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政法规
江西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来源:市体育局  发布日期: 2022-01-13  访问量: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也是我省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的关键跨越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承载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新使命。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十四五”时期我省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为全面推进全省体育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全省体育事业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落实党的体育工作方针,紧紧抓住制约全省体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坚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开创了全省体育工作新局面,充分发挥了体育在建设健康江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强文化凝聚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全民健身开创新格局。体育设施建设显成效。全省新增各类体育设施1309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92.64%,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92.24%,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08平方米,中央和省级资金投入累计达11.54亿元。体育组织网络更完善。全省共有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2236个,全民健身站点16000余个。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总人数达到8.4万余人,年均举办县级以上赛事活动1700余场,参与人数近千万人次。

竞技体育呈现新气象。重大赛事获突破。获得奥运会金牌1枚、亚运会金牌2枚,获第十三届全运会金牌9枚、第二届青运会金牌44枚,均创造历史最好成绩,实现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参赛和金牌“零”的突破。后备人才培养有进展。创建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7个,省级后备人才基地37个,国家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5个,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37所,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44个,评选出“基层100精英教练员”125名、“800优苗体育后备人才”981名。足球改革添举措。印发《江西足球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江西省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和《关于江西省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实施意见》,年均举办校园足球比赛8万余场,校园足球人口超过180万人,建成足球后备人才定南训练基地,组建省级U系列足球队8支,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

体育产业实现新跨越。产业规模稳增长。“十三五”时期体育彩票累计销售280.47亿元,同比增长22.29%,销售门店5741个,累计筹集公益金65.39亿元。政策体系更完善。以省政府和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体育产业政策文件3份,出台体育产业相关发展规划7个、体育地方标准5个。产业载体有扩展。南昌市、新余市入选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大余丫山、庐山西海、婺源珍珠山乡获评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庐山西海风景区入选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培育国家体育产业基地7个,创建省级体育产业基地27个,其中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江西网球公开赛、全国农耕健身大赛等已培育成为国际有影响、国内知名的品牌赛事。玉山台球、定南足球、南康乒乓球、瑞昌羽毛球等“一县一品”产业项目特色更加彰显。                                                   

“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2017年省体育局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编制统一行政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图,规范行政权力23项;体育协会脱钩改革工作顺利进行,23家省级单项体育协会与体育部门脱钩。足协省市县三级分层治理结构初步建成。体育文化、体育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扎实推进;体育人才、体育教育、综治、后勤、史志、老干部、工青妇等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二)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业态结构融合升级,将为体育供需两侧提质扩容提供重要机会。体育强国建设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体育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广大群众体育健身需求日益增长,为体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巴黎奥运会等国内外重大赛事,对体育系统优化组织管理、创新备战机制、提升保障水平提出严峻考验。

我省体育发展面临诸多新机遇的同时,还存在诸如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公共体育设施有效供给仍显不足,全民健身城乡发展不平衡,体育社会组织服务能力不强,群众性体育活动有待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不强,项目发展和地域分布不均衡。体育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产品与服务品种不够丰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体育消费潜能有待激发,体育产业发展基础依旧较为薄弱。此外,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任重道远,体育投入机制不够健全,教体融合运行机制有待完善,体育文化软实力较弱。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体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省体育战线要站在“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我省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科学把握“十四五”时期我省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根本目的,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敞开大门、融合发展、依法治体,增强地方、体育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同能力,继续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各具特色,走出一条革命老区和中部地区体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江西建设作出体育的新贡献。

(二)发展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体育治理各领域、各环节,大力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体育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政治保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把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健康江西行动,构建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人群共享的更高水平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开放办体育。构建以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体育发展体系,深入推进“体育+”发展模式,促进体育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发展,着力推动体旅融合、体教融合、体医融合,开创全社会共建体育事业、共享发展成果的新局面。

