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6日在西湖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西湖区人民政府区长 黄小燕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西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西湖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竭力打造“四梁八柱”,加快建成“幸福西湖”总目标,用一处处“点睛之笔”,在西湖大地上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画卷。
——用奋进之笔,书写发展迎难而上的精彩篇章。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在人民日报公布的2019年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中,西湖区连续六年上榜“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连续两年上榜“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被中国楼宇协会评为“楼宇经济最具投资价值城区”“楼宇十大经济活力城区”,全省唯一。在全省100个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排名中,西湖位列第三。桃花镇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101位,全省排名第一。
——用担当之笔,描绘政企守望相助的动人画卷。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获评“全省第三届营商环境优化区”。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减免税费5.19亿元,其中落实2019年新出台减税政策达2.87亿元,小微企业普惠性减免税费近1.08亿元(均不含省、市征管企业),切实做到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首次对纳税大户、星级楼宇隆重表彰,区级财政扶持金额高达1104万元,覆盖面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用实干之笔,镌刻百姓品质生活的美好图景。围绕“中国之治”时代命题,不断创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西湖模式”。成功申报“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省唯一。顺利获评“全省社区教育示范区”。老旧小区改造被人民日报头版报眼报道①。里洲“慢生活”街区、桃苑生态住宅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西的实践”专题宣介会视察点,先后迎接60多个国家50多个政党300多名政党领导人及代表视察。在全省率先实施“尊崇工作法”②服务退役军人,并在全省推广。
一年来,我们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形势企稳向好
——经济指标保持好成绩。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6%;完成财政总收入110.9亿元,在全省100个县(市、区)列第二位;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7亿元。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实际利用外资完成4.39亿美元,增长21.27%;实际利用内资完成83.95亿元,增长23.42%;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5万元,增长8.2%。西湖综合实力始终位列全省第一方阵。顺利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并荣获国家级先进集体,引入第三方调查机构的做法在全省推广。
——引擎驱动延续好状态。招商引资跑出高速。全年外出招商34次,接待客商270批次,首次与杭州市西湖区联合举办招商推介会。全年共签约世界500强雪松信托、独角兽企业滴滴出行等重点项目57个,签约金额402.4亿元,其中落户亿元以上项目40个,总投资179.77亿元。项目建设保持全速。持续奏响“大干项目”主旋律,总投资39.7亿元的4个省级重大项目、总投资15.5亿元的4个省市县三级联动项目、总投资175.3亿元的9个全市重点推进项目、总投资242.9亿元的26个全市重大重点项目,均实现开工率100%。总投资556亿元的64个区级重大项目,开竣工率98.4%。消费升级冲刺加速。首届“梦想小街”电商消费节成功举办,销售总额1477.59万元。占地360亩的玛雅水上乐园与经营面积12万平方米的朝阳天虹正式开业,引领洪城消费新时尚。第十八届绳金塔庙会游客超百万人次,实现直接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积极推动夜市经济发展,高品质打造绳金塔美食街夜市、IN食记—深夜食堂,在全省首创“夜市长”③制度,被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主流媒体报道。
——产业提质实现好势头。电商经济向“链上”延伸。全年实现电商交易额518.4亿元,同比增长39.24%。首次举办“淘遍江西”网络直播,省政府主要领导亲临现场并给予高度评价。“梦想小街”电商产业园被评为“江西省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江西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全年新增跨境电商企业7家,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1000万美元;年交易额突破60亿元,同比增长超20%;贡献税收达1510万元,同比增加175%。楼宇平台以“集群”扩容。全年新增5000平方米以上商务楼宇1栋,总数达77栋,其中税收亿元楼10栋。现有纳税楼宇企业6313家,全年新增楼宇企业948家,其中注册资金超亿元企业3家、千万元以上楼宇企业52家。楼宇企业贡献税收57.75亿元,占区财政总收入的50.18%。新增谊品生鲜等总部型企业5家。企业发展放“心里”呵护。全年发放“财园信贷通”贷款3.04亿元,风险补偿金余额2563万元,惠及企业81家,为企业减负约360万元。全面完成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全年新增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8家。产学研用体系逐步完善,成功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型企业57家,技术合同登记额实现4.83亿元,全省县域科技能力排名较去年上升7位。
