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设区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局,厅各单位:
《“十四五”江西省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已经中共江西省委审计委员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十四五”时期全省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结合江西审计工作实际,制定“十四五”江西省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发展环境和指导方针
做好“十四五”时期的江西审计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审计工作面临的发展环境,牢牢把握审计工作的指导方针。
一、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江西省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总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工作部署,不断强化政治机关意识,依法全面履行审计职责,为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审计保障。五年来,全省审计机关共审计2万多个单位,促进增收节支700多亿元,提出审计建议被采纳3万多条,推动建立健全制度500多项,移送重大问题线索2000多件,较好发挥了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2018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相继成立审计委员会,加强了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审计工作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审计领域重大工作,为审计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正是有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自指挥和坚强领导,审计监督才具有了高度的政治权威、制度权威。
——树牢科学审计理念。全省审计机关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审计发展规律,树牢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审计监督的理念,坚定走大数据分析、大兵团作战、精英型攻坚的审计路子,增强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审计监督的整体效能。
——坚持走改革创新的道路。全省审计机关积极适应新时代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推动审计工作创新发展。精心谋划和实施好机构改革,为审计事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极探索“1+N”“两统筹”等组织方式,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坚持走科技强审路子,积极推进大数据审计。敢为人先,创新业务,不断推进审计工作新发展。
——发挥审计计划的龙头作用。省审计厅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聚焦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落实,聚焦老百姓切身利益,聚焦高质量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先后实施了医保基金、惠农“一卡通”、城市民生、经济发展环境审计等审计重头戏,切实发挥了审计监督、服务和保障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坚持全省审计机关一盘棋。牢牢树立全省审计机关一盘棋的理念,通过大兵团作战,达到了统一思想、锻炼队伍、形成合力的目的,审计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得到明显提高,全省审计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得到极大增强。同时,形成了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管用的大项目审计经验。
——把质量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全省审计机关始终把牢依法审计这条生命线,规范审计执法行为,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方式和标准开展审计工作,做到依法实施审计、依法查处问题、依法界定责任、依法处理处罚。
——注重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全省审计机关坚持把查问题、提建议、抓整改、促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积极当好地方党委、政府参谋助手。
——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始终把机关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将党建与审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以党建促进业务,以业务提升党建,做到两促进两提升。注重抓好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开展专题培训,传承红色基因,强化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打造审计“铁军”。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公开赛马,在审计工作实践中锻炼干部、发现人才,提拔重用一批干部,提升了选人用人的群众满意度和公信力,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队伍保证。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期,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起步期,也是我省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做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的关键跨越期。进入新发展阶段,江西面临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和机遇。
——国际国内环境对我省审计工作提出新挑战。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感染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冲击不容忽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国内区域之间竞争更趋激烈,对我省吸引聚集先进生产要素带来挑战。江西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制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发展不足仍是我省的主要矛盾。全省审计机关要站在“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新时代赋予审计工作新职责新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审计领域重大工作,为审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审计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使审计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提供制度保障。
——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审计运行体制机制与党中央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审计作用发挥与党中央部署要求仍有差距,审计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审计全覆盖的质量和水平需要提高,审计成果的质量、层次和水平有待提升;主责主业聚焦不够,审计工作任务重与力量不足的矛盾较突出,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不能完全适应审计事业发展需要,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审计组织方式需进一步优化。全省审计机关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力补短板,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指导思想
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做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思路,完善审计制度机制,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为实现新时代江西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提供监督保障。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审计工作的制度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全面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要求,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好监督保障作用。
——坚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始终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聚焦主责主业,依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行使审计监督权。坚持原则、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始终做到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全面辩证地看待审计发现的问题,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客观审慎作出评价和结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站稳人民立场,坚持把促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共同富裕作为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实处。
——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推进审计理念、思路、方法、制度、机制创新,及时揭示和反映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坚持用改革的视角发现问题,以改革的思路推动解决问题,做到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一体推进。
——坚持系统观念。立足审计工作一盘棋,强化省委审计委员会对全省审计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强化上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对下级党委审计委员会的领导,强化审计工作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增强政治意识,围绕“国之大者”谋划和开展审计工作,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四、主要任务
