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级专项规划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昌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3-25 16:03:52 字体: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湾里管理局,市直各有关单位:

《南昌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已经2022年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3月23日

(此件主动公开)

南昌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加快推进我市文旅融合示范工程,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及《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江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规划旨在构建南昌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唱响“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天下英雄城——南昌”的城市形象品牌,打造高颜值城市,尽快使南昌成为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和享誉国内外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引领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引擎、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和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都市。

第一章  形势研判

第一节  基础条件

“十三五”期间,南昌市紧紧围绕“文化强市”和“旅游强市”两大决策部署,创新思维,真抓实干,推动文化和旅游的繁荣发展。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截至“十三五”期末,全市共有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文化馆、21个博物馆(其中一级博物馆2个、二级博物馆4个、三级博物馆1个)和2个美术馆,基本实现市有四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县有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14个、农家书屋1126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中心1993个,覆盖率均达到100%。

、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全市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2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20个(家)。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6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2.98亿元。

全市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从8个增至15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从23个增至3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从1个增至2个。成功创建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8个,5A级乡村旅游点2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省级旅游风情小镇8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个。

三、区位交通优势凸显

全市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协同联动、高效衔接、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导,航空、水路运输为辅助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立体交通已经基本成型。未来将构建南昌与武汉、长沙等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之间的“2小时交通圈”以及南昌与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主要城市之间的“3小时交通圈”,提升南昌在区域城市网络中的地位。

四、文化底蕴厚重绵长

全市共有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6个,其中49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性名录,5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性名录。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5人,其中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4人。

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0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0处。

电影《建军大业》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绿色生态优势突出

“四面碧树三面水,一城香樟半城湖”,良好的绿色生态优势是南昌亮眼的城市品牌与绿色财富。“十三五”期间,全市在稳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同时,努力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生态文明领域示范创建工作,累计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基地17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区4个、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2个、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3个,各层级示范创建均位于全省前列。此外,我市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示范区、湾里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先后获批,通过示范带动和先行先试,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提供了充沛的创新活力。

第二节  制约因素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南昌市文化和旅游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但对标周边省会城市,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发展速度和效率有待提高。

一、 总体发展水平和质量不高

市域旅游交通接驳不畅、星级酒店数量偏少、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旅游商品特色不显等旅游要素问题,成为当前南昌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文化旅游业总体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

二、 文旅产品供需发展不平衡

文旅产品以初级观光产品为主,且景区景点开发利用率低。虽然休闲类及综合型景区开始萌生,但创新型、体验型、深度型旅游产品仍显不足。随着游客精神需求不断提升,对文旅产品的质量水平与创新性提出更高要求,未来应重点研究新时代旅游市场偏好,解决文旅产品供需矛盾。

三、 品牌化和新业态培育不足

文旅产品市场辨识度不强,认可度不高,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尚未形成。目前新技术应用程度低、智能产品少,提供精准服务的智能化应用场景不足,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效果欠佳,文旅融合开发数字化亟须提速升级。

四、 大南昌集散中心地位较弱

随着大南昌都市圈建设的大力推进,南昌市“空、铁、公、水”四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体系逐渐形成。虽有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但南昌长期只是扮演旅游中转站的角色,“过境不过夜”是南昌市旅游的一大痛点。随着未来其集聚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同步强化南昌市的旅游集散功能、促进夜间文旅消费成为必由之径。

第三节  发展机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建设更具影响力的文化强省;南昌市成立“做大文旅产业经济总量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南昌市做大文旅产业经济总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文化强市”和“旅游强市”建设稳步推进,为文化和旅游发展擘画了蓝图、明确了路径。

一、新时代发展提出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文化和旅游发展步入新阶段。面对新形势,《南昌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0月26日)提出“建设全省旅游中心城市,打造享誉国内的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这是加快打造全域旅游新高地、充分发挥省会城市龙头带动作用的重要举措,也是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新坐标。

二、“双循环”格局创造新契机

依托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南昌在全面融入“大湾区”、广开“内循环”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向纵深迈进,对助力“大循环”、增进“双循环”具有强大推动作用。

三、智慧化产业引发新升级

5G、VR、AR、AI、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各个领域,拓宽生产消费渠道,创造消费新场景,为谋划产业发展布局、扩大产业投资、夯实数字化产业基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机遇。

四、交通新格局营造新空间

在陆路上,依托昌九昌抚高速、杭长高速和沪昆高速,推进京九客专昌九段、昌景黄客专建设,谋划建设常岳昌铁路、武咸昌铁路、昌厦(福)铁路;在航空上,推进建设昌北机场三期,增加与国内、国际主要城市的航线;在水路上,推进赣江航道开发,形成赣江-鄱阳湖-长江水上交通游线。综合形成水陆空交通新格局,加速南昌融入长江经济带、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等国家重大战略空间,推进南昌与沿线城市组团发展,更好拓展文化和旅游发展新空间。

“十四五”时期,南昌市文化和旅游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是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和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因此,必须把握机遇、攻坚克难,实现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破除各种市场壁垒,增强发展新动能,激发市场新活力,努力彰显省会城市担当,谱写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画卷。

第二章  规划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江西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十三次全会精神,南昌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加快“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建设,大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实现融合化、跨越式发展,“红色、古色、绿色”文化资源标识更加鲜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天下英雄城——南昌”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

第二节 主要原则

一、文化统领、统一布局、全面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特别是文旅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精神,深入梳理南昌文化脉络和旅游禀赋,在全面总结“十三五”发展成果基础上,抢抓机遇,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创新的理念、灵活的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举措。统一布局,在多元化中定主导,在多样性中谋共识,在多变性中把方向,促进文化和旅游繁荣发展。

二、深化改革、系统创新、融合发展

树立系统观念、整体思维,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方式创新;强调事业和产业并举、质量和效益并重;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实现文化和旅游与其他业态、领域融合发展。

三、凸显优势、强化功能、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南昌区位、生态优势,实现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出功能性强、效益明显、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效率更高、供给更强、结构更优的高质量发展。

四、面向市场、助力消费、引领发展

坚持以扩大内需为基点,积极应对后疫情时代的市场变化。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全面提升南昌文化和旅游的发展环境质量、服务环境质量、消费环境质量,建立健全需求快速响应机制,及时推出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助力消费市场的发育、成熟与繁荣,引领产品的生产方式、居民的生活方式创新,奠定文化和旅游的先导产业地位。

第三节  战略定位

彰显南昌资源特色,实现文化和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有效促进文旅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叫响市场品牌、提升综合效益,将南昌建设成为“面向国际、辐射全国、领先中部、引领江西”的国际生态文化城市、享誉国内的旅游目的地、全省旅游中心城市。

、面向国际的“山江湖”生态之城

贯彻习近平“两山”理论,建设生态文化,厚植鄱阳湖生态文化禀赋优势,培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体系,讲好南昌“绿色”故事,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山江湖”生态之城。

二、辐射全国的“红古绿”文旅高地

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依托“红色、古色、绿色”为代表的多元资源,围绕“北有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为载体的汉代文化,中有滕王阁为载体的唐代文化,南有八大山人为载体的明清文化”,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南昌特色的国家级IP,推动资源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化,建设成为全国关注的文旅高地。

、领先中部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率先打造中部城市群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对接“大湾区”和“长三角”的资金和市场,丰富区域性文化旅游目的地功能、全域旅游产品谱系和业态体系,建设休闲城市,持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

四、引领江西的全省文旅核心城市

强化省会意识,彰显省会担当,持续培育壮大核心产业,加快发展新业态,着力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加强与九江、抚州等地联动协作,不断提升南昌对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辐射力、带动力和集聚力。

