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超历史的罕见汛情,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做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落实“彰显省会担当”的更高要求,坚定不移地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南昌发展全过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防汛抗洪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在短暂停滞后稳步复苏,各项经济指标相继转正,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745.51亿元,增长3.6%(同比、下同);财政总收入912.01亿元,按省口径计算增长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3.86亿元,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2.74亿元,增长3%;实际利用外资40.60亿美元,增长7.7%;出口总额713.11亿元,增长1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796元,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21元,增长7.3%。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速较快、量质齐升、稳中有进”的特征:一是增速较快。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国省会城市较早实现“由负转正”,稳定位列中部省会城市中上水平。二是量质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近58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8:47.1:49.1调整为4.1:46.6:49.3,八大主导产业营业收入突破6000亿元,达到6076.08亿元。三是稳中有进。“提前翻番、同步小康”总目标如期实现,全市GDP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番目标,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精准脱贫攻坚战获得决定性胜利,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阶段性目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积极性成效。与此同时,新旧动能加速转化,高通影创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全球首家微软AI+VR创新基地落户。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深圳同兴达、诺思射频滤波芯片、兆驰光电新增1200条封装线、韵达江西快递电商总部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改革动力持续释放,市本级行政权力再压缩30%,在全国首创政务服务“百事通”,审批事项可网办率达到91.7%。开放活力不断增强,昌北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近三年平均增速排名全国省会机场第一,成功举办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八届会商会等重大活动。持续深化推进大南昌都市圈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复牌成功,超3万套棚改任务提前完成,城市形象面貌显著改善。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全面整改清零,剩余884户182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成“1+5+X”社区邻里中心150个,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6%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左右;出口总额实现稳中提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
围绕完成计划提出的上述目标,着眼“十四五”开好局,重点从“十个聚焦”方面做好2021年经济发展工作。
(一)聚焦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一是夯实创新平台建设。推进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建设,发挥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引领示范作用,全力打造中国(南昌)科学岛,推动南昌航空科创城、南昌VR科创城、南昌(国家)大学科技城等科创平台建设,打造一批有区域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积极对接科技部、中科院,争取国家大科学装置布局,力争“零的突破”。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整合现有的各类研发平台,探索建设省实验室。实施国际级创新平台攻坚行动,推动国家级“大院大所”在昌设立分院、分校,推动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南昌研究院、中山大学南昌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南昌)虚拟现实研究院、中科生态修复(江西)创新研究院等落地见效。二是强化创新人才支撑。完善落实“人才10条”政策,实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双百计划”和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带团队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洪城计划”,统筹实施好“洪燕领航工程”“洪城农才丰收计划”系列人才工程。全力推进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建设,促成更多高层次人才和人才项目在南昌落实落地,尽早形成人才集聚、科研集聚、院所集聚的综合效应。三是培育壮大创新主体。积极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行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支持相关企业主体在汽车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等重点行业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养一批优质创新企业。积极促进科研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探索建立科研投资基金、建立市外联合实验室等方式构建多元创新投入体系,围绕产业发展关键点,滚动编制重大重点课题进行委托研究,促进科研成果市场化。
(二)聚焦产业提档数字驱动。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确保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等新兴产业,鼓励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继续推进链长制工作做深做实,积极推动特色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集群集聚发展,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快电子信息产业“芯屏端网”(芯片、新型显示屏、智能终端、互联网)融合发展,重点发展“机智灵光”(5G、移动智能终端、VR灵境技术、LED光照明)四大细分领域。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和创意经济,促进网络诊疗、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线上文化娱乐影视、数字生活等新业态发展,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电商直播基地。二是加快特色园区建设。坚持“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建设发展模式,积极推进高新区“5G+VR”产业园、南昌县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进贤县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新建区轨道交通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加快向塘商贸物流园城市配送中心建设,大力推进京东“亚洲一号”、苏宁易购江西电商产业园等综合共配中心、分拨中心建设。