——促进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关注和促进扩大内需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及相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揭示影响生产要素市场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链优化升级,促进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关注创新体系建设情况,推动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助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关注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推进情况,促进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推动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围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关注国资国企改革和行业竞争环节市场化改革,促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关注财政、税收、金融等领域的改革,推动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关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改革,促进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坚持以改革视角发现问题,以改革思路解决问题,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围绕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注各地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促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关注强化绿色发展的政策落实情况,推动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关注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的政策执行情况,以及重大工程推进及资金使用绩效情况,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推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围绕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密切关注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农业农村等民生领域重大惠民利民政策落实及相关民生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揭示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反映影响民生政策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的体制机制问题,推动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实处,促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省域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围绕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注相关领域制度执行情况,着力揭示违反制度规定、影响制度执行的行为,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关注法治政府建设情况,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注重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促进反腐倡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促进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提升自然灾害防御水平。
五、发展目标
按照《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结合江西审计工作实际,确定以下主要目标。
——政治强审。牢固树立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意识,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要求作为开展好审计工作的根本遵循,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把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积极推动重点部门和行业成立审计委员会,推动省直部门单位、高校、医院、国有企业成立党委(党组)审计委员会。坚持以党建引领审计工作,审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继续巩固和深化临时党支部建设,强化审计现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质量强审。牢固树立质量是审计工作“生命线”的理念,继续规范审计执法行为,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方式和标准开展审计工作,做到依法实施审计、依法查处问题、依法界定责任、依法处理处罚。强化审计质量控制,加强法规审理,坚持从财政财务数据和相关资料中获取第一手资料,查出的所有证据均要“见账”“见物”“见人”,确保每份证据都成为“铁证”,每条移送线索都成为“铁案”,做到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审计成果综合运用水平不断提升,获得审计署优秀审计项目数量在全国省级审计机关继续保持“第一方阵”。
——科技强审。统筹建设金审三期项目和信创工程,着力推动全省审计机关数据大集中、应用系统大统一、支撑保障全覆盖,实现全省审计机关同在一朵“审计云”下开展业务和电子办公。强化大数据审计理念,加大数据分析应用力度,积极构建大数据审计模型,总结近年来积累的大数据审计方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审计经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数据安全意识,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做细做实常态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保障措施,堵塞保密安全漏洞。
——人才强审。高标准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促进干部成长成才、干事创业的机制进一步健全,探索建立审计干部专业能力标准评价体系。充分利用事业单位改革契机,进一步优化整合技术力量和工作职能,积极发挥审计技术保障中心作用,不断提升审计技术保障能力和水平。
第二部分 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做好“十四五”时期的审计工作,必须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治已病、防未病”,发挥好审计机关对推进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的监督作用。
六、政策落实跟踪审计
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促进政令畅通为目标,明确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定位,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及时发出预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维护人民利益。改进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做实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项目,按照中央和省重大决策部署安排审计,一个方面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内容原则上列为一个项目。强化审计成果运用,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
——构建覆盖省本级部门和市、县全链条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机制。对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决策部署,要顺着政策落实的全链条、各环节开展跟踪审计,全面掌握政策落实中各利益攸关方的意见建议,对市、县等基层政策落实情况要有一定的抽查审计面,客观反映政策落实的实际效果。
——建立各专业审计与国家、省重大政策措施有效对接机制。审计机关各专业审计职能部门应将自身职责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制定的重大政策措施有效对接,每年选择若干项关系党和国家及省经济发展大局的政策措施,集中力量开展专项审计,发挥专业优势,确保审深审透。
——明确审计机关各单位的职责定位。省审计厅各专业审计部门要加强政策分析研究,建立政策跟踪审计项目库,提出审计重点事项和审计思路,综合汇总形成对省本级各部门和各地方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情况的审计结果,反映重要审计情况。负责审计省本级各部门的单位,要将被审计部门职责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有效结合,在对被审计部门牵头落实的政策措施进行跟踪审计时,发挥具体政策落实的牵头抓总作用,加强总体分析,提出政策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意见建议;负责审计下级政府的单位,要掌握被审计地方相关政策措施落实的情况,有重点地抽查基层地方,揭示政策落实中的突出问题,提出需要上级部门改进完善政策措施的意见建议。
七、财政审计
“十四五”期间,实现对106家省属一级预算单位审计全覆盖。主要以增强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促进统筹财政资源、提升财政资金安全规范绩效、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为目标,加强对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草案的审计,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
——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预决算管理及财务报告情况审计。围绕财政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重点关注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财政资金直接相关的政策目标、投资项目、重大任务的落实和推进情况,地方各级政府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推进情况,转移支付制度建设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财政支出标准化建设情况,以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情况,深入掲示预算执行中各类违规问题和管理不规范问题,推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强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关注政府及部门管理的各类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情况。
