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谷滩区:下沉优质资源 推进“健康共享” - 南昌市人民政府 -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国务院@你
赣服通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
媒体矩阵
手机WAP
小洪同学
英文版
政务邮箱
分享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要闻>县区动态

红谷滩区:下沉优质资源 推进“健康共享”

来源:南昌日报社 发布日期:2025-03-31 15:31:57 浏览量: 字体

“现在下楼就能把脉问诊,不用跑到医院挂号候诊,让我每个月的复诊省了不少麻烦。”近日,王伟东在红谷滩区凤凰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脂肪肝门诊就诊后,点赞红谷滩区社区就医的便利。

近年来,红谷滩区不断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推进“健康共享”,拓展“三甲医院+社区”的紧密型医疗合作,建立专家定期坐诊机制,打造基层优质特色专科。优化完善红谷滩区优质医疗资源库,推行“虚拟医院”建设,有针对性地预约诊疗、优先转诊等工作机制,为辖区居民提供最优质、最便捷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三级联动  畅通诊疗之路

在红谷滩区,时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社区医生坐在电脑前,一边仔细询问患者的病情,一边熟练地操作着挂号系统,帮助患者预约三甲医院专家号。据了解,为了打破医疗壁垒,红谷滩区先后邀请21家省、市医院召开分级诊疗座谈会,建立了区本级基层医疗机构与省市医院之间的常态化对接机制。

“患者通过社区医生(家庭医生)首诊后,确需转上级医院治疗的,社区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充分考虑市域内三甲医院的专科特色和优势,现场指导和帮助患者挂专家号预约诊疗,一站式解决患者高层次的就医需求,让患者少走弯路,切实有效减轻基层患者的医疗负担。”红谷滩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负责人郭建华介绍。

依托省市协作医院技术支撑,红谷滩区重点围绕预防、治疗到康复全生命周期的前后端健康服务,以基层特色专科建设和中医药特色优势为突破口,精准定位,合力推动基层医疗机构“一院一品”服务特色建设。

沙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江西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打造“国医堂”、“热敏灸”特色;凤凰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南昌市中心医院(青山湖院区)打造“脂肪肝”门诊;红角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建设“两慢病”门诊,年度服务超3万余人次;九龙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南昌市中心医院(老福山院区)打造“中医康复”“内分泌”专科……从“虚拟医院”打破信息孤岛,到“一院一品”优化基层医疗生态,红谷滩区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与三甲医院之间的差异化发展。

资源下沉  激活基层医疗活力

“医生,我的脚肿得更厉害了,这方面的问题应该去哪个大医院检查更好呢?”在红谷滩区沙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8岁的赵先生拿着检查报告向江西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生王柏阳询问道。

随后,王柏阳通过查看《红谷滩区“分级诊疗”省市三甲医院专家信息库》(以下简称《信息库》),为赵先生找到了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医师,并成功为其开通了转诊对接服务。

据了解,《信息库》是按系统疾病谱汇编的全省首个“虚拟医院”专家库,收录了市域内各三甲医院优势学科专家1586人,涉及25个病种,为不同患者提供精准的“一对一”转诊对接,将省市优质医疗资源直接为基层医疗机构所用,提升基层转诊服务能力和效率。2024年累计转诊400余人。

近年来,红谷滩区快速聚集优质医疗资源,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正式落户,7家省市三甲医院全面投入使用。为避免重复建设区属公立二级医院,促进卫生健康服务更加全面、精准、高效,红谷滩区聚焦群众看病就医的切身利益和感受,以基层为重点,推行“虚拟医院”建设,全面构建与省市三甲医院的紧密协作,推动基层医疗服务升级,推进“健康共享”,居民健康服务满意度持续改善提升。

近日,在九龙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分泌科,来自南昌市中心医院的专家张太阳正耐心地为患者诊断病情,一旁的社区医生们认真学习着诊断技巧。

依托医联体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以及专家坐诊下沉,红谷滩区构建9个“三甲医院+社区”紧密型医疗集团、医联体等多元化协作模式,设立60个省市名医工作室,累计带教基层医生67人次,专家年接诊量突破2万人次。同时,实施“三甲医院+社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度融合,为慢病患者及重点人群提供“定期随访+会诊转诊+远程诊疗”等个性化服务。

分享:
TOP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