅了南昌的府志、县志及《江城名迹记》,正在编撰《南昌市东湖区历史文化资源》,涵盖上面提到的各类文化资源,近期将完成初稿,下一步邀请专家论证,准备印发。第三,我们对佑民寺、苏圃路、状元桥等历史遗存进行实地拍摄,挖掘历史人文故事,准备制作《东湖地名故事》纪录片。第四,我们将挖掘一些历史文化资源,为相关部门打造东湖老街的历史文化路牌和历史人物的雕塑做好准备。

    二、以民生为本,推动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繁荣

    1、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要求,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群众满意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根据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南昌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要求,街道(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街道(镇)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每站配备有编制人员1-2人,专兼职文化干部人员数量不少于3人。我们将推动制定《东湖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

    推进两馆总分馆制建设。结合东湖实际,拟定《东湖区关于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人员责任化、服务标准化、场地建设均等化的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总馆与分馆之间设施成网、资源共享、服务联动的新模式。今年1月份,省厅和市局的领导来我区参加了总分馆授牌仪式。目前,文化馆在3个街道、6个社区,图书馆在10个街道、3个社区开展了试点工作。针对场地面积、人员配备的发展瓶颈,我们一是成立了文化志愿者协会,设计了文化徽标,有相应的章程制度,设置了详细的考评细则,同时参照文化部制定的农村志愿者每月600元的经费标准招募了志愿者,主要由社区的文化干事担任,力争创出东湖文化志愿者服务品牌。二是通过购买线上资源推出东湖区图书馆微书屋,目前已全新上线,4000种人文期刊定期更新,200种主流报纸任意选择,过万种电子图书免费阅读。下一步还会加大在街道社区的推广力度。

    提升两馆服务质量和水平。区文化馆推进数字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培训、活动、体验预约等功能,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依托总分馆建设,在全国率先打造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可操作、可资源共享的微站平台,预计5月上旬上线。区图书馆已经通过初步评估,今年有望被国家文化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县区图书馆。该馆将按照201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香樟树”工程》的要求,建设城市书房之退庐图书馆,将其打造成百花洲文化主题图书馆,彰显东湖特色;建设地方数据库,实现文献资源有效统筹利用,建设百花洲主题特色多媒体数据库。

    打造六大公共文化品牌项目。一是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广泛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活动。积极举办“辉煌40年”群众文艺创作展览展演活动,创作一批故事、小品、歌舞、美术、书法等作品参加省、市各类群众文化赛事。二是争取下半年启动“市民文化节”,涵盖少儿艺术节、广场舞蹈、器乐大赛等内容,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未来积极申报文化部优秀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项目。三是继续以三地联动模式,与井冈山、瑞金联合举办文艺演出、美术作品展览等活动,争取申报文化部优秀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项目。四是组织辖区书法家、美术家创作一批反映东湖历史文化的书画作品参加中央文明办、文化部“春雨工程”,力争打造全国优秀志愿服务品牌。五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诵唱的形式传播中国传统经典诗词,打造特色朗读者沙龙活动品牌。六是开展系列少儿亲子阅读活动,打造“悦读悦美成长梦”少儿活动品牌。

    此外,我们将继续组织安排好“我们的节日”、“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进社区、“书香东湖”全民阅读等系列品牌活动。

    2、加强文物保护

    着力做好我区历史建筑的摸排和规划工作。一是组建由文史、古建筑等专家学者构成的专业历史文化遗存普查队伍,利用航拍等技术全面摸清和掌握辖区历史建筑的总体数量、空间分布、风格特色和保护利用现状等情况,采集相关数据,建立系统的历史建筑档案。此项工作将于5月底前完成,目前已收集整理了名人故居7处、公共建筑27处、民居建筑56处、历史古迹12处。二是形成调研报告,解读城市文化密码。准确判断历史建筑的保护形势,提出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措施及对策建议。三是在摸排文化遗存的同时搭建招商载体,针对已征收5处、待征收20处文物登记点,站在全区文化旅游产业打造的思路,将25处登记点(专家建议文物保护点)进行整体的资源整合,梳理规划方案,预计5月底前完成。根据6月1日即将实施的《南昌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鼓励和引导对历史建筑开展以旅游业、文化产业和传统手工业为主的有偿经营活动,将历史建筑对公众开放。

    3、加强非遗保护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复兴传统文化。一是以现有的非遗展厅为基础,把非遗展厅打造成集非遗作品展览、非遗技艺展示、非遗技艺体验为一体的体验展示中心,让更多人感受非遗魅力。二是加大非遗项目申报力度。去年我省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共有七项,我区就有三项入选。我们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展示交流活动,积极筹备“佑民寺说法”、“豆芽制作技艺”、“南昌大鼓”、“经堂巷技艺”、“扬子洲竹雕”、“玻璃匾制作技艺”等项目的市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针对赣发绣项目,我们已与文化部非遗专家对接,并准备在北京的专业展厅展示,扩大影响,助力该项目冲击全国非遗。三是依托东湖区文化传承中心的省少儿曲艺基地,挖掘南昌传统曲艺艺术,整合南昌清音、南昌道情、南昌大鼓、南昌评书、南昌采茶戏等项目,打造南昌方言艺术传承中心。对南昌方言艺术传统曲目、剧本进行抢救整理,形成音频或视频播放。