——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审计。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部署,重点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隐性债务化解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绩效等情况,促进地方政府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存量,促进提高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绩效,促进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税收制度建设和收入征管情况审计。按照审计署的统一部署开展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审计,围绕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健全税收体系,优化税制结构,重点关注税收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揭示不符合税收制度改革方向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围绕税务部门职责履行和权力运行情况,重点关注税费收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收入征管制度改革推进、征管信息系统建设和征管风险防范等情况,推动健全收入征管制度,完善征管流程,堵塞征管漏洞,提升收入征管质效。
八、教育和科技审计
“十四五”期间,实现对22所省属高校审计全覆盖。主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科教兴赣、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为目标,加强对教育领域和科技创新领域专项资金和项目审计。
——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审计。围绕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重点关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高校“双一流”建设等政策落实情况,推动教育经费保障、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改革,促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科技研发和创新体系建设情况审计。围绕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资金和科技重大专项引导基金使用情况,重点关注全省战略科技力量打造、科技攻关和应急攻关的体系化建设、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布局,以及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等情况,促进重大科技攻关有效实施、科研项目管理持续完善。
九、农业农村审计
主要以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形成新型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加强对乡村振兴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相关资金、项目和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情况审计。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能力提升等内容,重点关注规划制定、资金安排、人才保障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政策措施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等情况,推动研究建立解决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审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等内容,重点关注资金投入保障和安全绩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重点改革任务推进等情况,推动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
——保障粮食安全相关措施落实情况审计。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等内容,重点关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任务落实、种质资源和耕地保护情况,促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保护种粮积极性,推动落实耕地保护制度。
十、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主要以稳投资、补短板、促发展,推动落实我省“十四五”规划重大投资项目为目标,关注重大投资项目在精准扩大有效投资方面的情况,以及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公共工程实施情况,加强对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重大工程相关资金和项目审计。
——“十四五”投资战略实施情况审计。围绕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关注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大发展方向的实施情况,推动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关注推进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的实施情况,推动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重大公共工程项目投资审计。围绕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公共工程项目的预算执行、决算和建设运营情况,重点关注项目规划、投资审批、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资金管理使用和工程质量管理等重点环节,以及投资项目规划布局、投向结构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等情况,促进投资落地、提高投资效益。
——住房保障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围绕保障性安居住房、住房公积金和住宅专项维修基金管理使用情况,重点关注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和住房分配使用,以及住房保障资金使用绩效等情况,确保住房保障各项政策部署落实到位,推动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十一、社会保障审计
主要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确保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促进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加强对就业、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和应急管理等重点民生资金、项目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
——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围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创业带动就业等稳就业相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重点关注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政策,提高就业补助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围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重点关注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等重大改革任务推进,以及社会保险基金使用和运行风险等,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围绕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残疾人补贴、优抚安置、彩票公益金、捐赠资金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重点关注资金申请、审核、分配、使用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特殊困难群体和优抚对象基本生活保障到位。
——卫生健康体系改革完善情况审计。围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重点关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和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情况,促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医疗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贯彻落实。
——应急管理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围绕应急体系建设、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等专项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重点关注救灾款物分配使用、应急管理支撑保障能力等情况,提高我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
十二、资源环境审计
“十四五”期间,实现对11个设区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全覆盖。以促进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为目标,加强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资金、项目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建立健全审计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探索建立资源环境审计与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自然资源督察的协调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资源环境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围绕各级财政安排的生态环保、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资金,重点关注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治理、产业绿色发展等项目实施情况,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促进自然资源依法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落实情况。围绕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修复情况,重点关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情况、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污染防治情况、以及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等,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推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取得新进展。
