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南昌县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上级部署安排,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敢作敢为,善作善成,推动全县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民政力量。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精准救助,民生保障走在前列。一是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定期开展“三类对象”台账比对工作,开展防止返贫监测集中排查。1-11月,脱贫三类对象中,新增86人享受低保待遇,新增6人享受特困待遇;落实好低保延退、就业成本扣减等政策,目前,全县落实低保延退8户17人;扩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将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截止11月“单人户”低保60户60人,发放资金16.5万元;探索“数字+社会救助”模式,大力宣传推广支付宝“扫一扫”申办低保、特困、临时救助方式,发放宣传单页10000张,提高了救助时效性。二是困难群众收入持续提高。为不断提高我县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从2022年1月开始,提高我县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低保对象月保障标准60元,达到855元,提高城乡特困对象月保障标准85元,达到1120元,截至目前,保障城市低保1633户2772人,发放城市低保金1803余万元,人均补差水平达到650元,保障农村低保15595户24472人,发放农村低保金14677余万元,补差水平达到599元。保障城镇特困人员67人,保障农村特困人员1770人,累计发放资金2515万元。今年为全县困难群众发放了一次性生活补贴1889多万元。2022年7月开始,启动最低生活保障与物价上涨挂钩机制,根据物价上涨幅度,每月为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截至11月,全县89022人次享受物价补贴233.114万元。这三项政策的实施,全县困难群众年收入增加1060-2200元。三是城镇脱困解困成效持续。持续加大城镇贫困群众脱困解困力度,春季发放困难学生资助金10.138万元,安置适龄残疾儿童536人;城镇困难群众1340人全部免费资助参保,县域内住院163人次,医疗费用累计总金额103.2532万元,医疗费用报销补偿累计总额81.7427万元,医疗救助9.2万元,报销补偿比例为90%。为2520名城镇困难群众购买防止返贫保险,筑牢解困脱困防线。四是创新“服务+社会救助”模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开展低保对象家计调查,分散供养特困对象、城镇脱贫解困对象探视探访照料“精神服务”。截至11月2日,已入户5663户,探视探访860户,既实现了低保动态管理精准,又完善了“物质救助”+“精神服务”+“按需施策”的特色救助服务内容。
(二)坚持精细服务,基层治理提能升级。一是推进社区优化调整。为促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有机衔接,对全县社区规模进行了科学合理设置和调整,按照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合理,聚集人口适度,以街巷、道路、居住小区等地缘作为划分社区居委会的依据,户数服从地缘,通过大拆小、小并大,将大型社区居委会按“方便管理、四至清晰”的原则合理拆分,将小型社区居委会撤并到邻近的社区居委会,新设立了14个社区居委会,撤消合并了一个社区居委会。二是健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网络。建设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77个,居家养老服务设施336个,完成114个无障碍社区建设,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无障碍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完成42个“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共安装5181个智能化抓拍探头,车辆道闸51套,人脸识别人行通道334套,电子围栏4台,一键报警箱8台,智慧充电桩4套,智慧广播15套,智能烟感185个。三是构建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实行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65天服务不打烊”,制定社区服务项目清单,推动低保审批生育证办理等20余项审批服务和公共服务下沉社区,开展了幸福社区星级评定工作,全县有4个社区申报了五星级社区,有5个社区居委会申报了四星级社区。四是优化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规范行政区划管理,稳妥推进条件成熟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完成国家地名信息库数据质量建设行动第一和第二阶段工作,共计审核5969条地名数据,其中新增 249条。全面完成了国家地名志、国家地名词典、国家地名录,江西省地名志、地名词典、地名录的供稿审核工作。按照省、市整体部署做好行政区域联检工作,落实界线联检、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如期完成2022年度1条县级和6条乡镇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五是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优化审批服务,社会组织登记服务一律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民政窗口统一受理、统一办结,精简办事流程和审批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减轻社会组织办事负担,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高社会组织审批效率。畅通社会公众对社会组织中不良行为的投诉举报渠道,在加强社会组织执行监督工作中,开通了电话、邮箱、公众号投诉举报渠道。有效落实“双减”工作。根据“双减”政策,配合教育部门清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切实做好全县“双减”工作,将现有15个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六是大力推进社工站建设全覆盖。 以社工站为平台,聚焦民政领域服务对象,在社会救助、儿童福利、养老服务、社区治理和社会事务等领域,加快民政专业化服务进程、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力量服务力度、畅通社会组织参与民政事业转型升级和提升乡镇民政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投入近350万元,通过招投标方式,在全县实现乡镇级社工站全覆盖,建成县级中心站1个,乡镇级社工站20个。
