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馈问题
南昌市敷衍整改,工作推进严重滞后。2018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以及2018、2019、2020连续三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均指出南昌市大量生活污水直排问题,但南昌市决心不大、力度不够,本应2017年完成的管网建设任务,直到2019年6月底才编制完成中心城区污水专项规划,而且在规划中放宽要求,把目标确定为到2035年逐步实现雨污分流。2018年至2020年,老城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仅完成16%;老旧污水管网改造仅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56.2%。牛行水厂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蓑衣荚闸口非法排污问题虽进行整改,但晴天截流污水,雨天溢流排放的现状并未改变。2019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乌沙河水体污染问题,南昌市整改不动真格,不在管网截污改造上下功夫,却以生态补水的名义,从赣江抽水冲刷河道解决污染问题。高新大道旁河道、龙晟实业对面河道、龙潭水渠蛟桥镇段河道氨氮浓度分别达到11.2毫克/升、11.2毫克/升、14.4毫克/升,均为黑臭水体。与此同时,污水处理厂“清水进清水出”,污染物去除功能大打折扣。青山湖污水处理厂是南昌最大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50万吨/日,满负荷运行,督察组两次采样监测显示,进水化学需氧量浓度分别只有15毫克/升和48毫克/升,进水浓度低于污水排放标准。由于大量污水未经收集处理,导致2020年南昌市9个赣江入江排口水质Ⅴ类和劣Ⅴ类比例达54.9%,20个城市湖渠预警监测断面中水质Ⅴ类和劣Ⅴ类占比71.68%,碟子湖、三干渠全年为劣Ⅴ类,群众对城市水体污染问题反映强烈。
二、整改目标及措施
(一)整改目标
2021年8月底前,对能够立行立改的问题立即开始整改并取得成效;2023年底前,城区污水收集率达到全国设区市的平均水平;2024年底前,城区污水处理厂平均进水浓度化学需氧量稳定在132毫克/升以上,城区污水收集率达到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城市20个主要湖渠消灭劣Ⅴ类水。
(二)整改措施
措施一:2021年8月底前,完成立行立改问题整改。完成开心人集团周边小区、龙晟实业对面河道、丽景路口排水口、世贸路口排水口等4处生活污水直排河道或雨水管网问题整改;解决明山水渠水面大量油污、青山闸电排站引水渠淤泥堆积水质黑臭问题;强化河湖水面管理,保障碟子湖、艾溪湖、青山湖、象湖、前湖、东湖水面、岸线清洁;提升龙潭水渠水质,消灭龙潭黑臭水体;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保障建成区内青山湖污水处理厂、象湖污水处理厂、红谷滩污水处理厂和朝阳污水处理厂4座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厂区环境整洁;开展污水排放水务执法工作,规范排水户排水行为,打击乱排、私接等行为。
措施二:2021年8月底前,优化修订《南昌市污水专项规划》,2021年底前按程序批复实施,明确整治目标、路径及方法,明确分年度实施重点区域以及重点工程项目。
措施三:2022年底前,完成高新大道旁河道、天水花都所涉区域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提升附近区域渠道水质,保证渠道水质稳定在Ⅴ类水质。
措施四:2023年底前,完成建成区雨污水管网排查工作,建立GIS数字化体系。同时建章立制,加强污水管网运行管理。
措施五:进一步深化论证艾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2024年底前完成该项目建设,实现青山湖、青云谱区道路主干管的雨污分流。
措施六:进一步深化论证乌沙河前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2024年底前完成该项目建设,解决前湖上游云溪水污水排放问题。
措施七:2024年底前,朝阳污水处理厂收集片区的市政道路管网基本实现雨污分流,片区内的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到位。
措施八:科学制定“一厂一策”,加快对朝阳污水处理厂、青山湖污水处理厂所涉管网的改造,2024年底前分别将朝阳污水处理厂、青山湖污水处理厂平均进水化学需氧量浓度提升至132毫克/升以上。
措施九:红谷滩区、西湖区、高新区、经开区所辖分流制区域每年完成不少于8平方公里的市政道路及小区的错接、漏接、混接的整改工作,2024年底前,实现核心区100平方公里分流制区域雨污分流改造到位。
