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南昌一直坚持有序推进城市更新,从棚户区改造到老旧小区改造,再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南昌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及时转变更新理念,调整优化城市更新工作方向,陆续打造了一批城市更新示范项目,有效提升了南昌城市功能与品质,为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力建设“山水豫章郡,活力英雄城”注入了全新动力。现刊发各地各部门在推进城市建设、精细做好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有益举措和成效。
南昌市全方位推进城市更新行动
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中明确的重大民生事项,也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南昌市立足强省会战略部署,紧扣南昌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总体布局,坚持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持续提升城市全域品质和整体价值,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有辨识度的城市更新样板项目,让城市发展环境更优、便捷度更高、烟火气更浓、幸福感更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聚焦功能优城,让城市的底子更有厚度。聚焦市民群众关注焦点和短板弱项,在公共设施完善、水系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加强等方面精心谋划,实施了多维度的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城市生活功能。一是刷新城市颜值。在2016年南昌就启动实施了为期三年的“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标国内一流城市,将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与环境整治统筹结合,加快构建城市精细化治理体系;2017年启动道路“白改黑”、路灯“暗改亮”、园林“绿改彩”、建筑立面“面改美”、老旧社区“旧改新”等一大批城市“六改”项目,让城市颜值面貌显著改变。二是修复城市功能。2019-2021年进一步聚焦市民群众关注焦点和短板弱项,在水系环境治理、公共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休闲网络构建、综合风貌整治、历史文化再现、美好社区创建、城市治理创新等方面精心谋划,总投资约280.6亿元,实施了多维度的专项城市更新行动,全方位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是提高城市品位。坚持既注重城市发展建设,又关注市民生活质量,持续注入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功能完善的南昌孺子书房、梁书美术馆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切实满足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聚焦品质彰城,让城市的根子更有深度。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和底蕴,系统梳理工业遗存、低效产业,用好盘活存量资源提质增效。一是活化利用工业遗产。全力盘活低能低产工业园,打造了江西省第一个老工厂改造的文化产业园——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旧工厂微改造项目699创意工场、中航长江设计师创意产业园、豫章一号产业园、791文化艺术街区等10余项旧厂房改造利用示范项目,优化调整了城市空间布局。二是深度挖掘历史底蕴。积极探索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新模式,融入深厚文化底蕴,打造了集江西特色美食小吃、江西非遗文创、都市文化旅游、时尚消费体验新空间,一站式满足游客吃住游需求的万寿宫、绳金塔等历史文化街区。三是积极重塑红色风貌。持续推动八一广场片区更新改造,充分展现了南昌特有的红色记忆,塑造城市特色风貌,促进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三、聚焦宜居融城,让城市的里子更有温度。探索不同类型存量空间更新模式,推动小规模、渐进式微改造,让设施配置更加贴心、生活更加宜居。一是推动“旧”改“新”。实现了里洲小区、洪城社区北院等老旧小区微改造,省府大院、洪科社区等488个老旧小区更新改造高品质提升,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满足了广大市民群众基本民生需求。二是加快“黑”转“绿”。持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全力消除黑臭水体,加强河湖水体生态修复,布局城园相融的绿色空间,塑造了沿赣江长达28公里的生态景观长廊和九龙湖、艾溪湖、瑶湖公园等一大批高品质城市公园,打造生态宜居、健康友好、充满活力的绿色生活空间。三是兼顾“建”与“管”。坚持建管并重,2018年按照《江西省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南昌突出“功能修补、生态修复、特色彰显、治理创新”等重点,推动规划设计、城市建设、精细管理、监管监测、设施养护五个维度同步提升,持续打造了一批城市微空间、口袋公园、邮票绿地,综合整治了300余处城市内涝积水点,建设了地上立体停车场17处,完成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06台等一系列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描绘交通发展新画卷
