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昌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之十三
放眼世界,区域合作的作用与效果日益明显,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自十八大召开以来,在“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南昌市积极谋划,主动对接,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不断加强与国内外兄弟城市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全方位、多层次
从空间上,我市与国内外有关城市加强了全方位的区域合作。从国际看,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国家发展战略,从陆路和海路两个方向,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了国际“朋友圈”;从国内看,一是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包括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我市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一员,特别深化了与武汉、长沙、合肥等长江中游省会城市的合作;二是积极参加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泛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等内地9省(区)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即“9+2”进一步合作,每年这些区域的省会城市市长再一次聚首;三是积极参加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合作,加强与福建的福州、莆田、宁德、南平、三明,浙江的温州,江西的九江、抚州、上饶、景德镇、鹰潭,安徽的安庆、黄山等13个城市合作。同时,对赣京、赣沪等多地实施了富有成效的合作。构建了国内、省外的合作圈。从省内看:推进“一圈两化”建设,展开省内协同发展新模式。即通过构建南昌一小时经济圈、昌九一体化、昌抚一体化区域发展格局,对接周边区域,实现共同发展。南昌、上饶两市签署了战略协作框架协议,推进上饶市鄱阳、余干、万年三县加快融入南昌核心增长极,初步建立了“南昌一小时经济圈”。
从合作的层次上,合作交流机制丰富多样。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为例:一是合作交流形式多样。四年来,四省会城市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交流活动丰富多彩。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四省会城市举办的各类联席会、座谈会、论坛、联展、交流等活动30-40多场次,四年共新制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标准、方案、计划等合作文件共50多份。二是参与主体除政府部门外,还有企业、社会组织、研究机构等。如四市社科组织共同举办学术研讨活动等。
建机制、强保障
建立了良好的区域合作机制,保障跨行政区整体性资源战略开发及跨行政区生产要素流通。我市成立了南昌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以市长为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和有关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旨在推动我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及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相关工作。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方面,基本形成了“决策—协调—执行”的合作框架。决策机制即省会城市会商会,由南昌与武汉、长沙、合肥四省会城市委书记、市长率团出席,为省会城市合作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每年召开一次,已经召开了5次会议,紧紧围绕合作主题四市先后共同签署了《武汉共识》、《长沙宣言》、《合肥纲要》、《南昌行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行动计划(2017-2020年)》5个合作协议文件;协调机制即省会城市合作协调会,由四省会城市常务副市长率团出席,有效协调落实会商会议定的重要事项。执行机制即城市合作秘书处,依托武汉市发改委开展工作,为省会城市会商会、协调会的日常执行机构,南昌与长沙、合肥发展改革部门为秘书处成员单位。建立了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市长联席会议机制,各成员市市长组成协作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福州市,每年各市市长聚首召开一次会议,共商发展大计。泛珠三角区域省会(首府)城市市长论坛每年召开一次会议,探讨泛珠“9+2”包括与香港、澳门的经贸合作事宜。
此外,在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昌九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南昌市与九江市政府先后两次共同召开推进昌九一体化部门对接会,两市发改、规划等20余个相关对口部门分别就相关合作事项进行了对接,并达成共识。以上诸多机制的安排,顺利推动了各类各层合作的有序开展。
重规划、促发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南昌市与相关各方积极筹划,开展相关合作事项顶层设计和编制多项规划,促进了经济发展。
昌九一体化方面,南昌、九江两市配合省有关部门制定了《昌九一体化发展规划(2013-2020年)》、《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昌九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等规划并组织实施。《昌九地区对接融入国家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公布实施。为打造南昌大都市区和南昌一小时经济圈,《南昌大都市区规划》正在编制完善中。长江中游省会城市合作方面,在我市与武汉、长沙、合肥联合呼吁下,国家先后出台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我市对规划纲要进行了任务分解。昌抚合作方面,《昌抚合作示范区总体规划(2015-2025)》获得了省发改委的批复,南昌、抚州两市还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我市参与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深化合作共同宣言(2015年—2025年)》,全面加强了与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香港、澳门的协作。
在此基础上,经济合作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长江中游省会四市经贸交流合作日益紧密,相互之间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南昌在武汉注册投资的企业总数由2014年的681家增加到2016年的1253家,增长了近一倍;武汉在长沙、合肥的新注册投资企业1300家,各增长50%。今年年初赣京合作签约项目9个,签约金额317亿元,已有实质性进展的有8个。昌九合作的“爱情结晶”——赣江新区顺利诞生,成为江西乃至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坚实平台。南昌、九江、抚州、景德镇四市赴福建联合开展“江西风景独好”旅游营销活动。南昌高新区等五个省内高新区一起申报建设“1+4”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我市已与14个国家的15个城市缔结友城关系,充分利用友城和民间渠道开展国际经贸合作进行了积极尝试。积极贯彻实施“一带一路”倡议,鼓励企业与沿线国家合作,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我市新备案境外机构近15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累计近25亿美元,其中在近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拟投资近5亿美元;在近1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建工程项目完成营业额近6亿美元。
优环境、惠民生
优化营商环境,惠及百姓生活,是区域合作的最终目标。几年来,合作成效较为显著。
基础设施方面:我国第一条连接海峡西岸和中部内陆腹地的快速铁路——昌福铁路(向莆铁路)于2013年9月开通运营。沪昆高铁路,昌九大道、武九高铁的开通,方便了南昌与东西和南北方向的联系。加快推进合安九、昌九、昌吉赣客专、昌景黄铁路规划建设,南昌港和九江港合作开通了南昌港至九江港的集装箱支线,实现集装箱中转,使整个昌九的社会物流成本有比较明显的下降。
公共服务方面:2014年12月,南昌与武汉、长沙、合肥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在全国率先打破公积金贷款管理的城市壁垒,开展了省际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为四市异地贷款职工提供便利。据初步统计,城市群内开具公积金缴存证明合计9085人次;城市群内申请公积金贷款合计2365人次,申请贷款金额合计82350.8万元;已发放1973人次,金额68011.63万元。为了进一步方便居民就医,2015年12月,四市正式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惠及长江中游城市群3000万民众。截至2016年底,共有异地就医109人次,即时结算资金158.3万元。四市还建立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公共卫生协作中心”,成立了急救联盟,该联盟已发展至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20个城市。四市还推动四市工商政务信息的整合共享,建立了质量技术监督一体化机制、食品药品稽查协作机制,初步实现了通关一体化。四市共同建立了长江中游城市群“3+1”演艺联盟,积极引进湖南琴岛演艺模式在南昌等地发展。第五届会商会期间,我市组织《海昏国乐》、南昌清音《今日犹闻瀚墨香》等节目到武汉参加文化交流展演。南昌、九江两市在通信、住房公积金、公交、金融等方面率先实现一体化。为保障临床用血需要,抚州市中心血站从南昌市血站调入Rh阴性红细胞悬液3个单位、机采血小板1个单位;南昌市血站从抚州市中心血站调入冰冻血浆1453.5单位。南昌市区域合作取得明显成果,大大改善了南昌市的营商环境,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