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微博
  • 繁体字
  • 索引号: y398884--2021-0171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东湖区教体局 生成日期: 2021-12-03 17:00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分享到:
    东湖区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 浏览量:
    • 【字体:     

    “十四五”(2021-2025年)期间,是东湖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攻坚期。为构建幸福文明东湖,积极推进区域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全面促进体育健康发展,不断增强教育、体育事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为东湖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特制定《东湖区教育体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教育事业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坚持全面培养全面发展,坚持公平而有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基础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健康稳步提升,打造师德高尚、专技突出的教师队伍,巩固提升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东湖“融美教育”卓越发展。

    二)目标任务

    1.学前教育

    ——加快推进区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到2025年,实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12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68%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8%,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示范区。

    2.义务教育

    ——严格落实控辍保学责任机制,关注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持续做好教育扶贫工作;逐年化解大班额,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辍学率0%;深化“两化两力”办学模式,着力缩小校际差距;逐年提升教育投入,加快教育网点建设,稳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东湖义务教育更加公平、更加均衡、更高质量的发展。

    3.民办教育

    ——推进民办教育规范有质发展,加强民办教育规范管理,努力探索并建立健全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4.特殊教育

    ——在未来五年内,构建完善残疾学生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满足残疾儿童的多元化特殊教育需求,保障其接受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权利。

    5.社区教育

    ——继续发挥社区教育在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社会和谐以及人民幸福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稳步提升社区教育质量,把东湖区打造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学有所教的终身学习需求的学习型城区。

    (三)主要措施

    1.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五育”一体化建构。

    ——落实德育为首根本任务。深入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构建“一个核心、两支队伍、三条途径、四大品牌”的德育工作体系。改进和加强思政课教学工作,推进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东湖区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组建东湖区德育专家库;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上好道德与法治课,不断增强思政课程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充实中小学校思政师资力量,五年内,各中小学校必须按照标准配齐、配足专兼职思政教师,培养一批思政骨干教师。

    ——推进智育创新能力培养。杜绝分数排名,关注学生能力、素质提升,重点通过每个学期学科质量抽测,对抽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发现问题,思考对策,指导区属各校抓好学科教育质量提升。进一步用好质量监测数据,通过监测数据应用推动政府教育决策、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学校教学改革、师生教学方式的变革。抓好课堂教学效率,全体学科教研员定期入校、入课堂,听课、评课、议课,大力倡导、推广“深度学习”“主题学习”“项目式学习”,推进课程融合。通过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以实现学生“五育”协同发展。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本着全员参与、人人锻炼的原则,坚持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指导学校科学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传染病防控等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未来五年内,全区学生参加体质健康检测率达到100%,学生体质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标准以上比例达到90%。

    ——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紧抓新时代美育改革发展的‘牛鼻子’,以立德树人为主线,资源共享、双向促进,搭建“进校园”和“出校园”两大美育平台,拓展美育发展空间。在“进校园”方面,通过高雅美育进校园,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练好五育并举“内功”。在“出校园”方面,开展多样化、立体化的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比赛,持续打造“五个一百”美育工程项目,建立“外功”,再攀美育高峰。

    ——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机制,落实好《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科学设立劳动必修课和劳动周并落实到课堂;利用校外劳动教育资源场所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合作育人的劳动教育体系,体现劳动教育的协同性。

    2.大力推进各类教育改革进程,实现“融美教育”大提质。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全覆盖

    一是建立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与普及目标和普惠要求相适应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增长机制,保障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只增不减,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逐年提高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占比。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落实公办园生均经费、普惠性民办园补助;巩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成果,对已移交、回收、转办的幼儿园加大扶持力度。

    二是持续提升学前三个占比。科学布局完善网点,加快公办园建设进度,尽早投入使用;利用已开办的公办园尤其是优质示范公办园,举办学前教育集团,采取集团化管理模式,将转办园、新审批园、小区配套回收园作为公办园分园,纳入统一管理,提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持续开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评估认定,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助,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加快发展,争取实现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100%。

    三是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强化日常监管和专项督导,全面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制定学前质量提升方案,开展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普惠性民办园扶持试点等工作,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提高保教质量;指导、扶持有条件的幼儿园争创省市示范园,不断提升辖区省市示范园占比,提升辖区优质资源覆盖面。

