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属相关医院、南昌急救中心:
为深入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贯彻落实“人民至高无上、患者是我亲友”主题活动要求,创新推进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提升市直公立医院信息化水平与管理水平,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着力解决好群众在就医过程中的操心事、烦心事,经研究制定了《南昌市深入推进“互联网+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我委将对工作落实情况开展评估考核,考核结果将与相关经费拨付挂钩。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如果有问题,请及时向市卫生计生委反馈。
市卫计委医政医管处联系人:张丽华 吴 岚
联系电话:83986757
市卫计委规划信息处联系人:王 力 孙海国
联系电话:83986758
2018年11月13日
南昌市深入推进“互联网+改善医疗服务行动”
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昌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洪府发〔2017〕32号)、《关于印发南昌市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洪卫医字〔2018〕36号)和《关于做好南昌市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2018年重点工作的通知》(洪卫医字〔2018〕46号)等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人民至高无上、患者是我亲友”主题活动要求,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互联网+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创新成果带来的实惠,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深入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市直公立医院信息化水平与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手段,创新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着力推动“互联网+便民惠民服务”、“互联网+医疗服务”,加快推进市级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强化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落实“一站式”服务,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着力解决百姓就医过程中“堵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群众在就医过程中的操心事、烦心事,着力解决公立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的困难和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成果带来的实惠。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落实“互联网+便民惠民服务”
积极推进智慧医院建设,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优化诊疗流程,贯通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1.互联网服务内容更丰富。基于互联网技术,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网站等不同载体拓展服务内容,为患者提供挂号、排队、缴费、信息查询、医患沟通等业务;为患者和医生架起沟通桥梁,方便患者咨询;提供患者查看自己或家属的相关就诊信息。具体要求如下:
(1)拓展服务内容,具备患者门户、预约挂号、挂号查询、院内导诊、检查报告查询、检验报告查询、自助缴费、费用查询、诊断及处方查询、医患沟通等功能。
(2)提供咨询服务,具备健康自述、医疗咨询、家庭健康管理、远程医嘱、健康教育信息推送等功能。通过即时通讯方式实现医患沟通。支持文字、语音、视频等即时通讯方式。
(3)落实信息查询,支持号源信息、检验检查报告、医疗费用、疾病诊断及处方、医保政策、医疗服务价格、医疗费用明细清单、药物信息等信息的综合查询。支持挂号、缴费等信息自动提醒方式。
2.预约诊疗服务更方便。为患者提供实名制挂号、检查、检验、体检、处置、日间手术、住院等预约服务。具体要求如下:
(4)增加预约服务,具备包括预约登记、预约取消、预约资源同步、预约资源管理、分时段预约、患者信用管理等功能。提供实名制挂号、检查、检验、体检、处置、日间手术、住院等预约服务。
(5)方便预约签到,支持人工、自助机、移动终端、医院范围内自动签到等签到方式。
3.就医诊疗服务更省心。整合打通各类服务终端,加快实现号源共享,逐步增加网上预约号源比例。提供门诊分诊、检验、检查、取药、门诊治疗、体检等排队叫号服务。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就诊自助信息服务。为患者提供诊间结算、床旁结算、移动支付等费用结算方式,鼓励使用居民健康卡。积极探索智能导诊和院内导航服务。为特殊患者提供定位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6)拓展挂号方式,实现医院号源统一管理,对医院内网预约平台和市级、医院互联网预约平台号源进行实时同步,支持网络、电话、窗口、诊间、社区等挂号方式。
(7)落实排队叫号,提供门诊分诊、检验、检查、取药、门诊治疗、体检等排队叫号服务。支持居民健康卡、身份证、手工录入等签到方式。提供等候时间、顺序号、等候人数等信息提醒功能。
(8)提供自助服务,具备自助设备电子居民健康卡发放、自助设备自助打印、信息查询、自助挂号、自助缴费、自助导航、室内定位、自助单据打印、自助点餐等功能。提供医院简介、就医指南、建立患者基本信息及标识(居民健康卡等)、充值支付、挂号、门诊电子病历打印、检验检查报告查询打印、胶片打印、出院记录打印、住院证明打印、费用明细打印、医疗费用查询、就诊信息查询等一站式自助服务。
(9)推行便民结算,为患者提供诊间结算、床旁结算、等费用结算方式,具备身份识别、费用结算、移动支付、扫码支付、医保结算等功能。支持居民健康卡、身份证等身份证件识别方式。支持城乡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商业保险等医疗保险结算。
(10)支付方式多元,为患者提供多种费用结算方式,