(二)坚持高水平经营,实现城区功能品质提级
——由表及里推动环境提级。抓好外环境维护。“美丽南昌·幸福家园”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排名全市第二、“马路本色”及垃圾广告整治排名全市第一。全国行政执法“放管服”现场会,我区被列为参观点。全年整治违法建设285处、2.79万平方米,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实现100%机械化作业。完成18座垃圾站“灰改彩”,新建、改造公厕81座,150处社会公厕接入厕所革命APP。垃圾分类工作在147个社区布点。持续提升智慧化监管水平,全年数字城管平台受理案卷39.15万件,整改率达99.8%。“智慧西湖”平台采集案件12.6万件,整改率达99.59%。“天网+地线”监管模式④在桃花北路等路段成功试点。开设全市首个“城市管理巡回法庭”⑤,实现司法保护与综合行政执法良性互动。抓实内生态保护。投入4000万元实施西桃花河、龙河水质提升二期工程,在南桃花河河道实施水生态修复,着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积极组织赣江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全区出境断面及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率均为100%。全年种植各类花卉13万株,完成子安广场等2处“绿改彩”工程,打造绿地公园1个,保障主次道路、园林广场的绿化景观常绿常新。强力实施油烟、扬尘、禁燃、灰霾四大专项整治,在全市率先完成黑烟车电子抓拍系统建设。全区PM2.5年均浓度低于全市平均值,在主城区排名第一。
——由旧变新推动更新提级。大力度拆旧房。坚持把棚改旧改作为西湖第一品牌、第一民生、第一责任,顺利完成丁公路以西旧改项目,共1.67万平方米、158户。仅用21天完成私人住宅的交验房任务,8个月全面交付净地,刷新西湖棚旧改净地交付新速度,为市政府减少3亿元以上征迁成本。坚持依法征迁,全年启动2例司法强制执行、1例行政强制执行。大体量建新居。大朝阳A5地块安置房项目全面完工,完成安置1690户。郭家庄A地块安置房项目全面竣工,目前完成交付320户。西桃花河安置房项目全面封顶,计划安置1411户。完成朝阳片区9个安置房小区整改维修。全年发放租赁补贴2533万余元,保障家庭1.01万户,补贴总额全市第一。
——由点到面推动功能提级。做细群众“家门口”的点位。投入1.12亿元,先后实施东书院精品街区以及铁路生活区、广厦社区改造工程,惠及居民近8000户。按照“完善基本功能、补齐基础设施”的原则,分批次对康桥社区等12个点位实施微改造,在全市率先试点在居民楼安装电梯。我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接受省委主要领导视察,得到多位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⑥。被列为全省城镇老旧小区建设现场会视察点,并先后迎接省内外考察团近百批次。做优城区“会客厅”的布局。全力聚焦“出行难”,投入8869万元,大力实施郭家庄路等21条道路“白改黑”工程。投入810万元,在灌婴路等7条道路分别实施“暗改亮”“面改美”“上改下”工程。打通前进路等2条断头路,实施2处路口渠化改造,14处港湾式站台改建工程,不断畅通交通微循环。持续破解“停车难”,新增二七南路停车场等10处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2989个。全面接管朝阳新城管养工作,完成22条道路、20公里的管道疏浚,对片区内35座桥梁全方位检测,有效改善朝阳新城出行环境。
(三)坚持高效率保障,实现民生指数显著攀升
——保障基本托底,提升获得指数。把准就业创业“基础线”。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501人、“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138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335万元,贷款回收率达100%。顺利完成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退役军人接收等安置工作。扩大保障救助“覆盖面”。全年保障低保家庭3233户,共发放低保金2805.13万元,累计资助2121名生活困难群众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0.07万人。实施医疗救助2.42万人次,救助金额701万元。全区人均养老金增长5%,累计为1.96万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抓好社区治理“支撑点”。基层治理基础进一步夯实,全区137个社区高效整合为124个,并在新建住宅区增设社区1个。将全区划分为619个治理单元,建立业主委员会(楼管会)539个,覆盖率87.08%。建成6个市级“1+5+x”社区邻里中心,成功创建烟筒巷等4个绿色示范社区。第二批“幸福微实事”覆盖范围拓展至6个街道(镇),共票选民生实事项目283个。
——保持高质服务,提升满意指数。教育供给力求优质。“学在西湖”品牌唱响全省,先后荣获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贡献集体、全省党政领导干部履责督导评价优秀等次、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基层赛事优秀组织奖,全省唯一。站前路学校、珠市学校获评全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组建全区第三个教育集团--松柏学校教育集团,松柏学校朝阳校区、桃花第二幼儿园如期招生。加快学前教育普惠化,回收5所小区配套幼儿园转为公办幼儿园,提供学位1260个。桃花镇“桃花朵朵开”活动获评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健康服务提级优化。不断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第七医院老年医学分院基本建成,第六医院社区康复医学品牌渐具影响。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全年累计建立健康档案39.5万份,签约家庭医生服务15.7万人次;婚检率提升至95%。计生工作全市排名第一,获评全省先进区一等奖,累计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4298.19万元,发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金569.24万元。文体事业成果优异。加快构建“书香西湖”,建成朱紫巷城市书房,打造“悦读书屋”12个。非遗舞蹈《西湖得胜鼓》荣获国家级金奖。成功举办首届“西湖文创造物节”,“文化惠民大礼包”项目参与人数达2万余人次。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投入1148.1万元打造区全民健身中心。成功承办2018-2019年中国乒超联赛南昌赛区比赛。在十五届世界夏季特奥运动会上获得4金1银好成绩;荣获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跳水比赛男子团体冠军、全省青少年业余训练十强区;在江西省百县青少年足球运动会上,历史性荣获男子一等奖。
