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巢”引“新凤”
——青云谱区京山街道盘活老旧厂房释放发展新动能
青云谱区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独特的工业文明,当前全区上下正以高品质建设、绣花式管理,推动老工业区城市更新。在一流的营商环境“加持”下,全区招商引资成效显现,一批又一批重大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在党的二十大的开局之年,京山街道辖区项目数、项目建设规模为历年之最,南昌塑料八厂等一批老厂区低效用地正被盘活“加速腾飞”。
一、抓重点,真抓实干,铆劲拉弓开好新局
分清轻重缓急,正确处理一般、重点与重中之重的关系。一是抓战略。近几年,青云谱区京山街道致力于盘活低效用地,积极发掘、更新、完善辖区优质招商资源、老旧厂房、空置楼宇、土地等资源台账,做到“心中有数”,尽全力打造“一带两楼三圈”经济中心。二是抓大事。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集中精力抓要事,全力以赴攻难事,时刻把项目建设放在心上、握在手中,重点重抓,抓出亮点,抓出成效。抓住1985数字文创产业园项目的“牛鼻子”,集中充足的人力、充分的物力、充沛的精力进行重点解决。三是抓关键。在推进落实项目中权衡利弊、比较分析,抓住决策落实中的关键问题,抓好以商招商,做到“洽谈一个、签约一个、落地一个、开工一个”不空跑、不遗漏,确保招商成果有效转换辖区项目推进,当前辖区京3+文化创意产业园、101国潮汽车文化街区等在建项目正如期推进。
二、抓具体,提质增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任务具体。搞好项目的任务分解,明确具体分工,“一名领导牵头+一个工作专班跟进+一套工作计划保障”的产业项目包干机制,定点联系、定期走访,确保“每个项目有人盯,每个步骤有人跟,每个问题有人管”,对17个产业项目落地运营排忧解难,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二是具体标准。抓落实成效怎样,关键在于服务工作标准要具体,街道扎实开展走访活动,发挥“阳光驿站”功效,“点对点”帮助企业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土地、规划等审批堵点卡点问题,保障用地、用能、用工资源等要素供给,为企业提供全天候、全周期、全链条服务。三是考核具体。从任务分解到任务完成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在检查和考核过程中,发现问题、沟通问题、跟踪问题解决问题。京山街道完善奖惩制度,制定了《青云谱区京山街道税源经济管理奖励办法》,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及企业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三、抓典型,招大引强,全面释放发展动能
一是善于发现典型。经常深入辖区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倾听企业意见,为企业发展做好“保姆式”服务,用“真心换增速”。挖掘资源,整合资源,发掘典型。二是善于培养典型。扶持、引导重点项目,达到抓一点带一片的目的。街道采取“两天一走访、七天一碰头、半月一调度、每月一总结”工作模式,对典型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服务,随时、集中、重点调度好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助推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达产见效。三是善于推广典型。及时抓好典型经验的总结转化、解剖分析,形成思路,把典型的经验变成面上的做法,同时不搞一刀切。
以三个“拼”,三个“非常”
持续提高新形势下“五型”政府建设质量
全国两会闭幕后,青云谱镇迅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项目为先、实干奋进,争分夺秒拼经济”工作主线,大力践行“脚上有土、心中有谱”工作作风,以三个“拼”,三个“非常”将精神内化为提高服务水平、外化为加快发展的过程,决心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持续提高“五型”政府建设,推动全镇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在经济发展上拼“力度”,以非常之力抓实转型升级
一是全力谋划项目。坚持“项目为先”,强力推进全镇总投资约230亿元的18个重点项目,实行镇班子成员挂点联系、定期协调制度,全力加强项目全周期管理、全流程服务,确保项目切实可行、顺利实施,推动净地变熟地、熟地变优地,加快土地出让步伐,助推项目早日落地、早日见效。二是全力集聚产业。围绕全区“2+2+X”产业体系,加快培育以广州路、城南大道为核心的商圈,推动广州路以南66亩土地出让。充分借助建筑产业链商会和区内优质建筑企业资源,大力引进中字头企业,不断优化上中下游企业。打大力招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企业入驻,力争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5家,新增市场主体600家以上。三是全力招大引强。通过土地招商、楼宇招商、平台招商、基金招商、链条招商等多种模式进一步延伸优化产业链条,力争引进更多更优质产业项目落户我镇。健全完善市场主体培育引进机制,为企业注册、成长、经营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让更多企业愿意来我镇投资兴业。
二、在功能品质上拼“速度”,以非常之为抓实城市建管
一是开启规划新篇章。坚持全镇规划建设“一盘棋”,打通惠民路、新学路、新溪桥路等断头路,拓宽青渠路,完善二十八中青云谱校区外围路网,做好市政管线工程、清淤清障工程、病害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展现建设新水平。有序推动广州路、洪腾高架等道路沿线环境提升改造,建成一批精美城市家具,塑造一批城市人文景观,打造可观可感、赏心悦目的城市风景带。强力开展排水单元达标创建、排水系统规范接入整改工作。积极推进企业雨污分流改造,实现“接污到户、精准截流”。加快完成惠民等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是树立管理新导向。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继续开展“七大不文明交通行为”专项整治,探索建立垃圾落地10分钟快速处置机制,进一步加大“人+物+技”力度,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严格执行控尘、禁烧等各项措施,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翻身仗。切实履行“河长制”工作职责,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机制,重点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三、在共建共享上拼“温度”,以非常之策抓实民生福祉