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速发展5G和物联网上下游产业,以南昌高新国家软件科技园、慧谷产业园、北大科技园等为重点,打造一批软件和信息技术为特色的园区。三是做大产投平台。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加快推进平台公司整合优化工作,强化市场化产业投资主体功能。推动县区进一步健全国资监管体制机制,实施平台公司重组,做大规模,做优管理,优化资产结构,增强融资能力。坚持创新机制,打通投融资渠道,拓宽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充分挖掘国有资产潜力,增强有效投资,做大资产总量,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三)聚焦扩大内需融入新发展格局。瞄准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发挥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用,切实抓好一批事关全局、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建设,多渠道扩大新型消费,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一是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围绕实施“两新一重”项目,谋划推进一批交通、水利、市政、民生保障、应急等城市提升和补短项目。加快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进一步健全重大项目协调联动机制,扎实推进一批重大重点项目。2021年计划实施760个左右市重大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000亿元左右。重大产业及新基建项目方面:重点推进康佳(江西)半导体高科技产业园、华勤千亿产业园(二期)、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生产线调整及产能优化项目、冠一通飞GA20单发四座通用飞机研制及生产项目(一期)、兆驰LED外延、芯片以及miniLED、microLED项目、富士康智能制造基地(一期)、中国电信江西云和大数据中心、安义门窗特色产业小镇项目、传化智能公路港项目、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中金国际交易中心、中粮大悦城、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昌北机场空侧综合邮件处理中心等项目建设。重大民生项目方面:重点推进棚改旧改拆迁安置房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南昌市卫生应急指挥与检验中心、新建南昌急救中心、南昌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南昌市第一医院九龙湖分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异地新建、豫章中学红角洲校区、南昌十九中初中部红角洲校区、“1+5+X”社区邻里中心、南昌市博物馆、南昌市老年养护院项目建设。重大城市建管项目方面:重点推进轨道1号线北延及东延、轨道2号线东延项目、赣江抚河下游尾闾综合整治工程、九龙湖过江大桥、九洲高架东延、艾溪湖隧道、九龙湖市政基础设施四期、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镇建设项目、进贤产业园综合污水处理厂、南昌市乌沙河泵闸枢纽工程、南昌泉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项目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高新大道快速化改造、西外环高速公路英雄互通连接线(北二环)工程、国道G320西山至向塘绕城段改建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完善“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紧盯上级资金投向,特别是抢抓中央预算内资金向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方面倾斜的机遇,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企业债等资金支持。统筹安排新增和存量建设用地,切实保障优质项目用地需求。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项目库。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两新一重”项目和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建设,着力提高民间投资比重。二是着力激活居民消费潜能。加快推进“万寿宫+滕王阁+绳金塔”核心商圈业态调整、品牌提升,加大招商引贸力度,全力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加快传统商贸主体电商化、数字化升级改造,着力扩大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推进高品位夜市街区建设,全面提升繁荣夜间经济。推广电子消费券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新型消费与传统消费协同共进。大力发展节庆会展经济,做强做优世界VR产业大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南昌飞行大会、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展、生物医药大健康展等会展品牌。做强文旅产业,拓展全域旅游,引入业内优秀团队,创新打造引爆性项目,加快推动海昏侯二期、乐湾里小镇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打造体育消费新业态,促进体育产业提质扩容。拓展服务消费,大力发展康养、旅游、家政等银发经济。
(四)聚焦“四最”营商环境强化发展动力。将稳市场主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使得效能水平显著提升、党风政风向上向善、政策公平公开透明,不断激发发展动力。一是全面转作风优环境。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南昌市委关于转作风优环境的意见》,推动全市2021“转作风优环境”活动年深入开展。围绕《南昌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进一步细化落实举措,实施效能提速、打通“信息孤岛”、政策落地、企业家权益保护、作风建设监督问责等五大专项行动,大幅提升全市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聚焦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推进政务服务、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纳税、获得用水用气、获得电力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形成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力打造“信用南昌”城市品牌,切实提高政府治理效能。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五型”政府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加快打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六多合一”升级版,推进各类服务事项预约、申报、办理、查询等全流程网上运行,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证件联用、信息联通、服务联动”,实现“一次不跑”。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做到放开准入和严格监管相结合。国企改革方面,鼓励各级各类国有企业通过股改上市、内联外引、合资新设、参股民企等多种方式探索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江铃集团参与全国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市政建设公司等9家企业参与全省“百户国企混改攻坚计划”。财政金融方面,利用财政体制和土地收益分成改革契机,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科学统筹盘活“三资”。开发区改革方面,持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运营体制、人事和薪酬制度及监管体制等改革。鼓励按照市场化原则和方式开展“飞地经济”合作,探索制定相关政策,避免部分产业在各县区之间相互竞争内耗、引导企业市域内合理梯度转移、合作引入企业分享等。三是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打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壁垒,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加快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程,按照国家和省部署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大力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构建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推进5G、VR、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体系的应用,实现要素市场体系健全完善、要素配置高效公平、要素流动自主有序。