(三)坚持精益求精,养老服务提质增效。一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积极推动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延伸发展,对老年人数较多的自然村,尽量做到每一个自然村设置一个颐养之家,对辖区范围较大,自然村较分散的建制村,采取“1+N”模式,在村民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建设集中服务站和若干个小型活动点;在城区,以推进“1+5+X”社区邻里中心建设为抓手,打造15分钟社区服务圈。在社区邻里中心建设中,着重抓了社区嵌入式养老院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今年我县在银湖管理处邓埠村打造社区嵌入式养老院,目前已投入运营;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实施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和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二是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加快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了二家专业化运营公司参与我县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截至目前,已完成适老化改造1784户、服务六类老人88152人次;完善全县“智慧养老”平台建设,引进了江苏数康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参与我县“智慧养老”平台运营,积极完善“一中心、多平台、N站点、全覆盖”县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推进养老与户籍、医疗、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殡葬等信息资源对接。三是防范化解系统风险。严厉打击整治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对全县353家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全面摸排,未发现涉及行为的养老诈骗。印制宣传材料3万份、共发布政务宣传信息8条,养老机构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发布宣传信息和小视频10余条,25家养老机构张贴横幅和海报80余条,向广大群众宣传反诈防非相关知识,提升广大群众警惕性,有效防范养老诈骗和非法集资的风险。
(四)坚持开拓创新,移风易俗有序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了南昌县民政局推进移风易俗文明三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民政部门的领导小组,以局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股室、办公室和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进一步细化各股室职责和任务分工。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利用每年“清明节”“中元节”等群众集中祭扫契机,广泛开展殡葬改革工作宣传,大力宣传倡导移风易俗,生态节地安葬、文明低碳祭扫工作,引导群众革除丧葬陋习,推动形成文明节俭办丧事的社会新风尚。把抵制高价彩礼、推进婚嫁移风易俗与普法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普及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充分了解婚姻家庭的权利和义务,推动青年男女树立良好的婚姻观和家庭观,增强家庭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婚姻登记处主阵地作用,在婚姻登记大厅设置婚俗文化墙、悬挂宣传横幅,全方位宣传治理高价彩礼等移风易俗政策措施,让“婚事新办简办”家喻户晓。1月—11月,共为新人发放1200余份《婚事新办告知书》。三是突出建章立制。与组织部门联合制定了《进一步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制定(修订)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南昌县推进丧事礼俗改革工作方案》,与宣传部、文明办、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团县委、县妇联、县计生协会等7个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遏制高价彩礼 推动婚嫁移风易俗”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前期利用我县民情连心桥开展了移风易俗大讨论,征求《移风易俗倡议书》《婚事新办告知书》《丧事简办告知书》起草意见。制定了《婚丧简办指导性标准》等相关规定,与婚事从业人员签订了《婚事从业人员自律承诺书》,对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工作提出倡导性的意见,有效抵制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和封建迷信活动。四是修订村规民约。围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勤俭节约”等移风易俗内容,指导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全县377个村(场、居)将“抵制滥办酒席、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内容,使文明新风有了明确的导向,同时整合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成立乡风文明理事会,吸收德高望重、群众威信高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乡贤等作为理事会成员,参与民间事务的调节、监督和服务,切实遏制陈规陋习、让遵德守礼立起来,清风正气建起来,文明乡风树起来。
(五)坚持人民至上,福利政策有效贯彻。一是健全完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统筹抓“未保”工作机制。实现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在20 个乡镇、262个村、116个城乡社区全覆盖。对全县456名留守儿童全部建立了台账。二是加强联动救助。落实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落实全方位生活保障,发放49名散居孤儿生活月保障金6.272万元、22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保障金月发22.223万元。资助孤儿等参加医疗保险,保障儿童医疗康复,将49名孤儿和部分生活困难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为280人次残疾儿童家长发放陪护补助103.2万元。持续开展“明天计划”和“圆梦助学”活动,为49名孤儿开展了健康体检、为8名残疾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助学金8万元。每年儿童节等时间节点开展常态走访慰问,发放慰问金22.74万元。打造青少年关爱活动中心126个、学校(社区)青少年心理咨询室55个、投入45万建设青少年关爱保护中心3个,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助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四是进一步提升救助管理服务保障能力。实行分类救助,制定完善站内及托养机构突发事件应急救助预案,切实保障受助人员的人身安全。做好站内生活照料、寻亲发布、护送返乡、站外托养等救助服务,对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等特殊救助对象,及时护送其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突出救助工作重点,多措并举拓宽“寻亲”渠道,截至目前,累计成功帮助46名身份户籍信息不清的长期滞留人员返乡回家。部门联动常态化、推进街面主动救助工作。五是精准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持续强化监督检查力度,规范流程,着力强化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规范化管理。截至目前,共为8496名困难残疾人给予生活补贴、 8940名重度残疾人给予护理补贴,累计发放资金1398.128 万元。六是殡葬改革工作进一步得到提升。建立健全常态长效工作制度,巩固遗体火化率落实节地生态安葬,持续开展赣抚尾闾抚河堤垱沿线及“三沿六区”散埋乱葬坟墓再排查再整治工作。
