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A25010-4031-0902-2078-3761-2739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东湖区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17-03-01 12:04 |
文件编号: | 有效性: | 有效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17年是东湖区教科体局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年,也是教育科技体育事业迈向新征程的提速年。东湖区教科体局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总体目标要求,始终保持“赣教潮头,立之东湖”的气魄,牢牢把握“强健体魄、涵养道德、情智共生”的育人目标定位,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高位均衡发展。我们的工作重点是:三“新”五“坚持”,即:谋划教育新格局,激发科技新活力,拓展体育新机制。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协调发展,大力优化教育体系;坚持质量为先,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坚持高效驱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内涵发展,打造体育特色之区。
2017年,区教科体局将站在一个新起点,凝聚东湖教育人精气神,共创东湖教育、科技、体育新辉煌。下面,就2017年教育、科技、体育等工作具体安排和思路做以下部署。
一、具体思路
教育:围绕三个“一流”, 即“一流队伍、一流学校、一流教育”,用实力打造教育强区。
科技:开展三个“创新”,即“创新众创模式、创新活动方式、创新科普形式”,用活力创造科技强区。
体育:落实三个“提升”,即“提升群众体育新境界、提升竞技体育新突破、提升学校体育新高度”,用魅力塑造体育强区。
二、主要工作
(一)谋划教育新格局
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
1.编制实施“十三五”规划。东湖区教科体局将按照省市区“十三五”总体规划和实施要求,围绕《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重点推进网点布局、硬件提升、资源优化、人才强教、质量兴教、打造品牌工作任务。
2.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以《中小学生守则》为内容,以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为契机,坚持育人为先,丰富义务教育育人方式,持续深入开展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文明礼仪教育,完善中小学德育体系。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对区属各学校进行检查考评,评选区级文明校园。组织爱国路小学、光明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特色展示活动。
3.推动核心素养具化落实。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综合评价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在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个方面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
4.协调发展各类教育。以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以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为重点,以民办教育规范发展为扩充,促进东湖教育全面均衡、健康和谐发展。
第一、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实施第三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扩大学前教育公办资源;明确扶持普惠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政策,激励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性幼儿园。启动东湖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制定《东湖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于每年4-5月份开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评审工作。2017年完成城北幼儿园(公办)建设,共投入资金1000万元,预设12个班、招收360名幼儿。
第二、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积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网点布局规划调整、学校标准化建设、优质资源共享、教师素养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弱势群体关爱“六大工程”。对辖区内所有学校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在2017年全面消除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2019年基本消除56人及以上大班额,成为达标区。启动东湖城区北部九年一贯制学校紫金学校建设,着手规划天骥小学建设,缓解周边学校招生压力。
第三、多元发展特殊教育。以“南昌市培智学校”为基地,成立“东湖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负责管理全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提供指导、管理、资源服务等。与区残联合作打造江西省第一所公办智障学龄前儿童康复培训示范基地,为培智学校授牌“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实验基地。科学合理开展特奥运动日常训练,组队参加全国特奥运动会。
第四、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切实加强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规范民办学校法人登记,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督导评估和年审工作,促进民办学校依法办学、有序发展。
