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东湖区豫章学校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 林 通
当前,青少年成长中的一些问题都和体育运动不足存在一定关系,比如近视、肥胖、心理健康问题等等。尤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令人痛心的极端事件频频发生。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特征中,有一点很突出——恐惧社交,不愿意与真实世界交往。我们从自己身边也能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孩子不爱出门,喜欢一个人躲在房间里,不进行任何社交活动,除了家人以外很少或没有亲密朋友,不喜欢交谈,即使面对父母都不爱说话,总是表现出逃避或拒绝社交的状态。
对此,有必要通过加强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社交生活良性发展,这既是激发城市活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城市品质,吸引青年留昌来昌的积极举措。在调研中,我发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市重视青少年体育运动,但体育运动场地资源不均衡且开放度不够,疫情都过去三年了,很多单位特别是学校的运动场所依然不对外开放,设施闲置。二是青少年体育赛事丰富,但赛事服务保障工作跟不上且新兴运动项目不多,比如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是清一色的竞技性项目,缺少像青年极限运动、攀岩、蹦极、旱冰、卡丁车等多样选择。针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具体建议如下:
1.多措并举,开发体育运动场地资源。一是统筹规划建设更多的体育运动场地。调研中发现部分城区学校(尤其是老校)体育运动面积严重不足,原因大多是资金不足和校园面积受限,建议教育、体育部门联合开展校园运动场地建设专项行动,开发建设一批标准化运动场地。确因校园面积原因无法扩建的,要积极统筹周边资源,政府主导,教育体育部门牵头,推动体育运动场地共享,制定共享场地运动安全责任、设备维护相关规章制度。二是改造闲置用地规划建设成体育园区。近年来我市打造“15分钟健身圈”取得积极成效,也有不少将闲置空间建设为体育运动场地的成功范例,比如大家都熟知的雷公坳文化体育产业园,原为江西省第一个高速公路服务区,现在已经是一个向市民开放的大型运动健身中心,集聚马术、游泳、篮球、足球、网球、棒球、卡丁车等20种运动,是南昌市打造“一枢纽四中心”,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都市的一个成功样本。三是协同推进高校校园体育运动场地面向社会开放。高校是青年的聚集地,这里的青年既包括在校大学生,也包括社会青年,但是高校的大门却并未随着疫情解封而打开,高校丰富的体育运动资源包括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对社会青年并不友好,强烈呼吁各部门一起发力,明确权责,做好保障,推动大学运动场地面向社会开放。
2.依托赛事,推动社交生活良性发展。一是着眼在校青少年,扩大“滕王阁杯”系列体育赛事的参与面,对校级比赛、区级比赛学生参与率作出要求,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这一赛事参与体育运动,在运动中打破固有班级社交圈,增加与参加同一项目体育赛事其他班级、年级青少年交往的可能。还可参考大型运动会的组织形式,办好学生运动会、体育节,安排运动员在“运动村”统一食宿,让喜爱运动、有运动特长的青少年在“运动村”有更多与志同道合同伴交往的机会。二是服务社会青年,开发更多青年喜闻乐见的体育赛事,类似登山、骑游夜跑等,吸引本地甚至是周边城市的青年来昌参赛,让青年一代放下手机、走出家门,走进真实的社交空间。三是落实组织者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应急保障机制,切实提高服务保障水平。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等组织者对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负直接责任,赛前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职责分工,确保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对参与人数较多、人身危险性较高或专业技术性较强的体育赛事活动,应当重点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