    4、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与服务

    一是举办第三届“文明示范网吧”评选和2018年文化市场业主大会。二是指导推进全区“扫黄打非”工作站实质性工作的开展,确保“净网”、“清源”、“护苗”、“秋风”等“扫黄打非”专项行动落到实处。三是加强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开展节假日、中高考期间、暑期等网吧、歌舞娱乐、书城、书报亭、印刷复印企业等专项巡查督导,督促公众聚集性文化经营场所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平安文化市场。四是积极配合区办证中心就江西政务公开网信息更新及系统升级做好相关工作。

    5、打造东湖区公共文化云

    我们将采取“1+N”站群平台的方式打造东湖区公共文化云。“1”即东湖区文化云主平台,以文化局为主体,提供“文化日历”、“文化地图”、“文化稽查”、“产业地图”等栏目模块;“N”即从属于东湖区文化云主平台的N个子平台,主要包括现有的2个平台(文化馆数字平台、图书馆数字平台)及未来将做的2个平台(方志敏广场可视化官网平台、东湖区文化旅游推广平台)1个数据库(百花洲主题特色库)。

    三、以旅游为体,不断提升东湖旅游发展环境

    1、做好区域旅游规划

    围绕老南昌4平方公里的文化核心圈,深入挖掘老东湖、文化主轴、历史建筑、唐宋文化、明清(官窑)文化、民俗文化、绿色文化、红色文化等元素,科学制定区域旅游规划,助推东湖旅游发展升级。

    2、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

    根据南昌市旅游产业发展责任状考核要求,报请区政府出台扶持东湖区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设立东湖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积极向上争取旅游扶持资金和相关优惠政策。强化属地管理,加大扶持力度,创新宣传营销方式,规范行业监管,积极主动地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3、做好景区、旅游企业的服务工作

    全力协助配合滕王阁景区冲刺5A级景区,积极推动佑民寺历史文化街区4A级景区的打造,指导前期规划融入4A级景区创建标准,完善停车场、游客中心、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国家5A级景区3平方公里的硬性面积要求,并参照滕王阁景区创建5A的经验,由市政府出具会议纪要,将东至榕门路、西至秋水广场、北至八一桥、南至省科技馆的区域划为滕王阁景区的范围,建议我区将公园、百花洲、墩子塘等街办纳入佑民寺历史文化街区的景区范围。

    4、加强品牌宣传推介

    继续挖掘巩固“南昌市特色旅游文化活动奖”——扬子洲“番茄节”的节庆活动品牌,目前,该品牌活动时隔1年未举办,建议2018年继续举办扬子洲第四届番茄节活动。大力推介东湖特色旅游品牌和赣发绣、豫章绣、南昌瓷板画、滕王阁系列文创、瓦罐汤等旅游商品,招徕更多的旅游者来东湖旅游观光。积极组织辖区旅游企业参加省市旅发委组织的各类国际国内推介交流活动,增进交流,宣传东湖品牌。

    5、加强旅游业态指导

    立足扬子洲实际,结合农耕文化,指导旅游企业开展旅游项目规划,提升森美生态园等景区点的旅游休闲项目业态,打造集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和礼仪教育于一体的“民俗农趣类”品牌活动。

    四、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借着年初“说民俗 展年俗,南昌味道南昌年”活动在人民日报头版、中央新闻联播,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出的良好势头,统筹全年文化活动,主动积极对接媒体,力争多在中央主流媒体、中国文化报等处亮相,讲好东湖文化故事,使文化工作落地有声,传播东湖文化好声音。

    结合省文产协会上半年举行的江西省第二届"金杜鹃"奖颁奖典礼的契机,准备在6月份举办高峰论坛,初步拟邀请上海交大文创中心、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同济大学娄永琪教授等专家、企业家指导我区文旅产业战略和操作。

    依托江西省广告协会和江西省文化产业协会的资源和平台,谋划我区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积极与省厅、市局对接,让更多的产业扶持政策、资金为我区文化企业服务。

    联合区综治办,以法治文化宣传为载体,开展系列活动。

    方志敏广场以获评 “南昌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为契机,准备与中小学签订“校外社会教育基地”共建协议书,招募志愿者讲解员及小小讲解员为陈列馆进行免费义务讲解;充分发挥“南昌市党性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经常性开展专项活动;积极与宣传部门对接,力争申报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湖区文化广电旅游新闻出版局

    2018年3月13日

    手机扫码浏览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东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南昌东湖网站    电话:0791-86221407

    赣ICP备05005744号-2    网站标识码:3601020001    赣公网安备36010202000097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