第四节  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南昌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历史溯源、资源普查和文化宣讲工作,涵养文化根脉,弘扬历史文脉,传承优秀文化。加大红色旅游开发力度,保护好革命遗存、遗迹,将革命精神融入红色旅游各环节、全过程。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好用足文化和旅游资源,展示南昌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伟大成就,展现新时代英雄城人民的精神风貌,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二、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扶持优秀文化产品、文艺作品创作生产。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增强原创能力、提升作品质量,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文艺精品力作,建设“一县一团”,实施“一团一场”,实现“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群星奖”等国家级奖项的新突破。

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各市、县(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鼓励并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构建均衡、共享、普惠、创新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格局。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推进数字文化建设,融入国家公共文化云、智慧图书馆、数字博物馆体系。

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全面改造提升娱乐演艺、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业态,培育演播、创意设计、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扶持体系,大力培育龙头文化企业,吸引多形式投资,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加强文化企业及其产品参与国际、国内交流,确立竞争优势。

五、健全现代旅游业体系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扩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面。提升城市旅游,推动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快速发展,创新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产品业态体系,增加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精品线路,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力争到2025年,扶持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创建国家5A景区,湾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积极申报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构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建设全省旅游中心城市,打造享誉国内外的旅游目的地。

表1  南昌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

数值

2025年

目标值

2025省级目标值

属性

1

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

平方米

250

300

140

预期性

2

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

平方米

891

1000

300

预期性

3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亿元

178.87(2019)

370

1800

预期性

4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省 GDP 比重

%

3.2

(2019)

4.3

力争5.0

预期性

5

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

亿元

412.98

700

3500

预期性

6

旅游接待总人次

亿人次

1.51

2.37

10

预期性

7

旅游总收入

亿元

1475.24

2308.63

12000

预期性

8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0

1

5

预期性

9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

2

15

预期性

说明

1.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两个指标经与市统计局核实,2020的数据暂未统计出来,因此采用2019年数据;

2. 2025省级目标值数据来源于《江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3. 旅游接待总人次、旅游总收入指标按照 《全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调查制度》进行测算。

第三章  空间布局

第一节  南昌市域文旅融合空间布局

“文化为魂,旅游为体”。依托“一江三河串十湖”的“中国水都”城市特色,融“西山梅岭”自然生态资源和“千年豫章郡”历史人文资源,并结合其空间分布特征及产业发展态势,紧紧围绕城市“东进、西拓、南延、北融、中兴”发展战略,打造南昌市文化和旅游发展“一核一带三片区”的空间新格局,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提升的发展新局面。

“一核一带三片区”空间格局,即通过合理布局、科学谋划、大力建设,形成南昌都市文旅发展核、赣江文旅长廊带、西部梅岭山水田园休闲片区、南部抚河乡土民俗体验片区、东北部鄱阳湖湿地文化观光片区的总体格局(见图1)。

一、一核:南昌都市文旅发展核

以南昌主城区为核心,依托万寿宫+胜利路全要素现代一条街、绳金塔+进贤仓老街等文化街区,洪都机械厂旧址、江纺工业遗址等历史建筑,滕王阁、八大山人纪念馆等文化景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及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旧址、小平小道陈列馆、陈云旧居陈列馆、南昌军事装备展示中心等红色资源,艾溪湖、青山湖、瑶湖、象湖、梅湖、九龙湖等绿色资源以及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现代文化设施,699、791、樟树林、鱼尾洲等文化园区,大力开发历史寻踪、红色研学、文创生产、都市休闲等文旅功能,打造特色鲜明的南昌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区、舒适新潮的都市时尚休闲区,形成高品位的南昌文化核心引领区。

   

图1 南昌市域文旅融合空间格局图

二、一带:赣江文旅长廊带

依托赣江黄金水道、赣江市民公园和“一江两岸”文化和旅游资源,以扬子洲、凤凰洲、红谷滩中心区、九龙湖为四大重要战略支点,对标上海黄浦江、广州珠江两岸、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等世界级滨水发展带,打造赣江一江两岸“最美南昌天际线”。结合赣江风光带,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演艺娱乐、数字传媒、动漫游戏、工艺美术、广告会展、体育健身等产业,全面提升“一江两岸”景观设计以及灯光展演,打造极具视听震撼力又富含南昌文化元素的赣江文旅长廊。

三、三片区:山、河、湖文旅融合发展片区

打造西“山”(梅岭)、南“河”(抚河)、北“湖”(鄱阳湖)文旅融合发展的三片区。

三片区之一:西部梅岭山水田园休闲区

以梅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核心,向新建区西南部(含湾里管理局所辖地区)和安义县周边延伸。依托梅岭一带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统筹融合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建设南昌梅岭城市中央公园,以全域化理念将其打造成集生态旅游、康养度假、音乐鉴赏、文化研学等主题于一体的山水田园休闲区。

三片区之二:南部抚河乡土民俗体验区

依托南昌县和进贤县抚河流域沿线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以文港毛笔文化、李渡烧酒文化、抚河乡贤文化为核心,打造集非遗传承、人文寻根、乡村旅居、匠坊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乡土民俗体验区。

三片区之三:东北部鄱阳湖湿地文化观光区

依托新建区东北部和南昌县、进贤县鄱阳湖湖岸地区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以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汪山土库等历史文化资源和象山森林公园、鄱阳湖、五星垦殖场、军山湖、青岚湖等特色生态资源为核心,打造集湿地科考、文化博览、历史研学、影视拍摄等功能于一身的湿地文化观光区,将南昌鄱阳湖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

第二节  大南昌都市圈文旅发展格局

依托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大南昌都市圈发展战略布局,携手赣江新区、九江、抚州融合发展,发挥省会引领作用,强化发展协同、功能协同、机制协同,构建大南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圈,形成“一大中心、两个支点、十字轴带、多条支脉”的空间发展格局。使南昌中心与九江、抚州两支点通过“点-轴”结构联动,发挥大南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圈在全省的示范作用,成为引领带动江西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一大中心、两个支点、十字轴带、多条支脉”的空间发展格局:以南昌为中心区;九江、抚州两市中心城区为支点;沿南北向“九江-南昌-抚州高速”和东西向“沪昆高铁”四向延伸的十字轴带;以南昌核心、九江与抚州两个次中心为原点,向外辐射的多个支脉的文旅发展格局。(见图2)。

图2  大南昌都市文化旅游圈区域空间格局

一、一大中心

以南昌市中心城区为发展引擎,大力发展城市旅游,提升其核心主导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突出南昌首位度。联手推进市域内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打造“老南昌”都市核心文旅商圈、“环南昌”游憩带,协同推进“红色城市、古色城区、绿色城乡”一体化发展,将其打造成为大南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圈特色品牌。开展业态创新,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多维服务体验,开发特色魅力旅游路线,把南昌建设成为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二、两个支点

与九江市、抚州市协同互补,培育九江浔阳江头文化旅游区、抚州文昌里和金溪县文化古村群等区域文旅品牌,将其打造成为大南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圈的两个重要发展支点,增强大南昌都市圈文化和旅游品牌辨识度,带动南昌周边区域同步发展,形成大南昌都市区域品牌效应。

——九江山水文化旅游支点。依托庐山、鄱阳湖、庐山西海等世界级文旅资源,补齐南昌文化旅游中“世界遗产”缺乏的短板,构建九江山水文化旅游极,对接昌九一体化,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以九江中心城区为支点,建设向北引客先行区,向东、西及周边县域辐射,培育都市圈发展的关键支撑功能,提升大南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圈核心竞争力。

——抚州历史文化旅游支点。依托汤显祖、王安石等世界级文化名片,补齐南昌戏曲人文资源短板,构建抚州历史人文文化旅游极,对接昌抚一体化,融入长三角、海峡西岸城市群。以抚州中心城区为支点,建设向东南引客先行区,强化大南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圈的影响力。