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坚持全省体育一盘棋,统筹体育事业发展建设与旅游强省、文化强省、教育强省、健康江西建设相结合,更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体育发展的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相统一。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为改革方向,科学研判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改革、冰雪运动推广、体教融合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注重防范重大风险挑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体育发展社会化、市场化。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体育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提高科学健身水平,科学统筹国际国内优质体育科技资源,建设竞技体育科研保障复合型团队,加快推动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体育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生产、服务和商业模式,促进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体育服务业提质增效。

(三)发展目标

全民健身水平跃上新台阶。到2025年,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持续提高,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达到0.9块。

竞技体育实力实现新跨越。竞技体育“小、巧、水”发展战略持续巩固,多部门合作、多主体参与的体育竞赛体系更加畅通,项目布局更加合理,训练体系更加科学,运动队管理更加规范,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数量明显增加,力争在奥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等国际国内重要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青少年体育工作开创新局面。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体教融合取得新进展,青少年普遍掌握1-2项运动技能,身体素质明显提升,适应社会发展形势、主体多元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和分学段、跨区域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逐步完善。体校改革稳步推进,国家级、省级后备人才基地和省级特色项目学校提质扩量。

体育产业发展达到新高度。基本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推动形成消费引领、创新驱动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体育服务业产值占比显著提升,培育出一批有活力、有影响的体育龙头企业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较2020年翻一番,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推动体育彩票稳步发展,“十四五”时期累计销售额突破275亿元。

体育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体育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江西故事、提升江西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更加彰显,体育文化与江西红色、绿色、古色文化相融合,切实推进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江西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有成效。

体育科教创新形成新格局。科技创新对提高国民体质健康水平、助力竞技体育腾飞、服务体育产业发展的作用更加显著,涌现出一批高水平体育科技创新人才。建立“拿干净金牌”的反兴奋剂长效治理体系。

(四)远景目标

到2035年,我省体育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与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成,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等核心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更加优化,竞争实力明显增强。体育产业规模和质量大幅提高,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红色体育文化、江西地方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不断增强,成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名片。

三、重大任务和举措

(一)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存量资源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制定并实施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建立项目库,明确年度目标任务,推动实现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和行政村健身设施全覆盖。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要,科学合理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村庄)、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中心、小型体育综合体、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步道、社会足球场以及水上、山地等户外运动健身设施。保障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用地需求,严格落实新建居住小区健身设施配套建设标准和规定。主动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和计划有效对接,补足既有居住社区健身设施短板。充分合理利用公园绿地、城市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金角银边”区域建设便民利民的健身休闲设施。加大农村地区健身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加强中心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维修改造和提档升级。

持续增强全民健身设施运营能力。深入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工程,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委托运营模式,确保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属性和公益性质。推进江西省体育运营管理服务平台使用。鼓励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制定公共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使用绩效评估办法,加强评估督导,确保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取得实效。

大力扶持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加强地方各级体育总会建设,建立以体育总会为枢纽、单项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主体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动各单项体育协会向乡镇、社区延伸。加快推进省级体育社会组织改革,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综合性评估机制。实现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全覆盖。支持社会组织采取项目化、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升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能力。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建立多元主体办赛机制,普及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培育面向各行业、各人群的群众体育品牌赛事。积极组队参加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和全国社区运动会。举办全省运动会群众比赛、江西省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群众项目比赛、江西省第九届老年人体育运动会、江西省第四届智力运动会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利用元旦、元宵、重阳、全民健身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推广工间健身制度,鼓励各行业大力开展行业系统健身联赛。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大力推广居家健身模式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运用现代科技和互联网等新技术,探索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新形式,举办线上和智能体育赛事活动,推动网络赛事活动形成新业态。

促进重点项目和人群体育活动开展。落实冰雪运动“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和“三大球”振兴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进社区,普及冬奥知识和冰雪运动。广泛开展群众性“三大球”赛事活动,推动赛事活动向县域下沉,扩大群众参与面。推动农民、青少年、职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等人群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适老化程度和无障碍水平。