    ——义务教育均衡卓越稳提升

    一是推进初中校际联盟。进一步深化校际整合、优质校引领等施策举措,通过引入区域名校组建名校联盟,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进一步推进薄弱校升级改造,大力提升初中学校的软硬件建设,逐步扩大社会影响力。

    二是抓实控辍保学工作。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坚持精准施策,多部门、多方面共同施力,有效落实控辍保学工作“八项制度、六项机制”。全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以上,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持续保障。

    三是教育扶贫持续发力。“学段全覆盖、对象无遗漏、标准按规定、结果全告知”为目标,完善、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做好贫困生生活补助金的发放工作,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让每一位贫困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四是均衡义务教育班额。十四五期间,不断缩小区属各学校之间差距,严格“非政策性择校”,坚持就近划片入学。在严格按照小学起始年级不得超过45人,初中起始年级不得超过50人的基础上,逐年化解超过小学超过45人,中学超过50人的班级。

    五是标准建设学校网点。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网点,补齐教育短板,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在“十四五”期间,完成育新学校教育集团紫金校区、邮政路小学教育集团天骥校区建设,全面启动光明学校异地新建校区工程,每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老旧校区升级改造。

    六是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经费按标准足额保障。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日益规范。健全完善教育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大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是坚持因地制宜强体育。组织区属各校结合实际实施《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方案,开齐开足体育课;充分利用早操、体育课、大课间等时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确保每位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熟练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同时结合东湖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活动。

    ——特殊教育精准融通零拒绝。发展学前特殊教育,提前早期干预年龄,探索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渠道,努力帮助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力争到2025年适龄听力、智力残疾、自闭症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8%以上。完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深化办学及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集体、社会、个人多渠道办学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特殊教育事业的良好氛围,努力实现全区特殊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大发展。全面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引导和管理,坚持公益导向,形成“政府办学为主,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教育格局,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完善督导评估机制,营造良性竞争协同发展的氛围。积极探索资金监管机制,建立风险防范制度。

    ——社区教育示范引领全方位。不断完善社区学院和社区学校建设,建立社区教育三级网络架构。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楼院、学习型组织”。利用全省首个县区级社区教育平台东湖社区教育APP对全民学习提供支持,构筑起全员、全程、全位的终生教育链提高终身教育成效。

    3.切实发挥督导队伍履职尽责,促进督导机制“长牙齿”。

    ——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出台《东湖区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健全区本级教育督导机构,配齐配强人员,专人、专职高效独立行使督政、督学、评估监测职责,着力构建教育督导新体系。

    ——稳步推进督政工作落地生效。依据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指标和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教育发展”考评体系,推进区本级考核评价,并高效运用结果;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盘活存量、加大增量、提升品质、发展内涵,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争在2022年成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稳步推进区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发展,力争在2025年成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县区。

    ——持续创新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探索完善挂牌督导工作机制,科学调整优化挂牌责任区,优化调整责任督学人员结构,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挂牌督导全覆盖,进一步探索督导内容由硬件向内涵的转变、方式由检查向指导的转变,以创新挂牌督导助推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科学高效应用监测评估结果。应用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形成基于数据的改进方案,切实解决监测发现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和实施办学绩效考核方案,与第三方深度合作,开发适合区域教育特点的评估工具,推动评估结果与教职工政府性奖励挂钩。

    ——构建区域教育督导文化体系。打造“东湖教育督导之家,创设独立的教育督导办公场所,依托东湖“融美教育”哲学定位,确立“融美督导”文化理念,围绕“督政向融 引领教育”“督学向美 护航教育”“评估向准 助推教育”的区域教育督导发展目标,全面构建教育督导文化体系。

    ——提升教育督导信息化水平。依托省市督导信息化平台,在条件成熟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力量,搭建“东湖区办学绩效评估考核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区域教育督导信息化水平,借助信息化平台科学分析、准确运用教育大数据,为教育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4.提升区域教育科研品质水平,追求教育教学高质量

