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索引号: l379250-0301-2020-0001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南昌县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0-11-26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于全县202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 浏览量:
  • 字体【      】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县202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新冠感染疫情是百年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生命安全构成空前威胁,对世界经济运行造成巨大冲击,对各地治理能力带来严峻考验。今年以来,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今年上半年我县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以来经济运行逐月好转,积极因素明显增多,生产需求持续回暖,就业民生较好保障,市场预期不断改善,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社会大局总体稳定。

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65.52亿元,总量在全市排名第一,同比去年增长0.2%,增速低于全市0.3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完成81.5亿元、4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3%、0.3%,总量稳居全市第一;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9%,比市均增速高0.7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8%,低于市均增速4.5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6亿元,同比下降3.6%,高于市均增速0.8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全市排名第一;限上批零住餐零售额71.5亿元,总量全市排名第二,同比去年增长10.7%,高于市均增速13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第二;实际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内资分别同比增长15.08%、24.73%,出口总额4.97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5%,与市均增速持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7%,低于市均增速0.1个百分点。

对照县第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复的《政府工作报告》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今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与年度预期存在较大差距,但各领域均呈现逐步回升态势。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取得明显实效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坚决实施“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十六字方针,第一时间成立全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运用“三六九”工作法、军事用词,请慎用网格化管理等机制,组建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驻扎社区,实施全员地毯式排查和全面封闭式管理,全力阻断疫情传播链。交出了“疑似患者零遗漏、确诊病人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优异答卷。复工复产有序有质。在全省县(区)率先起草出台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等系列政策措施,动态完善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强化要素保障,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清单化推动各类惠企政策落地落实,上半年累计为企业降低各项成本21亿元。2月17日,疫情期间全省首趟中欧班列于向塘国际陆港开出,为省内企业进出口贸易平稳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按日监测、通报、调度全县复工复产情况,积极推动省、市重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区)重大重点项目在3月3日前全面复工复产,推动经济发展迅速企稳向好。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工业经济提质发展。2020年上半年累计推进了总投资645.14亿元的57个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年度计划投资107.06亿元;富山整车基地、济民可信生物医药产业园、泰豪VR产业基地、上海沪工航天军工产业基地等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龙头引领型项目加快建设;飞尚科技入选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华清博恩、连胜科技等4家企业入选全省独角兽、瞪羚企业榜单。现代农业态势良好。上半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79.1万亩,排全市第一;坚决落实生猪复产增养任务,生猪、能繁母猪存栏分别达24.1万头和2.4万头;不断扶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0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36家、市级68家;南新市政公用等田园综合体加快建设,工控塘南第六产业园9月开园。服务业回暖增效。举办“抗疫情、促消费”活动,全县90余家企业参加,发放消费券1000万元,助力商文旅企业渡过难关;新洪城大市场、赣商中心·洪城里、红星中奥广场、新疆特色商业街等一批商业综合体扎实推进;菜鸟网络、传化物流、苏宁电商物流等项目加速建设。

(三)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项目支撑作用

投融资支持成果丰硕。全面强化项目谋划包装、申报对接和前期工作,争取政府新增专项债券51.24亿元、一般债券5.06亿元、抗疫特别国债7.2亿元,共63.5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全年30亿元转贷目标,并超过2015年至2019年累计发行新增政府债券总量(超22.9亿元,约1.69倍);申报新增中央投资、中央预算内资金和省级资金项目64个,共计金额40.88亿元;为19家符合条件企业申报列入国家、江西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申报信贷需求资金25.51亿元;为2家符合条件企业申报列入南昌市服务业行业需金融支持企业名单,申报资金需求2.9亿元。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开展县(区)“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确定组织实施江铃股份富山新能源汽车基地等县(区)重大重点项目222个,总投资约1963亿元。其中重点推进项目100个,总投资1726亿元;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是抓项目”的理念,有效克服疫情期间延迟复工的不利影响,上半年举办二次共112个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718.1亿元。

(四)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战略任务扎实推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大领域27项指标已有22项提前达到目标值,4项指标实现指数在90%以上,1项指标实现指数偏低。脱贫攻坚再推动。针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制定的整改措施均已落实完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深入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着力巩固“三保障”成功;以塔城乡为试点的“爱心超市”40个已全面铺开,鼓励贫困户树立正能量、倡导新风尚。城市建管再提质。城市发展迈入高铁、地铁“双铁时代”;桃新大道等主干路网建设加快推进,定岗大道“断头路”竣工通车,澄湖东路和莲塘体育馆停车场投入运营,幸福家苑等30个安置小区建设稳步进行;“昌南智慧云眼”“雪亮工程”、智慧平安小区建设扎实开展,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乡村振兴有内涵。塘南、黄马等9个乡镇集镇综合整治改造项目加速推进,“五位一体”示范村、小康示范村和精品提升点建设有序开展,177个村组启动三拆三清;昌万公路、蒋巷中心公路等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试点线建设完成。生态治理有成效。全力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涉及我县问题今年全部整改到位;启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上半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3%,同比提升6.1个百分点,全县PM2.5、PM10同比分别下降23.7%和20.9%,空气优良率同比上升6.1个百分点;武阳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和向塘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主体竣工。