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更好发挥其在社区体育活动、科学健身等指导方面的作用。加强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的普及,开设科学健身大讲堂,鼓励体育明星等体育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健身直播活动,普及运动健身知识、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激发群众健身热情。做好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研究制定推广普及健身指导方案、运动处方库和体育健身活动指南,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加快全民健身场馆、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等体育场地设施智慧化改造。按照体育场馆信息化管理技术规范要求,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因地制宜配置完善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积极探索运用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逐步实现场地设施开放、体育赛事活动、健身指导服务等数据的互通与共享,打造健身设施电子地图、赛事报名与活动注册平台、科学健身指导数据库,满足人民群众查询、预定、获取身边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需要。

专栏:全民健身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内容

完成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项目200个。

新建或改扩建不少于40个体育公园,持续推动“公园体育化”改造提档升级。加快足球场地建设。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每万人0.9片足球场的标准确定本地区足球场建设数量。推进设区市城市社区足球场地建设,按照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实现新建居住社区内至少配建一片非标准足球场地设施,既有城市社区因地制宜配建社区足球场地设施。

鼓励各地结合《健身步道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健身步道建设,注重综合开发利用。

加快推进在学校、公园、体育中心、旅游景区、商业综合体等地建设陆地冰球、旱滑(旱雪、轮滑、滑板等)运动等设施。在河流的重要节点城市推动建设一批配有一定数量商业服务设施的运动船艇码头。在山地户外运动“两横两纵一中心”规划区域建设山地户外营地。鼓励有条件的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建设航空飞行营地。推动建成一批符合基本标准的汽车自驾运动营地。

(二)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探索体育发展新模式立足省情,坚持竞技体育“小、巧、水”发展战略,加强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社会力量之间的三方协作,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完善“省队市办”“省校联办”“省队社会办”等多种联合培养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办二线、三线队伍。科学布局竞技体育资源,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转训集训基地,创建一批国家集训基地。

做好重大赛事备战参赛和组织工作。做好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国内外重大赛事的备战参赛工作,针对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实行“人盯人”措施,完善全方位保障政策,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办好2022年第十六届江西省运动会,筹备好2026年第十七届江西省运动会。

打造科学合理的竞赛体系。协调构建多部门合作、多主体参与的金字塔式体育竞赛体系,健全竞赛组织与管理办法,畅通分级分类有序参赛通道,整合教育体育部门赛事资源,推动教育体育部门赛事的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地方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力量办赛的积极性,不断创新赛事举办和组织的灵活性、开放性和自主性。

构建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加强“训、科、医、教、管一体化”的复合型训练团队建设,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完善江西省竞技体育复合型训练团队管理办法和“吃好、睡好、练好、教好、管好”五位一体运动队管理体制。增强体系化保障能力,加强对团队成员的心理咨询和干预,以智能化、数字化带动训练科学化,实现对训练参赛的科学指导。

推动冬季运动发展。落实“北冰、南展、东扩、西进”冰雪运动发展战略,选择可发展项目,以点带面,推动冬季运动的发展。做好冰雪项目跨界跨项人才选拔工作,加大与冰雪运动强省战略合作力度,强化跨省联合培养模式,培养优秀冰雪项目运动员。筹备成立省级冰雪运动专业队伍,力争建设1个符合国家标准的冰雪训练中心和1个省级室内冰上运动训练馆。

以足球带动“三大球”发展。细化落实《江西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中期目标,进一步深化足球改革发展机制,广泛开展足球活动。继续强化省足协会员协会管理体系、竞赛体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青训体系和U系列省队建设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支持职业足球俱乐部做大做强。把足球改革经验推广至篮球、排球项目,办好省级联赛、杯赛和各类赛事、培训,进一步推动“三大球”职业化发展。