三、十字轴带

构建以南北向福银高速(昌九、昌抚段)通道和东西向沪昆高铁(高速)通道为主导的十字轴带的文化旅游线路。

——南北向依托高速交通形成的文化旅游线路。依托现有昌九高速、昌抚高速并有效利用已建的昌吉赣客专和计划建设的京九客专昌九段通道,深耕九江—南昌—抚州高速文化旅游线路主要节点的优势资源,进一步推进区域联动,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对接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立互为旅游目的地客源联动机制;联建无障碍旅游区,推进“旅游+”提质增效行动,促进旅游与康养、文体、林业、农业等融合发展和旅游商品开发。

——东西向依托高铁交通形成的文化旅游线路。主要依托现有沪昆高铁(速),并有效对接昌景黄高铁通道,加强南昌市与宜春市、抚州市、上饶市等所属大南昌都市圈范围的县市间的协作,优化功能布局,协同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对接长三角、长株潭两个城市群的都市文化和旅游圈连接带,进一步增加大南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圈客流量,建设特色生态文化旅游黄金带。

四、多条支脉

强化南昌对大南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圈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力,推进与丰樟高地区同城化发展,与鄱余万、奉靖地区、九江、抚州等区域协同化发展,强化制度创新和规划统筹,打破行政壁垒,推动文化和旅游全要素在都市圈内畅通流动,培育极具特色的“丰樟高”“奉靖”“鄱余万”三大板块,形成南昌-丰城-樟树-高安、南昌-奉新-靖安、南昌-余江-鄱阳-万年、九江-湖口-彭泽-都昌、抚州-临川-东乡等线路,培育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合作有序且富有竞争力的发展格局,增加服务区域转型发展新需求,拓宽区域发展格局,找准区域发展新支点,强化对大南昌都市圈发展的支撑能力。

第四章  文化事业发展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把南昌市建设成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城市,体现首位度,彰显省会担当。实施文化事业发展四大工程。

第一节  红色基因传承工程

挖掘、整理、展示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开展“爱党爱国爱军”活动,把红色基因传承工作贯穿到英雄城建设的各个领域,渗透到人民工作生活和国防研学教育的各个方面。

专栏1:南昌市红色基因传承工程

1.加强革命文物保护。系统整理并公布革命文物名录,建立革命文物数据库。全面贯彻执行《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实施贺龙指挥部旧址加固维修、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维修、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维修、邓小平劳动车间维修及其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推动八一起义纪念馆配套和小平小道陈列馆、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方志敏烈士纪念园(地)等提升工程;强化邓小平旧居(将军楼)与小平小道陈列馆的互动联系。

2.开展革命精神研究。以建党百年为契机,联合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革命精神研究。成立“红色基因”研究机构,全面加强对八一起义精神、方志敏精神、铁军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的研究,深入研究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和方志敏、刘和珍等相关革命人物的英雄事迹,丰富南昌“天下英雄城”内涵。把八一起义精神研究与人民军队创建发展历程、习近平强军思想、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及其他革命精神研究相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相互支撑的研究态势。

3.强化英雄城品牌推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持续开展“我为英雄城代言”活动,推介南昌革命遗址资源;放映《建军大业》《军魂》和《邓小平小道》等影视作品,建设“八一电影小镇”,举办“南昌国际军事电影周”,办好国际军乐节,弘扬名人文化等,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天下英雄城”推广态势,唱响城市品牌,提高市民认知度、社会认可度。

4.大力传承红色基因。深度提炼八一起义旧址、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及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旧址、邓小平旧居及劳动车间等蕴含的革命精神文化内涵。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100周年重大主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等工作要求,策划推出系列精品展览,研发设置精品课程,实现“一馆一品牌、一年一特色”。

5.推进国防教育示范城建设。对标国防教育示范城市创建要求,依托南昌军事主题公园,推进“八一干部学院”等项目建设,突出国防主题,丰富文化业态,着力打造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军事文化体验区和国防教育示范城,建设红色文化新地标。

第二节  文艺创作繁荣工程

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围绕文化强市建设,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聚焦分类指导、精准施策,进一步加强文艺创作规划和资源统筹,提高文艺创作能力,培育文艺人才队伍,拓展文艺传播范围。

专栏2:南昌市文艺创作繁荣工程

1.创作艺术精品。持续推动全市各艺术门类均衡发展,全面提升艺术创作水平。深入挖掘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爱国主义题材、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题材和南昌本土特色题材,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一批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立足传统优秀剧目、音乐,充分激发国有和民间文艺团队的创新创作活力和内生动力,挖掘整理优秀传统文艺资源,对优秀传统剧目打磨提升,使经典剧目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抓好创作重点选题,加强资源统筹,每年推出1-2部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大型舞台艺术剧目;对电影剧本孵化、立项和影片拍摄给予资助;与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合作,共建南昌交响乐团,创作编排一组体现江西、南昌特色的曲目,打造文化交流、城市营销的艺术新名片。

2.组织文艺活动。组织全市各级文艺院团开展送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演出。常态化打造南昌艺术季等1-2个文化活动品牌,举办多种形式的惠民演出。组织一批高规格、高质量的舞台艺术精品剧目、优秀美术作品展、交响音乐会等重大展演、展览活动。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政府购买国有文艺院团惠民演出服务力度。培育引导文化消费,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3.开展文艺评论工作。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组织整合艺术研究机构、文化场馆、高等院校、文艺院团等专业力量,搭建文艺评论平台,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文艺评论激励创作、提升审美、引领思潮的重要作用。

4.推动优秀作品展演展播。持续办好南昌市市民文化艺术节、老年文化艺术节、“魅力红谷”艺术节等经典文艺活动;创新打造科技文创梦想季、红色文化创作季、市级艺术展演季等品牌文艺活动;借力江西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提升南昌文艺作品影响力。

第三节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工程

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强化重要历史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系统性保护,建立整体保护、活态传承、创新转化的发展机制,推进“千年豫章郡”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一、历史文化遗址遗产保护利用传承

加强古建筑、古遗址、工业遗产等珍贵文物资源保护,开展南昌地域文化研究和历史文献整理,建立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协同做好科学管理、安全管理,拓展文物利用渠道,推动文物与旅游、教育、文创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文物利用水平。

专栏3:南昌市历史遗迹保护利用传承工作

1.强化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拓展大遗址保护利用内涵和外延,建设具有南昌特色的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组织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力争将李渡烧酒作坊遗址增补列入“《中国白酒老作坊》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推进安义古村群、新建区汪山土库、南昌县前后万村、进贤县旧厦村等古建筑集中区域实行片区保护,并与旅游发展、乡村振兴相融合。

2.做好历史文脉活化展示。围绕“千年豫章郡”,打造以三大历史文化街区为代表的老南昌“七门九洲十八坡”府城文化展示体系和以豫章书院、江西会馆、老贡院遗址为代表的书院会馆文化展示体系;突出展示以民国十大乡贤路、民国三大建筑等为代表的民国历史遗存;着力保护利用洪都机械厂旧址、江纺工业遗址等老工业遗产。

3.加强历史名人文化研究阐释。加强研究力度,整理南昌历代进士名录,开展对澹台灭明、徐孺子、进贤二晏(晏殊、晏几道)、汪大渊、王阳明、利玛窦、朱耷、喻嘉言、新建三程(程矞采、程懋采、程焕采)、梅汝璈、熊育钖等各领域代表性历史人物的研究,挖掘文化内涵和精神。加强南昌名人路涉及的人物及其传统建筑研究。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对系列名人旧居、历史遗迹的保护、修缮、利用和展示。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以保护利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深入培植保护地域文化的群众基础。

专栏4:南昌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1.加大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力度。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人文、自然环境。加强对南昌地方戏曲、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技艺、曲艺、医药等传统文化生态现象的研究、挖掘与保护。丰富民俗文化活动载体,建设一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

2.做好非遗宣传推广。擦亮瓷板画、文港毛笔、南昌米粉、李渡烧酒传统酿造技艺、南昌瓦罐汤等文化名片,编纂出版《南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典》等非遗专业丛书、读物、校本教材,推动更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国家级、省级项目。总结推广“非遗进社区”省级试点经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案例。继续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非遗传承人群关爱、研培计划,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传承基地和研究基地等,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展示馆建设,助力南昌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办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美食节”系列活动。