(五)聚焦高水平开放持续释放活力。抢抓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不断畅通对外开放合作通道。一是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发展大局。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探索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建立完善交通、金融、科技等领域合作体制,加强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提升开放平台能级,积极争取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加快推进南昌铁路口岸二期工程建设,推动三个指定监管场地规模化运营,完善昌北国际机场航空口岸、龙头岗综合码头、南昌(向塘)铁路物流园区等口岸平台功能,加快推进口岸信息化建设,优化口岸通关环境。二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提高外贸外资水平。以总部作为突破口,围绕我市支柱和优势产业,瞄准重点产业、头部企业,建设一批集聚片区、打造一批支撑平台。研究出台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完善分行业相关配套措施,夯实总部经济发展政策支撑体系。着力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以及带动性、创新性强的大项目。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重点支持“三自”“三高”产品出口,推动全市出口商品质量、科技、品牌提升;优化出口业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外贸供应链、市场采购贸易及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业态试点,打造出口新亮点。三是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抓住中欧投资协定、RCEP带来的制度开放新机遇,积极争取自贸试验区。鼓励优质外贸企业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带动劳务和技术“走出去”,促进从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全面提升开放发展质量和水平。
(六)聚焦引领辐射推动协同发展。以区域协同发展为突破口,推进重点功能片区开发,推动大南昌都市圈建设,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带动大南昌都市圈区域整体发展。一是加强交通互联互通。重点推进建设昌景黄铁路、南昌绕城西二环高速公路工程,开工建设昌北机场三期扩建、昌九客专、南昌高铁东站、姚湾综合码头、S49枫生快速路南北段提升改造工程,大力推进南昌市西外环高速公路英雄互通连接线、南昌到南丰高速公路、三清山大道南延对接丰厚一级公路、九洲高架东延等项目的前期谋划和建设。积极争取常岳昌高铁、昌厦(福)高铁纳入国家规划,开展南昌至抚州等市域(郊)铁路等项目研究,推进“米”字型高铁、城际轨道交通、高速路、快速路和城市主干道建设,构建完善大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实现交通一体化、同城化。二是推进重点功能片区建设。深入推进南昌空港新城、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南昌东站高铁新区、南昌现代职教城、九望新城等五大功能板块及生米片区——国防教育示范城规划建设,发挥新城优化空间、集聚人口、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作用,补强都市圈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功能,做好新老城有机衔接。坚持集约高效开发原则,注重培育城市个性和特色风貌,着力打造高品质宜居生活环境,科学布局城市教育、医疗、商业、娱乐文化、体育休闲等设施,增强提升区域辐射、综合服务功能,打造一批代表南昌未来实力和水平的现代化新城。三是促进公共服务共享。加大公共服务资源整合,逐步实现都市圈内区域公共服务的共建互通共享。鼓励我市有条件的中小学和三级医院推进集团化异地办学办医。加强公共卫生防控经验交流,健全都市圈预警响应机制,推动疫情防控健康码实现互认共享,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联合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推行都市圈内A级旅游景区实行“旅游年票制”。推进都市圈城市户籍居民享受同城购房待遇。推进大南昌都市圈城际公交化运营,开通南昌市至都市圈范围内城市城际公交线路。
(七)聚焦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大力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一是持续做好中央环保督查、长江经济带等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严格落实“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要求,深入推进环保督查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找准问题根源,瞄准关键环节,推动问题逐一整改落实到位。坚持举一反三、由点及面,有的放矢谋划一批生态环境领域支撑性项目,为优化全市生态文明格局夯实基础。全过程加大“共抓大保护”力度,统筹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六稳”“六保”工作任务,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设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全面提升“四尘三烟三气两禁”整治水平,巩固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完善断面水质监测体系,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力争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稳定达到100%;加强涉重金属企业污染防治,持续开展建设用地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等专项整治,确保全市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开展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周边地下水环境状况详细调查与风险评估试点。科学推进中远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扎实做好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加快生态保护修复,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示范区。三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唱响山水生态品牌。加快生态文明试验区制度模式探索,加强试验区建设工作落实、制度落地和成果推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工作思路,严把项目环评准入关,加快产业技术更新和改造升级步伐。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深入推进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化实现途径,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加快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大力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加快“揽山入城”步伐,推进梅岭风景名胜区建设,充分彰显南昌山水特色。