奋进交通强市新征程
南昌市交通运输局锚定交通强市建设目标,坚持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谋发展,通过“红色”铸魂、整治“黑车”市场、严打治超“黄牛”、维护“蓝色”港湾、打造“绿色”农村公路,优化思想理论水平、运输市场、执法监督、环境生态、基础建设五个方面,大力提升新时代交通运输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助力交通强市建设。
一、永葆“红心”向党,优化组织凝聚。南昌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打造党建坚强堡垒,压紧压实党建责任、突出党建引领作用,确保红心永向党。一是强化理论武装。今年以来,跟进式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开展集体学习24次,集中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多部书籍。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暨基层干部专业化能力主题培训班等理论学习活动,组织局属单位党员赴红色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基因。二是深化党建引领。南昌市交通运输局以“红色引擎,交心通达”交通特色党建品牌为引领,继续打造红色公路、红色车队、红色主题公交车等一批行业党建品牌特色亮点。三是强化宣传导向。利用车站、码头、公共交通等多种媒体进行党的二十大主题宣传,全力营造良好的庆祝氛围。同时,局组织召开3次新闻发布会,全方位展示南昌市推进交通强市建设的新成就、新亮点,以全新面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整治“黑车”乱象,优化营运市场。为净化客运市场经营环境,保障出租汽车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消除因“黑车”非法营运引发的公共安全隐患,南昌市交通运输局重拳出击整治非法营运。一是联合部署,狠抓重点。制定《南昌市交通运输局开展“三站一场”非法营运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西客站、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昌北机场为重点区域开展打击整治行动,成立四个专项整治组,设置临时卡点,定点执勤,路面查控,全方位加大对从事非法营运“黑车”及专门为非法营运车辆“喊客、揽客、组客”人员的查处。自9月1日联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41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10余辆次,开展联合执法20余次,检查各类车辆1480余辆次,查处黑车非法营运36起,网约车无证经营42起,网约车线下揽客4起,处罚金额50.8万元,有力震慑了非法营运行为。二是活用宣传,提高意识。加大群众文明出行、拒乘“黑车”的宣传教育,以案促改,设立公开投诉举报电话等形式,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三是科技监管,长效整治。充分利用“科技+执法”大数据比对分析,研判锁定疑似非法营运车辆,实施精准打击,并发挥交通场站视频监控作用,对非法客运行为进行摄像取证,确保执法全过程公正透明。
三、清整“黄牛”顽疾 优化执法环境。为严打治超执法中“黄牛”扰乱执法秩序的行为,南昌市交通运输局全方位出击,一体化推动打击行动。一是推进组织协调。出台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成立联合整治小组,全方位收集路面治超“黄牛”(盯梢跟踪人员)线索,将人员信息集中汇总、研判,对违法行为依法严惩。二是加强外部整治。通过信息互通,形成“黄牛”整治合力。9月14日下午,执法人员根据前期摸排掌握的有利线索,路警联动现场成功抓获阻碍执行职务的违法嫌疑人1人,查扣“黄牛”车辆1辆,固定相关证据后移交属地公安侦办。三是强化内部监督。充分利用廉政教育,严禁治超人员与疑似“黄牛”等社会闲杂人员来往,建立个人自查自纠台账,签订公正执法承诺书,正反两面巩固拒腐防变思想道德底线,确保执法队伍清正廉洁。
四、打造“蓝湾”风光,优化码头生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昌市交通运输局把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首位,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推进码头整治。一是大力整治非法码头。狠抓落实,南昌市交通运输局深入开展非法码头专项整治工作,结合实际出台码头专项整治方案,制发清单,对标对表,明确责任任务,拉紧责任链条。对全市47座码头进行合法性审查,取缔34座非法码头,共拆除吊机112台,拆除率达100%;破除地面34.35万平方米,拆除附属建筑61栋、计10000余平方米,储罐16个、计5000立方米。二是及时做好岸线复绿。还江于民、还绿于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一方面,对拆除的非法码头及时进行岸线生态修复工作,铺设草坪面积40余万平方米。另一方面,对临时码头按照高标准进行营运管理,全面按照环评编制报告要求,完善相应设施设备,不断提升港口岸线治理现代化,相信定能让绿色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三是加强船舶监测管理。通过沿江码头治理、污水污染物处置全覆盖等措施,全力满足环保要求。切割迁移了赣江流域核心区的22艘趸船僵尸船,集中清理了200余艘乱停乱靠船舶。在姚湾、鸡山、樵舍港区,设立了3个水域总面积达40万㎡的临时锚泊区,成为全省首个设立专门锚泊区的港口。