——维护社会秩序,提升安全指数。防控结合态势不松。全面完成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接入“天网”视频探头4600个,区、街道(镇)综治视联网实现全覆盖。投入1000万元,全力打造区级智慧平安小区信息平台。新建改造智慧平安小区34个。实施融合警务机制改革,桃花镇国贸阳光社区获评全国“扫黄打非”先进基层示范点称号,全市唯一。全力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累计破获九类涉黑涉恶类刑事案件34起,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4%,连续六年实现大幅下降。矛盾调处标准不降。运用多种手段化解矛盾,赴京非访总量同比下降60.2%。荣获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深入开展欠薪治理行动,累计追讨拖欠工资2723.8万元。全年开展行政调解1.01万次,调解成功率99.3%。人民调解案件1065件,排查纠纷575起,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局面。安全监管力度不减。获评全省应急管理综合考核优秀等次和全省消防工作优秀县区。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七大专项整治,排查整改隐患5641条,责令停产整顿企业12家,实现重大隐患整改率100%。稳步建设“智慧消防”,火灾起数同比下降10.17%。坚决捍卫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年食品抽检2585批次,创建“放心消费示范餐饮单位”17家,在供餐学校、幼儿园食堂实现“明厨亮灶”全覆盖。全年受理市场举报4757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12.8万元。
协调发展其他各项社会事业,武装、青年、妇女儿童、老龄、人防、档案、自然资源、对台、爱国卫生、红十字会、民族宗教、防震减灾、农业农村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四)坚持高标准建设,实现五型政府纵深推进
——持续把法治理念贯穿始终。依法行政履职。全年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23次,常务会议集体学法8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77件,受理审结行政复议案件30件。“智慧社区矫正”项目全面完工。司法行政系统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三、全市第一。荣获全面依法治市优秀单位,十字街司法所获评“全省五好司法所”。依法改革攻坚。顺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机构数量调整为20个,新组建应急管理局等部门,设立全省唯一的县级现代服务业发展局。启动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整治清理社区挂牌2400余块。全面完成公车改革。按照“退一进一”原则,实行临时聘用人员限额管理。依法接受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4件、政协委员提案132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实现100%。政务公开信息2.37万条。首次实施区政府班子成员向人大常委会述职制度,高效落实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积极参与全省“党风政风热线”现场直播。
——坚持把务实高效作为主线。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区智慧政务平台正式上线,全年发文4632份、登录点击20余万次。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模式,执行率达100%。在政务门户网站发布政务信息20万条,荣获“江西省云网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审核审批“一次办好”。列入全省第三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范围,共公布四批次“一次不跑”“只跑一次”事项500项,占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85%,累计办理“一次不跑”“只跑一次”事项近2.5万件。开展365天“不打烊”政务服务,累计错时延时服务办理1.45万件。急事难事“一键办理”。“赣服通”西湖分厅正式上线,累计注册用户突破10万人。优化“掌上一窗”服务,教育、医疗、交通等22个事项实现“指尖办理”,创新拓展10项个人办理类事项、3项特色事项,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时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主题教育再升华。在政府系统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年筹集资金2.75亿元,集中力量办好76件民生实事。实施“背起老城新愿景、包办百姓烦心事”活动,组织区政府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事、难事。作风建设再严实。持续深化“五型政府”建设,全年共受理“12345市长热线”投诉建议1.4万条。大力整顿“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全年查处作风问题140个,处理235人。用好“四必谈”方式抓早抓小,累计履责约谈1011人次、提醒约谈315人次、任前廉洁谈话367人次,追责问责25件32人次。资金管控再规范。有效把控政府性债务风险和隐性债务风险,全区财经纪律总体良好。全面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预算追加。全年完成审计监督项目30个,完成12家单位23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民生保障资金和惠民项目专项审计实现“三个100%”到位。完善区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西湖风雨兼程、不负众望,各项事业取得丰硕成果。迈入新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区经济社会运行带来严重冲击。在这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面前,全区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打出疫情防控和稳定增长的“组合拳”,以工作的确定性战胜疫情的不确定性,以有效的管控力跑赢疫情的传播力,构筑起应对疫情冲击的钢铁防线,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