措施十:加快碟子湖、乌沙河等城市湖泊河道整治工作,城市湖泊河道水质明显提升。
三、整改落实情况
南昌市委、市政府围绕整改目标,以《南昌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三年整治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为总体实施纲领,市区两级责任单位全力施策,三年整治行动已全部完成,整治成效正逐年显现。一是2021指出的立行立改措施全部完成。二是全市污水收集率及进厂COD浓度大幅提升,从2021年的52.73%和137.85mg/L,提升至2024年的72.29%和153.90mg/L。三是城市20个主要湖渠水质有效提升,基本消除劣Ⅴ类水。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措施一:青山湖区完成了开心人集团周边小区、龙晟实业对面河道问题整治;红谷滩区对丽景路口排水口、世贸路口排水口范围内雨污混接点进行全部整改到位;高新区已完成明山水渠水面油污整治;市水利局于2021年5月15日-6月30日实施了青山湖电排站引水渠环境整治项目,清理了引水渠溢流污水沉淀物和淤泥,并进一步加强了青山湖日常管理及水面打捞,保持水面整洁,同时,为保持青山湖电排站引水渠水质,市水利局实施了青山湖电排站引水渠底泥清淤工程,并按时完成底泥清淤工作;龙潭水渠黑臭水体已完成整改;已加强碟子湖、艾溪湖、青山湖、象湖、前湖、东湖等河湖水面、岸线清洁工作及各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常态化开展排水执法工作,规范排水户排水行为。
措施二:南昌市城规院和上海市城建院结合南昌市实际联合对《南昌市中心城区污水专项规划》进行了修编,并于2021年10月17日取得南昌市政府批复。
措施三:已完成高新大道旁河道、天水花都所涉区域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提升了附近区域渠道水质,渠道水质现已稳定在Ⅴ类水质。
措施四:已对南昌市老城区130平方公里范围内6米宽以上的道路管线进行普查,地上地下三维建模及信息系统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并建立了南昌市地下管线普查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GIS系统;各城区对辖区内管网进行全域摸排,辖区内道路的污水管线普查结果纳入GIS系统。目前正结合南昌市雨污管网建设改造等相关项目建立南昌市智慧排水综合管理平台,现平台已搭建,根据管网改造情况导入管网数据。
措施五:艾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建设范围内的雨污管网建设改造工作,我市已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三年整治行动中的青山湖污水处理厂治理片区污水系统整治工程中实施,完成时间节点为2024年12月。青山湖污水处理厂治理片区污水系统整治工程项目改造总面积约54平方千米。本工程体量大、施工环境复杂、路网衔接工艺对交通影响大,故采取“分期建设”的方式将项目分三期有序推进。市本级青山湖、朝阳污水厂治理片区计划新建污水管网372.7公里(青山湖、朝阳项目四个标段新建污水管网305.8公里,市直平台新建污水管网40.5公里,接驳组网及空白区26.4公里),截至2025年1月9日,已全部完工。
措施六:1.成立前湖水环境治理专班,统筹推进前湖水环境治理,工作有序开展。针对前湖水系上游、前湖水体、前湖下游开展的生态护坡、底泥清淤、引水活化、环境整治等工作深入推进。对涉及前湖上游的云溪水系、华南渠水系沿线54处排口进行截污纳管;对前湖水系沿线存在的裸露黄土、菜地进行全面整治。共计对周边岸坡黄土裸露复绿约230300m²,种植各类苗木11600余棵、栽植水生植物及沉水植物21542000株,清理违规菜地约1450000m²;开展河湖底泥清淤工作,完成华南渠、云溪水系、红角洲水系、清远渠清淤的工作,总计清淤长度约10.3公里。前湖水质现已达到或优于V类,稳定达到一般景观用水水质要求。2023年12月制定前湖“水十条”整改措施,现已完成祥云大道补水口整治、在线监控摄像头安装、前湖上游水渠(永强渠、华南渠、前湖干渠、云溪水渠)治理、前湖水域进行常态化打捞清洁等工作,完成前湖弯角重点水域整治、区域内黄泥水治理、前湖弯角水域清淤、前湖岸线破损木桩更换修补、前湖水域补水泵检修、祥云湖沉淀池改造等工作。
2.南昌市水环境治理综合治理(前湖水系及乌沙河)PPP项目涉及区域范围的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工作,我市已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三年整治行动中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分片区实施,完成时间节点为2024年12月。前湖及乌沙河流域涉及红谷滩区、经开区、新建区共划分为1423个排水单元,计划2024年底前完成1423个排水单元的整治工作,截至2024年底已全部整治完成。