五、加强“绿廊”管护,优化基础建设。超前谋划,精心部署,经济振兴,交通先行。农村公路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南昌市交通运输局致力打造“畅安舒美绿”的农村公路,打出理念引领、创建示范、机制创新的“三套拳”。一是绿色理念注入公路建管养运体系。扎实推进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增加配套资金比例,同步完成辖区内农村公路的路域环境整治,做到沿线路域环境“八个无”及行道树完善,目前已植行道树6000余棵,修剪行道树、灌木等绿植15000余棵。2022年,南昌市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2021年,南昌市荣获全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南昌市涉农县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现全覆盖。二是公路提档升级打造示范工程新样板。根据《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实施“两整治一提升”三年行动。全市重要县、乡道计划完成“白改黑”建设89个项目,369公里,省道“白改黑”路面改造项目计划完成10个,建设里程86.152公里。积极开展绿色公路示范工程创建。湾里区罗亭-梅岭公路建设围绕“公路+”多种发展模式,成为湾里北部重要生态交通走廊,并荣获全省“最美十大农村路”称号。三是持续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安全度。我市深入开展农村道路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排查农村道路安全隐患风险点,扎实做好全市农村道路平交道口搭接路面硬化、增设振荡标线工作。截至目前,农村公路已安装波形钢护栏160.168公里,设置震荡标线9756.15平方米,道路硬化10735平方米,增设警示桩1043个,增设标志标牌956个。排查全市在册农村公路临水临崖、高陡边坡隐患2373处,设置护栏1023公里,完成整改2370处,完成率99.99%,省政府办2022年1号《参阅文件》专题摘登我市农村路域安全隐患整治经验方法。
市体育局:南昌规划建设全国篮球示范城市
打造城市体育靓丽名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省体育“一城一品”的总体要求,近日,南昌市下发《南昌市打造全国篮球示范城市工作方案》,不断深化篮球运动改革,坚持以扩大篮球人口规模和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逐步建立基础雄厚、体系健全、保障有力、氛围浓厚的篮球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篮球特色文化,全力打造全国篮球示范城市,将篮球运动打造成南昌城市体育靓丽名片。
近年来,我市陆续承办了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中国女子篮球联赛(WCBA)主场比赛、WCBA全明星赛、CBA季后赛及总决赛、全运会篮球预选赛等100多场国内高水平赛事,央视直播30余次,姚明、刘玉栋、王治郅等篮球名宿多次来昌参加活动,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深化篮球运动改革。一是建立健全地方篮球组织。充分发挥地方篮球组织及青训机构在推动篮球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到2025年,建成全市县区篮球协会12个,篮球青少年训练机构(俱乐部)60家以上,实现县区篮球协会、青训基地全覆盖。二是科学规划篮球场地设施。充分利用城市和乡村的荒地、闲置地、公园、林带、屋顶、人防工程等,因地制宜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篮球场地。据统计,除学校篮球场地外,全市目前超过1000平方米的社会室内篮球馆有42家,室内篮球场100多片,具备承担各类篮球比赛的硬件条件。三是加大篮球场地开放力度。通过政府补助、社会经营的方式,推动各级单位、学校篮球场地低费免费向社会全面开放。以点带面,汇聚人气,提高篮球运动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二、健全篮球青训体系。一是大力完善篮球竞赛体系。以“滕王阁杯”联赛为龙头,基本形成小学、初中、高中三级篮球联赛,部分县区如东湖区,以育新学校为枢纽建立了小学至初中、高中的“一条龙”训练体系。二是充分发挥体教融合优势。到2025年,在各级各类中小学批准成立一批篮球传统项目特色学校,落实篮球特色校一套篮球教材、每周一堂篮球课、每年级一支篮球队的要求。三是全面加强篮球教师培训。依托省市篮球协会的资源优势并联合军体中心,积极引入中国篮球协会、全省篮球教练员培训班落户南昌,抓好篮球裁判员的培训与发展,继续保持全市篮球裁判员在全省范围内的数量及技术优势。
三、培育专业篮球人才。一是整合各方资源。江西省体育局和南昌大学、南昌市人民政府三方联合组建江西省U系列篮球队,填补了我省近三十年来没有专业篮球队的空白。自2022年起,南昌市组建江西省U18专业篮球队,组队参加2023年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和2025全国运动会以及“体总杯”全国篮球联赛。二是加大培养力度。建设全市U15、U13、U11三个年龄的篮球梯队,并组织参加全省锦标赛、全国U系列及全国中学生篮球比赛等各级各类比赛,逐步提升运动水平。加大对篮球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篮球经纪人等专业人才的培训培养力度。三是加强交流借鉴。选聘高水平篮球专业讲师来昌授课,并选拔优秀教练员、裁判员、管理人员等到国内篮球发达城市进行培养深造,学习先进的篮球管理模式,加大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教练员、退役球员、高端管理人才引进力度。