——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审计。围绕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组织对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干部,省级及以下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城市管理、林业等承担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促进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
——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落实情况审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打造制度创新先行区、绿色发展示范区、美丽中国样版区的目标要求,关注各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促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关注强化绿色发展的政策落实和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情况,推进持续壮大绿色功能;关注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的政策执行和重大生态保护项目、设施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绩效情况,推动持续巩固生态优势,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富饶美丽幸福江西。
——深化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审计结果运用。健全完善审计机关配合组织部门工作机制,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健全完善审计整改督查机制,以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为平台,加强与承担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部门联动,对审计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提出审计建议,督促有关地区、部门从体制机制层面进行认真研究,落实整改,推动生态环保问题得到解决。
十三、金融审计
“十四五”期间,实现对28家省级国有金融机构审计全覆盖。主要以推动金融企业深化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为目标,加强对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的审计,组织、统筹和指导全省审计机关开展对地方金融机构的审计。
——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情况审计。围绕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重点关注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业务经营、重大决策以及资产处置、风险防控等情况,促进防范化解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推动金融机构健康稳健发展。
——金融体制深化改革推进情况审计。围绕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目标和部署,重点关注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股权结构、激励约束机制及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和执行效果情况,促进金融机构逐步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关注地方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不协调、不到位情况,推动建立和完善“权责清晰,运转协调,监管有力”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维护地方金融秩序。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情况审计。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关注金融机构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推动市场利率化改革、中小微和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融资情况等,促进金融资源有序有效投向实体经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十四、国有企业审计
“十四五”期间,实现对23家省属国有企业审计全覆盖。主要以推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为目标,加强对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以及国有资本监管部门的审计。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审计。结合开展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及其他专项审计,运用大数据等现代审计技术方式,积极拓展国有企业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围绕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重点关注国有企业境内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资产处置、存量盘活以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情况,促进国有资产(资本)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收益合理配置、高效使用。
——国有企业改革创新情况审计。围绕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重点关注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股权融合、资源整合情况以及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科技成果转换以及核心技术创新攻关等情况,促进改革专项行动落地,推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情况审计。围绕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以及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重点关注国有企业“三重一大”事项权责划分、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的建设规范、企业经理层经营管理作用以及市场化经营机制情况,积极推动在省属国有企业建立总审计师制度,推动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十五、涉外审计
主要以服务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为目标,加强对国有境外资产管理、省政府驻境外非经营性机构财务收支和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
——省属国有境外资产管理情况审计。围绕省属以及省属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境外国有资产投资运营管理和项目建设等情况,重点关注省属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境外资产和项目安全完整、经营绩效、国际化经营和管控能力等情况,促进境外国有资产安全、规范、高效运营。
——驻境外非经营性机构财务收支审计。加强对省政府驻境外非经营性机构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审计,促进加强财务管理,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
——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围绕省政府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签订协议约定的职责,在项目执行期内每年开展1次审计,重点关注国外贷援款项目财务收支、项目执行和绩效情况,以及债务管理情况,促进提高项目质量和外资使用效益。
十六、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十四五”期间,实现对275名省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主要以强化干部管理监督,促进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目标,加强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
——科学确定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围绕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级次、不同地区(部门、单位)领导干部的履职特点,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重点,重点关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地区(部门、单位)重要发展规划制定、执行和效果,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运行风险防范,以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遵守廉洁从政(从业)规定等情况。
——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计划,以任中审计为主,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按照权责一致原则,根据领导干部职责分工,综合考虑相关问题的历史背景、决策过程、性质、后果和领导干部实际所起的作用等情况,准确界定责任。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综合加以分析、研判,审慎作出评价,鼓励探索创新,支持担当作为。
——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加强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发挥监督合力,健全完善联合反馈审计结果、联合督查审计整改等工作机制,及时向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反馈审计情况、提出整改要求、开展整改督查,推动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
十七、行政事业单位审计
主要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促进单位公共服务效能和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为目标,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加强和指导地方审计机关开展对地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