这是守护生命的防线,必胜的信念“感天动地”。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防控总要求,在前期全市主城区确诊人数最多、防控压力最大的不利局面下,坚持“总量、存量、增量”一体严控,紧紧扼守外来输入、社区出入、隔离禁入三大关口,严格执行抓苗头、抓潜在、抓风险三大举措,陆续发布24号指挥部令,在全市率先实行居民出入等“十个从严”管控,对皇冠小区等5个区域实行全面疫情封闭管理。累计设置联防联控点位301个,对5124名六类重点人员实行闭环管理,核酸检测6334人次,在较短时间内成功遏制疫情蔓延势头。3月11日起,全区疫情风险等级从中风险转为低风险。确诊人数实现全清零、无反弹。
这是稳定发展的战线,奋发的进取“只争朝夕”。第一时间出台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18条政策措施,从优服务、扶实体、扩投资等10个方面,全力为企业复工达产保驾护航。累计对770余家参保中小微企业实行社保免征,缓交、减免社保缴费1198.8万元,区级国资平台减免企业租金41.71万元。加大创业扶持和就业保障力度,累计提供就业岗位923个,审批发放创业贷款2360万元。针对企业融资需求,搭建政银企联动平台,为63家企业对接投放贷款9759.2万元。精心组织第二届梦想小街电商消费节,300余家企业商户踊跃参与,交易额超亿元。
各位代表,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人民战争中,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栉风沐雨,广大医务工作者逆行冲锋、舍身忘我,广大市民支持大局、主动配合,全区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涌现出一批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凡人善举和先进典型,奏响了一曲和衷共济、万众同心的时代赞歌!在此,我谨代表西湖区人民政府,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以及公安干警,向自觉服从防控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的广大市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过去一年关心、支持、帮助西湖发展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驻区部队、辖区各单位以及离退休老同志、社会各界贤达,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过去一年尤其是这场疫情大考,让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短板不足、问题挑战:受疫情冲击,
我区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增大,区级财政持续紧缩;改革创新力度仍然不够,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品质仍有欠账,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离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着力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聚焦彰显省会担当,展现西湖应有作为,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突出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品质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民生福祉改善、作风与队伍建设,全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奋力夺取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双胜利”,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让发展成果为群众所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财政总收入增长4%左右;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左右;
实际利用内资增长10%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
迎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我们初心不改、奋勇前行,围绕上述目标:
新的一年,我们将紧扣目标不动摇。这个目标,就是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将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不断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始终保持西湖在全省“县域经济引领区”“城市更新特色区”“社会事业繁荣区”的优势地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新的一年,我们将锚定坐标不松劲。这个坐标,就是全面建成人民满意的“幸福西湖”。幸福西湖就是要经济富强、群众富裕、市场富足。2020年,我们将在确保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的基础上,力争同步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00元左右。让幸福成为西湖的最亮品牌、群众的最深感受、社会的最大共识!