四、打造篮球赛事品牌。一是不断放大品牌效应。进一步深入开展“滕王阁杯”全市青少年篮球联赛、“联发杯”CBO锦标赛、全国小篮球联赛(南昌站)、市直机关篮球赛、青少年俱乐部联赛等各类品牌赛事。2000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大型篮球赛事200余项,受众500余万人次,直接参与人数100余万人次。二是发挥城市辐射效应。密切与中部省会城市、广东七城市等友好城市开展篮球交流。同时,积极承接全国及部队的高水平篮球赛事。数据统计,2018年10月-2020年2月,南昌市先后共承办CBA、WCBA比赛近70场,央视直播12场,腾讯、虎扑等网络媒体对赛事全部直播,现场观赛球迷超过10万人。三是继续强化名人效应。先后邀请NBA球星霍华德、上海篮协主席陈德春等专业人士来昌授课,郭艾伦、刘玉栋等球星还应邀在南昌各大校园进行球艺展示,进一步推动了篮球的普及与推广。同时,鼓励社会组织、篮球企业邀请篮球明星来昌表演,拉动篮球市场发展,增强篮球消费黏性。
青云谱区:化解城市顽疾 扮亮城市面貌
青云谱区深入践行“五型”理念,按照“生态人文都市区、产业创新未来城”发展定位,以“五型”政府建设为抓手,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深耕老城更新,提升城市品质。
一、响应人民诉求,全力打通路网。受到历史因素影响,青云谱区多数道路被分割,形成多条“断头路”。为此青云谱区全力推进“打通断头路 畅通微循环”专项行动。一是细致摸底,摸清道路规划、制约问题、历史成因,逐个“解剖麻雀”,找出难点痛点,分类施策,对症下药。二是分类处理,按道路等级、实施难度以及工程迫切程度,进行精准分类,并按近远期分批安排实施。目前已打通新溪桥南路、昌安路西段(原惠民路)、博文路等10条道,建设总长度达10余公里,让“断头路”从“无解”到“有解”。三是提升改造,对20条背街小巷进行提升改造,对2条道路两侧建筑立面进行美化、亮化,对5条道路实施常态化彩化,对铁路沿线开展重点整治,道路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扮靓老城面貌,推动旧改工程。为全面提升百姓生活质量,刷新老城“颜值”。青云谱区开展老旧小区攻坚行动,通过“精细建”建设模式方式,使得老城更具温度。一是内外兼修重品质。规划工作是前提,是基础,是“龙头”,坚持规划先行,邀请北京清华同衡、上海同济、中国美院等国内知名城市规划设计团队实地考察指导,在交通、景观、建筑、配套、市政、安防等六个方面讲解社区改造规划,询问居民意见和建议,了解广大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真实想法。通过政府“列菜单”,群众“选口味”,满足群众差异化需求,实现老旧小区全面现代化升级。二是群众参与重质量。为了确保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全程参与,聘请48名居民担任老旧小区改造群众义务监督员,对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文明施工、施工安全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督,同时收集居民意见,发挥施工方与群众间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协调双发因为施工产生的问题,让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建立起居民义务监督的长效机制。三是文化传承重效果。通过挖工业文化底蕴,在改造中因地制宜,结合小区原有面貌和社区历史文化,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打造具有企业情怀、历史情怀的特色景观,保留了原有的韵味,改出了特色,留住了乡情。
三、打造美丽青云,提升环境质量。为持续扮靓城区颜值,我区全力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八大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提升。一是全力实现开门见绿。利用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在小区周围与小区内部统筹利用部分土地,建设“口袋绿地”与“口袋花园”,逐步美化城市环境。二是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完成全区所有227个居民小区、所有和165家公共机构的分类设施“两个全覆盖”,全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率达到36%以上。三是全力提升水环境治理能力。通过实施“高潮湖”水环境生态治理、大梵寺周边截污整治、“黄庄闸”控源截污等项目建设,区内水环境质量正在逐步提升,控源截污改造成效也逐步显现,在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上又更进一步。
高新区:用好三字诀 助推城市建设提质增效
南昌高新区聚焦整治遗留问题、推进产城融合、规范建筑行业,紧扣“破、实、严”三字诀,主动作为、对症下药、靶向发力,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城市建设工作,让城市更加便捷、更具魅力、更有温度。