——高质量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全覆盖。持续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重大政策、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监督,结合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等积极拓展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对省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原则上现场审计5年轮审1遍。统筹推进行政事业领域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不断深化部门管理的财政专项资金审计。
——聚焦“过紧日子”政策执行情况审计。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把真正过紧日子要求落细落小落实,对财政支出“严控、严审、严管”等要求,重点关注行政事业单位压减一般性支出、控制“三公”经费、强化资产管理、严格项目支出管理等情况,缓解财政收支压力,推动“六保”、“六稳”工作落地落实。
——加强绩效审计工作力度。贯彻落实“要把绩效审计理念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工作要求,重点关注公共政策实施绩效、公共部门运行绩效、公共资源配置绩效、公共投资产出绩效等情况,逐步建立健全公共资金、国有资源(资产)等绩效审计机制,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降低行政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水平,实现资源配置利益最大化。
十八、医院和文化审计
“十四五”期间,实现对14家省属医院审计全覆盖。主要以更好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物质文化需求,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为目标,加强对省属公立医院和文化企业审计。
——积极开展公立医院审计。以促进公立医院规范管理、推动改革、提高绩效、维护安全为目标,重点关注医院相关改革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医院管理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医疗收费的合法合规性、医疗资源的效益性等情况,促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医疗资源均衡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动健康江西行动的落实。
——积极开展文化企业审计。以深化文化企业改革、促进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做强做大做优国有资本为目标,加强对文化企业的监督审计。通过审计,推进我省文化企业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推进省属文化企业融合发展,提升国有文化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文化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十九、督促审计查出的问题全面整改落实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有效整改、巩固和拓展审计整改效果为目标,坚持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推动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做实审计监督后半篇文章。
——强化审计整改责任落实。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要及时研究审计查出重大问题的处理意见,统筹协调并督促落实。审计机关要推动被审计单位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强化主管部门对其管辖行业领域的监督管理责任。及时组织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以后年度审计中也要重点关注以前年度审计整改情况,重点核实整改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敷衍整改、虚假整改。推进审计监督与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有机结合,形成监督合力。
——健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逐项分解到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明确整改责任主体,整改要求要科学合理、分类施策:对于能够立行立改的,提出明确、具体、可操作、标准统一的整改要求;涉及体制机制或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的,提出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的意见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单位研究改进。加强审计整改信息化建设,采取网上追踪和现场检查相结合、对账销号等方式,推动提升整改效果,实现审计整改由治标多治本少向标本兼治转变。
——推动审计整改结果运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动,推动把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追责问责结合起来,将审计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推动健全审计整改约谈和责任追究机制,对拒不整改、推诿整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审计机关可提出处理意见建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提请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或主管部门研究处理。
第三部分 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二十、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认真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要求,确保审计工作有序高效,确保党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时传导、不折不扣得到落实,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健全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工作运行机制。省委审计委员会领导全省审计工作,地方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要加强对本地区审计工作的领导,立足区域发展战略和本地区实际,增强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上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要加强对下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要认真履职尽责,加强研究谋划、沟通协调、服务保障、督察督办,确保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
——完善推动党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要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央审计委员会的议定事项,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要建立健全审计监督重大事项督察督办制度,建立定期“回头看”和报告、通报、问责制度,加大督察督办力度,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严格执行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对重要审计情况、重要审计报告、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其处理意见等,审计机关要首先向本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请示报告,经批准后再按法定程序办理。下级党委审计委员会重大事项要向上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请示报告,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对请示报告工作负总责。制定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清单,实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坚持审计工作一盘棋,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上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的统筹和管理,优化审计组织方式,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的考核和干部管理。优化审计机关内部机构设置,增强审计机构力量。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依法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增强审计监督合力。
二十一、全面加强审计业务管理
加大审计创新力度,在盘活用好审计资源上下功夫、挖潜力,向管理要效率,靠创新提效能。
——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加强调查研究和整体构思,科学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加强年度计划和审计规划的衔接,整理分析、深入研究审计对象基本情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做好通盘考虑,强化审计计划的统筹谋划。加强审计计划与审计资源的匹配,推进各级审计机关之间审计项目计划的协调,综合考虑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上级审计机关审计计划安排、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本单位审计资源等因素,合理安排审计项目。对涉及全局的重大事项,统筹全省审计机关力量组织审计,确保审计计划高效协同实施。
——加强审计实施管理。以审计方案为抓手,优化审计项目实施管理,加强标准化运作。审计实施前,要加强审前调查研究,在开展试审或对被审计对象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审计都围绕总体目标实施,形成整体合力。审计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审计现场管理的各项要求,规范延伸调查行为,加强审计项目过程控制,根据审计实施过程中了解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按规定调整审计策略和重点。坚持质量和效率相统一,优化审计资源配置,确保审计方案得到有效落实。
——加强技术方法运用。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强审的要求,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单位建立健全向审计机关定期报送相关电子数据的机制。加强数据关联分析,提高对各行业领域先进技术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提升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审计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的深度融合。严格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数据管理制度规范,科学设定数据访问权限,为开展审计提供信息化保障。