5.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创新督导形式、强化督导队伍。加快推进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平台建设;争创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区;全力筹备全省《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检查工作;继续推动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稳控各项指标差异系数。
6.强化“学在东湖”品牌。
第一、力抓教育科研,聚集合力。寻求全国一流教育科研机构的智力支持和专业指导,与北上广等地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签订教育科研项目,确定全面科学的合作内容,实施一流高效的培训指导,启动互动共研的行动模式。继续开展片区教研共同体活动,建立学业评价试点校,开展多元性过程评价试点;加大科研成果推广、辐射力度,实现教学质量逐年再提高;做好优秀科研成果的扶植、推广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提升校本特色,凝练文化。启动“学校文化再构建两年行动计划”。按照“规范-特色-优质”路径,坚持自主性、多样性、个性化的“一校一品”特色发展。围绕“一校一品”,凝炼学校文化,着力提升学校品质,通过开展优秀校本课程评比、展示活动,建设一批优秀校本课程示范校,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第三、聚焦“名校长”队伍,外化价值。一是发挥名校校长引领作用和团队力量,通过哲学、国学、教育理论的培训,改善管理行为,重点树立“教育家型校长”,着力打造“专家型校长”,努力培养“专业化校长”,让东湖拥有一批具有教育情怀的名优校长。二是启动东湖区校长(未来校长)三年培养行动计划,制定《东湖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规划方案》,引导校长专业素养持续提升。
第四、致力队伍培养,打造“优师”。为更多教师成长、成熟、成名、成家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东湖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一是各校根据校本特色、社会热点,设置“校本培训”的成长课程;开展“名师沙龙”论坛,以形成片区抱团发展的状态。二是借助东湖区“骏马杯”教学竞赛平台完成区第四批“双新”教师的选拔工作。三是组织全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为学校提供全方位的帮扶和指导,搭建研讨、交流平台。四是分期分批派送年轻校级领导及骨干教师前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流名校挂职锻炼半年至一年,参与北上广等名校的教学教研及教育管理,把优秀办学理念引进东湖;分层次、有秩序、高质量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五是每月开展一次“东湖教育大讲堂”活动,邀请身边的榜样、模范,国内的专家、名师走进东湖,共议东湖教育发展,聚各方力量共育东湖教师。
第五、推行“互联网+教育”,彰显亮点。依托“数字东湖”教育云平台和江西省公共资源服务平台,面向全区师生大力推广“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开展“好课共享”网上课例研讨活动。进一步加强区属各校功能室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六、优化队伍结构,均衡师资。一是推行义务教育“县管校聘”体制改革,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二是按照《东湖区教科体系统教师补充机制》,通过教师招聘、选调、引进等方式,广泛吸收人才,不断充实教师队伍。
第七、丰富管理制度,内涵发展。确立学校上下共同认可的学校发展哲学,为全体师生指明精神追求;客观全面地认识学校实况,出台学校发展规划;邀请相关专家做《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专题报告,并以《标准》为准则,努力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管理考核办法。
第八、联手各类名校,兼收并蓄。树立“融通、融合、共赢、共享”的理念,加快与海内外相关学校建立友好交流互访关系。加强育新学校与美国爱因斯坦学校、日本高松市立弦打小学,豫章小学与香港大埔旧墟公立学校的友好姐妹校关系;推动育新学校和美国巴尔博亚学校结为姊妹校相关工作进程,鼓励区属其他学校多途径联系、对接德国、澳洲、北京、上海等相关学校,通过海外游学、国内研学旅行、互派互访等途径,增长“东湖学子”的阅历和见识,加快“学在东湖”国际化进程。
第九、启动联动机制,共建共强。建立以育新学校、邮政路小学、豫章小学、百花洲小学为龙头的区域教育共同体,着力打造品牌学校群、品牌校长群、品牌教师群,创设党政班子联建、校际情感联谊、教育资源联通、学校特色联创、活动载体联动、品牌学校联强“六联”平台。
第十、扩大品牌效应,抢占先机。继续推动由育新学校和南昌万达城合作项目,按照小学36个班、中学36个班的建制成立育新学校万达城分校,在校园建设、师资配备等方面全部按照育新学校的模式打造。
(二)激发科技新活力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继续推进科学普及宣传教育活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完善东湖众创空间功能。加大东湖众创空间建设,扩充创新指导专家库,引入科技发展引导基金,优化科技和金融结合,实现创新创业服务和指导功能,推动众创“1+X”模式。
2.加快孵化培养优质企业。加快孵化和培养东湖优质企业,组织参加省、市系列创新创业大赛,继续开展融品会、项目路演等活动,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3.发挥专业空间教育功能。发挥比特工作室的辐射作用,普及物联网理念,重视缤谷众创空间青少年科普教育功能,组织开展系列科普活动。
4.创新科普活动竞赛形式。创新开放式青少年科普系列活动,继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头脑奥林匹克比赛以及省市航空、航海、车辆模型竞赛,选拔参加全国性的头脑奥林匹克竞赛、未来工程师创意竞赛等。
(三)拓展体育新机制
以打造“体育特色区”为目标,普及开展一系列特色性的全民健身活动,提升百姓幸福感;不断丰富体育课程内涵,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提升青少年受益感;夯实少儿体校建设,加大运动员培养输送力度,提升运动员成就感;创新体育特色项目,培养学生体育特长,掌握运动技能,提升学生获得感。