可提供现金、支票、银行卡、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等支付途径,支持人工柜台、自助机、移动支付、网上支付等支付方式。
(11)探索智能导诊,通过自助机、移动终端以人体图、症状列表等形式提供就诊科室、医生建议,具备智能导诊知识库、智能科室推荐、智能分时排序、专家推荐等功能,提供人体图、症状列表等疾病自测途径。
(12)提供院内导航,通过固定终端或移动终端为患者提供医院范围内的智能导航,具备地点标注、线路图标注、目的地导航、信息提醒、预期步行时间、支持室内3D和室外地图、最优路径算法和提示、室内室外定位功能切换、室内3D图像处理等功能。提供医院范围内包括车位定位、地图导航、科室分布导航等智能导航服务。
(13)探索患者定位,提供婴儿、丧失自控能力等特殊患者的定位服务,具备包括定位对象坐标信息获取、支持室内3D和室外地图、室内室外定位功能自动切换、患者定位信息自动提醒、偏离报警、电子标签防破拆实时报警等功能。
4.患者信用服务更准确。通过信息化方式,对患者身份进行实名认证和信息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14)推行实名认证,具备线下认证、线上认证等功能。支持居民健康卡、身份证、社会保障卡、银行卡等4种类型证件认证。
(15)落实信用管理,具备对预约挂号后未就诊、诊疗后未付费等患者实行信息管理。
5.陪护服务管理更精准。落实信息化陪护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效率。具体要求如下:
(16)提供患者陪护预约服务,拓展陪护范围,包括诊疗预约、检查、检验、处置等陪护服务。
(17)推行陪护信息化管理,具备实名制管理、人员数量、服务能力、服务状态、资质管理等管理功能。
6.满意度评价更多元。通过提供多种渠道的患者满意度评价途径,更广泛开展评价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8)增加评价内容,具备患者对预约、接诊、收费、药房、检查、陪护等就医过程进行评价功能。
(19)拓展评价渠道,为患者提供移动终端、网站、自助机、病床旁终端系统等多种评价途径。
7.信息推送与公开更到位。将就诊相关信息通过多种方式通知患者或家属,根据医院职能向社会公众公开就医需求相关信息。具体要求如下:
(20)加强信息推送,提供门诊就诊预约、检查预约、住院排床、变更通知、检查报告结果、手术通知、手术进程、欠费情况、检验检查危急值预警等内容推送服务,支持短信、APP、显示屏等信息推送方式。
(21)落实信息公开,提供自助设备、大屏幕显示屏、移动终端应用等途径公开信息,支持公开医疗机构、注册医师、注册护士、医疗服务价格、医院便民服务、专家团队等信息公开。
(二)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
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推动公立医院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开展医院管理、远程医疗、健康管理服务,促进医院、医务人员、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
8.医疗业务管理更精细。积极推进门诊、住院电子病历管理。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要求,支持病历书写及时、完整、规范。按照《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推进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实现疾病的规范化医疗服务。
(22)规范门急诊电子病历管理。主要包括初诊电子病历、复诊电子病历、急诊电子病历、电子出生医学证明和电子死亡医学证明。具备病历书写、疾病诊断(ICD-10)录入、处方和处置录入、信息引用、智能提醒、模板管理、病历质控、患者诊后去向管理等功能。支持诊断和鉴别诊断库、医学术语库、电子病历模板、病历质控规则库等知识库。门急诊电子病历文档具备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记录、治疗计划、医嘱等内容。支持手工录入、语音录入、数据导入等录入方式,支持文本、语音、图形图像等数据格式。
(23)规范住院病历电子病历管理。主要包括住院病案首页及附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知情同意书、病危(重)通知书、出院记录、电子传染病报告、电子死亡医学证明等。具备病历书写编辑、医学矢量图、病案首页及附页生成、医嘱录入、申请单智能生成及录入等功能,书写内容齐全,提供满足需要的知识库。
(24)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具备入出径管理、变异管理、可视化路径配置、路径医嘱模板联动管理、临床路径规则管理、临床信息共享、查询统计、临床路径知识库等功能。支持病案信息、体检信息、诊断信息、检验检查结果等临床信息共享。
9.医疗协同服务更顺畅。积极推进院内学科协同诊疗和区域医疗协同诊疗,以信息化方式落实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和分级诊疗。促进双向转诊。
(25)通过信息融合,推进院内多学科协作诊疗。利用医嘱、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等临床信息,通过多学科诊疗信息融合,实现多学科诊疗模式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多学科会诊和多学科科研等,具备科室管理、申请管理、协作结果管理、会诊级别管理、主动干预提醒、效果评价等功能,支持患者信息共享。
(26)扎实推进远程会诊,利用信息化和现代通讯工具,基于居民健康卡及医生电子证照,为患者完成远程病历分析、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具备医患双方身份数字认证、会诊申请、患者病历信息采集、专家会诊、病历信息调阅、专科诊断、会诊结果下传、远程会诊相关知识库、会诊评价、示教示范、数字音频处理、视频压缩传输等功能。
(27)扎实推进分级诊疗,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以居民健康卡作为身份识别依据和信息加载传输载体。具备疾病分级管理、疾病信息共享、医疗服务资源管理、转诊申请、转诊审核、就诊确认、接诊处理、出院反馈、病历资料协同传输、权限管理、费用结算、统计查询、分级诊疗知识库、疾病分级分类模型等功能。
(28)信息化推动双向转诊,支持上下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业务,协助下级医院实现电子化的转诊申请与审核。具备专家门诊预约、检查检验预约、住院病床预约、日间手术预约、转诊申请、转诊审核、上级医院接诊、审核与转诊、就诊确认、接诊处理、出院反馈、病历资料协同传输、统计查询、转诊流程管理等功能。
10.移动医疗服务更便捷。通过移动终端实现医生移动查房和临床护理移动化,促进医疗服务高效便捷。