——加强审计结果利用。强化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发扬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审计报告和信息、审计公告等结果载体的层次和质量,更好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有分量的参考。建立健全各级审计机关之间审计结果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相关审计结果跨年度、跨地域、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分析,深度提炼普遍性、规律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更好“治已病、防未病”。强化与其他监督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健全完善重大违纪违法线索移送和重要问题移交机制。
二十二、加强审计机关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落实“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总要求,加强审计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锻造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
——大力弘扬和践行审计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精神的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审计干部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和对法治的崇尚,保持客观公正的工作立场。践行脚踏实地、扎实苦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始终保持对审计事业的忠诚和审计职业操守,当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经济安全的“守护者”。
——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教育引导审计专业人员按照积极推进研究型审计的要求,增强本领恐慌、能力不足、补课充电的紧迫感,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继续选送审计专业人员参加审计署组织的各类培训,促进审计专业人员更新知识、拓展技能,补齐能力素质短板。加大综合部门工作人员参加项目审计的抽调力度,通过集中培训、以审代训等途径强化培训效果和提升业务技能,切实将教育培训作为实现审计专业人员知识更新、能力提升和成为各审计领域行家里手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体系,采取招聘、外调等方式,专门引进审计专业人才,优化审计队伍结构;以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大专业领域人员的编配,为审计工作“多行业联手、多处室协作、多专业融合、多技术保障”创造条件。持续抓好审计领军人才评选工作,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不断提高审计干部能查、能说、能写的能力,提升审计专业人员综合素质。
——健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严格按规定条件、程序开展干部考录、调任、聘任、公开遴选、公开选调等工作,严把干部入口关,将政治能力和专业素养作为选拔任用干部、职级晋升的重要标准。落实好干部标准,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推动落实有为有位的用人机制。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完善干部交流学习机制,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强化考核结果运用,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的正确导向。进一步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注重在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落实和完善干部的日常考核工作。
——持续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机关党建与审计业务融合发展。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自觉接受纪检监察、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各方面监督。
二十三、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
坚持科技强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审计,逐步形成“数据分析+现场核查”工作机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提高信息化支撑业务能力。推动金审工程三期项目建设应用和持续优化,在2022年底前,完成国产化金审工程三期项目部署。完善审计业务网络,力争在2021年底前,实现与审计署数据分析网联通,在2022年底前,依托金审工程三期建设成果,形成省厅和市县审计机关数据共享渠道。建设完善电子数据备份中心,完善全省审计机关网络安全和运维服务保障体系。
——提升数据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数据采集和定期报送机制,大力推进数据标准化。健全完善数据集中管理制度规范,严格执行数据安全管理规定,持续强化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数据安全。不断提高省级审计数据中心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加强审计机关内部数据共享共用,实行审计业务电子数据分类管理。
——加强数据资源分析利用。坚持以用为本,以审计实际需求为导向,以金审工程三期项目建设应用为契机,充分利用政府数据平台,扎实开展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单位数据与行业数据以及跨行业、跨领域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提高利用数据分析手段核查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促进实现审计工作从现场审计为主向后台数据分析和现场审计并重转变。
二十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以保障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提高审计质量为目标,健全完善审计法规和规章制度体系,加强对审计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提高审计机关依法行政水平。
——完善审计法规规范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根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修订情况,适时修订完善《江西审计条例》,做好其他审计规章的修订和清理工作。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加强行政应诉工作,积极配合政府行政复议、政府裁决工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作用,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全流程审计质量管控,建立适应信息化条件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切实防范审计风险。加强对审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健全完善审核复核审理标准体系,严格落实分级质量控制责任。
——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全面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工作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等情形外的审计结果,一律依法定程序向社会公开。加强审计结果公开的风险评估工作。加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公告力度,及时公告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加大对虚假整改、敷衍塞责、屡改屡犯等反面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促进形成督促整改工作合力。
——强化审计机关自身建设。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各项财经纪律,依法公开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等。加强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健全内部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机制,提升内部审计效能。牢固树立机关党建与审计业务融合发展的理念,把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二十五、加强审计理论研究
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加强审计理论研究。
——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相关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相关规定,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话语权,把意识形态工作贯穿审计理论研究全过程和各环节。
——加强应用性研究。围绕推动我省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着力研究我省审计实践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有关审计及对象的改革发展情况,提升审计科研成果的指导性、实用性。组织编写《江西苏区审计史》和《新时代江西审计的实践与探索》等。
——加强科研成果运用和人才培养。完善我省审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审计科研成果的运用,加强审计理论骨干队伍尤其是青年审计理论人才的培养,提升审计人员研究能力和素质。
二十六、加强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工作
各级审计机关要充分认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对强化单位内部管理、统筹整合审计资源、增强审计监督整体效能、推进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制度。各级审计机关要建立并完善统筹利用内部审计及社会审计力量的机制,整合内审资源、统筹内审力量,充分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通过“以审代训”、合理购买社会服务、加强内审成果运用,构建审计立体监督体系,为高质量推进审计全覆盖提供有力支撑。
二十七、切实抓好规划实施
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积极主动支持配合审计工作。凡是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的部门和单位,凡是行使公共权力、履行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都要依法自觉接受审计监督,认真做好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建立健全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各级审计机关要根据本规划要求,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规划实施责任,抓好规划实施,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