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进展
南昌市“五型”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简报(第13期)
  发布日期: 2023-04-24 

编者按:

旅游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各地各部门抢抓经济复苏回暖机遇,坚定信心、开拓创新,以“五型”政府建设为抓手,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积极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加快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大力推进旅游品牌创建,做足做深做好文旅结合文章,推动文旅市场全面复苏,打造更多新的消费热点,为推动南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现摘编刊发部分单位、县区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的有关经验做法。

市文广新旅局:聚焦“六大”举措  

跑出南昌文旅发展加速度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文广新旅局围绕“一枢纽四中心”战略部署和“两个大幅提升”目标要求,持续推动“五型”政府建设走深走实,推进文旅融合,优化资源配置,释放政策红利,全市文广新旅工作呈现出“经济总量攀升、产业转型提速、产品供给丰富、业态繁荣多元”的喜人态势,各项指标排全省前列,跑出了南昌文旅发展“加速度”。

一、坚持高位大统筹。一是高站位推动。高规格召开文化强市推进大会、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性调度文旅发展,抓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补短板、强弱项的重点任务,推进一批基础性、战略性、系统性、全局性重点工作,在全市形成大抓文旅、抓大文旅的浓厚氛围。二是高水平谋划。科学编制《南昌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加快城市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南昌市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方案》等政策文件,加快编制《南昌市城市旅游三年行动计划》,精准谋划全市文旅发展新蓝图。三是高效率扶持。面对疫情影响,及时出台《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实施5个方面10项举措,对全市A级景区、旅游饭店、旅行社、影院企业发放纾困补助、专项资金1560余万元,暂退旅行社质保金1246.5万元,安排专项资金设立“文旅贷”,获贷资金达2400万元,金额居全省第一,为文旅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二、坚持全域大融合。一是做“旺”城市旅游。以“强省会”战略为契机,对标全省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建设要求,扎实推进城市旅游品质大幅提升,华润万象城盛大开业,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盛装开街,重点打造“滕王阁+万寿宫+绳金塔”核心文旅商圈,建成南昌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全面夯实城市旅游发展基础。二是做“优”乡村旅游。加快“揽山入城”步伐,整合全市乡村旅游资源,精心举办2022南昌市乡村旅游风情月活动,推出“宝藏八园”,大力推动民宿发展,打造了一批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激发“美丽经济”新活力。三是做“强”红色旅游。提升革命实景剧《那年八一》,积极推进赣剧《铁军出征》,创新推出“启航·春天的故事”江西首创红色场馆沉浸式实景互动剧场,聚力打造大型红色题材歌剧《八一起义》,串联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馆等红色地标,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擦亮“红色”品牌,扩大“八一”影响。

三、坚持多点大支撑。一是打好项目“攻坚战”。新华文化综合体正式开放,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盛装开街,60座孺子书房惊艳亮相,成为城市“文化阵地”和市民“文化粮仓”。此外,保利大剧院、井冈山剧院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陆军博物馆项目选址落户南昌。二是打好主体“保卫战”。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行动,2022年全市规上文化企业367家,同比增加65家,实现营业收入547.29亿元,同比增长1.9%;全市接待游客1.63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99亿元,稳居全省第一,释放出加快复苏的强劲信号。三是打好消费“主动战”。成功举办2022南昌休闲消费季、“百城百夜”文旅消费季活动,投入800万元持续推出南昌文旅一卡通,开展超1000场次促消费活动,发放1000多万元文旅消费券,拉动线上线下消费总额达15.3亿元,充分释放文旅消费巨大潜能。

四、坚持品牌大塑造。一是创建景区品牌。万寿宫文化街区、“夜东湖”成功获评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创评数量居全省首位;4家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湾里太平镇雷港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岭溪谷民宿获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二是打造特色品牌。在全市4A级旅游景区打造16家“南昌礼物”旗舰店,推出一批品类丰富、质优物美、代表南昌特色的“城市礼物”,芯原智光·魅趣鸟小夜灯荣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三是唱响城市品牌。启动南昌城市形象“五个一”工程(一个LOGO、一条口号、一部风光宣传片、一套简史图书、一批南昌礼物),打造城市形象标识体系。在南昌电视台开设南昌文旅频道,在南昌日报增设“文旅新观察”专版,提升整体传播力和复合影响力。

五、坚持对外大推广。一是打好营销“组合拳”。实施“引客入昌”计划,持续深化与广东七市战略合作,赴周边、省内重点客源地开展旅游推介、客源互送。二是下好活动“先手棋”高水平承办江西艺术节、首届云端旅游推介会、“百馆千万场”等大型节事活动;打造“四季”文旅节事品牌,携手腾讯启动“滕王阁数字文旅计划”,话题流量超过8.3亿;特别是新年第一天,盛大举办2023年迎春烟花晚会,当晚超过70万市民游客到场观看,春节期间网上流量超3000万人次,迅速在各大媒体平台“刷屏”。三是用好媒体“连环招”。创新推出南昌文旅频道、文旅新观察、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推广合作,冠名“天下英雄城”赣深高铁动车,持续放大南昌旅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进贤县:做好文旅融合文章  