(29)推进移动查房,通过移动终端实现医生移动查房,支持调阅患者本次或历史就诊信息,支持直接下达医嘱等工作的实时记录。具备床位列表、患者疾病信息集成查询、影响信息查询展现、移动智能终端数据录入、医嘱录入、电子申请单录入、检验检查报告查询、手术安排信息、会诊信息、智能提醒等功能。提供药品知识库、疾病知识库、化验结果指标知识库、健康指导知识库等知识库。
(30)推进移动护理,通过移动终端实现临床护理移动化,实现护理服务从计划、执行、跟踪到结束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具备患者床位列表、患者腕带管理、患者身份识别、医嘱执行、输液管理、用血核对、体征采集记录、巡视管理、风险评估、护理评估和记录、护理备忘录、患者疾病信息集成查询、检验检查结果查询、材料记账、医嘱执行智能提醒规则、护理关注点智能提醒、规范护理服务管理、护理计划、护理文书、医嘱执行智能提醒知识库、移动护理知识库等功能。
11.应急救治服务更高效。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院前医疗急救和医院视频、音频、相关检查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实现院前与院内的无缝对接。
(31)推进院前与院内信息互联互通。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医院及二级以上医院的各类应急救治中心应当与院前急救机构及车辆实现信息互通共享,提供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推动“五大中心”建设,构建急救创伤中心、脑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新生儿抢救中心的协同信息平台,做到在院前急救第一时间识别病情,分诊转院。加快实现院前急救车载监护系统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及医院信息平台连接,加强患者信息共享、远程急救指导和院内急救准备,实现院前与院内的无缝对接。
(三)加强医院信息化平台建设
12.医院信息化建设更有效。
(32)全面加强医院信息平台基础建设和平台服务集成,夯实医院硬件、软件基础,保障医院信息化服务需求。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安排及对接要求进一步改造升级,初步实现与市级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保证数据集完整,开展电子病历上传质量控制,提高数据互联互通及时性和数据质量;依托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通过“南昌健康”门户网站、手机APP,为群众提供系列“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33)强化电子病历在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将其作为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到2019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3级以上,即实现医院内不同部门间数据交换;到2020年,要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即医院内实现全院信息共享,并具备医疗决策支持功能,实现电子病历信息化诊疗服务环节全覆盖。
以上任务部分内容由市卫计委与各医院共同在市级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中统一建设。
三、评估考核
市卫生计生委会同市财政局筹集中央财政公立医院改革补助资金及市本级公立医院改革资金,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对医院推进“互联网+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面提升市直公立医院信息化水平工作进行评估考核,评估考核结果与奖励经费挂钩。
(一)建设标准、时限要求及考核验收标准
详见附件。其中标注“★”为核心条款,未完成医院在年度评估考核中予以降低考核档次处理。
(二)评估考核方式
市卫生计生委会同市财政局组成专家组进行考核与委托第三方考核相结合。
(三)考核结果运用
奖励资金按照“先预拨、后结算、抽慢补快”的原则,根据医院性质、级别、规模、任务要求等因素,先将奖励经费预拨至各医院。结合考核评估结果,对于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按比例扣减奖励经费;对于超额完成任务的,予以奖励。市卫计委牵头,各医院配合建设的任务项目,由市卫计委在预拨经费中统筹支出。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医院要高度重视推进“互联网+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面提升市直公立医院信息化水平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将该项工作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紧密结合。要与市级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衔接,加强与市卫生计生委的沟通,统筹规划。主要领导负总责,医院各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具体负责,统筹推进。
(二)加大经费投入。各医院是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投入的主体,要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保障各类软硬件购置升级的资金需求。市卫生计生委将筹集医改资金,根据各医院投入、任务完成情况和取得效果等综合考核结果实施“以奖代补”,推动各医院信息化建设。各单位必须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南昌市生殖医院参照本方案“互联网+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重点任务相关要求建设,建设经费与举办方协商解决。
(三)强化督导考核。市卫生计生委将“互联网+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面提升市直公立医院信息化水平工作纳入年度医改及综合考核指标,并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督查指导。对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的单位将进行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