1.创新全民健身站点管理。继续培植全民健身站点志愿性民间健身组织、群众体育优质项目;组织和引导86个社区申报具有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项目。为符合标准的健身站点授牌,为全区各健身站点配备2-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统筹安排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数量、种类、规模以及布局,缩小城乡差距。及时做好区内损坏器材的维修和更换。
2.坚持“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确保全区100%的学生参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和营地建设,加快“三大球”进校园的工作步伐,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比赛。
3.加快少儿体校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田径、游泳、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训练,夯实少儿体校人才梯队基础;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积极承办、协办国际、国内、省市及城区体育竞赛。
4.深化“体育、艺术2+1”项目。举办东湖区中小学生、幼儿艺术节,备战2017年南昌市中、小学生、幼儿艺术节;采取分项目、分年级、分层次评估的方式对“体育、艺术2+1项目”项目实施效果评估;外聘体育、艺术专业人才,对体育、艺术社团进行专项训练,进行政府专项资金奖励。
(四)各项工作统筹并进
1.党建工作有力度。以“党建+”为载体,用党建工作引领学校全局工作,重点开展好“四化”行动,即: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党组织生活规范化,党风廉政建设精准化,党建特色打造品牌化。制定《东湖区教科体系统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手册》,从硬件、场地、制度、流程等方面指导系统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规范开展好“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生活,做到制度化、日常化,组织两年一次的基层党组织考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各项举措,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切实增强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强化对招生、规范教育收费等重要环节的监督,打造“廉洁阳光校园”;强化党建特色创新,推出一批具有教育行业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形成东湖教育党建品牌集群效应,为“学在东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统战工作有重点。重视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教育培养,抓好高素质党外人才的政治安排;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协调沟通、建言献策、凝智聚力、科学服务的功能,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作用,进一步推进民主管理,加快科学发展。
3.师德师风有成效。构筑师德师风建设制度,抓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宣传和表彰模范教师和师德标兵,建立健全教师长期从教荣誉制度,表彰一批“东湖功勋教师”,开展东湖区教育系统第二届“年度教师”评选,提升教师职业崇高感和荣誉感,加大对各类违反师德行为的查处力度。
4.工作考核有创新。开展中小学校章程制定和核准工作,出台完善《东湖区学校“办学绩效评估”工作方案》,由教育主管部门、区属中小学(幼儿园)党政领导、学校教职工、教育同行等多个评价主体参与,对学校工作、支部工作、党政领导履职情况进行全面考核。
5.综治安全有保障。完善学校技防设施的提升改造;加大《江西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的宣传教育,加强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置演练;与区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确保校园周边环境的良好秩序。
6.教育宣传有突破。规划、出版《东湖教育》双月刊,向广大教师推荐前沿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大力宣传东湖优秀教师,优秀教育成果,让《东湖教育》杂志成为教师成长的良师益友,成为展示东湖教育的窗口。
7.部门联动有合力。督促学校落实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活动。联合区疾控、卫生、市场监管、红十字会等部门,对全区青少年艾滋病、学生健康体检、传染病防控、校园食品卫生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举办应急救护轮训进校园活动,积极开展无偿献血、赈灾捐赠等工作;开展好“七五”普法工作,建设法制校园。做好保密宣传、节能降耗工作。
8.校园基建有规划。预计投入877万余元,对邮政路小学、东湖小学、百花洲小学实施屋面翻修、运动场改造、厕所维修、外立面翻新等项目维修及校园提升工程。投入资金330万元启动谌家坊安置小区配套幼儿园二期建设工程。
9.工青妇团有朝气。工青妇团有朝气。深入学校,倾听教职工意见和述求,服务一线教师,为全区教师提供组织保障。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建设,夯实团组织队伍,在全区广大团员青年中大力弘扬主旋律。深入开展“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实施“春蕾计划”。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在挑战和机遇面前,全体东湖教育人将同心同德、奋发进取、踏实肯干,始终拧成一股绳,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再次奏响催人奋进的号角,牢记“崇尚荣誉创先争优”东湖精神,为“阔步复兴征程 再现首善荣光”贡献东湖教育人的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