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微博
  • 繁体字
  • 索引号: A25010-1240-8150-7501-4221-8052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东湖区财政局 生成日期: 2019-01-16 11:40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分享到:
    东湖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及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 浏览量:
    • 【字体:     

    2019年1月9日在南昌市东湖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次会议通过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构建“实力、活力、魅力”东湖目标,大力弘扬“崇尚荣誉·创先争优”东湖精神,聚焦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担当实干,克难奋进,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在蓄势裂变中行稳向好

    一是总量提升增添了实力。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8.59亿元,同比增长8.6%;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亿元,同比增长10.5%;完成财政总收入(省口径)77.0亿元,同比增长19.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亿元,同口径增长4.7%;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0.2亿元,同比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278元,同比增长7.8%;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同比增长25.9%;实际利用内资60亿元,同比增长20.45%;出口总额2.93亿美元。所有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者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计划目标。

    二是项目提速增强了动力。总投资466.96亿元的重大重点项目开工47,累计完成投资50.07亿元,投资体量和投资效益创历史之最,项目开工数和完成投资额均为历史同期最高。总投资224.9亿元的16个产业建设项目全部开工,投资85亿元的苏宁广场、20亿元的中金中心、20亿元的江旅都市方舟等重大项目正强力推进。此外,为加快文创产业发展,成立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并同500强企业——招商蛇口工业合资推进招商·东湖意库文化创意园项目,标志着百年央企——招商局集团在南昌首个“意库系列”文创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东湖。

    三是产业提档增蓄了潜力。深入实施《服务业四年发展行动计划》,产业集聚阵势渐次拉开、程度不断上升。服务业占GDP比重为92.96%,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91.37亿元,同比增长8.7%,服务业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98.27%,拉动经济增长8.4个百分点。实现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03,豫章1号文化科技园成功入选“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江西省第八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南昌亨得利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沃尔得农资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评“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

    (二)城市形象在精雕细琢中焕然一新

    一是精致建设重“品质”。纵深推进“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强力推进总投资6.6亿元的56“六改”项目。完成豆芽巷、象山北路、胜利路北段等6个街区综合改造,实施管线“上改下”、建筑“面改美” 对电政路、下水路等24道路实施升级改造,实现辖区道路“白改黑”全覆盖;对二经路、三经路2条道路实施了“绿改彩”提升工程;推进上沙窝等12个老旧社区“旧改新”;启动豫章后街、佘山路等11个公共停车场建设,新增泊位1700个;贤士湖水生态修复工程完工;玉带河北支黑臭水体整治全面完工并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住建部检查验收;“青山湖电排站”断面通过了省河长办重点工作考核,劣V类水质基本消除到位;赣江右岸八一桥至二七路段排污口截污工程已完工;水环境治理从河长制向湖长制延伸。

    二是精细管理树“品牌”。“马路本色”全面进社区,形成了立面、地面、道路、社区“四位一体”新模式;率先实施共享单车管理“路长制”,得到新华社等中央、省、市媒体广泛关注;率先建成洪城北社区等全市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率先实行城中村“物业化”管理;率先完成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任务;率先建立“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常态创建、长效管理”创建工作新机制;率先完成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任务“智慧城管”全年共受理市区两级数字城管案件27万余件,处理率达100%。

    三是精塑文化显“品位”。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打造全域旅游的战略部署,实施百花洲历史文化旅游街区提升改造,再现豫章千年古韵风华,并将结合东湖、南湖、北湖水生态修复工程进行系统重塑。建设全市首个湖面“水幕电影”,八一公园、贤士湖公园以全新的面貌向社会开放。完成中山路、沿江北大道、八一公园等景观亮化工程。助力滕王阁景区圆梦国家5A级景区,实现了南昌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零的突破”。重塑豆芽巷文化街区,新建上营坊、射步亭等4个小游园,进一步提升了城区文化内涵。