强化青少年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围绕体育“进校园、出校园”做文章。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体系、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建设、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发挥体校、学校和社会体育俱乐部三大竞技体育及青少年体育阵地作用。深化各级各类体校改革,建立江西体育后备人才新高地。支持发展体育职业教育,按照国家和省教育发展规划,鼓励创办体育中高等职业学校(学院)。积极创造条件,力争设立一所体育类高等院校。

优化竞技人才培养机制。继续实施“基层100精英教练员培养工程”和“800优苗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加强基层青年教练员的培训工作力度和质量。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教练员共建培训。完善教练员注册制度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深化教练员学院建设。加强退役运动员任教练员的岗前培训,探索建立退役运动员安置和转型发展平台,拓宽退役运动员就业渠道。

切实抓好反兴奋剂工作。坚决推进反兴奋剂斗争,积极开展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和风险防控工作,坚持惩防并举、综合治理,构建反兴奋剂长效治理体系,坚持“零出现”“零容忍”。完善江西省反兴奋剂工作领导小组和江西省反兴奋剂中心工作,建立健全食品、营养品使用风险预警机制。开展针对运动员和体育院校的反兴奋剂教育进课堂活动。

加强运动队思想政治和文化教育工作。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强运动队党建和运动员、教练员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在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探索建立体教融合、学训一体、线上线下互为补充的专业队伍文化教育新模式,建立促进运动员文化学习激励机制,加强对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的分析研究,完善运动员升学渠道,进一步规范体育类招生考试。

专栏2:竞技体育和青少年体育重点项目内容

一、重大体育赛事的备战参赛

做好2022年杭州亚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4年巴黎奥运会以及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等国内外重大赛事的备战参赛工作。

二、足球项目提升计划

制订《江西省足球协会U系列省队及竞技足球十年建设规划》和《江西省足球协会专业人才十年建设规划》,完善符合江西省省情的会员协会管理办法,推动全省足球改革发展。

继续打造以全省足球联赛和省足球协会杯两大核心赛事为主体的,赛制稳定、等级分明、衔接有序、广泛参与的“2+X”全省足球赛事体系。

以建成“区域青训中心”为目标,积极规范、大力支持各级社会青训机构建设,培育12家覆盖全省、辐射县区、服务校园的省级社会青训骨干机构,积极构建“兴趣普及、提高发展、精英培养”三级青少年培养体系。

不断完善专业足球场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建设1个省级足球训练培训基地(力争建成国家级青训练中心),建成1-2个省级、2-3个地市级校园足球综合训练(培训、比赛)基地。在有条件的县市区推动建设“足球公园”。

三、青少年体育发展计划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体育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改革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促进青少年体质提升,加强青少年体育发展。

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做强省级体校,深化市县体校改革。继续建设“基层100精英教练员培养工程”“800优苗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体育后备人才储备库,大力打造层次合理、输送畅通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建设“江西省青少年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省级后备人才基地达到40个,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达到80个,省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达到260所。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星级评定工作。

大力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积极推动体育项目进校园,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训练营。配合教育部门重点开展校园足球运动,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体育生活,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探索启动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评定和体育素养评价,使每位青少年普遍掌握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大力开展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推广,建立健全大众教练员培养体系,壮大青少年体育指导人员队伍,为青少年在校外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运动技能提供科学指导和服务。

鼓励公共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加强社区儿童青少年体育设施建设。

积极开展幼儿体育、亲子体育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网络。

(三)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一核三带多点”的空间布局,以大南昌都市圈为体育产业核心区,沿京九高铁线、沪昆高铁线、向莆铁路线打造体育产业增长带,以筹办国内外各项品牌体育赛事为辅助,以体育产业“一县一品”为支撑,以“体育+”模式为主导,促进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完善体育全产业链条,推动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利用我省虚拟现实(VR)产业优势,大力引导传统体育制造业向智能化体育产品转型升级。支持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等体育服务业为引领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持续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促进体育消费向参与型、体验型方式转变。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引导国有体育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促进体育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优质企业集中,培育一批体育龙头企业,扶持一批有特色、有潜力的细分领域中小微企业,推动产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