3.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制定出台《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行动方案(2021年—2025年)》。到2025年,建设3个非遗工坊、打造3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推出非遗研学、非遗体验、非遗文创等产品,在5A、4A景区和有条件的3A景区实施非遗进景区行动计划,鼓励有条件的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积极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非遗传承发展能力显著提高,非遗进景区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城市发展行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地融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公共文化服务和特色街区建设。

第四节  文化建设与交流合作工程

围绕“中华文化走出去”,深挖南昌汉唐王侯文化、宋代二晏文化、明代阳明心学文化、明清书画文化、革命文化、鄱湖候鸟文化等代表性文化资源,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为原则,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统筹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与合作交流发展。

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鼓励社会各界深度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管理与服务,激发市民百姓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热情,提升公共文化现代治理能力,以更高品质、更加贴心的文化活动服务普惠大众,建设幸福南昌。

推动南昌文化走出去。持续办好滕王阁金秋诗会、南昌国际军乐节、南昌国际马拉松赛等品牌文化活动,在市级主流媒体开设旅游专栏,继续办好“南昌文旅 天下英雄城”公众号,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构建全域化、全方位、智能化宣传营销体系。

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合作,通过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新格局。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强化与国际友好城市及其沿线国家和中心城市的合作,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加快推进南昌文旅宣传推广矩阵建设,促进形成以国内为主国际为辅的文旅交流新格局。

专栏5:南昌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重点改建南昌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南昌大剧院、南昌保利大剧院,持续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提升工程,加快提升改造井冈山剧院、胜利剧场,新建吴齐美术馆等文化新地标。优化革命旧址和红色场馆周边环境。加快推进南昌市、县文化中心等两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都市15分钟文化圈”“乡镇20分钟文化圈”,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

2.加快推进公共文化产品精准化服务。全面打响“天下英雄城”城市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南昌国际军乐节”等品牌活动的影响力。优化全市覆盖、四级联动、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网络和服务渠道,高水平办好市民文化节、洪城读书节系列活动。培育公共文化品牌服务项目,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实行精准配送,提高供需对接实效。融合全市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和资源,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智能化水平。

3.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发展。总结提炼“十大精品图书馆”建设经验,形成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南昌模式”,持续加强各级总分馆建设,形成一批主题鲜明、示范性好、美誉度高的城市书房、邻里中心、农家书屋等特色分馆,推动公共图书馆资源互联互通、通借通还。将公共文化空间纳入社区邻里、教育、健康、养老等五大场景建设,推进城市公共资源向基层社区下沉。开展“洪城街艺”活动,招募街头艺人并对街头艺人的表演进行动态管理,形成规范化、常态化、可持续的南昌街头艺术表演模式,为南昌城市文化氛围注入新鲜活力。

4.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管理。总结推广近年工作经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修订《南昌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制订《南昌市城市书房服务规范》,进一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与运营。培育壮大文化类社会组织,发挥行业协会在强化行业自律、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规范指导作用。建立健全文化志愿者激励机制,表现突出的文化志愿者由宣传、文化、共青团等部门予以通报激励。

5.不断拓展公共文化交流合作渠道。深化长江流域非遗联盟、大南昌都市圈、昌九抚一体化交流合作和文化共建,推动更多省内外文化合作项目落地。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深化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非遗小镇创建活动。深化“结对子、种文化”工作机制,培养基层文艺骨干,强化基层文化队伍力量。“十四五”期间计划建设一百家“孺子书房”,推动公共图书馆向基层延伸。主动融入赣图联盟、江西省文化馆联盟和“阳光工程”“春雨工程”等文化志愿服务工程,不断深化精品图书展览、优秀文艺团队巡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等文化交流。

6.构建公共文化现代治理体系。强化公共文化领域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建立群众满意度常态化动态测评体系,深化细化公共文化群众参与率、知晓率、满意度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完善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机构理事会和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公共文化现代治理能力提升。

7.健全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对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基本公共服务政策,推进高清、超高清电视制作的播出能力建设,促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提质增效,鼓励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建设4K超高清信号直播平台,支持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建设基于5G技术的移动媒体播放平台,提升人民群众的电视节目收看质量。积极纳入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完善我市应急广播系统建设,规范基层应急广播使用和管理,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和应急管理效能。

第五章  文化产业发展

第一节  夯实传统文化产业根基

重点发展出版印刷、工艺美术、广告会展和演艺娱乐等四大传统文化产业,夯实传统文化产业根基。

一是出版印刷业。依托江西出版集团公司、新华发行集团、高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多家全省知名企业,在传统出版印刷业基础上,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绿色出版业态,加强国家级基地和版权示范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二是工艺美术业。围绕陶瓷、铜器、刺绣、珠宝、造纸、花炮等工艺品及书画、古玩等艺术品的创作、研发、生产和交易,突出发挥瓷板画、文港毛笔、桐青工艺、刺绣等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工艺美术经典品牌。

三是广告会展业。依托南昌国际博览城会展产业园,建设集展览、会议、商务、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会展中心。以“展览+会议”为核心,以“节庆活动、文体赛事”为抓手,带动广告、展览、旅游、住宿、餐饮、信息技术、金融等融合发展,将南昌建设成为中部会展名城、全国会展目的地。

是演艺娱乐业。鼓励发展景区实景演艺、沉浸式娱乐、5G剧院等多维文化演艺产品。在4A级及以上景区和大型主题公园,引进水幕灯光投影和5D渲染技术,在中心城区或5A景区建设标志性实景演艺项目;组建综合性演艺队伍,探索演艺新业态沉浸式戏剧模式,建设多功能综合性智慧化娱乐剧场(剧院)。

第二节 推动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全面推进“文化+”“+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金融、生态、信息、体育等领域深度融合。积极引进新技术,加快数字文化、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电子竞技等四大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是数字文化业。围绕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样板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世界VR产业发展引领区、全国数字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的目标定位,依托VR+5G,聚焦数字产业培育和发展,推进南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统筹推进“5G+VR”产业园、VR科创城、人工智能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规划建设。大力做好VR产业,常态举办世界VR产业大会,将南昌打造成VR之都。

二是动漫游戏业。围绕“旅游+动漫游戏”战略,打造全省动漫游戏产业中心。将旅游融入游戏机制造业、动漫业,培育以泰豪动漫为引领的一批本土创新型企业,打造一个动漫游戏产业园,建成一个动漫游戏集散地。探索对接复制环球影城主题乐园模式,打造本土游乐项目。积极推动国家动漫精品工程和中华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建设,提升南昌动漫(动画)游戏产业基地的辐射带动能力。

三是文化创意业。深入挖掘南昌历史文化资源,充分运用创意设计等产业形态,培育和塑造一批具有鲜明南昌英雄城文化特色的原创IP,强化IP的开发和转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依托优秀的文化创意内容,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中部一流、全国较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发展高地和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建设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滕王阁、八大山人等体验型文化旅游景区,推出一批精品文创产品;打造“699”文化创意产业园、8090梦工厂等创意产业园区,形成“城市文创名片”。

四是电子竞技业。抢抓电竞产业发展机遇,推动电竞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一批兼具文化内涵与多样功能的电竞场馆、电竞酒店、电竞基地等基础服务设施;强化南昌电子竞技协会、南昌市电子竞技俱乐部等行业组织作用,构建良好电竞产业生态。

第三节  加强文化产业体制创新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创新要素聚集、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环境优化,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现代创新体系。

一是培育创新型文旅企业。培育江西桐青金属工艺品有限公司、同方泰豪动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南昌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创新型行业骨干和领军企业,助推文旅融合高质量新发展。