新的一年,我们将把准航标不偏移。这个航标,就是围绕“四梁八柱”总体布局,为“中国之治”写下“幸福西湖”的生动注脚。我们将深入贯彻区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高水平推进中心城区治理现代化,全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开启“中国之治”西湖实践新征程。
具体来说,主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完善更具结构性的产业格局,为幸福西湖强化源动力
——加快转型步伐,拼争产业发展新高度。以结构优化为主攻方向。实行产业链“链长制”,做好筑链、补链、延链、强链文章。全力做强商贸消费、文化娱乐、数字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推动中粮大悦城等一批标杆性项目落地。积极协助洪城大市场整体搬迁,加快引导一批限额以上传统批零住餐行业,向连锁品牌、新零售示范等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力争培育20家新零售示范企业。聚焦大数据、区块链⑦等新兴领域,持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的培育力度,力争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5.2亿元。以平台建设为主轴定位。全面释放楼宇经济“立体工业园”的带动效能。加快“赣江明珠”等新兴地标建设,确保新增5000平方米以上商务楼宇1栋。推动西湖“梦想小街”扩容升级,打造流量经济特色产业园,力争每年孵化不少于100家流量经济企业,加快构建“一园多部”格局。着力打造省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市级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电商交易额超70亿元,贡献税收实现再翻番。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用好全省赣商大会、“三请三回”等招商平台,有针对性面向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和注册资本亿元以上税源企业做好招商工作,强力推进雪松控股区域总部、中国铁建江西区域总部等重大项目入驻落户。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年”,密切跟进总投资82.41亿元的8个省级大中型项目,持续发力总投资242.82亿元的23个市级重大重点项目,全力抓好总投资541.26亿元的57个区级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在年底项目开竣工率不低于90%。
——加快消费升级,打响“购在西湖”知名度。升级中心商圈支点。以新建、改扩建商业综合体和商业街为抓手,进一步整合、提升以西湖万达、朝阳天虹为代表的“滨江商圈”,以华侨城板块为代表的“临湖商圈”,以中山路万寿宫绳金塔为代表的“老街商圈”,全力构建“三足鼎立”的消费支撑体系。提升特色街区看点。围绕创建国家级、省级特色街区目标,积极申报万寿宫国家高品质步行街,推进进贤仓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设计,加快绳金塔民俗风情街二期建设。全力建成华侨城欢乐大都会、曲水湾滨水商业街,整体打造玛雅文化城,实现“一年四季皆可游”。助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和井象风情商业街年内开街,使之成为南昌文化地标。用足桃花镇产业优势,加快推动桃花商业广场、恒业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培育新兴消费热点。大力推动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加快以节兴市、人气旺市步伐,精心筹备第十九届绳金塔庙会,协调苏宁易购、天虹等大型商超共办“618年中大促”“全民818发烧节”。加快“六夜”经济发展,持续做强船山路夜市,优化绳金塔美食街夜市。积极引导个性化定制消费,引导洪城商圈专卖市场向专业市场转型,加快“她经济”“童经济”发展。
——优化服务效能,提升营商环境美誉度。倾力助推企业发展。继续落实《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18条政策措施》,全力兑现疫情期间创业贷款、税费减免、企业社保缓缴免缴等扶持政策,助力企业渡过经营难关。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审批时间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重大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容缺后补”。区内重大项目审批耗时减少20%以上,企业开办全流程耗时压缩至2个工作日。拓宽对接民营银行、股权等融资渠道,确保政策兑现满意率95%以上。做好清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着力维护行业秩序。完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纳入标准和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创建“放心消费”,确保投诉办结率100%、投诉调解率85%以上。正式启用区级食品检测中心,确保农产品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做好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的保障监管。继续做好“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严肃查处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繁荣有序、健康良好的市场秩序。
(二)形成更具普惠性的民生体系,为幸福西湖凝聚向心力
