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南昌政协 >> 建言献策 >> 正文
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生态功能
2023-02-17 19:56  

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生态功能
民革界别委员,民革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邹 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农业面源污染,尤其是农田面源污染因其发生面积大、覆盖面广、影响因素多、迁移转化快而成为农业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水是面源污染产生的最主要外在驱动因子,因此,当前在修建管护农田水利设施时兼顾农田环境治理对我市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一是农田水利设施的特殊性。农田水利设施覆盖面广,在灌溉时是农田的水源,也是降雨引起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排水的收集网,成为农田氮磷污染物汇集迁移的主要路径和重要载体,因此,提升农田水利设施氮磷阻控能力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污染物防控的紧迫性。南昌市内水网密布,最终汇入鄱阳湖和长江,是氮磷污染物入湖入江的最后屏障。近年鄱阳湖水质有下降趋势,农业面源污染被认为是鄱阳湖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季节性水体总磷含量偏高已成为鄱阳湖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据了解,我市年亩均总氮、氨氮和总磷的排放量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是氮磷污染物的汇集迁移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联性。氮磷等面源污染的汇集迁移与农田水利设施水源扩散覆盖是双向对应关系,具有很好的结合基础。国家专门设立的长江流域典型流域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优化农田沟渠塘配置、建设生物拦截缓冲带生态塘等消减拦截设施,目前我省已有17个县市开展了此类项目建设,我市新建区、进贤县名列其中。

然而,当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还普遍存在田内水塘基本填平、沟渠基本混凝土硬化、沟渠塘缺少有效衔接等突出问题,面临农田水利设施生态功能低下,抗大洪、防大旱能力弱,氮磷流失阻控能力基本丧失的困境。已开展的典型流域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也因对面源污染治理与农田水利设施结合的理念把握不深、理解不透,造成项目实施缓慢,实施效果不理想。

为此建议,进一步提高我市农田水利设施生态功能,主要是一改、一建、一规范、一监测。

一改即优化沟渠塘的配置,对现有沟渠进行生态化改造,增加地表径流水和农田排水在沟渠塘的停留时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控制氮磷的流失。

一建即在保证自身灌溉防洪需求的基础上,适当建设生态拦截沟渠,内部构建挡水坎等设施。一方面可以调控水位,减缓水速,延长水停留时间,另一方面可以恢复沟塘的植被系统,对农田损失的氮磷养分进行有效拦截。我市新建区、进贤县通过建设生态拦截沟,农田氮磷流失量分别减少44.3%和47.6%,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4%,成效显著。

一规范即根据有关部委关于农田氮磷污染治理对沟渠塘的建设要求,出台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技术规范和细化方案,安排专项资金,在新建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尤其是高标准农田和大型储蓄水工程建设项目中进行试点。

一监测即在新建水利设施时,要将水质监测设施设备的建设作为必建项目,将面源污染物列为监测指标,综合评估农田氮磷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为制定更为科学的农业氮磷减排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