二是建设高水平文旅创新平台。加快推进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引进或共建一批有影响力的文旅研发机构,依托“城市大脑”发展智慧产业,为南昌文化消费提供创新平台。

第四节 激发文旅市场发展活力

围绕“产品供给、企业主体、营商环境”三条主线,通过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全面提振文旅市场信心、激发发展活力。

一、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

一是结合市场多元化消费需求,加快推进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国字号旅游品牌创建工作;大力扶持特色小镇类、新业态类、乡村振兴类、产业融合类等文旅项目建设。二是通过游客集散中心建设、旅游交通线路建设、文旅产业数字平台建设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南昌市文旅服务质量保障。

激发市场主活力

一是做强大型文化和旅游企业。研究制定《南昌市重点文化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加快实施“龙头培育”计划。围绕资产整合、资源共享、资本经营的思路,稳妥推进符合政策条件的国有文化企业实施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展股权激励和核心骨干员工持股试点,做大做强一批国有骨干企业。扶持具有一定市场规模、发展潜力较大、成长性好的重点民营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实施文旅企业上市计划。加大政府引导与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大型文旅集团,制定并实施企业上市促进计划,推动优强企业上市融资,扶持一批竞争力强的上市企业预备军。创新推进一批中小旅游企业在创业板、新三板上市。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以服务企业和方便群众办事为工作导向,创新服务模式,持续推动营商环境稳中向好发展。开放线上政务服务平台,让企业办事更方便;优化“六多合一”集成审批模式,让行政审批更高效;释放减税降费政策红利,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全方位做好招商、安商、亲商工作,立体化营造服务企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第五节 释放文化市场消费潜力

优化消费环境,发展楼宇经济,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增强文化和旅游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打造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滕王阁、八一起义、八大山人等地域文化品牌,创建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一、转变文旅消费结构

从传统到新型的结构升级。借助南昌打造VR之都的行业政策优势和产业发展趋势,通过与5G、VR、AR、AI结合,推动沉浸式体验和线上数字文旅产品快速涌现,培育文化和旅游虚拟型新业态、数字化新模式、沉浸式新消费,扩大和引导时尚性、科技性消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低频到高频的结构升级。对传统观光景区进行复合化业态提升,支持发展周末亲子游、城郊微度假等休闲文旅产品,注重体验性内容打造,不断创新和更新产品内容,增强文旅产品的高频次消费吸引力。

从单级到多维的升级。通过夜间经济、周末经济、冰雪经济等文旅产品的打造,合力形成“全时全季全年”的南昌文旅消费热点。

二、培育文旅消费终端

发展一批城市时尚潮流新地标。加快传统特色街区和传统商圈时尚化提升改造,聚集一批创意集市、潮人街拍、街头艺术、剧本杀、街头快闪等潮流业态,携手抖音、B站等社交新媒体开展常态化活动。丰富红谷滩时尚商圈国际元素,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潮牌店。

开发具有南昌特色的文创衍生品。精心挖掘南昌特色主题文化元素,形成土特产系列、八一红色系列、特色卤制辣味系列、刺绣瓷板画板雕等精品工艺系列、海昏侯文创产品系列、八大山人文创产品系列、南昌城市记忆系列等七大系列南昌旅游伴手礼,构建“南昌有礼”文化旅游商品体系。借助万寿宫、绳金塔等历史文化街区和重点商圈,实施数字化升级,布局旅游商品O2O体验店。

打造现象级“不夜南昌”,激活夜经济。培育打造美好夜生活网点100个,全面提升已开街的20余条夜市街区品质,依托餐饮等行业协会启动深夜食堂、特色精品夜市等评选活动。布局建设一批品位高雅、现代时尚的音乐街区、酒吧、咖啡街区、影剧院等夜间娱乐场所。推动购物中心、大型商场延长营业时间,引导品牌商超建设24小时便利店。

三、打造文旅消费场景

坚持中部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理念,整合南昌优质特色资源,加快培育“购物+美食+旅游+休闲+娱乐”一体化复合型消费链条,打造八大消费场景,擦亮“老南昌底片,新都市名片”。一是依托老城区“万寿宫-八一馆-胜利路”和红谷滩新区“铜锣湾-万达广场-秋水广场-绿地缤纷城”核心文旅商圈,打造地标商圈嗨购场景;二是依托滕王阁景区和一江两岸夜景,打造不夜赣江打卡场景;三是依托万寿宫、绳金塔、胜利路、心街等休闲街区,打造特色街区潮玩场景;四是依托南昌航空城、航空VR博览园、洪都老厂区项目和南昌军事主题公园及二期项目,打造大国重器探索场景;五是依托梅岭城市中央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打造城市郊野度假场景;六是依托南昌VR主题乐园、南昌VR科创城,打造未来时空沉浸场景;七是依托南昌国际体育中心、雷公坳文化体育产业园和欣悦湖文化综合体等,打造健康体育脉动场景;八是依托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剧院和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场馆,打造书香城市品鉴场景。

第六章  旅游业发展

第一节  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以品质化、现代化、国际化理念引领旅游业发展,以红色旅游为重点,城市旅游为抓手,乡村旅游为补充,打造富有文化内涵、充满时代特色的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都市。

一、加速领跑红色旅游

整合南昌八一起义旧址群及其纪念馆(纪念塔)、方志敏系列纪念地、新四军军部旧址及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旧址、小平小道陈列馆等红色资源,打造著名红色旅游城市、革命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红色研学旅游样板地。一是坚持多部门联动,建设一批红色教育基地。联合宣传、组织、纪委、教育、民政等部门,建设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党员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研学旅行基地、红色文化休闲小镇。二是突出软性开发,形成英雄文化品牌。在深挖资源、做精线路产品的同时,持续举办南昌国际军乐节,开展八一起义精神研究,创作出版八一题材影视作品等,形成南昌英雄文化氛围。三是抓住“四史”教育契机,拓展红色旅游范畴。加强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在进一步挖掘小平小道红色旅游价值基础上,将洪都机械厂旧址、南昌舰文化公园等纳入红色旅游产品建设范围,精心打造,建设成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二、创新谋划生态旅游

依托梅岭、赣江、鄱阳湖(含军山湖、青岚湖、瑶湖、艾溪湖、青山湖、象湖等六大卫星湖)天然组成的优质“山江湖”生态资源,打造南昌最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一是“梅岭山水”生态游。充分利用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特色山水资源,建设山水观光、山镇休闲、山村避暑、森林康养等旅游业态,拓展旅游空间,发展山水生态游。二是“赣江水域”生态游。充分发挥“一江三河串十湖”的生态资源优势,开发赣江游船旅游、赣江绿道休闲、扬子洲生态观光、“一江两岸”夜景观赏等旅游产品,提升河湖沿岸周边环境,以全域旅游理念发展“赣江水域”生态旅游。三是“鄱湖候鸟”生态游。依托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以五星垦殖场、军山湖、瑶湖等特色生态资源为核心,做强鄱阳湖湿地生态游和候鸟观赏游。

三、提升发展文化旅游

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旅游胜地,擦亮南昌历史文化名片。一是推出“千年豫章”文化旅游线路。组合并向海内外推广“北有海昏侯、中有滕王阁、南有八大山人”的南昌历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二是打造“经典国学”文化旅游项目。开展滕王阁金秋诗会活动,建立“宋词初祖”二晏(晏殊、晏几道)博物馆及其文化园,建设梅岭“都市山水”诗词碑林。三是实施“非遗南昌”研学工程。以产业化策略深度开发南昌“瓷板画”“上坂关公灯”“西山万寿宫庙会”“南昌清音”“文港毛笔制作技艺”等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出“非遗”研学活动。四是建设“原乡文化”休闲小镇。南昌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原乡文化资源数量多、禀赋高,拥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青云谱镇”“华夏笔都—文港镇”“中国白酒之乡—李渡镇”“万寿宫祖庭所在地—西山镇”“糕点印模之乡—石鼻镇”等原乡文化资源。依托原乡小镇资源,厚植乡土特色,打造原乡文化休闲生活小镇聚集地。重点建设以青山湖罗家集,新建区西山镇,南昌县原城纪,进贤县文港镇、李渡镇、温圳镇,安义县石鼻镇和新民乡,湾里太平镇、招贤镇为代表的特色原乡文化休闲生活小镇。