    (三)改革开放在聚力突破中深化拓展

    一是改革攻坚“步伐稳”。新一轮机构改革有序开展,共涉及18家单位的职能转变、名称调整、整合组建;国家税务总局南昌市东湖区税务局挂牌成立,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大,取消和调整区本级行政权力事项119、各类证明75项;14实现“一次不跑”,71项实现“只跑一次”。深入推进全国残疾预防试验区创建试点工作,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中期评估。殡葬改革稳步推进,“三沿”范围内坟墓迁移安置顺利完成;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工作,18个行政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积极推进全区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工作,共计收缴公车189

    二是开放提升“成效好”。全年注册亿元以上项目24个,立项投资额110亿元。举办了南昌苏宁广场暨2018年东湖区重大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签约)仪式,集中开工项目22个,总投资175.6亿元。超100亿元的苏宁红孩子全国销售结算中心和省级零售总部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参与了世界VR产业大会等重大招商活动,与启明星辰等知名企业签约项目17个,成功促成金投·铂翠、新城央镜、慧铭广场、招商·东湖意库、新地商务中心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顺利落户。

    三是创新创业“氛围浓”。东湖区被评为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进县区,扶持众创空间5家、小企业创业基地4家;江西海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和江西科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获得“江西省先进非公有制企业”称号,进一步激发了非公经济发展的活力。师大科技园“众创空间”项目,力促江西师大获得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大学生创业典型姚智德荣获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帮助迪创科技等30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推动技术交易额达4亿元。通过“财园信贷通”等帮扶功能为303家创新企业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3.51亿。荣获“2018洪城创业故事汇”优秀组织奖。

    (四)民生福祉在共建共享中持续增进

    一是做实“常规”,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全年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17.6亿元,同比增长10.7%,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9%。全年新增就业10091人,“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2096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9.11万人,征缴基金总额达1.76亿元;在全市率先实施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一站式”服务,参保人数达5.3万人,累计发放养老金5.9亿元。为5937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补贴1891万元,26804142人发放城市低保金2796.7万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4.2万人,增长24.6%;发放计划生育奖扶特扶金460余万元,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3390余万元。

    二是打造“特色”,群众幸福感持续增强。在全省率先探索居家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共建立“分行”12家、“支行”102家,拥有志愿者5000余人,开展志愿服务上万次,累计3万余小时。组建育新学校、豫章小学、邮政路小学三大教育集团,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投入1200万元实施校安工程,作为全省唯一县区荣获首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县区优秀组织奖,并在全省“教育发展”考评中蝉联全市第一。为42个社区及单位新增、更换健身路径器材共计190件;荣获2014-2017年度江西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夺得2015-2018年江西省县(市、区)竞技体育贡献奖一等奖第一名;荣获南昌市滕王阁杯篮球、乒乓球、网球三项总冠军。以列入江西省首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试点建设县区为契机,在全省率先实施两馆总分馆制,初见成效;整理编撰《南昌市东湖区历史文化建筑》,对全区97129栋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建筑进行了清查建档;励志社南昌分社旧址、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旧址成功申报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是守住“底线”,群众安全感持续增强。深入推进法治东湖、平安东湖、诚信东湖建设,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建立了1个中心、10个工作站的两级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体系,信息化禁毒经验在全省推广。在滕王阁派出所试点了“四格一队一室”的融警改革,并在全市推广。禁燃工作成效显著,连续实现了春节、清明等重要节假日“零燃放”。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为抓手,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取缔小作坊7家;70余家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和学校食堂顺利完成“洁厨亮灶”工程改造,季季红炫谷店、海底捞央央春天店被评为“洁厨亮灶”省级示范单位。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实现重特大安全事故“零发生”。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国庆、世界VR产业大会、南昌国际马拉松赛等重大会议节庆活动保障任务。全省公众安全感测评连续三年位居全市主城区第一名。

