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建区针对老年人在饮食、居住、养老等方面需求,不断丰富服务供给,致力于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描绘幸福生活现实图景。
截至目前,新建区共有16家“幸福食堂”、174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以及6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
从养老到医疗实现一体化新型服务
“一二三拍拍手,两手永远不发抖,一二三拍拍背,一定活到一百岁……”昨日,随着欢快的音乐声响起,在新建区长堎街道锦华社区嵌入式养老院综合体大厅内,20余名老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做起了“拍拍操”。
走进该养老院,场地宽敞明亮,环境整洁有序,康复室、休闲娱乐室、运动场所等一应俱全。老人们聚在一起,或下棋对弈,或参与社工组织的康复小游戏,现场其乐融融。
“在这里生活特别舒适,聊天、散步、做体操,活动很丰富。”76岁的吴婉媛老人是社区居民,她曾患有严重风湿性关节炎,大部分时间只能卧床休息。自从来到养老院,在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她已能扶着助行器独自行走。现在,吴奶奶每天和其他老伙伴们一起唱歌、聊天,生活充实而快乐。
“我们依托长征医院的医疗资源,实现养老中心与医疗区的上下联动。定期邀请医生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进行监测,并指导康复训练,真正实现了‘平时养老、病时住院’的医养结合模式,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一体化的新型养老服务。”锦华社区嵌入式养老院运营负责人徐淑清说。
目前,新建区80岁以上老人共有10914人。为了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新建区共打造了174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6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提供养老床位227张。同时,还有6家民办养老机构(其中5家为公建民营),提供养老床位684张。
“幸福食堂”里的美味生活
凉拌粉丝、鱼香茄子、红烧鸡翅、粉蒸肉……昨日,在新建区欣悦湖街道正大社区的“幸福食堂”里,30多种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饭菜依次出锅。65岁的陈腊香与老伙伴们,排队通过刷脸方式取餐,挑选自己喜爱的菜肴。
陈腊香是这家“幸福食堂”的常客,在开业的当天她就来捧场,成为第一批注册的食客。“过马路就能吃上热饭,味道也好,我腰腿不好,在厨房站久了就疼,有了‘幸福食堂’,我再也不用为做饭发愁了。”陈腊香笑着说,不再需要围着锅碗瓢盆转,多出来的时间可以散散步、跳跳舞,生活十分惬意。
走进“幸福食堂”,窗明几净,宽敞明亮,可同时容纳50余人就餐。正大社区“幸福食堂”负责人张小红介绍,为了让老年人吃得好,“幸福食堂”不仅采用小锅烹饪,还在菜单设计上煞费苦心,专门制定了适合老年人的菜谱,既注重口味也讲究营养搭配,并确保一周内菜单不重复。
“幸福食堂”的单品价格比市场价低20%,10个菜仅需15元就能“搞定”。对于老年群体还有特别优惠政策,辖区90岁以上老年人每次用餐仅需6元,80岁以上老年人8元,60岁以上老年人10元。对于失能、失智、独居、高龄等不具备做饭能力的老年人,食堂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为确保助餐点以公益为主,全区‘幸福食堂’的房屋设施均由所在街道免费提供,并为每个助餐点提供建设补贴,为老人提供用餐补贴,尽量减轻他们的就餐负担,让食堂真正成为老年人的‘幸福食堂’。”新建区民政局养老服务股股长余天水表示,截至目前,新建区城区共有16家“幸福食堂”,其中2023年建设了11家,今年又新增了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