第二节  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

优化融合发展环境、壮大产业主体、强化旅游品牌,做好“城市大脑”智慧文旅大数据平台,进一步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体包括:

一、国际品牌引领

大力发展国际旅游,树立国际旅游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生态品牌上,以京九和沪昆客专、昌北国际机场等大交通线和主聚散点为轴线和节点,围绕鄱阳湖国际重要湿地、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汪山土库等能与世界对话的“特色文化资源廊道”,做大做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西岸黄金走廊生态旅游品牌,引领南昌“世界候鸟之都”生态旅游品牌的发展与壮大。在红色品牌上,传承红色基因,在注重“八一起义精神”研究的同时,擦亮“英雄城”品牌,依托“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让南昌红色文化融入全省红色旅游集约发展模式;引入科技元素,通过南昌国际军乐节加强与世界各国在军事文化方面的合作,引领红色旅游发展。在文化品牌上,强化以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为代表的汉代文化、以滕王阁为代表的唐代文化、以李渡烧酒作坊为代表的元明乡村文化、以八大山人为代表的明清文化等品牌形象认知,引领文化和旅游发展。

二、经典产品提质

在景区、度假区产品上,以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景区、八大山人梅湖·象湖城市开放型景区、玛雅乐园景区、梅岭生态休闲度假区、湾里旅游度假区等为重点提升对象,争取成功创建1家5A级景区、6家4A级景区、1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红色旅游产品上,围绕经典红色文旅资源,打造红色旅游观光、文创、研学、演艺等多维产品。在工业旅游产品上,充分发挥“洪都机械厂旧址”和“江纺工业遗址”等传统工业遗址的科普教育价值和产业链延伸价值,拓展工业旅游发展渠道,面向未来开发集观光、休闲、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产品;在现代工业旅游开发上,通过博物馆+VR高科技,展现以南昌印钞厂、江铃汽车、南昌航空城等为代表的现代工业技术。在研学旅游产品上,完善研学旅游产业链,创建一批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研学基地,推出一系列高质量研学产品。

三、高端人才聚集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强市战略总体布局。一是推进文旅领军人才培养。有计划的加快各级各类文化与旅游人才的培养,以适应文化与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二是实施中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全力推进“赣籍英才返乡计划”“洪城计划”“洪燕领航”“顶尖领军人才领航计划”等人才工程,加强领域战略性人才、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的引进,进一步优化南昌人才队伍结构,建立健全南昌人才库。三是强化从业人才教育培训。依托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一批著名高校师资资源,开展对公共文化服务人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四是优化文旅人才生态体系。落实好“人才新政22条”“人才10条”等人才政策,以市场为导向,探索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引育留用管”人才机制,营造人才强市环境,打造南昌文旅人才生态体系。

四、智慧平台增效

健全“智慧文旅监测”平台,打破信息隔阂,实现旅游资源、社会资源的联动共享,从而提高旅游业务的综合管理和运营能力,创建优质的旅游生态环境,提升旅游的服务品质,推动旅游经济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 丰富城市旅游新业态

在展示“新南昌”全域都市现代风采的基础上,释放古色城区魅力、拓展绿色近郊空间、延伸多彩远郊线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优化产品、设施、环境供给,不断提供新产品,丰富城市旅游形成新业态。

一、城市商旅新业态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以万寿宫、万达广场、华侨城、原城纪等商业圈为依托,形成商旅新业态。重点立足赣江“一江两岸”大型灯光秀,建设好城市休闲文化街区,打造以“万寿宫”老南昌商业圈、摩天轮-秋水广场“夜景”观赏区、融创茂“夜上海”时尚生活区等为代表的夜间旅游产品,培育寻根夜洪城、品味夜洪城、活力夜洪城、乐享夜洪城、数智夜洪城等为代表的夜间经济,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时间和空间。

二、城市研学新业态

完善研学旅游产业链,创建一批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研学基地。以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为依托,推出一系列高质量研学产品,开展以研习活动为主的研学旅游。

三、体育旅游新业态

紧跟体育强国建设步伐,以南昌列入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为契机,完善体育旅游基础设施,普及体育娱乐旅游活动。以体育场馆、城市休闲绿道体系、梅岭山地公路、环鄱阳湖水岸公路等为依托,承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有特色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形成文体旅游新业态。

四、康养旅游新业态

利用梅岭生态资源、江西热敏灸产业资源和江西中医药大学的科研与人才优势,发展康、养、医、护、游、住、食的产品体系,提高康养旅游产值,推动养生养老旅游产业发展。依托中医药科创城——江中药谷、汇仁药业等优质产业品牌,做强中医养生文化,做大“互联网+中医药诊疗”“康养旅游”产业链。

五、夜间文旅新业态

以南昌主城区与赣江“一江两岸”为重点区域,打造南昌特色夜间旅游集聚区。精心策划灯光秀、演艺秀、夜间游船等项目。引导景区、街区、商业综合体等文旅消费场所推出夜休闲项目,延长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夏季夜间开放时间,繁荣“夜娱”文化体验活动。推出丰富多彩的夜秀、夜宴、夜市等活动,提升夜宿品质,展示南昌不夜城的文化魅力。“十四五”期间,争取创建1家国家级、3家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第四节  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

因地制宜,挖掘乡土特色,整合区域资源,通过业态融合,提升乡村旅游质量。

打造乡村旅游新产品

深入挖掘南昌湖泊渔民文化、山水生态文化、乡村民俗文化等在地乡村文化,重点打造鄱阳湖渔村风情、西山山村民宿、赣抚平原鱼米之乡等个性化乡村旅游产品。

塑造乡村旅游示范

以凤凰沟、安义古村群等现有5A级乡村旅游点为基础,打造一批有特色的高等级乡村旅游点。通过乡村环境美化、基础乡建完善、村民服务培训等措施,大力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推出一批旅游带动式乡村振兴新示范。

促进乡村产业新融合

实施“乡村旅游”+“农工学商”,形成各种乡村旅游新业态:“乡村旅游+农业”形成乡村休闲农业新业态,“乡村旅游+工业”形成乡村手工体验新业态,“乡村旅游+研学”形成乡村生态农业研学新业态,“乡村旅游+商业”形成乡村特色农产品新业态,全面驱动乡村产业融合大发展。

第五节  完善旅游要素配置

破除瓶颈、补足短板、消弭差距,完善国内重要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核心要素,以适应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专栏6:完善旅游要素配置

1.弘扬南昌特色餐饮文化。深入挖掘赣菜文化、风味和技艺,融入南昌元素,推出有地域特色的代表性菜品,扩大赣菜知名度,利用饮食文化魅力增强南昌旅游吸引力。

2.配置高星级度假酒店。按照“4A级以上景区+高星级度假酒店”模式,高规格配置相应数量的酒店,提升住宿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城市接待能力。合理布局,保证游客15分钟景区—酒店通达时间。

3.构建精品民宿体系。将民宿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支点,提升全市民宿品质,为满足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商务接待等需求提供环境优美、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住宿产品。

4.提升城市大交通格局。在铁路方面,以沪昆高铁、昌景黄高铁、京九客专为主干线,形成横贯全省东西、外部对接长三角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大湾区的高铁交通干线;在公路方面,依托京九高速、赣粤高速、福银高速,形成纵贯全省南北、外部对接珠三角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公路交通动脉;在航空方面,建设昌北国际机场三期,增加南昌到国内重要旅游目的地、国际友好城市的航线,逐步形成南昌与国内主要城市、东亚、东南亚之间的“3~4小时航空交通圈”,与全球主要城市之间的“12小时航空交通圈”。