    一年来的奋斗,过程艰辛不易,但收获令人欣慰:2017年度全省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中,东湖位列一类县(市、区),排名第5,为2013年该考核设置以来首次上榜;荣获“全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区”称号;作为全省唯一县区被教育部选定为“首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作为全省唯一上榜县区位列全国36个主要城市下辖县区“互联网+政务服务”评选第5名;作为全省唯一“人民网省委书记留言诉求件办理”典型县区,接受人民网采访并在2018全国网上群众工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播放展示;光明社区作为全市唯一社区入选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对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我们要自豪但不能自满,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需引起高度关注:一是稳增长的动能储备不容乐观。当前,内外环境错综复杂,经济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增多。今年我区集中实施了一批重大重点项目,有效支撑了整个经济基本面稳定向好,但受土地、规划、政策等诸多因素制约,老城区在重特大项目引进落户方面处于劣势,尤其是随着大规模旧改征迁的结束,可供出让的大宗地块将越来越少,引进重特大项目将越来越难,稳增长的动能储备不容乐观。二是促平衡的操作难度不容低估。随着“营改增”全面推行、政府结构性减税降费进一步深化,省以下分成体制调整执行以及省市大力打造新城等政策性因素影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呈放缓趋势,同时工资、社保、民生事业、城市建管等刚性支出持续加大,收支矛盾日益加剧,促平衡的操作难度不容低估。三是优环境的作风建设不容懈怠。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投资者,都把以行政机关工作效能为代表的软环境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评估因素。对照新时代营商环境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下一步要以“五型”政府建设为抓手,继续下大力气抓作风、提效能、正风气,以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以良好的软环境促进快发展。

    二、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主要任务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五型”政府建设重要一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制定2019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既立足实际稳扎稳打,又登高望远寻求突破。对此,需做好三方面衔接:一是衔接省市2019年预期目标;二是衔接“十三五”规划目标;三是在全市县区排名进位争先。根据区委、区政府研究讨论意见,结合现阶段我区发展实际,确定我区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

    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左右

    财政总收入增长5%左右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

    利用外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20%左右

    实际利用内资增长20%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6%左右.