丰富体育产品供给。重点发展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服务业,突出“产城融合”,抓好“城际联动”,继续打造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江西网球公开赛、玉山中式台球世锦赛、玉山斯诺克世界公开赛、全国农耕健身大赛、南昌国际马拉松等大型体育赛事,不断扩大优质体育赛事供给,优化观赛配套服务。大力发展山地户外、水上、航空、汽摩、冰雪等具有消费引领性的体育项目。大力培育体育中介、体育培训和场馆运营等服务业态,积极引导体育传媒、体育科技、体育会展等衍生新兴业态发展。实施体育服务业精品工程,开发红色体育休闲项目,挖掘传统体育特色项目,借助江西生态资源优势广泛开展绿色体育活动。推进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体育制造领域应用。

挖掘体育消费潜力。实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工程,深入推动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复合经营、传统体育产业与新兴体育产业互动发展,推动体旅融合发展,鼓励体医融合发展,加快体教融合发展。大力支持大余丫山、庐山西海、婺源珍珠山乡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发挥南昌、新余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的引领作用,打造体育消费新业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通过全民健身公共积分、体育消费券等方式推动体育消费便利化,支持和引导群众体育消费。鼓励各级各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普及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效果,引导广大群众培育体育消费观念。

推动体彩稳定发展。坚持以“重公益、强体育、保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建设负责任、可信赖、高质量发展的国家公益彩票”目标要求,深入完善责任彩票管理机制、健全风险防控工作体系、扩大渠道规模、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夯实各项工作基础,着力推动形成以责任为先导、以品牌为引领、渠道产品两翼均衡、以技术为支撑、以数字化赋能、公益金筹集使用和宣传管理效益提升的江西体彩新发展格局。依法合规、积极稳妥地组织开展体育彩票销售工作,力争体育彩票年均销量稳定在55亿元以上。

专栏3:体育产业重点项目内容

挖掘、整理我省丰富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资源,适时举办全省传统体育大会,打造丰城武术、高安字门拳、鄱阳龙舟、客家龙狮等为代表的本土特色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节庆活动。

利用我省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优质生态资源,广泛开展森林探秘体验、射箭、赤足溯溪、定向越野、漂流、农耕等绿色体育运动。

争创1-2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3-5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创建省级体育产业基地达到40个。

持续打造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江西网球公开赛、玉山中式台球世锦赛、玉山斯诺克世界公开赛、全国农耕健身大赛、南昌国际马拉松等大型体育赛事品牌,吸引更多行业资源落地,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

力争到2025年,在全省规划建设10个山地户外运动区、10条山地户外运动精品路线、10个山地户外运动精品项目和10项山地户外运动精品赛事。

积极推广玉山、婺源、南康、瑞昌、定南、于都等地发展经验,培育一批“一县一品”体育特色县市。

积极推动江西省航空运动协会、武功山通用机场、武宁飞乐航空等3家航空飞行营地建设;到2025年,全省建成300家汽车自驾运动营地;鼓励和引导美丽乡村建设集文化、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体育综合体。

以全面对接融入协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为契机,支持定南县建设足球融合发展中心,支持全南县建设攀岩主题特色小镇,建设一批体育特色旅游区。

(四)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

推进体育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奥林匹克精神、中国女排精神,大力崇尚苏区体育精神,深入挖掘红色和苏区体育史,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江西体育故事。用好我省“红色、绿色、古色”文化资源,传承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体育文化精品工程和体育文化品牌活动,鼓励体育影视、体育音乐、体育摄影、体育美术、体育动漫等各类体育文化作品创作。推动体育文化“走出去”,增强江西体育文化软实力。