——根本是让群众得实惠。突出公共属性,满足群众基本需求。着力稳定就业总量,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确保新增城镇就业0.83万人次,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基本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扎实推进医疗保障扶贫,确保城镇贫困患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90%。加快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重点解决3633人的“两不愁三保障”⑧,确保圆满完成城镇脱贫解困任务。健全基本殡葬服务制度,实现殡葬“五免”直补。突出公益属性,满足群众健康需求。进一步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完善应急处置和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着力实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积极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确保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以上。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控烟等16个专项行动,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新增到19项。高质管理市七医院老年医学分院,打造“医养结合”典范。引导区属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全区新增7处社会足球场,在每个街道(镇)建设1处以上公益性篮球场或羽毛球场。全面做好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工作,力争近视率总体下降0.5%。突出公平属性,策应群众发展需求。坚持教育公平,确保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100%,保障困难家庭子女“零辍学”。推动民办幼儿园向普惠性幼儿园转变,力争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5%以上,公办幼儿园占比达到50%。着力解决好“一老一小”⑨问题,打造全省首个公办0-3岁托育服务中心,完成区福利院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
——关键是让政策更普惠。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全年安排1.85亿元,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等兜底保障;安排4.8亿元,用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补助等教育事业项目。加快建设“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对实施期超过1年的重点项目实行全周期跟踪问效,健全行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动全民参保计划,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合并实施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低保对象医疗费用救助比例再提高5%,基本实现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尊崇工作法”,加快打造2个全国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和8个全省尊崇式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争创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的双拥模范区。
——重点是让治理能共惠。聚焦政治为引领、法治为保障、德治为根本、自治为基础、智治为支撑“五治融合”,全力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做好社区治理的课题。以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为统领,推行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驾马车”联动治理机制。积极推进“家改居”,在新建住宅区设置居委会,推动社区服务全覆盖。不断提升基层民主自治水平,实现小区业委会等居民自治组织覆盖率达到90%。积极实施第三批“幸福微实事”项目。认真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破解社会治安的难题。严厉打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违法犯罪,深入排查经济金融、公共安全等风险隐患,抓实“一十百千万”行动⑩,加快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行业领域整治行动,确保完成“长效常治”目标任务,奋力夺取压倒性胜利。加快推进派出所融警机制改革,深化信息化警务机制改革。贯穿平安和谐的主题。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创建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重拳整治建筑施工等七大领域隐患,全力做好集资纠纷、医疗纠纷等领域的矛盾调解工作。实施消防设施提升工程,加快“智赣119”消防物联网⑪一期建设。持续做好朝阳新城34座桥梁的维修养护,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三)打造更具厚重感的人文氛围,为幸福西湖增添感染力。
——提升社会文明素质。坚持价值引领。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组织开展“第十四届邻里和睦月”活动,做优“天灯下故事会”等品牌。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区级组建十支行业性志愿服务队伍,实现志愿者注册比例占全区总人口13%以上。在南浦街道试行“时间银行”。发挥榜样引导。持续打响邱娥国、邹德凤、高国兰工作室品牌,积极发挥阿卜杜拉的民族团结示范作用,在全区各行各业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着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构建区、街道(镇)、社区三级服务体系。
——提升公共文化特质。完备文化功能布局。积极推进区公共图书馆、区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力争两馆达到国家二级以上评估标准。新增城市书房、图书流通点等6个阅读设施。推动社区(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确保桃花镇综合文化站达到国家三级以上评估标准。启动“馆藏西湖”建设,做好算子桥侧3处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完善各类非遗馆、艺术馆、陈列馆布局,留存“千年南昌看西湖”的城市记忆。完善文化供给格局。积极谋划群众文化生活提级升档,力争打造群众文化活动示范点5个,培育优秀文化活动品牌5个。探索文创园、文博园建设。试点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运营,逐步将社会运营比例提升至50%。不断旺盛文化消费,力争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达到200元以上,城乡居民文化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超6%。