    根据以上要求和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三量齐升,全力打造“幸福产业”新高地。聚焦以健康、绿色、时尚、智慧为特征的“幸福产业”,立足东湖文化、旅游、医疗、教育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在北起阳明路、南至中山路、西起抚河路、东至八一大道4平方公里区域打造一个“幸福产业”集聚区。一是扩增量。依托现有楼宇资源和可供出让土地,全力对接推进地铁上盖物业、下正街商务中心以及青山湖西岸商业改造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苏宁广场、中金中心、江旅都市方舟、慧铭广场、招商·东湖意库、城泰0728广场、沁庐旅生活广场等重大重点项目,争取早日投产见效。二是盘存量。对区域内现有资源进行全面盘点,重点对九鼎紫金城商业、新媒体广告产业园进行全面盘活,着手对区属企业下的300余处、近10万平方米(含厂房、店面)物业进行整合,通过融资平台规模化、集约化运营,提升自身“造血功能”,破解资金紧张问题;同时,加大民营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力度,深入实施“映山红”行动,扶持江西飞尚林产有限公司、江西盈科行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上市。三是提质量。“轻资产、重资本”道路,着力引进一批兼具体量与质量、构成产业骨架和支撑的重大项目以及延伸产业链条、引发产业集聚的关键项目,力争落户一批亿元号、旗舰型大项目、大企业。目前,正在调整优化教育、人力资源、金融、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文化、旅游、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扶持办法,最大程度实现地区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2.内外兼修,奋力呈现“和谐宜居”新面貌。坚持“精”字统揽、内外兼修,全面打造“品质一流、管理长效、特色鲜明”的美丽东湖。一是“拆”在细微处。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市里明确下一步的旧改要按照“三个结合”(政策、民生、项目)的方向推进。全年计划实施旧城改造项目4个,占地面积61亩、征迁面积6.2万平方米、征迁户数600余户。二是“建”出个性美。坚持“设计精美、建设精致”理念,注重功能品质和文化内涵,按照“一街一品位、一街一特色、一街一文化”的思路,继续高标准谋划实施一批“六改”和社区“微”改造项目。重点推进百花洲景区提升改造,实施苏圃路等道路架空管线“上改下”,对东、南、北湖进行水质提升;计划实施10个老旧社区 “旧改新”;对辖区主次干道沿线建筑物进行亮化提升,安装LED路灯1000盏;新建八一大道、新湖滨西路等4个停车场三是“管”向常态化。稳步推动“智慧城管”向“智慧城市”升级;“马路本色”争取全覆盖;继续推进“垃圾分类”,力争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实施“以克论净”环卫质量标准,进一步购置新式大型清扫保洁作业车,力争严控区、控制区道路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0%以上。推动“厕所革命”向精细化发展,力争到2020“厕所革命”全面达标。同时,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基本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3.多措并举,着力构建“改革开放”新格局。继续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引擎,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高标准促改革、扩开放、优环境。一是以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再攻坚。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继续精简各类审批、证照等事项,梳理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 分批次推行“一次不跑”和“只跑一次”审批服务;加快建成全省统一的政务外网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全面实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稳步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殡葬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工作。二是以更实举措推动开放再提升。坚定不移深化对外开放,念好“新、准、活、快、优、实”招商引资六字诀,着力在创新招商机制、利用开放平台、拓展互动合作上下功夫。聚焦实体经济和主导产业,围绕“6+X”产业体系,开展科学精准的补链、延链、强链招商,力争引进一批投资体量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积极主动“走出去”,注重“借船出海”,积极参加“赣港”、“赣台”、“赣京”、“赣深”等经贸合作交流会,全面对接重大招商活动;加大力度“引进来”,积极组织筹办招商引资专题推介会等自办招商活动,吸引、对接一批境内外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努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三是以更高标准推动环境再优化。大力开展营商环境再升级行动,继续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发扬“店小二”精神,有针对性解决市场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在投资审批、行政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培优培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土壤,努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营商环境。

    4.普惠共享,努力增进“美好生活”新福祉。坚持民生工作优先推动、民生资金优先安排、民生问题优先解决,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小康更有内涵。一是保好“基本”。实现全民有保、应保尽保。全面推进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和基本民生政策精准落实,确保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9200人;拓展养老保险业务网上经办范围。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完善退出机制,保证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做优“常规”。深入实施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妥善推进殡葬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安置房建设、“厕所革命”、“蓝天、碧水、净土”行动等民生工程。启动城北、扬农幼儿园装修工程,对滨江学校等14所校园进行维修提升改造,持续推进光明保育院、邮政路小学天骥校区建设。完成《南昌市东湖区历史建筑文化研究》编撰工作;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主题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助力赣发绣、南昌清音项目冲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市第二中西医结合医院、市第八医院2处中医馆,积极创建全省中医示范区。整合文化数字资源,打造集文化馆数字平台、百花洲主题特色库、方志敏广场可视化官网平台等于一体的文化服务云平台。继续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大力推进“网格化”巡逻,扎实推进社区矫正官改革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推进“两所一庭两中心”建设,持续化解信访积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三是擦亮“特色”。继续完善居家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运行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模式,并以适当方式固化确立下来,推动“时间银行”行稳致远,为更多老年群体带去“福音”。探索打造“幼有所育、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生活便利、精神丰富、和谐宜居”的“15分钟”社区邻里中心。

    各位代表,发展未有穷期,奋斗永不言止!我们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指导下,只要全区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实干、接续奋斗,就一定能谱写新时代老城复兴新篇章,就一定能在共绘新时代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新画卷、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中作出东湖新的更大贡献!

    手机扫码浏览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东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南昌东湖网站    电话:0791-86221407

    赣ICP备05005744号-2    网站标识码:3601020001    赣公网安备36010202000097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