一是坚决办好民生社会事业。守住民生保障最后一道“安全网”,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工作,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健全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帮助农民工、残疾人、退役军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解决就业需求,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二是着力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积极配合推动南昌二十八中青云谱学校、南昌三中青云谱校区等优质教育资源扩容提质,全镇教育资源日益丰富。持续推进“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完善对城南龙灯、梅汝璈等特色名片运营。加快推动朱桥梅村文化旅游项目设计、施工、运营并成为全区又一代表性项目,进一步丰富业态、聚集人气,力争形成新的“网红打卡点”。三是持续优化社会治理体系。以社会治理“十大工程”为工作重点,依托区“雪亮工程”、智慧平安小区,完成平安青云谱镇基础设施建设。重拳打击黄赌毒、盗抢骗、电信诈骗,切实提升辖区居民公众安全感与政法部门群众满意度。紧盯全国、省、市、区召开的重大会议时间节点,牢牢守住不发生群访、非访底线,确保全镇社会面平稳有序。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彰显医保担当作为
为深入贯彻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青云谱区医疗保障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一、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一是注重保基本。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和待遇调整机制,推动全区36万余人应保尽保,实现参保覆盖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二是着力兜底线。落实全省统一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对困难群体实行医疗救助,健全因病返贫致贫预警监测机制。三是保障可持续。今年起,正式实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门诊费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个人账户可在配偶、父母、子女之间共济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逐步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实现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及可持续性。
二、保障措施更有力度
一是推进待遇保障措施。全面推进居民普通门诊统筹和糖尿病、高血压“两病”门诊用药专项保障机制,落实国家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确保国谈药在医院和定点零售药店“买得到、能报销”;全面落实将生育三孩费用纳入医保报销,确保生育待遇享受不设附加条件,进一步减轻生育负担。二是强化特殊群体帮扶。对特困、低保等四类困难人群实施分层精准救助,财政资助低保对象交纳保费,进一步筑牢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保障线。三是加大慈善帮扶力度。联合区慈善会、企业及定点医药机构为辖区贫困群众购买商业保险、赠送爱心慰问物资及免费体检服务,主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点对点为民解忧,进一步提升医保温度。
三、经办服务更加高效
一是下沉服务“重心”。建立上下连通、运行高效的基层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实现16项以上医保高频事项社区(村)就能办;与银行、参保单位、定点医药机构建立医保一体化服务网点,打通服务参保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疏通服务“堵点”。异地就医自助备案和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门诊特殊慢性病费用实现跨省直接结算“全覆盖”,真正做到“让百姓少跑腿”;全力推动智慧医保“村村通”落地见效,实现村卫生室即时结算和实时监测,促进医保服务向基层终端下沉,让参保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三是拓宽服务“渠道”。依托江西智慧医保App、江西医保网上服务大厅等,20项医保经办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让更多群众享受数字医保带来的便利性,真正实现“零跑腿、不见面”服务。
四、基金监管更加严密。
一是着力执法监督,规范医保基金监管秩序。除日常监管外,联合公安、卫健、市管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自查自纠、双随机、一公开、县区交叉检查、上级转办线索等,并配合省市医保部门开展飞行检查。二是着力宣传曝光,提高打击整治震慑力度。通过门户网、局微信公众号曝光定点单位违规违约行为和典型案例,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大会,督促定点医药机构引以为戒,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坚持严格监管。三 是着力监管方式,拓展基金监管渠道。组建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队伍,有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实行举报奖励制度,公布举报电话,一经查实,及时对举报者予以奖励;依托全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监管系统,综合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基金监管稽核工作机制,实现基金监管全覆盖,保障医保基金安全运行,切实维护百姓“救命钱”安全。
青云谱分局“三个强化”
筑牢校园安全守护防线
今年以来,青云谱分局紧紧围绕省厅、市局关于校园及周边安全治理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三个强化”,不断完善措施、健全机制、狠抓落实,持续筑牢校园安全守护防线,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安全环境。全区涉校案事件实现“零发生”。
一、强化隐患排查,净化校园“环境圈”
一是突出环境整治。组织民警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地区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对校园周边流动人口、小商小贩、中小旅店、出租房屋、网吧和娱乐场所的清理整治,坚决防范“黄赌毒”等治安问题,最大限度地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今年以来,共出动警力210人次,检查校园周边重点场所52家次,排查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3处,暂未发现涉校涉学矛盾。二是紧盯重点群体。会同教育等相关部门和基层组织,梳理摸排辖区内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扬言极端、刑满释放人员等人员1091人,指定专人落实好生活轨迹和活动动态实时管控,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和管控责任,及时消除潜在威胁,坚决防止涉校案事件发生。三是加强巡逻防控。结合校园周边环境实际,积极优化勤务模式,划分巡防重点区域,确保时刻“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不断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为学校师生的安全保驾护航。今年以来,已出动警力980余人次,开展护学活动1100余次。