(六)坚持底线思维,安全保障持续稳定。一是抓好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开展24家养老服务机构、婚姻登记处、殡葬服务机构的安全生产工作和疫情防控,按疫情防控安全、消防安全、设施设备安全、人员安全、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资金风险安全进行了全面隐患排查,2022年民政服务机构实现“零事故”、“零感染”。二是持续推进新冠感染疫情风险人员社区排查工作。8月23日成立大数据排查管控专班后,由乡镇、社区村排查转由大数据专班完成数据排查,为乡镇、社区村减负,落实专人每日负责收集汇总相关统计数据日报。常态督促、指导各乡镇做好风险人员的管控措施;积极推动入昌报备系统推广使用。自入昌报备系统上线以来,我县累计接收主动报备信息420万条,处理风险工单72655条,排除需要管控 29244条。
(七)坚持狠抓作风,打造勤廉民政形象。结合民政实际工作,将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作为重点,下发了《关于开展民政系统困难群众救助资金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专项治理民政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过程共排查问题5个,截至目前,5个问题已全面整改到位,补发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资金93498元,追缴违规发放高龄补贴资金2.566万元,县纪委对两个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问责处理。
二、存在问题
(一)“数字民政”社会救助信息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一是“数字民政”APP地图定位功能运用不广泛;二是“赣服通”申请低保及时办结率不高。
(二)城乡社区基础保障措施还存在短板弱项,基层社区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还不够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明年,南昌县民政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民政爱民,民政为民”工作理念,扎实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基础社会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不断优化民政事业发展布局,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民政各项工作中落地生根。
(一)聚焦精准施策,深化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大对困难群众保障资金的争取力度,做好社会救助(城乡低保、特困)保障标准调整。进一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加强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成员等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新增低收入对象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保障范围,在临时救助等方面助力帮扶。
(二)加强规范标准,更大力度做优基本社会服务。持续巩固殡葬改革成果。切实保障确保火化率、节地生态安葬率100%,开展“昌景黄”铁路沿线坟墓整治工作,有序组织开展殡葬行业专项整治,切实维护殡葬改革秩序,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继续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完善救助规程,巩固提升救助寻亲成功率和精准度,做好滞留人员安置照料和寻亲返家工作。加大儿童关爱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力度,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持续加强对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制度,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发放覆盖率100%。
(三)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深化移风易俗乡风文明行动。在宣传教育、村民自治等方面下功夫,把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作为“治风”主要抓手,加强殡葬改革宣传教育,推行“厚养薄葬”理念,培育和推广文明现代简约环保的殡葬礼仪和治丧。充分利用婚姻登记处、村(社区)等宣传平台,通过新人公开承诺、宣读结婚誓言、婚姻家庭辅导、婚俗改革成果展示等方式,引导婚引导新婚当事人自觉抵制高额彩礼,奢华婚礼,传递绿色文明婚俗理念。创新推进移风易俗规范化建设,积极打造特色亮点示范点,依托示范点建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坚持统筹推进,形成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强大合力,使乡风民风更淳朴、人居环境更美好、文化生活更丰富,努力营造移风易俗浓厚氛围,助力乡村振兴。
(四)注重需求导向,竭力满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一是加快推进今年社区嵌入式养老院建设,在今年社区嵌入式养老院的基础上,我县已提前谋划好2点作为储备点,分别是莲塘镇莲江社区和银湖管理处彭家坊社区。二是继续推进县社会福利院二期工程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的具有护理功能综合服务的县级社会福利院,三是加大对颐养之家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点监管,对所有颐养之家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安装摄像头,对接我县养老服务平台。四是研究制定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对养老院长和养老护理员持续开展培训。
(五)坚持多元共建,扎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一是推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65天不打烊”,让社区服务更贴民心。全面实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65天不打烊”,建立错时延时轮班值班制度,有效整合各方服务力量,集聚各类服务要素,精准投放到各级各类党群服务综合体,完善党群服务综合体的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清单制度,探索推行菜单式、定制式、预约式服务。二是植入信息化“加速度”,着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着力推进“互联网+社区政务服务”,实现信息集中汇聚、统一管理、动态更新,不断提升社区服务的智慧化、便捷化水平。三是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健康发展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自身专长优势,开展专业化、差异化、个性化特色服务。正确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抗洪救灾、文明创建。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强化党建指导,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四是指导乡镇社会工作站规范运行,开展好社工站工作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乡镇社工站作用,提升专业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提升镇(街道)服务质量,增强基层民政经办能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梗阻,切实构建完善好社会保障体系。
南昌县民政局
2022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