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复出后,利用各种机会,在各种场合,阐述对外开放的思想。1977年7月23日,邓小平指出,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只有学到手了才能发展,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8月17日,他在会见丁肇中时说,企业也应该像科研机构一样派人出去学习,或者请人来教,以便吸收世界先进成果。1978年10月10日,在会见联邦德国新闻代表团时,邓小平指出,关起门来,是发展不起来的。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
邓小平在阅读文件
1977年11月3日邓小平会见美籍华人数理逻辑学家王浩
1977年8月17日,邓小平在京会见丁肇中夫妇
1978年5月7日,邓小平会见马达加斯加政府经济贸易代表团
1978年3—6月,中国政府派出了三路考察团出国和到港澳地区。港澳经济考察团回到北京后,向中央写出了《港澳经济考察报告》,提出把靠近港澳的广东宝安、珠海划成出口基地,力争经过三到五年,把两地建设成具有相当水平的对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吸引港澳客人的游览区的建议。
1978年5月22日,谷牧同比利时国王亲切交谈
1979年1月,邓小平在一份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的来信上批示:“这件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4月,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广东省委领导再次提出了利用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在深圳、珠海、汕头兴办出口加工区的意见。邓小平给予大力支持,并说,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根据邓小平的建议,1979年5月11日至6月5日,中共中央派谷牧带工作组赴广东、福建考察,研究兴办出口特区的问题。在充分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上,广东、福建两省起草了向中央的请示报告。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广东省委和福建省委的报告,决定先在深圳、珠海两市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出口特区。
1984年国庆游行队伍中出现的反映经济特区建设的彩车
1980年3月,中共中央在广州召开广东、福建两省会议,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
中国从此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窗口!
来源:《邓小平画传》等
供稿:游道辉
编辑:周潇宇
审校:鄢杰一
核发: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