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索引号: b977117--2021-0144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南昌县财政局 生成日期: 2021-06-10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县财政局“十三五”时期工作总结和“十四五”时期工作打算
  • 浏览量:
  • 字体【      】

2016年以来,县财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新常态,以增收为核心,以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以强化管理为主线,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为目标,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督,努力提升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推进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三五”期间,县财政局连续五年荣获全县高质量发展目标考核“全面先进单位”,20192020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市财政工作优胜单位“一等奖”,特别是2019年历史性荣获每五年一评的“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情况

(一)财政收入增长有力。推动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我县“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一是收入组织有高度。五年来,县财政局始终把组织收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安排计划任务,强化收入调度管理,统筹协调征收部门,实时监控入库数据,确保收入足额入库。搭建协税护税综合信息平台,通过对企业纳税情况信息比对、评估核查等措施确保税款不流失。科学提出财政收支分析报告,每季度定期向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汇报,全面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提出下一步解决措施,为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提供重要依据。二是收入增长有速度。201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105 亿元、59.2亿元,2020年,全县财税部门克服“新冠疫情”、“汛情”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双双实现正增长,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141.3亿元、76亿元,同比增长3.3%2%,比“十三五”时期初增长34.57%28.38%总量连续十一年稳居全省第一。特别是2015 年财政总收入在全省突破百亿元大关以来,连续四年以每年缩短一个月的成绩刷新冲刺“百亿”的速度,为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三是收入结构有强度。收入质量持续稳固,收入结构逐步优化。2020年全县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86.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为74.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二)财政支出调度有方。科学合理调度财政支出,重点保障民生,连续13年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一是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保障脱贫攻坚。五年来,县财政部门坚持重点倾斜,逐步提高脱贫攻坚保障力度,县本级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72亿元。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十三五”期间累计争取上级扶贫资金7.48亿元,为我县打赢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二是聚焦社会保障,重点保障困难群众。“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58亿元,主要用于城乡低保对象保障、城乡居民养老金补助、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退役士兵安置等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其中城镇低保由480/人提高到795/人;农村低保由310/人提高到795/人,城乡居民养老补助由80/人提高到140/人,确保困难群众和退休职工“吃得饱、穿得暖”,构筑起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方位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三是聚焦居民健康,重点保障医疗卫生。“十三五”期间,投入医疗卫生支出85.36亿元,大力提升居民卫生健康水平,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医疗服务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提升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水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由2016年每人420元提高到2020年每人550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居民的医疗负担,降低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四是聚焦教育均衡,重点保障文化教育全力支持我县科教文事业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完善城区教育规划和建设,加快县城学校布点建设速度,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整合优化公共文化资源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缓解“入学难”问题。实施“十大文化重点工程”“文旅产业链”,总投资9.56亿元市民之家项目主体建筑已完工,投资3.5亿元的小蓝汽车博物馆将于今年建成运营,为改善民生和市民幸福“加码”。“十三五”期间文化教育支出达124.45亿元,五年投入翻翻,年均增长24.53%,其中校建资金投入27.9亿元,新建、改扩建17所义务教育学校,教育发展不断均衡

(三)财政职能履行有效。立足财政职能,积极筹措资金,保障全县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一是上级资金争取有力。积极主动争取上级资金,用于我县社会事业发展各个方面,最大限度缓解了支出压力,为我县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提供了财政保障。“十三五”期间,共争取上级各项资金289.45亿元,分别为争取新增债券资金87.4亿元(其中2020争取56.3亿元,占“十三五”时期的64.4%争取转移支付资金193亿元;争取抗疫特别国债7.19亿元;争取特殊转移支付1.86亿元。二是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有力。2018年中央决定开始实行大规模减税降费,县财政局坚决执行减税降费政策,完善涉企收费清单管理制度,加大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监督检查,坚决制止各种乱收费行为,实现目录清单外“零收费”;编制《南昌县减税降费政策资料汇编》等宣传资料,加大“减税降费”政策宣传力度,督促配合税务部门做好“减税”工作。政策实施三年来,县财政部门降费总额达6.9亿元,极大的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三是“三大攻坚战”保障有力。深刻领会落实重大决策部署的深远意义,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首先,债务风险在合理区间。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来抓,发布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构建起管理有序、监管有力的政府性债务监管体系。截止2020年末,我县法定债务余额116亿元,负债率11.1%,债务总体风险可控。其次,强化扶贫资金监管。以县政府名义制定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以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为支撑,对各级各类财政扶贫资金进行逐环节全流程的监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未出现问题,绩效考核结果为优。五年来,通过预算新增、整合专项资金等方式共筹集扶贫资金9.2亿元。再次,污染防治投入持续加大。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投入,为我县打好生态方面的战役提供充裕财力支撑,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投入近35亿元,投资15亿元的雄溪河综合整治及景观提升工程、投资12亿元的赣江岸线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投资4亿元的莲塘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已初步完成。