推动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战略部署,进贤县坚持以“五型”政府建设为抓手,不懈抓改革、促开放,勇创新、敢担当,全力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推动县域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县接待游客48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35.15亿元。

一、筑牢忠诚信念,守正为本,坚持规划引领力。一是优化文旅发展模式。坚持强化党政主导、企业主角、品牌主打、城乡主管的旅游发展模式,为文旅深度融合提供制度支撑。在全县国土规划中,优先纳入《进贤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实施全产业链打造行动,优化文旅融合在县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做好文旅融合规划。精心编制《进贤县文化旅游地图》,将进贤旅游发展规划与南昌市“十四五”规划、南昌市城市旅游规划、鄱阳湖滨湖旅游规划有机衔接。三是重点打造文旅产业。依托文旅重大项目,围绕“一支笔、一杯酒、一湖水”三张名片,坚持文化传统、自然山水“两个依托”,打好健康、生态、文化“三张牌”,扩大文旅消费契机,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二、筑牢创新理念,驱动为先,坚持注入创造力。一是线上育“三新”。围绕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举办“首届进贤‘文旅推荐官’评选活动”,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传播优势,推广进贤县旅游景点、人文历史、山水田园等各类特色文旅资源,促进全县文旅商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二是线下促消费。拓展工作思路,避开聚集消费,将文旅消费方式由线下转为线上消费,积极参与2022南昌短视频团购大赛、2022江西“百城百夜”文旅消费季等线上活动,荣获“带货三强县(区)”奖项,8家企业分别在四个赛道荣获“带货十强企业”奖项。三是开发新市场。将文港微雕工艺打造成继文港毛笔之后又一张文化名片;千年李渡烧酒坊以“千年传统工艺传承+现代沉浸式体验+智慧化数字化线上模式”这一崭新的经营理念,打造出中国白酒在文化、旅游、商业三大领域相结合的品牌;依托“军山湖大闸蟹”特色品牌开发出“品蟹、垂钓、游湖、民宿”于一体的环军山湖区域特色旅游新市场。

三、筑牢责任担当,系统打造,坚持强化品牌力。一是坚持系统打造。围绕“酒文化、笔文化、词文化、画文化、水文化”,全力以赴树品牌,将更多文化底蕴与现代产业经济融为一体,变成游客眼中最美的“诗和远方”,全力激活“美丽经济”。二是重视品牌创建。2022年专题推广“进贤文笔”成功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进李渡烧酒作坊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孺子书房、晏殊书坊以及青岚美书馆、李瑞清纪念馆、周虎臣纪念馆等系列文化场馆相继建成开放,全力唱响诗酒妙笔文化品牌。三是推进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李渡酒业郑家山国宝李渡酒庄、南昌硒谷·钟陵富硒产业园、佐家寨菊香庄园、吾悦广场文旅商综合体等旅游项目建设。其中全县首座大型文旅商综合体吾悦广场满铺开业,开业三天客流量即达48万余人,营收1600余万元。

四、筑牢服务意识,注重需求,坚持拉动消费力。一是文化活动亮点纷呈。举办“中国·进贤军山湖杯第二十届军山湖螃蟹节”,展示军山湖传承百年的大网原始捕捞,推出“头鱼拍卖、观鱼、购鱼、捕鱼、品鱼”等系列活动,成功促进旅游消费和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周边3282户农户户均增收4768元。二是非遗与旅游融合。先后举办国宝李渡“二月二龙抬头”非遗文化节、“五一”李渡千年古镇文化旅游节、“十一”国宝李渡封坛文化节,在千年古镇玩转非遗集市,2022年,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景区共接待游客10.7万人次。三是传统节庆引客云集。举办“晏殊故里·进贤文笔”首届新春文化节,通过文化彩灯展览、灯光秀展演、非遗技艺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流67.26万人次,带动消费8673万元。

五、筑牢过硬本领,辐射带动,坚持改善环境基础。一是完善乡村旅游公路建设。对全县39条旅游线路进行白改黑沥青路面改造,改善全域旅游道路的顺畅和美观,促进“乡村游+生态游”发展。二是提升乡村旅游配套服务。完善乡村旅游点外部交通标识牌、指示牌、进出道路等基础设施,开展景点周边环境整治,新建生态停车场、完善雨污水设施、提升环筑立面改造等。三是丰富乡村旅游体验项目。依托农耕体验、水果采摘、运动拓展等项目,推出亲子游、研学游、团建游等旅游套餐。同时大力完善乡村项目建设,推进全县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经营设施建设,景点硬件和软件设施接待服务能力和水平均有明显提高。