——确保全民教育优质。实现高品质的教学水准。继续实施卓越教师奖励,加快建立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为序列的教学梯队,力争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率90%以上。全力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本地公务员。基本消除大班额,56人以上大班额占全区班级总数控制在1.56%。在羊子巷小学试点“智慧作业”。打造高品位的教学环境。加快推进站前路学校云海路校区等5个项目建设,确保站前路学校华侨城校区9月开学招生。加快构建区级教育资源云平台,重点推进6个校园创客空间、21个VR创新体验课堂、14间精品录播教室建设。将科创纳入课程体系,完善科创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加快实施校园千兆光纤互联工程,全力打造“智慧校园”。
(四)构建更具舒适性的城区环境,为幸福西湖提升吸引力
——亲和为基,使城区生活更宜居。形象打造突出持续性。开展彰显省会担当、唱响“南昌品牌”城市建管十大提升行动,规范施工围挡等“四大领域”,抓实“马路本色”等“五大行动”,推进背街小巷等“六大整治”,重点实施农贸市场综合整治百日攻坚,在破除城市乱象中不断提升西湖窗口形象。逐步推广“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模式,确保主体对象强制分类覆盖率达到95%,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在35%以上。常效管理提升专业度。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升级智慧西湖2.0版,提升城市智能系统识别效率。试点建立“一长四员”机制⑫,探索组建“城市管家”队伍,形成标准明确、管理规范、联动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指挥监督体系。完善环卫市场化运行机制,力争市场化率达到50%。深入推行“五定一网络”管理法⑬,以及“天网+地线”“城市巡回法庭”等人性执法模式,让城市管理更加规范、更有温暖。
——轻便为先,使城区功能更完备。全面配齐基础功能。完善交通道路体系,加快新建西桃花河安置房丰物路,推进朝高路等7条道路“白改黑”、郭家庄路等8条道路绿化改造。完成朝阳新城桃花南路拓宽工程、水厂路续建工程,实施主次干道修补工程,确保区管道路完好率95%以上。积极改善“停车难”,建设孺子亭公园南门等6处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3006个。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新建公厕30处,确保区内每平方公里3-5处公厕。持续提升宜居功能。抓好西桃花河安置房项目收尾,圆满完成1411户安置交房。不断丰富社区周边教育、医疗、养老资源布局,加快建设一批业态齐备、服务有序的新型“1+5+x”社区邻里中心,试点将街道权属民办幼儿园转为公办幼儿园。优化居家养老网点布局,加快50个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2家社区嵌入式养老院建设。
——清新为要,使城区品味更高端。修旧立新,实现“城在景中”。争取棚改资金,稳妥推动丁公路以西(二期)等旧改项目,合计4.86万平方米。加快改造朝阳小区等25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1.77万户。加快推进C、D类危旧房整治,继续指导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不断提升老旧小区硬件设施水平。在西湖街道试点安装太阳能楼道灯,始终照亮群众回家路。生态更新,实现“景城交融”。抓紧完成2016年以来中央及省环保督察问题的整改销号,确保顺利通过第二轮环保督查“回头看”。狠抓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等专项整治,确保空气质量达标。严格贯彻落实“河湖长制”,以桃花河、龙河治理为重点,切实打造水岸线景观带。保护好赣江母亲河,确保赣江出入境断面水质100%达标。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建设13处“邮票绿地”,新增城市绿地1.47万平方米,实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7平方米,绿地覆盖率38.9%。
(五)推进更具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为幸福西湖充满公信力
——强化全面精干的组织机构。在方向上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执行党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区政府系统全面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深入开展“彰显省会担当,我们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答好“时代之问”。在方略上实施集约管理。加快实施事业单位改革,高效整合同职能单位、小散弱单位,全面清理事业单位行政职能。推动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对街道(镇)党政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实行限额管理,桃花镇控制在9个,街道控制在5个。赋予街道(镇)更多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依法将首批审批服务执法方面68项权限赋予各街道(镇),加快推进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整合,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强化高效能干的制度架构。提升政务服务的便捷度。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改革,将涉及15个部门的126项行政许可及审批事项统一划转。