(四)财政改革深化有序。落实好推进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上出成效、作示范、出亮点。一是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出成效。遵循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收入与税源相匹配、保障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自2017年起实行“核定收入基数、超收分类分成、统筹财权事权、支出全额保障”的县乡财政体制,在保障乡村两级基层政权组织正常运转的基础上,超收收入县级所得部分100%奖励乡镇。自运行以来,乡镇可用财力从13.5亿元提高到19.7亿元,年均增长13.4%。“十三五”期末,财政收入过亿元乡镇6个,过5000万元乡镇8个,大大激发了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在2017县乡财政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定新的县乡财政体制,已以县政府文件印发,时间从2021年起试行三年。二是“零基”预算试点改革出示范。全力推行“零基”预算试点,对存量基数全部“清零”,改变县级部门预算长期以来形成的“基数+增长”编制方式,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解决部门之间经费不平衡、支出进度慢、结余结转大、资金绩效不高等问题,为全省“零基”预算改革全面铺开提供了工作样板。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出亮点一方面,20189月策应“放管服”要求,在全省率先、全市首个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上线全省一体化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简化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对资金管理的中间流转环节、加快拨款速度、提高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响应国务院“放管服”改革提出的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要求,每年安排3000万元助推全国率先、全省首个“一站式”审批制度改革。南昌县 27 个政府工作部门审批职责全部划转为南昌县行政审批局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一枚印章发证照”。四是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出实绩。建立健全“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要求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自评实现全覆盖,推行部门预算支出整体绩效评价,新增政策、项目未提供事前绩效评估报告或绩效评估结果不合格的,不予立项及安排预算。近两年组织第三方机构对43个重点民生政策和重大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财政资金32.45亿元,评价结果用于改进管理、预算安排和完善政策。

(五)财政监管执行有度。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履行财政评审工作职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财政检查讲质量。“十三五”期间,立足财政职能,以预算绩效自评检查、单位财务管理违规问题专项治理检查、预决算公开检查、“吃空饷”检查、“小金库”检查、非税收入检查等为重点,全方位、不间断清查我县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具检查报告,督促落实整改,进一步规范了我县财政管理规范化水平,严肃了财经纪律。二是财政资金讲效益。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评审职能,加快评审工作运转速度,提高评审效率和质量,确保各重点工程顺利开工建设。“十三五”期间,累计评审项目2476个,节约资金40.19亿元,审减率9.04%,节支增效成果明显;立足政府采购职能,在充分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累计采购项目1021个,采购预算资金30.14亿元,采购合同金额28.66亿元,节约资金1.48亿元,资金节支率4.9%,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升。三是财政干部讲安全。严格执行“一岗双责”,逐级分解主体责任,形成党风廉政建设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定期开展全体财政干部职工廉政教育,开展宗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廉政法规教育、示范警示教育,坚决维护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增强党的意识,加强党的修养,坚持做到依法聚财、依法理财、依法用财。通过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财政服务全县发展的水平,保障了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两个安全”。近三年来,县财政局未出现违法违纪现象。四是财政管理讲创新。20187月以来,持续开展“比学习、提升业务本领,比作风、提升工作效能,比贡献、提升争先水平”的“三比三提升”主题实践活动,逐年重点开展“科股长”轮流讲课提业务本领、评选“十大财政之星”提争先水平、推行“机关效能十大行动”提工作效能活动。以此同时,强力推行“三天办结制”、“限时办结制”,提高资金拨付效率。结合全省财政部门“OA”办公系统,实现公文收发、征求意见回复、公章加盖“网上审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全局干部绩效管理,将股室分成ABC三类,真正实现“干多干少不一样”,树立财政干部队伍“忠诚担当、敬业争先、阳光高效、守正清廉”的新形象。