    ——做好科研成果推广试验工作。精心培育区域科研成果,提升研究能力,形成有区本特色的创新成果。在两年内,通过自身实践和外请专家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炼成果,争取在2022年全国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和江西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奖活动中荣获好成绩。

    ——改进初中常规教学质量评价。探索教育教学实践、学情教情调研、考试组织方式和评价方式改革。提高教师试卷命题质量,完善质量调研分析与结果反馈机制。对七年级-九年级学业质量进行三年一个周期的调研与跟踪,推进初中教师学业测评(命题)和研修课程实施能力。

    ——完善区域中学综合评价方案。完善区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学业质量改进方案,通过深化课程与教学研究,分层分类开展主题性培训和研讨,重点加强考试学科教学、命题等研究,形成区域课程日常考核指导意见,完成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心理健康等非文字类学科评价方案和理化实验操作区域指导课程。

    ——夯实品质课程深度变革步伐。十四五期间,采取“行政部署、系统设计、科学规划、重点突破、因校制宜”的工作策略,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施下,鼓励学校搭建多元、融合的课程平台。寻找课程深度变革的切入点,推出一批有课程领导力并在课程改革实践取得突出成果的校长园长,培养出一批在学科课程改革实践中取得优秀成果的老师,实现由理想的课程向现实的课程的转变。

    ——推进中小学校本研修常态化。推进校本研修常态化,形成校本研修文化,引导各中小学(幼儿园)形成“问题启动、专题驱动、专业促动、合作互动”的“教、研、修”三位一体的校本研修机制,培树遴选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示范基地;推进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加强校际交流与联合,构建校本研修共同体。

    ——整合平台资源优化信息运用。整合各级数字教育资源实现,通过互联互通、开放灵活、协同服务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的步伐,促进“班班通”教学资源日常应用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进智慧图书馆、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构建全区统一的智慧学习支持环境。加强智慧学习的理论研究与顶层设计,推进技术开发与实践应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提升师资队伍综合发展实力,强德立本打造梦之队。

    ——校长队伍职业化建设

    一是建立“教育家型名校(园)长” 培养机制。全面推进校长任职资格和能力提高培训,培育一批东湖本土教育家型名校(园)长。

    二是探索校(园)长“交流挂职”机制。立足“走出去、请进来”总体思路,探索形成与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校长“交流挂职”常态化机制,广泛邀请国内知名校长进行实地指导,定期选派校级领导进行挂职锻炼。

    三是提升校(园)长教育创新领导力。对校(园)长实施分级、分类、分岗培训,提升其教育创新领导力,包括校(园)长在规划学校发展、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创新研修提升方式,引导帮助校(园)长研究教育规律,内化办学理念,凝练办学特色,提升治校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教师队伍专业化培育

    一是启动教师人才领军计划。未来五年,东湖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洪城学师等优秀教师人才数量在“十三五”基础上翻一番;全面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改革,逐步启动中小学教师“走教”模式,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发放机制,探索形成顺应时代发展、公平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提高绩效工资正向激励作用。

    二是抓实青年教师培训项目。结合运用师徒结对、送教下校、网络研修等多种方式,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快速让青年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十四五期间,通过项目学习、课题研究、名师工作坊研究促使骨干教师突破经验陷阱,实现一般骨干教师到领军型教师的快速转型。

    三是建立长效交流合作关系。在全国范围内,与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广泛长效的交流合作关系,形成合作研究、资源共享、师资交流等规划,实现两域协同发展。进一步拓展与优秀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积极选派和组织教师开展高等院校培训,培养国际视野,拓宽教育思路,增进专业理解。

    ——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教、依德治教,充分明确党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继续开展东湖“功勋教师”等各类先进人物评选;完善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深化师德师风教育改革,加大“师德考核”在各类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扩大师德师风“一票否决”适用范围。

    2025年,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我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在全省争首位、全国有影响。

    (四)重大重点项目

    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网点,补齐教育短板,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在“十四五”期间,完成育新学校教育集团紫金校区、邮政路小学教育集团天骥校区建设,全面启动光明学校异地新建校区工程,每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老旧校区升级改造。

    手机扫码浏览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东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南昌东湖网站    电话:0791-86221407

    赣ICP备05005744号-2    网站标识码:3601020001    赣公网安备36010202000097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