二、强化安全治理,筑牢校园“安防关”
一是充实勤务力量。针对辖区内的110所中小学、幼儿园,分局按照“定人、定岗、定责、定时”的原则,建立健全“高峰岗”和“护学岗”机制,逐一设置护学岗点位,充分发挥洪城义警、校园保卫等力量作用,每天出动警力220余人次,开展早、晚高峰护学活动,全力提升在校师生的安全感。二是加强设施维护。对校园“四个一”安防设施进行常态化测试维护、指导管理,及时发现并修复2处损坏设备。同时每天对“一键报警”系统开展动态巡查,检查系统登录状态情况,确保碰到突发情况,能够快速响应、联动反应。三是建立协作机制。积极会同区教体局、政法委等部门以及属地党委政府,联合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立安全保卫协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重点对“校园霸凌”“校园性侵”“家校矛盾”“网络暴力”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研判,对校园周边治安形势进行通报,努力形成信息共享、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校园安全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共联合检查校园110家次
三、强化宣传引导,绷紧校园“安全弦”
一是提升学生安全意识。积极推动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宣讲活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趣味小游戏、益智问答等形式,向学生宣传讲解防拐骗、防性侵、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今年以来,共开展校园宣讲活动20余场,发放宣传手册4000余张。二是提升教师责任意识。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法制教育,坚持以案宣教,以近期其他地区出现的校园安全事件为例,为教职工敲响警钟,引导教职工引以为戒,坚决履行好学生课堂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全力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三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联动应急处置机制,指导学校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和紧急避险教育,加强对教职工、保安员培训和实操演练,提升师生自我保护意识、防护和逃生自救能力。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校园演练5次,出动警力60余人次,受教师生3000余人次。
深化“五型政府”建设
推动新时代城市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综合执法工作是维护和保障市容秩序的重要手段,是检验一个地区城市管理水平的试金石。岱山街道深化“五型政府”建设要求,倾力打造“数字城管、品质城管、效能城管、法治城管”综合执法队伍,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全面奏响省会主城区城市管理的新篇章。
一、利用智慧平台,打造创新型“数字城管”
一是扎实做好“多网融合”。扎实做好城市管理与民生通道、“12345”市长热线“多网合一”,重新划分城管责任网格,做到协同联动、快速处置。将环境卫生、城管执法、道路管网等问题由基层执法队统一处置、统一反馈,打造高效管理闭环。二是完善运管服平台。积极利用南昌市数字城市管理平台,处理城市管理案件2000余件,同时,运用大数据、智能识别等城市监控等技术手段,推动“实用、好用、管用”的智慧应用场景创新。三是强化信息化管理。发挥现有信息化系统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同时,加强与上级综治中心、创建办等单位的合作,汇聚整合系统数据,让基层治理更高效,服务更贴心。
二、深化精细管理,打造服务型“品质城管”
一是加大一体化精细化管理力度。进一步提升标准、优化流程,将垃圾分类、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摆上重要议程,足额建设垃圾分类亭42个,定人定岗加强巡查管理,着力提升社区背街小巷、集贸市场等区域环境卫生质量。二是加大居住环境整治力度。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大力开展出店经营、流动摊点、占道广告牌等“微治理”3000余次,持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三是加大城市违建打击拆除力度。按照“提倡自拆、辅以助拆、依法强拆”的原则,落实好各社区(村)主体责任,压茬推进、台账管理、倒排工期,2022年重点加强对高档住宅区(别墅区)、城中村等违章建筑的巡查力度,拆违135处。通过“铁腕”治违,把违法建筑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城市颜值和品质双提升。
三、注重机制引领,打造担当型“效能城管”
一是充分发挥行政执法队作用。组织实施综合行政执法,协助上级执法部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构建“大城管”治理新格局,做到处置案件事事有着落、个个有回音、件件皆满意。二是深入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广泛发动沿街商铺按照“一户一责”要求,实行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等“门前三包”责任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城市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三是扎实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扎实落实“城管工作站”工作模式,确保至少1名城管执法队员挂点1个社区,并大力推进法律进社区、职责进社区、服务进社区、执法进社区工作,执法队员联合挂点社区第一时间把群众反映的问题直接解决在一线,止步在社区。
四、完善执法体制,打造过硬型“法治城管”
一是推进城管廉政体系建设。组织城管执法队员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学习会、基层干部作风专项整治等,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建设“高质量法治城管”提供有力保证。二是强化执法队规范化建设。综合执法队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后,为全面保证良好的管理秩序,进一步创新管理,采取前置管理,错时管理等弹性工作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时段,有效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最大程度减少执法管理时段盲区。三是提高城管执法服务水平。深化执法有温度、有精度、有力度的“三度”执法模式,加强人性化管理,推广采用行政建议、警示告诫、规劝提醒、约谈教育等非强制执法手段,优化执法资源配置,提高执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