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市教育局 -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履职依据>解读材料

南昌市2022年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工作政策解读

访问量:


一、今年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科目总分值有什么变化?

因新冠疫情,今年我市取消了体育考试和理化实验操作考查,相应成绩不计入总分;其他考试科目分值维持去年不变,考试科目总分值由去年的740分调整为670分。地理和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作为2022年高中升学和录取的依据。

二、今年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城区普通高中录取原则是什么?在志愿设置上有哪些调整?

城区普通高中录取原则:今年仍然坚持分批次择优录取原则,每批次按照均衡生、统招生和特长生的先后顺序录取,其中统招ABC三个志愿为平行志愿,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录取;每批次统招录取后,市教育考试院将公布该批次未完成招生计划学校及其缺额计划。未被该批次录取、考分达到缺额计划学校统招线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补报1个志愿。市教育考试院根据补报志愿情况,按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得补报志愿,经补报志愿录取的考生不得退档。

志愿设置的变化:一是城区志愿设置由原来的“5个批次24个志愿”缩减为“5个批次23个志愿”。因“中高职对接‘3+2’专业”报考及录取由省教育考试院统筹安排,因此今年删除“志愿设置”中“提前批次”的“中高职对接‘3+2’专业”志愿”。二是根据省教育厅招生政策,对我市义务教育集团直升生政策进行调整,取消无高校保送生资格的高中学校招收直升生。

三、今年普通高中均衡招生政策是什么?

今年省级公办重点中学均衡招生计划继续按照不低于70%的比例执行,并向薄弱初中倾斜,原则上不跨区域分配均衡生招生指标。考生资格认定按照《南昌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9年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相关内容执行。学校对均衡生资格进行审定后由学校和市教育考试院进行公示。

四、今年各普通高中学校特长班(生)如何招生?

执行省教育厅关于自主招生的相关政策,各学校招收体艺特长生实行最低文化分数线控制,其中艺术生录取分数不低于报考学校统招录取分数线的75%;体育生录取分数不低于报考学校统招录取分数线的65%。

根据我市新冠疫情防控的要求,各特长班(生)招生学校今年采用网上报名、网上审核、网上公布入闱名单的方式完成报名、审核和预录取环节;各校专业测试安排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之后进行,可选择线上或线下测(面)试,具体时间由招生学校确定;组织线下测(面)试的学校要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

五、我市对非南昌学籍考生在政策上有哪些调整? 

(一)已在我市报考、非我市学籍的本地户籍考生

1.省内考生:6月17日前,将学籍所在地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开具的“随迁子女”证明材料通过县(区)教育考试中心交南昌市教育考试院审核或按学籍管理规定,将初中学籍转入南昌市,即可在昌按规定参加录取,否则回学籍地填报志愿、参加学籍地的录取。

2.省外考生:6月14-15日,提交户籍、居住证等材料至南昌市教育局一楼服务大厅,由市教育局进行认定。或6月17日前,按学籍管理规定,将初中学籍转入南昌市,即可在昌按规定参加录取,否则回学籍地填报志愿、参加学籍地的录取。

(二)在外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回昌录取的本地户籍考生

在录取结束前,执“随迁子女”证明材料(省内考生由学籍所在地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省外考生提交户籍、居住证等材料至南昌市教育局一楼服务大厅,由市教育局进行认定)、考试地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招考部门出具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证明(含总成绩、各科成绩、当地考试成绩满分及网上成绩查询方式)及户籍证明材料,经市教育考试院审核录取资格,依据折算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填报的参考志愿统筹安排录取。

(三)享受教育优待政策人员子女按照优待类型及相关政策进行录取。

六、今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在学籍管理方面提出了什么要求?

今年我市将严格落实学籍管理,为确保“人籍一致”和“籍随人走”,所有需在我市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和参与本市录取的考生必须已注册初中学籍。未注册初中学籍的,不得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得注册高中学籍。今年已报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但未注册初中学籍的,应在考试前完成学籍补建。严禁为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或违规跨设区市招生的学生建立学籍,严禁普通高中学校为不在本校就读的学生空挂学籍。

七、在规范招生行为方面有哪些举措?

严禁以任何形式提前组织招生、免试招生、超计划招生、违 规跨区域招生、“掐尖”招生;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 合招生、混合编班;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帮助转移户籍、 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严禁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或公布中高考成绩排名。所有公办民办普通高中一视同仁,均不得享有招生特权,任何学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

南昌市2022年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工作政策解读

关联稿件

扫码浏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