加强体育宣传力度。统筹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创新推广方式,拓展传播渠道,开辟体育宣传新阵地,健全体育宣传工作机制。做好体育对外宣传工作,增强江西体育在国内外体坛的影响力。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和协作,强化体育新闻管理和舆论引导工作,提高对体育的宣传力度和报道水平,积极宣传体育工作中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为体育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扩大体育交流合作。积极发挥南昌、赣州、景德镇“节点城市”功能,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交流合作,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深化与长江经济带省份、长三角城市群和港澳台地区的体育交流合作,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进省域范围内的体育交流合作,强化体育要素流动和资源整合,促进城乡、区域体育协同发展,提升我省体育发展整体效能。

(五)提高党建质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加强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不断拓展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不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紧紧围绕“十四五”时期全省体育发展改革各项目标任务,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加大对重大赛事活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重要政府采购行为的监督力度,有效管控廉政风险。坚持正风肃纪,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持续整治体育行业的不正之风和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持“零出现、零容忍”态度,加大对兴奋剂问题的预防、监督和查处力度,为体育事业健康发展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坚持管党治党“严”的主基调,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和各项要求,立足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统筹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教育、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推动建立跨部门的长效协调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促进资源共享,协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对各级体育总会、协会、俱乐部等社会组织的评价和监督,促进其规范、合法、高效运作。

(二)加大政策保障

完善公共财政体育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体育事业发展。推动体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渠道多样化。进一步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工作。落实体育税费政策,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估监督。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考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育用地需求,建立社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建标准和评价制度。研究完善建设用地标准,在国家土地政策允许范围内,保障重要公益性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设施、项目必要用地,并依法依规办理用地手续。

(三)夯实人才支撑

开展全省体育人才情况调研,着手研制全省体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聚焦引进“高精尖缺”体育事业领军人才和专业团队,鼓励高层次体育人才来赣创业工作。加强对高素质、高层次体育人才的培养,盘活现有体育人才资源,加快培养体育管理人才、竞技体育专业人才、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产业人才及体育场馆运营人才,拓宽人才供给渠道,形成全产业链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政策扶持和激励机制,加强与组织、编制、人事等部门的沟通,探索建立健全适应体育行业特点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人才评价机制。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国际国内合作,建立体育教学、科研和培训基地。

(四)加强安全管理

统筹抓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重点加强对赛事活动和场馆运营的安全监管。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加强部门协作和配合联动,建立安全工作体系。强化风险评估,出台办赛标准和配套措施,制定赛事风险管理办法,完善高风险项目体育目录,系统排查风险源和风险点,设立安全风险清单,建立“熔断机制”。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加强对赛事中介机构的指导监督,切实提高体育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五)确保规划实施

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本地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与相关规划的有效衔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管理,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对重点项目要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要建立健全规划动态调整机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的跟踪分析和评估,为调整目标任务和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依据,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名词解释:

1.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城市市民从居住地步行或骑行不超过15分钟范围内,便有可供开展健步走、广场舞、球类运动等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

2.“体育·惠民100”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为掀起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全民健身热潮,由江西省体育局、江西省体育总会主办,以100项活动、100万人参加、100%覆盖为目标,体现参与性、公益性、普惠性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

3.体育公园:是以体育健身为重要元素,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具备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体育健身、运动休闲、娱乐休憩、防灾避险等多种功能的绿色公共空间,是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4. 山地户外运动“两横两纵一中心”:两横指东北部的怀玉山脉和南部的大庾岭和九连山;两纵指东部沿赣闽省界延伸的武夷山脉和西北与西部的幕阜山脉、九岭山及罗霄山脉;一中心指环鄱阳湖地区。

5.“训、科、医、教、管一体化”:是科学化训练的具体操作模式,是运动训练与科(科研)、医(医务)、教(教练)、管(管理)保障控制系统的有机结合,是科学整合训练、科研、医务、教练和管理五大要素形成工作合力的有效机制与方法。“训、科、医、教、管一体化”训练模式形成了以训练为主体、科研为先导、医务为督导、教练为主导、领队为领导的科学化训练保障控制系统新格局,能够有效地推动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