加快成立区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推动行政审批事项集约管理,确保申请类服务事项“一窗式”办理率100%,“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办理审批事项达85%以上。优化“赣服通”西湖分厅服务流程,整合接入10个高频事项和2个特色事项,力争注册用户超20万。大力推进电子税务局建设,力争主要涉税服务事项90%实现网上办理,50%以上涉税事项实现一次办结。不断提升12345政府服务热线运行效率,确保办理满意率在95%以上。加强政务体系的透明度。推进区、街办(镇)两级政务公开标准化,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开设在线办事入口,确保政务公开不少于2.6万条。完善预算标准体系,加快预算审查平台建设,做好投资项目、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监管。推进政府投融资和项目建设体制改革,完成区属投融资平台战略性重组,完善区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管理。
——强化忠诚实干的队伍结构。强化忠诚意识。全面推进区政府系统干部队伍的忠诚教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创新思维。把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思维融入区政府决策与管理,及时建立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制度,试行区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向区人大常委会述职制度,试点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加快组建法律顾问团,充分发挥法律智库作用。强化担当作风和服务理念。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加快完成10件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进一步改进督查考核方式,持续精简会议文件,确保区政府及办公室发文总量再压减5%以上,区政府简报数量再压减7%,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强化过硬纪律。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营造崇尚实干、担当奋进的干事氛围。积极压缩一般性支出,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积极落实人大询问制度和政协专题协商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各方面监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确保实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目标。
各位代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拼搏奋进、风雨兼程,只为遇见更加美好的幸福西湖!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全力彰显省会主城区担当,为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作出西湖新的、更大的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人民日报头版报眼报道:2019年12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报眼以“投资见效快,干得更带劲”为题,报道西湖区老旧小区改造审批快、结算快、速度快。
2.尊崇工作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西湖区把尊崇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基本内容是:“打造一域一队伍、建立一人一台账、落实一家一对接,组织一周一活动、开展一月一堂课、实施一季一走访、举办一年一评选”。
3.“夜市长”制度:是指由区政府领导轮值担任“夜市长”,统筹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指导和协助夜市运营方做好业态布局与经营管理的工作制度。
4.“天网+地线”监管模式:依托“智慧西湖”平台组网,在桃花北路、船山路等4条道路,试点店前1米施画标线,道路两端分别安装高清云台,实时监控出店经营行为。
5.城市管理巡回法庭:针对可能出现的“处罚结果不满意”“上诉问题不好跑”的问题,探索司法与城管协作机制,通过加强与法院联动,着力解决行政处罚执行难等问题。
6.省政府领导批示:省委常委刘强同志对我区城市品质与功能工作作出批示:桃苑社区、绳金塔等老城区改造提升工程,有特点、有亮点,确实下了功夫。副省长吴忠琼同志对我区老旧社区改造作出批示:西湖区针对城市中心老城区的老房、老院、老街、老设施,环境脏乱差等“四老一差”顽疾,探索出了一套务实管用、互利共赢的好思路、好办法。
7.区块链:新兴信息技术术语,是指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8.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9.“一老一小”问题:“一老”是指养老服务;“一小”是指婴幼儿照护服务。
10.“一十百千万”行动:“一”即建立一个扫黑除恶常态化的长效机制;“十”即开展十大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百”即实行百起大案挂牌督办;“千”即开展千名涉黑涉恶逃犯缉拿追捕;“万”即确保万起案件依法审结。
11.“智赣119”消防物联网:利用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整合独立烟感报警器、消火栓、安全用电监测、消防设施远程监控管理系统以及数据中心,实现消防物联网信息并网监测,构建标准化、精准化的城市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12.“一长四员”机制:即由网格长,执法员、保洁员、设施养护员、绿化养护员组成的城市管理网格化管理队伍。
13.城市“五定一网络”管理法:即按照洁净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思路,重点针对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市场周边、社区庭院等城市管理重点领域,构建“定时、定人、定位、定标、定奖惩”的管理、作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