(五)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新格局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持续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破“信息孤岛”;“六多合一”集成审批改革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全流程“一站式办结”,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平均压缩72%;疫情期间,全面铺开网上办事途径,通过“赣服通”南昌县分厅为企业办理复工复产共计2159家,通过1619家,通过率达75%。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印发全年改革工作要点,清单化推动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第二批村庄规划编制全面启动,宅基地改革深入实施;绿色殡葬改革稳步推进,“三沿六区”散埋乱葬整治基本到位。开放发展不断拓宽。先后举办了“战疫情、稳外贸、促投资”南昌县(小蓝经开区)网络直播推介会暨网上签约活动等8场大型招商推介活动。累计招引项目50余个,总投资300多亿元,涉及供应链金融、国际货代、港口贸易、报关报检、信息技术服务等多个业态;创新开展了“云招商”活动,成功举办“智汇小蓝·科创未来”网络招商推介直播活动,吸引超80万网友在线观看互动。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抢抓“新基建”政策机遇,全力推进5G站点、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已完成506个铁塔建设,5G基站总开通数达453个,辖区5G信号实现全覆盖;聚焦“两化”融合新趋势,持续推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双轮驱动”,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8家,新增国家级双创载体2家、市级星创天地3家;三鑫医疗血液透析器智能化车间示范项目、佳时特可视化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项目等9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顺利推进;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南昌智能制造研究院等5家新型科研机构入驻小蓝经开区,为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六)着力保障民生,社会事业稳步增进

新增7.8亿元,筹集财政性资金80.6亿元,坚持将新增财力的大头用于民生改善,全力办好医疗保障、教育体育、群众生产生活等10个方面68件民生实事。县人民医院等3所PCR实验室基本建成,县中专、“1+5+X”社区邻里中心等项目顺利推进。启动推进十大文化重点工程,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力开展反电诈、非法集资、非法传销等专项打击行动,持续开展疑难信访问题化解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县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今年是我县经济遭遇重大困难、负重爬坡、承压前行的一年,综合分析,除去因疫情带来市场消费信心不足、国际贸易低迷、原材料市场动荡等问题外,下半年我县经济发展面临的短板问题有:一是受国内外错综复杂形势影响,我县汽车制造、食品加工和医药制造等传统产业企业生产经营将可能面临较大困难。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能释放尚不充分,新兴产业将面临接续转换。三是我县改革突破力度不足,双向开放模式拓展速度偏慢,与周边区域融合发展紧密度不够;四是征收拆迁进度较为缓慢,成为制约项目推进的重要障碍之一。五是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多、落地难、投产少。

但我县经济运行长期向好的基本形势没有改变,下半年有利于我县经济运行向好的要素正在不断积聚:一方面,全国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7月14日、7月20日国家初步解禁跨省游、电影业运营限制,为全国文旅市场稳运营注入有效“强心剂”。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形成适应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一步,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以及抗疫特别国债、专项债券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这些都将对稳定经济增长发挥重大作用。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县产业基础明显增强,下半年一批新增长点正逐步成型。项目施工进入黄金期,泰豪VR产业基地VR博览馆、双创厂房等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为全县投资形成有力支撑点。

二、2020年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下半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紧扣“全市领军、全省领跑、全国领先”使命担当,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双百进位、双城提质、乡村振兴、党建统领”,朝着“阔步现代化、进军二十强”的新征程奋勇前进,努力在彰显省会担当中挑重担、走前列。

(一)立足“人民至上”理念,全力抓好疫情防控

继续深入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扎实做好秋冬季节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从严抓好重点群体、重点区域常态化管控,进一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推进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强化核酸检测人员业务培训,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和疫情研判处置能力。继续抓好防疫物资的生产、储备和调度,确保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所需防护物资保障到位,以更大力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二)立足优化发展路径,全力推动提档升级

坚持提升存量和培育增量齐抓、夯实基础和转换动能并重,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科学谋划发展路径。深入研究并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抢抓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绘好我县承接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和生产力布局“路线图”,在区域竞争与合作中实现更好发展。二是加速集聚新兴产业。围绕“一区四园一中心”产业布局,大力实施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提升行动,全面提升产业能级;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努力将向塘打造成为国家陆路开放实验示范区、江西“三同”实验发展创新区、大南昌都市圈铁路物流集聚区;全面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补链、延链、强链,提升产业集聚程度,加快实现从单个向集群转变。三是坚持创新创业突围。按照“科技创新、精英创业”的发展定位,充分依托小蓝创新创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园等载体平台,重点引导和扶持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究平台和企业孵化器,培育和引进一批创新型引领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依托江铃汽车在智能制造研发、制造和应用领域的优势和飞尚科技在大数据、物联网领域信息技术的雄厚基础,以“孵化、服务、扶持”三方面为主要内容构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创业创新孵化生态系统,将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中部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三)立足提升发展质效,全力推进创新转型