一、坚持“破”字为先,扫清城市建设旧账。突破“胡子工程”堵点。聚焦规划A路和瑶湖西规划二路两大“胡子工程”,组建整治工作专班。区、镇、村三级联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通拆迁户思想工作,破解拆迁难题,定期调度,推动施工又快又好进行,较原计划提前半年实现两条道路全线通车。破除拆迁过渡款项痛点。开展拆迁过渡费清查专项行动,清理历年来各镇处向管委会预借的拆迁款和未缴的购房款共计16520万元,助力拆迁补偿、过渡费等拆迁资金的申请、拨付工作走上快车道。同时严把过渡费和安置资格审核关,审减过渡费360户、审减过渡费380万元,审减安置资格指标18人、审减安置面积810平方米。破解涉稳楼盘难点。及时建立资金共管账户,不断拓宽多建设资金筹措渠道,推动涉稳房地产项目复工复产,实现新力时代广场、新力锦瑶府、新力渥园、恒大御澜府等四个涉稳房地产项目成功交楼。
二、坚持“实”字为要,筑牢产城融合根基。出实招,盘活改造低效用地,完善城市配套服务体系。将城市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依托,以推动产城融合为导向制定《高新区城镇低效用地提升改造三年行动方案》,全面挖掘存量土地价值,盘活利用金科光盘凤凰仓、雅言人文创园等项目用地约300亩,改造一元数码、方大特钢等闲置土地600余亩,同时谋划引入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瑶湖分院、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高新第三中学、南昌三中扩建工程等一批省内顶尖的教育医疗资源,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服务设施,不断缩短企业、群众到好学校、大医院的“最后一公里”。谋实事,依托最美最潮高新,加速打造产业最实高新。重点推进尾水公园项目、江西人才公园等项目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新建50万平方米公园绿地,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就近逛园”;大力布局瑶湖里、华天夜市等极具地方特色品质的时尚新地标,持续完善“一圈、两节、三馆、多点”文化生态圈,用最宜人的生态和最潮流的配套吸引各类人才来区发展,打造省市人才集聚高地,为建设“最实高新”添枝加叶。
三、坚持“严”字托底,规范城市建设行为。以严的标准推进建设工程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出台《南昌高新区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南昌高新区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南昌高新区建筑施工企业信用考核办法》等系列管理办法,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建设项目从启动到验收环节各项配套制度都更趋完善。以严的要求开展工程建设“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截止八月份,突击排查工程项目55个,发现问题项目20个,通过下发检查记录、整改通知书,督促项目主体责任单位对62条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到位。以严的措施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百日行动”。全面推进排危整治工作,目前已排查自建房19203栋,鉴定出危房610栋(218栋C级、392栋D级),其中“四区、四边”专项排查自建房4275栋,经鉴定没有危房。上述610栋危房,已完成人员撤离、拆除改建等阶段性整改463栋,整改率达80%。
安义县“组团连片、集散为整”破题先行
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质
2019年以来,安义县创新工作举措,着力服务惠民生,推进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连片改造,按照“组团连片、集散为整”的改造思路,一体推进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建后管理、网格治理优化,该县老旧小区改造做法已列入全国第五批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
一、民情民意摸清底数连片组团。对全县2005年前建成的公房、房改房及商品房进行摸底,共摸底到161个小区(其中2019年1个,2020年78个,2021年61个(整合为15个片区),2022年21个(整合为10个片区)),对符合改造的小区以社区为单位进行连片组团申报改造计划。如2020年文峰社区申报改造小区15个,其中连片打造的小区6个;西门社区申报11个,其中连片打造的小区9个。
二、尊重民意搭建平台干群共建。“群众怎么说,我们怎么干”,按照“群众点单、社区接单、政府买单”的工作思路,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邻聚里”活动、“有事来说”平台及改造联络信息牌等组建线下沟通平台;利用网格微信群组建线上问题收集平台。改造前期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发布改造政策,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建议,及时调整改造方案。如:2021年改造的新华书店和开发小区、文广局宿舍和二轻局宿舍原定方案为拆除全部围墙扩大小区间交流,居民反映存在安全隐患。指挥部结合小区较小,活动场所少,确定采取拆除部分围墙设置人行通道,共享小区内公共设施。