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当前,持续实施的大规模、实质性、普惠性减税降费及疫情影响,我县财政收入形势更加严峻,收支矛盾仍较为突出。一方面,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且下行压力较大,大规模减税降费,叠加新冠疫情影响,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对我县可用财力造成巨大影响;另一方面,“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刚性财政支出增加,且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资金需求巨大,收入减少而支出反增导致财政收支矛盾更加明显。

(二)支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有待提高。由于全县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编制时间较预算编制时间晚,且存在项目计划无法按计划实施到位等情况,相关主管部门无法准确预测项目所需资金,为避免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扶持等重点项目存在资金缺口,因此在每年度年初编制预算时往往存切块安排项目支出的情况,并没有细化到具体的项目及单位,且在年度执行中追加情况较多,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十四五”时期思路打算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县财政部门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双百进位、双城提质”战略目标,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加大思想解放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推动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我县到“十四五”期末挺进全国十五强、小蓝经开区挺进全国三十强的发展目标贡献财政力量  

(一)“百强进位”贡献度再提高。一是紧盯目标任务。我县“十四五”时期财政收入预期目标为:财政总收入年均增幅6.5%左右,“十四五”期末达到193.5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幅5.5%左右,“十四五”期末达到99.3亿元。2020年最新发布的全国百强名单中排14位的浙江温岭市相比,南昌县财政总收入多22.3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多3.88亿元。县财税部门将紧盯目标任务,不断加强税收调度力度,强化征管和欠税清缴力度,确保应收尽收,完全有实力再进位再跨越。二是强化税种征管。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深挖潜力,补短板、强弱项,强化地方税种的征收力度,加大老楼盘清算、土地出让契税的征管收工作,协调好国土、房管等部门,建立健全多方位的源头控管体系,确保地方收入稳步增长。三是拓展新兴税源。重点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为税源的培育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关注重点税源企业,强化对重点企业税源变化情况的分析。完善协税护税信息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平台分析对比查找税源,不断拓宽税源渠道,提高税收征管质量。

(二)“三大攻坚战”保障再发力。一是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工作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融合遵循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收入与税源相匹配、保障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继续维持“核定收入基数、超收分类分成、统筹财权事权、支出全额保障”的县乡财政体制,激发乡镇经济发展活力,加大乡村振兴投入。同时,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把“三保”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有保有压原则,突出重点项目,每年压缩一般性支出5%以上。二是严控政府债务风险。制定隐性债务化解方案,构建管理有序、监管有力的政府性债务监管体系。分年度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的资金来源及化解时限推进存量隐性债务化解,与此同时,坚决杜绝新增隐性债务。积极争取新增政府债券,筹措资金保障全县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大污染防治投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投入,通过预算新增、整合专项资金等方式筹集资金,加大城乡水环境治理、重点水域禁捕退捕财政资金投入,为我县打好生态方面的战役提供充裕财力支撑。

(三)财政改革创新再提效。一是推行项目“零基”预算改革。进一步深化县直部门预算管理改革,提高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推进预算编制实行零基预算。统筹平衡,以零为基点,逐项审核部门年度各项支出预算,统筹部门各项收入,综合平衡后核定当年财政拨款。部门按综合预算要求,编制年度部门预算。落实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从严控制会议费、差旅费、劳务费等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二是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科学核定乡镇支出基数,大部分乡镇税收超收部分全额分成。同时,县本级财力全额保障确保乡镇人员基本支出,继续拿出近3亿元由乡镇统筹用于农村清洁工程等民生事项,双管齐下,确保乡镇正常运转。每年设立3亿元特色乡镇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特色乡镇做大做强三是推行预算一体化改革。整合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和财务报告、资产管理、债务管理等业务管理系统,贯通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预算管理,打通各级政府预算管理监管通道,使预算管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四是提升预算绩效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健全绩效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要求设立项目经费必须申报绩效目标,否则年度预算不予安排财政资金。强化结果运用,绩效结果好的项目优先安排资金,对使用了财政资金而效益较差的项目,减少甚至不安排财政资金。五是深化财政投资评审改革。稳步推进县财政投资评审系统电子化改革,以集成、留痕、智能为理念,将评审项目报送、评审项目管理、评审业务流程管理、业务综合管理、中介机构管理等功能模块整合,促进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六是深化非税电子化票据改革。推行医疗票据电子化票据改革,切实解决群众“就医难、缴费烦、报销慢”的问题,有效防范并遏制利用虚假票据骗保现象。建立非税收入网上缴费平台,改变传统缴费方式,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办事群众和缴款单位。

扫码浏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