一是狠抓工业转型升级。聚焦“3+3”产业格局,强化产业链思维,突出科技赋能;持续发力“两化”融合,扎实推进“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加快布局数字经济,使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成为主导产业转型发展的鲜明特质。二是狠抓农业现代化。坚持以培育农业优势产业、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上下功夫,促进农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加快产业融合、资源整合,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业项目。三是狠抓服务业大发展。深入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并进、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现代金融、夜间经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建设,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智慧物流;加快建设泰禾滨水文化商业街区、唯客天街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稳步推进国际五金机电城、王府井昌南中心等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

(四)立足壮大规模总量,全力实现跨越赶超

强化对标意识,在全省、全国的更广范围内对标先进,借鉴长三角等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努力发现可提升的空间、找准需补足的弱项。一是持之以恒稳增长。围绕高质量发展,加大对经济发展中提升区域首位度的重点指标的监测评价力度,强化经济总量、公共预算收入、项目建设、制造业投资等关键指标,有效发挥考评导向、激励、约束作用;紧盯国家宏观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重大投资专项和规划,抓住地方专项债券扩容的有利契机,整合政府专项债券、企业债券、产业引导基金,找准发展定位和短板,深入挖掘谋划一批重大项目。二是全力以赴抓项目。始终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扎实推进“百日攻坚”行动,争取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力争全年计划新开工项目开工率达到95%以上。全力推进南昌高铁南站、九龙湖过江大桥等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做到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力争全年计划竣工项目竣工率达到95%以上。对使用政府专项债券的项目,要专题跟进、专班推进、专项调度,确保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三是压实责任强招商。聚焦全县产业发展方向,放大自身优势,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全力抓好“以商引商”“乡贤招商”“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进延链补链强链型项目,确保全年新引进投资100亿元以上的项目2个、50亿元以上的项目3个、20亿元以上的项目3个,努力跑出新一轮高质量招商的加速度,通过一批优质项目的落户建设,实体经济增量的有效扩张。四是千方百计促消费。优化整合消费资源,提升旅游和商贸水平,促进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网络消费、品牌消费、信用消费和休闲消费,开拓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教育培训、康复护理等服务,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五)立足优化营商环境,全力释放活力动力

做精做细审批、商事、信用等服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聚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一是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紧扣“精准、深入”这个关键词,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结合“六多合一”集成审批模式,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级版,大力精简优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能。二是加大扶持引导力度。积极关注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的中长期影响,全力帮助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全年完成285家重点企业挂点服务工作,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重点紧盯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住宿餐饮、旅行社及相关企业,策划开展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融资纾困专场活动。以虚拟现实、5G、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等17个产业为重点,全面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坚持“一链一策”,精准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和断点,加快构建产业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三是着力稳定扩大就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援企稳岗”政策,建立困难人群就业托底帮扶机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核心,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南昌人才新政,有序推动引才留才人才项目;实施“顶尖领军人才领航计划”,实施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加大人才培养选拔力度。

(六)立足提升建管内涵,全力彰显精致品质

坚持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规划建设与长效管理相统筹,以“双城提质”为引领,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一是全力拓展城区空间。结合“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深入实施“北融南扩、东拓西连”城市发展战略,进一步拉开大昌南城市发展框架。二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剩余61户、141未脱贫人口全部稳定脱贫,18个省市级贫困村脱贫质量进一步提升;大力推进10个精美村庄建设以及500个左右一般村点的“补缺提升”工程,完成三江、塔城等6个乡镇集镇综合改造;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大做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品牌;积极开展“新三样”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南新薪火等市级示范田园综合体建设。三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治理,全面完成小蓝经开区雨污管网清淤疏通、昌南新城景观明渠和雄溪河、莲塘河生态综合治理等工程。四是优化提升城乡管理。以全国文明县城复检为抓手,有序推动城乡形象出新、功能变优、秩序良好,让城市更富品质、更具品位;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进“城市大脑”建设,推动城市“管、监、养”改革,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监管机制和养护体系,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

(七)立足保障改善民生,全力增进民生福祉

把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满足多元需求与兜住民生底线统一起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大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强群众获得感。一是强化民生优先理念。不断拓宽富民增收渠道,做好稳就业、促创业工作,推动就业与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等发展战略良性互动。着力完善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把更多的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范围,适时调整低保、五保等救助保障标准,稳步提高困难群众生活水平;统筹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二是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学校项目建设,优化教育布局;完成全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任务,确保学前教育“三率”全面达标;着力构建以县级医院为枢纽、覆盖县域医共体的远程医疗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快完成县社会福利院提升改造工程,全面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点建设,积极承办全国农村养老服务现场会。三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深化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政法智能化建设和基层平安建设,织牢织密平安防线,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提升人民群众法治建设满意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提升安全生产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创新基层多元自治新模式,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当前宏观形势复杂多变,要完成20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全力打造大南昌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核心支点,不断刷新“首府首县”的新速度,谱写跨越赶超的新篇章。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扫码浏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