三、惠民便民合理布局留住“乡愁”。按照“修旧如旧、功能提升”的原则,保留原有历史文化浓厚的部分围墙、老厂房等,按照修旧如旧、功能提升的原则,充分发挥原有建筑改建为文化墙、养老托幼场所等服务场所,老旧小区改造后功能提升显著、“乡愁”留得住。如:2021年改造的文峰小区,共拆除“隔心”围墙约2400平方米,违章建筑约3200余平方米,防盗窗约6500余平方米,整合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划设停车位116个(16个充电桩车位),绿化面积约1000平方米,原本独立的4个单位宿舍区全部融会贯通,小区内道路循环通畅,道路旁休闲座椅设置合理,绿化随处可见。提升原有的篮球场提升改造成灯光球场,增设儿童娱乐天地设施,保留原有老厂房进行提升改造,引入嵌入式养老服务。改造后的文峰小区留有三个人车分流出入口,安防摄像头(38个)抬头可见,现代化气息浓厚,原有的部分麻石围墙记录着小区历史,留住了居民的“乡愁”。
进贤县坚持“三个四”
着力提升全县城乡环境面貌“新颜值”
自开展“两整治一提升”专项行动以来,进贤县坚持把“两整治一提升”专项行动作为提升全县环境面貌的重要抓手,通过坚持四个引领、实施四项举措、抓住四个重点,高点定位、强力推进,以“严实深细”的作风确保专项行动取得扎实成效,着力了提升全县城乡“新颜值”。
一、坚持“四个引领”,强化顶层谋划推动。一是坚持组织引领。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三级书记”一起抓、相关部门各司其职抓,组织发动群众共建美丽家园。二是坚持规划引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专门聘请南昌大学乡建所设计团队和浙江大学规划设计团队对乡村振兴示范村、共同富裕样板村和路域环境进行统一设计和规划,力争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三是坚持政策引领。制定出台《进贤县2022年“比学赶超、争先创优”大比拼活动实施方案》,重点将“两整治一提升”工作纳入考核,结果与干部评先树优、提拔重用、绩效工资挂钩;年终考评排名末位的乡镇约谈乡镇党政主官,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四是坚持示范引领。一方面,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县领导先后率队赴上饶市横峰县、宜春市靖安县考察学习;另一方面,先后3次组织21个乡镇党政负责人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前列的乡镇召开现场办公会,形成比学赶超、你争我赶的浓厚氛围。
二、实施“四项举措”,确保工作有力有序。一是出台一个方案。制定并下发《进贤县“两整治一提升”三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细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路域环境整治、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层层压实责任。二是建立一项制度。建立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周召开专题调度会制度,听取共同富裕样板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路域环境整治整体设计方案汇报,提出修改意见,明确重点事项。三是成立一个理事会。坚持注重发挥村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每个共同富裕样板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都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引导乡贤积极参与项目设计和建设,特别是李渡镇、文港镇、温圳镇、长山晏乡等地乡贤踊跃捐资捐物,既弥补了建设资金的不足,又保障了项目的快速推进,目前全县社会捐款共计3734.6万元。四是紧盯一个整体。坚持“点线结合、注重连片、点片带面、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路域环境整治、农业特色产业提升的着力点聚焦到集中连片、整体推进上来,着力提升成片整治工作水平,确保全县城乡环境面貌得到整体提升。
三、抓住“四个重点”,项目建设高效高质。一是抓“三拆三清”。在“三拆三清”阶段,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坚持做到拆的彻底、清的干净,为项目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全县共拆除7.2万余平米的危旧房,旱厕161处,清运各类垃圾1.48万吨。二是抓流程简化。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抢回因疫情耽误的时间,我县在确保依规依纪的前提下,精简项目立项、评审、招投标等流程,极大压缩了项目建设准备周期。三是抓督导检查。组织专项督查组,持续开展“日常+专项”检查,对共同富裕样板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督办通知和整改意见书,并限期整改提高,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坚持每周一调度、半月一检查、一月一排名,排名结果全县通报。四是抓倒排工期。在明确项目建设周期的前提下,要求各乡镇每周四倒排下周项目建设工期,下周四反馈上周完成情况,循环反复,压茬推进,确保每天有进展,每周有变化。截至9月23日,全县93个共同富裕样板村已完工17个,完成工程量90%以上的25个,总体完成工程量86.4%;乡村振兴示范村市级点6个、县级点1个,总体完成工程进度72%左右。涌现出李渡镇港西村、钟陵乡杨家村、衙前乡老杨村等一批成效显著、美丽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样板村,全部工程预计10月中旬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