5.优化城市内部交通体系。在地铁、高架、快速路、跨江通道等城市道路网以及“十纵十横”干线路网的交通节点建设中融入南昌标志性文旅元素,筹划串联“红色、古色、绿色”文旅资源的旅游专列和市域公交线。完善城市绿色慢行空间,优化美化城市公路基础服务设施和旅游展览系统。

6.建设山江湖绿道体系。依山(梅岭)傍湖(鄱阳湖)拥江(赣江和抚河)配套高品质绿道系统。挖掘梅岭良好自然环境与丰富植物资源,精选旅游观光线路,建设梅岭山地风景绿道,打造南昌近郊最美绿道;合理利用赣江及其支流现有水道资源,建设特色赣江滨水文化休闲绿道,打造最美岸线;充分发挥鄱阳湖湿地与候鸟群等高品位生态资源的价值,建设鄱阳湖环湖生态绿道。

7.打造国际国内双循环旅游推广线路。坚持构建国内国际旅游“双循环”,依托南昌文旅融合创新项目和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产品(资源),重点打造红色研学、乡村民宿、自驾露营等具有国际旅游吸引力的专题旅游产品,全力推出“滕王阁-汪山土库-海昏侯国遗址公园-鄱阳湖·南矶山”的“最美南昌”国际自然人文旅游线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小平小道陈列馆-方志敏系列纪念地”的“最红南昌”红色研学旅游线,向海内外推广,形成南昌国际旅游王牌线路产品。定期开展海外旅游推广季活动,重点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开展系列活动。

8.“老南昌都市核心文旅商圈打造项目。通过万寿宫聚人、胜利路聚财、八一馆聚魂,拓展“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营造“地铁+公交”绿色交通格局,解决出入拥堵游客疏散问题,植入“旅游+”新业态,构建“万寿宫+胜利路+八一馆”等集文商、文旅、文创、文艺为一体的“老南昌”都市核心文旅商圈。

9.创建智慧旅游物联网服务。依托南昌“城市大脑”建设,整合有关功能模块,建成集门票在线预订与管理、电子门禁、智慧导游、智慧酒店、智能停车、流量监控、智能化指挥与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旅游物联网,为游客提供反应快、全方位的安全旅游服务和多功能、无缝隙的旅游信息服务,促进旅游消费扩容提质。

10.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一是重点建设南昌市旅游集散中心,引导社会力量在长途汽车站建设南昌市旅游集散中心,在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码头等重要交通节点建设旅游服务中心。二是完善《南昌市内道路旅游标识牌规划》,为4A级以上旅游景区及正在创建4A级的旅游景区,在高速公路上建设符合国家、地方相关规范标准的旅游交通标识牌,实现高速公路旅游交通标识全覆盖。三是鼓励开通机场、高铁车站直通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和城区直达鄱阳湖的全域旅游直通车、旅游专线和旅游辅助公交,并为专线、公交等运营单位无偿提供一定规模的停车场、配置设施和一定金额的资金补贴,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架构全域旅游直通车网络,解决南昌旅游最后一公里的交通瓶颈问题。四是实施智慧厕所全覆盖工程。巩固提升“厕所革命”成果,推动旅游厕所建管机制创新,建设一批智慧旅游厕所,实现智慧厕所在A级旅游景区、城市休闲街区和交通节点全覆盖。继续抓好旅游厕所电子地图上线工作。

第六节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积极寻找文化和旅游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对接点,重点做好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等四大方面工作,合力形成文旅产业升级的增长点。

促进业态融合

通过“文化+”“旅游+”“科技+”等战略实施,推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新业态。推动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门类非遗项目进重点旅游街区、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依托“非遗工坊”“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将上坂关公灯、瓷板画、东湖胎发毛笔制作技艺、李渡烧酒酿造技艺等南昌非遗业态引入景区。将VR技术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在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小平小道等传统红色旅游景区,通过数字化、沉浸式展陈,进一步激发游客的游览热情与爱国情感。

、促进产品融合

坚持共享协同、共融共赢,将文化资源有机融入旅游场景,旅游要素有机植入文化场所。加大南昌市文旅资源普查、梳理、挖掘力度,加强南昌地方文化创意和产品融合,加快高品质文旅产品供给,推进军山湖大闸蟹、生米藠头、赣绣、李渡酒、茉莉南昌银毫等一批具有南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进景区。通过扶持文化创意企业、文化创意园区建设,助推更多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

、促进市场融合

探索成立南昌文旅融合发展联盟,广泛吸纳全市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和旅游企业参与,构建协同发展平台。培育壮大南昌旅游集团,打造南昌文旅旗舰企业。鼓励在线旅游企业与文化科技企业融合发展,同时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工作一体推进,推动市场融合。

、促进服务融合

促进兼具文旅功能的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在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中植入旅游服务功能,同时在游客中心、旅游厕所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中融入南昌文化元素。推动新科技在文旅服务中的应用,健全旅游景区网上预约机制,建好南昌市全域旅游数字化服务平台,全面推动服务融合。

第七节 构筑多维营销体系

精准提炼南昌城市品牌形象,搭建南昌城市形象标识体系。覆盖“线下传统媒体+线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三级媒介,加强与头部新媒体企业的合作,构筑多渠道、多维度的品牌营销体系。

一、做好线下传统媒体宣传

在国家级重要媒体投放“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天下英雄城——南昌”城市形象宣传广告;在省、市主要媒体等设立“天下英雄城”专版(专栏)或频道,唱响天下英雄城品牌;在机场、高铁站、高速服务区等游客聚集地投放文旅形象广告和宣传品。

二、加大互联网新媒体推广

在南昌“城市大脑”和“云游江西”设立南昌文旅专栏;在官方公众号、微博、抖音、官网等运营平台投放宣传音频视频,传播南昌文旅形象。

三、创新移动互联网推介

创新南昌文旅“移动互联网+”新模式,形成移动互联网+美食推荐、移动互联网+在线租赁、移动互联网+在线音乐、移动互联网+电商、移动互联网+知识问答社区、移动互联网+招聘等推介体系,展现南昌风采,强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天下英雄城——南昌”城市形象。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各级党委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专业化能力,提升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的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带领文化和旅游行业广大群众团结奋进。

第二节  强化政策保障

放宽市场准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支持项目发展,培育消费市场。梳理各级、各部门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扶持政策,制定出台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相关措施,集成“政策工具包”。同时,根据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政策的统筹协调,注重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衔接配合,推动各项扶持政策落地见效。一是完善文旅用地政策。强化规划引导和用地空间保障,结合城市更新工程,发挥政府收储土地的主导作用,为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土地要素保障,将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到土地要素上。二是强化文旅资金投入。以项目为依托,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相关资金支持,加大各级财政对文旅产业发展的投入。搭建文旅投融资平台,通过市场机制发行基金、地方债等保障资金投入。加大对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进入。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入上市企业参与文化和旅游建设,支持现有企业上市并给予政策奖励,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项目融资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融资租赁等综合金融服务。四是实施政策落地计划。对接文化和旅游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南昌市相关规划,积极争取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政策,出台南昌市相关政策。针对已出台的《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南昌市做大文旅产业经济总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关于印发促进全市文旅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成立专班,定期督察,保证政策实施进度。

第三节  优化治理体系

积极探索优化文旅融合治理新体系,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文旅特点、南昌特色的治理之路。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南昌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改革全面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产业发展的行政壁垒、部门壁垒、区域壁垒,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体制、规制、机制优化,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二是完善文旅营商环境。发挥政府、企业、社区、个人多方积极性,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贯彻落实文旅行业政策法规。三是健全监督监测体系。强化各级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对文化和旅游市场的监管责任,建立网络安全保障监测系统、互联网视听节目监测系统、节目评议技术支撑系统,充分发挥南昌广播电视监测平台作用,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健全与企业、市民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强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推进执法信息化和办案能力,维护文化旅游市场正常秩序。

