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你
赣服通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
媒体矩阵
手机WAP
小洪同学
英文版
政务邮箱
分享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要闻>今日南昌

南昌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让老年人从养老变“享老”

“量身定制” 守护幸福“夕阳红”

来源:南昌日报社 发布日期:2025-02-22 08:51:30 浏览量: 字体

“这里环境好、饭菜也好吃,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满足了我们老年人的用餐需求”“设施齐全,还有专业的医护人员,住在这里很安心”“家里客厅新装了扶手,蹲便池升级成了坐便器,生活方便多了”……

建立“一老一小”幸福院,打造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社区“幸福食堂”,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近年来,南昌紧扣老年人需求,不断探索养老服务模式,全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让老年人从养老变“享老”。

做好配套满足多样化休闲需求

近日,在南昌县富山乡滩上村的“一老一小”幸福院,喻女金老人正与好友在棋牌室下象棋,等待“幸福食堂”开饭。“自从村里建了‘一老一小’幸福院,大家有了好去处,文化生活丰富了,邻里关系也更融洽了。”她感慨道。

2024年11月,富山乡滩上村“一老一小”幸福院开放。该幸福院通过对闲置院子的室内进行标准化改造,更新了洁具和厨房烹饪器具,并全面改造了墙壁、广场、菜园、路灯、门头等,新增了篮球和健身器材等户外运动设施。

该幸福院设置了食堂、欢乐蔬果园、日间照料室、医务室、舞蹈室、图书阅览室及户外活动区等功能区,打造了一个集休闲、娱乐、学习、用餐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同时,富山乡依托幸福院,常态化开展关爱服务。

南昌经开区白水湖管理处港口村村民熊必祥说:“幸福院有很多休闲健身设施,大家聚在一起聊天,一起锻炼,生活变得有趣多了。”

港口村“一老一小”幸福院共有三层:一层是“幸福食堂”,二层是健身活动室和老年休息室,三层是图书馆。村民曹尊孝表示:“幸福院建好后,我经常约朋友来打乒乓球。以前下雨天没地方去,现在大家都喜欢聚在这里。”

据了解,港口村常住人口30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居民400余人。为方便老人用餐并满足居家养老需求,南昌经开区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养老体系,致力于打造老人开心、子女安心、组织放心的“三心”幸福工程。2024年10月12日,南昌经开区白水湖管理处港口村“一老一小”幸福院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是南昌经开区首个“一老一小”幸福院。

优化整合补齐乡镇敬老院短板

在安义县养老服务中心,连廊庭院与公园化院落相得益彰,餐厅、娱乐室、医疗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有人照顾,有人聊天说笑,还有各种活动,心情更舒畅了。”搬进宽敞明亮的安义县养老服务中心后,谌发实心情愉悦。他对养老服务中心完善的设施及专业的医护服务感到十分满意,觉得生活既幸福又安心。

据了解,安义县养老服务中心为每位老人提供独立房间,房间配备了独立卫生间、空调、电视、呼叫器等,并有护工全天候照顾生活起居。

过去,乡镇敬老院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旧、入住率低、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为破解农村养老服务难题,南昌积极探索,启动了乡镇敬老院资源配置改革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区域人口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地对乡镇敬老院进行整合、优化和升级,推动养老资源向县城和中心镇集中。

2024年9月10日,进贤县罗溪镇敬老院与张公镇敬老院合并,成立张公区域性中心敬老院;2024年9月27日,南昌县广福镇敬老院与冈上镇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完成合并;东湖区区域性养老中心建设项目施工正酣,预计今年3月底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从“边小弱”到“集优强”,南昌聚焦老年人的安全、健康等核心需求,对硬件条件较差、入住率低于50%、供养老人少于20人的敬老院进行撤并,同时对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敬老院进行改建和扩建,转型为区域性中心敬老院,使养老覆盖更有广度、服务更有温度、保障更有力度,切实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量身定制普及居家适老化改造

卫生间配备安全扶手,厨房安装燃气报警器,日常起居有轮椅等辅具助力……在南昌,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的居家生活环境有了实实在在的改善。

“奶奶,您来试试这款轮椅,看看尺寸和舒适度是否合适?”日前,南昌县定埠路社区网格员将电动轮椅送到周秋梅家中,并细心地询问她的感受。

2024年9月20日,南昌正式启动居家适老化改造,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对老年人家庭的通道、居室、卫生间等生活场所进行个性化设计和施工。只要是居住在南昌范围内且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申请改造。

通过宣传摸排后,社区网格员将周秋梅纳入居家适老化改造名单,为其更换电动轮椅。“感谢适老化改造政策,让我用上了电动轮椅,行动方便多了。”周秋梅说。

去年以来,我市持续对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着力提升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在新建区长安社区,丁龙深对居家适老化改造后的生活津津乐道。“这是在适老化改造时配备的‘高科技’,是一款能实时监测心率的手环。”丁龙深说,“以前测量心率等一些信息只能在家,或者在医院,现在有了智能手环,随时可以测量,非常实用。”

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品质、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保障。记者了解到,2024年,南昌已完成5515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大大提高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分享:
TOP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