(八)聚焦城市发展提升品质功能。大力实施城市建管十大提升行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树立城市文明新风尚。一是补齐短板弱项,完善城市硬件设施功能。加快推动瑶湖隧道前期研究,打通萍乡大街断头路,推动九龙湖跨江通道的建设和志敏大道跨江通道的前期研究。加快轨道交通线路的新一轮建设规划,推动完善城市骨干路网体系。持续开展公园绿道建设、河湖水系治理、城市交通路网、老旧小区环境、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等各项工作。加大背街小巷特别是农贸市场周边、水产品批发市场、粮油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的常态管理和整治。继续加大垃圾分类投入、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建设。推进智慧城管平台建设,先行试点建设一批桥梁安全监测系统、路灯设施监测等系统。二是深化文明创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执法队伍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关口前置。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大脑”全面运行、扩容提升,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常态化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复牌成果。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5+X”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和智慧平安小区建设。统筹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积极推动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试点工作,持续改善城市面貌。三是把握城市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加强城市和建筑景观风貌品质管控,强化城市“天际线”、历史文化街区等管控。深入推进十大文化重点工程,加大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开放力度,着力做好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培育扶持一批文化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充分挖掘南昌文化内涵、打造南昌文化名片、繁荣南昌文化事业、提升南昌文化品位,形成“北有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为载体的汉代文化,中有滕王阁为载体的唐代文化,南有八大山人纪念馆为载体的明清文化”的文化纵轴布局。
(九)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跟踪脱贫群众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加强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持续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消费扶贫政策提档升级,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切实解决城乡低保对象基本生活难题,推动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未脱贫人口、建档立卡边缘户、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纳入保障范围,长效解决城镇贫困群众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保等问题。二是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全力完成省下达粮食生产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确保粮食安全。持续推进生猪产能恢复。突出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苗木等四大特色产业。有效保障“米袋子”“菜篮子”供给,强化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监测和执法力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加快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以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为主抓手,聚焦“一环两谷四区”布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绿色食品产业链、都市休闲农业、民宿经济等发展,重点推进中国云厨全域产业园、澳沃生态农业产业园、工控塘南第六产业园、进贤钟陵现代农业产业园、安义特色果业基地、南昌植物园等项目建设,全力构建优质农业保供体系、多元产业融合体系、高效农业创新体系,打造全省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四是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实施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完善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整合新农村建设、美丽宜居示范村镇建设等,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区。
(十)聚焦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社会民生实事,努力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落实完善减负稳岗扩就业举措,积极开展就业创业专项行动,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公益性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力度,提升乡镇(街道)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全方位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二是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优质公共资源均衡化,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优化教育网点布局,加快城乡公办幼儿园建设。全面推进健康南昌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推动5G+VR与基层医疗深度融合,实现小病、慢病不出社区(村)。强化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能,落实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试点工作,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推进智慧平安小区、综治信息平台升级、雪亮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全覆盖排查化解涉稳矛盾,全方位推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唱响“昌治久安”品牌。坚持以兜底线为重点维护财政平衡运行,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落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办法》,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僵尸企业”处置的决策部署,依法依规加快“僵尸企业”处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理念,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强化金融、税收、土地出让、棚改等政策协调配合,切实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