第四节 完善考核评价

完善文化和旅游发展绩效评估机制和指标体系,建立管理工作考核信息化平台,发挥好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周期性开展评优评先工作。加强对发展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适时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末期全面评估,把监测评估结果作为改进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切实抓好文化和旅游管理工作。

附件

南昌市“十四五”时期重点文旅项目库

根据南昌市“十四五”发展目标和各县区调研情况,共设计18个项目工程,96个子项目。

1.建军百年红色建设工程。南昌作为人民军队的诞生地,应超前谋划,提早布局,建设建军百年红色工程:争取陆军博物馆落地南昌。

2.工业遗址综合建设工程。一是洪都机械厂旧址城市旅游综合建设项目。建设“航空主题乐园、航空科技馆、航空体验馆”等航空文化体验中心,打造集“航空研学、科普教育、文化创意、运动体验、生活休闲、遗产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南昌城市旅游新地标,成为国家级工业旅游新名片。二是“江纺”工业遗产旅游建设项目。新建江西纺织工业博物馆,引进服饰民俗文化体验、时装发布、花园办公、娱乐休闲等业态;配套特色酒店和餐饮,建设以高端业态为引领,集“纺织工业博物馆、纺织工业遗产公园、纺织服装经济”为一体的纺织文化园区,成为工业文化旅游名片。

3.5A景区创建工程。海昏侯国遗址公园5A景区创建项目。积极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把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打造成为大遗址建设的“南昌样本”和“天下英雄城”新名片。

4.鄱湖明珠系列建设工程。一是赣江-鄱阳湖水陆旅游提升项目。开发赣江-鄱阳湖水上旅游线,建设南昌(赣江)-鄱阳湖陆上旅游通道,打造沿赣江到鄱阳湖的黄金生态文化旅游廊道。二是军山湖生态旅游区建设工程。集聚环军山湖旅游廊道、幸福港旅游交通景观大道、军山湖游客中心、军山湖“十里菱荷”旅游等项目,进行保护修复及提升利用。三是鄱阳湖湿地休闲公园建设项目。合理保护利用鄱阳湖南矶山湿地资源,与汪山土库、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军山湖连点成线,形成湿地景观示范展示带。四是五星垦殖场·鲤鱼洲都市田园候鸟博览园建设项目。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标准建设国际观鸟小镇,精心讲好南昌候鸟故事,唱响国际观鸟品牌。引领南昌旅游进入“鄱阳湖时代”。

5.红色主题研学产品线路打造项目。重点改扩建和提升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小平小道陈列馆,推进方志敏烈士系列纪念地建设、南昌市烈士陵园整体提升改造工程。围绕八一起义纪念馆等红色场馆资源,形成红色研学产品,聚焦“建党百年”“建军百年”,适时推出系列红色精品研学线路。

6.康养度假区建设项目南昌落露湖休闲度假区项目、汪山南儒胜地、红谷滩区主题文化旅游园、圣水堂国际温泉文化旅游度假区、安义乐华城·国际欢乐度假区、龙隐山康乐生态旅游项目等。

7.南昌植物园(赣鄱珍奇植物园)建设项目。打造全国有地位、全球有影响的生态文明建设南昌品牌,建设植物产学研用一体、科普观光相结合的示范基地。

8.文化街区建设系列工程。一是继续完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以江右商帮文化、道教文化为规划主线,进一步突出街区清代建筑风貌,完整呈现南昌历史演变、城市拓展、商业发展、历史名人等,打造“赣鄱第一街”。二是整体提升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绳金塔民俗风情街,打造“情景式消费街区”,再现“千年豫章”“盛唐洪州”“宋元龙兴”的唐宋文化记忆。三是全新打造百花洲文化艺术街区。采取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方式将其打造成江西乃至中部地区文化艺术特色亮点打卡地。四是新建西山镇历史文化街区,打造集西山传统文化、民俗文化、道教文化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五是新建原城纪·南昌文化旅游街区二期,以1927年南昌建市以来的老风貌、老场景、老建筑为基调,挖掘地域文化,复原城市记忆,打造出“文态、形态、业态、生态”四态合一的体验式、场景化的文旅综合体。六是改造进贤仓历史文化街区。

9.公共文化设施系列提升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南昌大剧院建设、原省图书馆维修改造项目、南昌市井冈山剧院综合楼装修项目、南昌市精品图书馆建设项目、红谷滩区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工程、新建区文化中心项目、南昌县文化中心建设项目、进贤县文体中心建设项目、高新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安义县全民健身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项目、空港新城图书馆、保利文化艺术中心建设项目。

10.博物馆(纪念馆)建设系列工程。主要包括南昌市博物馆(原省博物馆)维修改造工程和南昌县博物馆、新建区博物馆、汽车展示馆(汽车博物馆)、李渡烟花博物馆、汇仁中草药博物馆、南钞钱币博物馆,八一起义纪念馆配套设施提升、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陈展提升、陈云工作车间配套用房改造。

11.文旅节庆活动打造系列工程。继续提升办好中国·南昌国际军乐节、中国·南昌八大山人艺术节、中国·南昌鄱阳湖国际观鸟节、天香园观鸟节等节庆活动;举办南昌国际军事电影展、中国南昌赣鄱文化美食节、南昌军山湖螃蟹节等节庆活动,形成多元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文旅节庆。

12.特色小镇创建系列工程。主要包括绿地安南文旅特色产业小镇、军山湖高铁小镇、太平慢生活休闲旅游小镇、洗药湖红星康养小镇、卢塞恩小镇、博能·昌南健康小镇、冈上文化自信研学小镇、墨韵黄马文旅小镇、安义宗山米粉非遗小镇、进贤文港文曲星小镇、进贤南昌国际烟花小镇、进贤·钟陵硒旺小镇、进贤县御驾垅国际康养小镇、青山湖罗家集原乡文化特色小镇、煌上煌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镇、扬子洲特色小镇、临空区文化创意小镇、绿地·航空文体小镇、“客天下”文化旅游小镇等的建设。

13.农旅文化建设系列工程。主要包括“南昌绿谷”农旅融合示范项目、斐然生态园(南昌菜园)田园综合体、南昌硒谷˙钟陵现代农业产业园、果立方市级示范田园综合体、南昌县休闲农业建设项目等的建设。

14.古村文化建设系列工程。主要包括进贤县传统村落修缮项目、万埠镇梓源民国村综合开发项目、汪山土库家族文化胜地、中国传统村落周坊村文化生态景观工程(二期)、安义古村群研学旅行接待中心工程等的建设。

15.产业园区建设系列工程。主要包括雅言人文化教育创意产业园、绿地卢塞恩小镇夜经济产业园、凤凰仓艺术PARK文创园、保利文化艺术中心、玖珑文化创意谷、动漫产业园、江西省笔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的建设。重点建设VR综合产业园区,主要依托红谷滩VR产业园和泰豪创意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VR产业基地,构建VR产业区、VR人才培养教育区和VR人才高端服务区,设立研发设计中心、装备制造中心、内容制作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16.扬子洲生态文明样板建设工程。重新规划扬子洲片区,在发展战略布局中,重点培育绿色生态农业、会议展览、文化娱乐、休闲体育等产业,作为融合两岸新老城区功能、产业、服务的核心纽带,打造成为江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重要的生态文明样板区。 

17.南昌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平台项目建设城市大脑·文化和旅游数据库,引领智慧旅游发展,打造“南昌芯”智慧文化和旅游数据工程。

18.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和监测预警平台。将红色文化的各类资料进行数字化,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监测预警信息、本体监测情况、环境要素监测情况、保障体系监测情况、实时视频监控、监测报表报送情况等各类信息的集成,为红色文化资源和遗产的监测保护、推广普及提供完善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分享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分享文章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