措施7:朝阳污水处理厂收集片区内市政道路雨污管网建设改造工作,我市已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三年整治行动中朝阳污水处理厂治理片区(含蓑衣荚汇水区域)污水系统整治工程。朝阳污水处理厂治理片区(含蓑衣荚汇水区域)污水系统整治工程对朝阳污水处理厂汇水合流制区域9平方公里以及蓑衣荚汇水区域所涉及6平方公里共1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计划建设改造市政管网57.4km,截至2025年1月9日,已全部完工。
措施8:1.已完成红谷滩、青山湖、瑶湖、象湖、朝阳、九龙湖、湾里等污水处理厂“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方案编制工作。
2.已结合“一厂一策”、污水专项规划,制定《南昌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三年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城区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工作。一是强化排水单元整治。将建成区和南昌县区域范围内的小区、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相对集中排水的地块,划分为6073个排水单元,以排水单元为单位全面推进源头整治。截至2025年1月9日,全市6073个排水单元已全部完成整治。二是市政管网改造。对合流制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对分流制管网进行错接、漏接整治。其中:合流制区域以污水处理厂汇水面积作为划分条件,分为青山湖、朝阳(含蓑衣荚汇水区域)、红谷滩(新建区长堎镇)等3个治理片区,按照新建一套市政污水管网替代原有合流管网,对原有管网、箱涵进行清淤、检测、修复后作为雨水管网使用的整治模式,推进改造工作。南昌市青山湖、朝阳及红谷滩(新建区长堎镇)污水厂治理片区等三大合流制区域计划新建污水管网428公里,其中:市本级青山湖、朝阳污水厂治理片区计划新建污水管网372.7公里(青山湖、朝阳项目四个标段新建污水管网305.8公里,市直平台新建污水管网40.5公里,接驳组网及空白区26.4公里);红谷滩(新建区长堎镇)治理片区新建区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项目计划新建污水管网55.58公里。截至2025年1月9日,已全部完工。
措施九:红谷滩区、高新区、经开区、西湖区(朝阳新区)、湾里管理局等分流制区域已根据三年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划分为2893个排水单元,计划2024年底前完成2893个排水单元的整治工作。截至2024年11月底已全部完成整治。
措施十:乌沙河、蓑衣荚、碟子湖问题基本完成。针对乌沙河问题,在完成红谷滩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及扩建、麦园垃圾场渗滤液整治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乌沙河沿线河道日常管护和岸线保洁,沿线管网截污和污水管网日常排查维护工作,乌沙河水质达地表V类水。针对蓑衣荚问题,在完成西桃花河与龙河黑臭水体治理、象湖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工程、朝阳水厂及青云水厂反冲洗水水质治理、蓑衣荚水域治理提升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蓑衣荚前池进行清淤,并加强日常管理,实现晴天及日降雨量10mm以下彻底关闭蓑衣荚和蓑衣荚前池水域水体保持不黑不臭的整改目标。针对碟子湖,在完成保利高尔夫内管网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日常保洁管理,碟子湖水质明显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
南昌市将持续发力,做好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后半篇文章”,一方面围绕国家、省级有关规定,以全市污水收集率及污水进厂浓度逐年稳步提升的目标为导向,结合城市发展进程,不断提高城市水环境治理水平,推动城区重要河湖水体水质逐年向好。另一方面按照“依法排水,权属管理”原则,督促各责任单位常态化做好地下雨污管网正常运维,不断夯实城市水环境基础。
五、申请销号公示
市城管执法局拟于公示期满后向省、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办理销号,以上情况向社会公示。如有异议,请实名向市环委办反馈。
反馈电话:0791-86356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