持续提升颜值和品质  打造主客共享的幸福湾里

——湾里管理局全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近年来,湾里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城市中央公园”部署要求,围绕“打造一园三区,建设幸福湾里”发展思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科学规划,系统建设,持续提升颜值和品质,加快推动湾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规划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湾里管理局领导班子立足生态优势,树牢“城区大公园、农村大景区”理念,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完善上层建筑,坚定旅游发展方向不动摇。一是注重规范性。湾里坐拥梅岭,森林覆盖率73.27%,为加快梅岭揽山入城步伐,湾里结合“三区三线”划定,联动整合山、水、城、村优质资源,协同编制《梅岭-滕王阁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2—2035)》《南昌市梅岭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构筑全域旅游基础。二是注重科学性。因地制宜,系统规划,构建“双核引领,四片轮动,五镇并进”的空间发展格局,即以城区、洗药湖两大核心为引领,山下、山上、山中、山北四大片区抱团发展,招贤镇运动休闲小镇、梅岭镇国际研学小镇、罗亭镇鲜花小镇、太平镇慢生活小镇、洗药湖康养小镇齐头并进。三是注重标杆性。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严把文旅项目设计关,聚集国家、省市主管部门领导、行业专家等力量来局调研指导、把脉开方,高水平编制梅岭云端索道、铜锣湾冰雪乐城、梅岭云端景区等一批大体量、引爆性项目规划,着力打造行业高端品质标杆。截至目前,湾里先后获得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生态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中国天然氧吧”等7个国字号招牌。

二是坚持产业引导,十指弹琴奏合乐。做好“旅游+”融合文章,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形成生态游、乡村游、康养游等多元业态,加快构建“处处是美景、时时可游玩”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一是“旅游+生态”珠联璧合。持续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彰显秀峰、蓝天、竹海、氧吧优势,依托120余处自然、人文景观,打造了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成月亮湾等6个山体公园,“磨盘山AI乐道”等21条游步道,高路入云端等60余个观景平台,推出篝火晚会、房车露营、生态观光采摘等系列“微度假”活动,游客不必远行,就可近观山水、近赏风光、享受生态。二是“旅游+农业”交融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一镇一业”,发展葡萄、草莓等特色种植业,打造了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有效衔接观光、采摘等休闲农业,带动村集体增收,全局行政村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过20万元,30万元以上的村达80%;出台扶持政策,成立民宿协会,落实各级民宿扶持奖励资金530万元,发放民宿企业“财园信贷通”贷款1500万元,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宅基地超8万平方米,培育“湾里人家”精品民宿近60家、农家乐130家,“五一”“国庆”、暑假等旅游旺季入住率达95%以上,其中国家甲级旅游民宿1家、全省星级休闲乡宿7家,湾里管理局进入全省首批“美丽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先行县行列。三是“旅游+健康”相得益彰。借助江西中医药大学、江中集团、南大一附院等资源优势,以漂流、滑翔、卡丁车、温泉、射击等运动康养项目,中国梅岭国际越野挑战赛、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为载体,加快推动运动、中医药向康养旅游领域跨界延伸,“中国最美工厂”江中药谷、热敏灸国医馆建成运营,总投资20亿元的中医食疗科创城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助推健康旅游产业提质升级。2023年一季度,湾里接待游客307.75万人次,同比增长6.0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644.06万元,同比增长7.96%。

三、坚持特色引流,百花齐放竞光彩。注重挖掘文化内涵、讲好梅岭故事,依托独具特色的山城风光和人文底蕴,充分发挥山水、历史等资源优势,持续提升湾里美誉度和竞争力。一是唱响文化品牌。讲好“伶伦”“罗珠”等名人故事,发挥上坂关公灯、江右贡绣、豫章剪纸等23个非遗文化价值,对外开放王士成精微艺术馆,建设工业文明纪念馆,推出“梅岭乌晶”“云端”“逻汉”“梅岭山水写意瓷板画”等系列化、精致化、轻量化、特色化旅游伴手礼,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网红产品等系列伴手礼,让文化有说头、休闲有玩头、产品有购头。二是唱响智慧品牌。推动数字经济赋能智慧旅游,精心培育电商直播等新兴业态,打造集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应急等于一体的智慧湾里平台,建成全省首条智慧旅游公路,加快开发颜值售票机、“畅游湾里”小程序上线运营,让旅游插上智慧的“翅膀”。三是唱响节庆品牌。把握“春赏花、夏纳凉、秋登高、冬踏雪”时间节点,举办中国伶伦音乐节、太平啤酒节、磨盘山美乐会、中秋云端音乐会等80余场精彩纷呈的旅游节庆活动,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节庆、季季有热点”,持续聚人气、造声势、扩影响。2019年至2021年,湾里旅游接待人次年均增长达11.58%,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达10.93%。2022年,在疫情影响下,湾里仍接待游客187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2亿元。

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title>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