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1日在西湖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
西湖区人民政府区长 陶亿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西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1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统筹安全和发展两件大事,拉高线促发展,接地线强发展,筑底线保发展,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中汲取自信发奋动能,在彰显主城区主担当中齐心创新求进,有力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精彩开局。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稳增长扩总量,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经济指标提速进位。首位度提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0.68亿元,同比增长10%,总量全省县(市区)第四,增幅全市第二;财政总收入(省口径)118.4亿元,同比增长12.8%,总量全省第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23.5%,增幅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3亿元,同比增长19.5%,总量全省第一;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7%,增幅全市第五;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274.8亿元,同比增长17.6%,总量全省第一。富裕度提质。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达到初等发达国家水平;每平方公里产值达19亿元,地均GDP位居全省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位居全省前列。美誉度提高。获评全省“五型”政府建设先进集体、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单位、中国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全市服务业发展优秀奖等荣誉。
项目招引提质扩量。引的力度更大。参加省、市各类重大招商活动7场,举办区级专项招商活动3场。全年完成签约项目59个,签约金额204.61亿元。成功引进总部型企业24家。实现实际利用外资(省口径)3.91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省口径)52.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和8.42%,增幅均为全市第二。推的速度更快。在全区上下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总投资645.97亿元的61个区级重大项目已全部开工,投资完成比全市第一。帮的精度更准。深入推进“辖区企业认亲”活动,与1102家企业结对“认亲”,解决企业诉求347个。持续开展减税降费,累计为企业减负1.99亿元。加大金融扶持实体经济力度,为70家企业发放财园信贷通3.29亿元;召开政银企对接会4场,帮助企业获得银行授信253亿元。
产业发展提档升级。业态转型升级。成功举办首届数字经济发展大会,数字经济营业收入实现46.43亿元,同比增长12.3%。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650亿元,绿滋肴等6家企业获得市级电子商务示范称号。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营,入驻企业超过200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13.32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2.08亿元,同比增长16.85%。平台扩容升级。“梦想小街”数字经济多园格局初显,其中“梦想小街”电商产业园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被评为全市小微创业创新示范基地;颐高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自去年8月开园运营以来,已落户企业12家;建成绿梦大厦数字产业特色楼宇1栋,打造万寿宫文创、万马服饰城等直播基地4个。新增楼宇企业1127家,其中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15家。全区楼宇企业贡献税收60.26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50.79%。消费优化升级。全年举办各类商贸消费活动100余场,发放消费补贴500万元。设立西湖分会场,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米粉节,吸引客流量20万余人。江西苏宁易购被评为全省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示范项目,朝阳天虹、谊品弘科技被评为全省支持引进和培育商贸品牌项目。万寿宫、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分别入选省级商业街区改造提升试点街区和重点培育街区名单。
(二)抓建设重管理,城区环境彰显新风采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交通出行更加便捷。桃花路、绳金塔周边4条道路正式通车,分别是全市第一个和第二个完工的“胡子工程”1;水厂路、丰物路等道路综合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城区道路交通更加顺畅。开展城市路灯照明“暗改亮”工程,维修更换路灯2163盏、电缆3667米,全力保障居民夜间出行安全。基础设施更加齐全。新建停车场33个,新增泊位数2738个、无障碍停车泊位数230个,在全市率先完成无障碍停车场建设。维修破损路面4万平方米、人行道9.8万平方米,更换路沿石5832米,市政设施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建成九洲大街、安石路、侨香路绿道9.3公里,新增城市邮票绿地5处。种植各类乔灌木22.65万株,修剪维护行道树2.12万株。打造朝阳新城市民休闲运动公园、朝阳足迹公园、华侨城玩美公园三大公园,满足群众休闲游憩、体育健身需求。
城市品质显著提升。精心推进旧城更新。完成江西中医药大学抚生院区、绳金塔周边6条道路综合改造房屋征收工作,涉及473户、2.4万平方米。绘制西湖区老旧小区改造分布网格图,高品质完成老旧小区综合改造51个,涉及646栋、2.29万户、167.26万平方米。其中,南烟小区改造项目先后迎接民进中央调研组、华东六省一市政协代表团实地考察。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6台,新增充电桩490个。用心破解改造难题。妥善解决持续14年之久的景田大厦办证难题和持续6年之久的洪城路1号房屋征迁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时任省市主要领导高度肯定。在全市率先出台C、D类危旧房整治实施方案,探索出D类危房改建路径。收到危房整治申请86件,启动2处危房翻新重建项目,为D类危旧房住户分配公共租赁住房、周转房124套。尽心改善生态品质。全力推进2021年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信访件整改工作,整改销号率全市第一。在全市率先出台雨污管网建设及水体治理提升工作方案,基本完成13公里雨污管网私接乱排整治,封堵、疏浚、改管混接点位18处。深入开展“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2,完成桃花河水葫芦清理和朝阳二号电排站环境整治,保障西湖水域环境安全清洁。
城市管理精细长效。管理服务进一步完善。坚持数字化引领,“智慧西湖”城管平台、“市民电话热线”平台全年采集城市管理案件11.58万件,整改结案率达99.96%。打造城管进社区工作站26个,收集市民投诉1200件,处置率达100%。实施“机械化吸尘、湿扫+道路冲洗”立体化保洁作业,“马路本色”考核始终位列全市第一。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开出全市首张违规占道施工罚单,整治出店经营、流动摊点、噪音扰民3.6万处,城管执法系统考核全市第一。强力推进九洲高架沿线、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全力开展银燕物流、老福山街心花园、洪城商圈乱象整治,城市管理重点难点区域面貌得到极大改观。整治未开发土地种菜问题16处、1.76万平方米。完成空中管线整治20万米,经验做法入选全省典型案例。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设立733个垃圾分类收集亭,完成全市最大垃圾分类转运中心改扩建工程。创新开展“文明创建认领”活动,实现十七条工作专线和十三个片区“线片联创”,全覆盖、无死角督查解决问题8.26万个。325个文明城创建点位实行责任包干机制,实现长效管理。积极开展领导干部下社区活动,认领解决问题257个。开展“文明交通我先行、西湖干部当标兵”活动,免费发放安全头盔1万余个,整治劝导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00万起。
(三)办实事惠民生,民生福祉增添新亮点
聚焦补齐短板回应民声。社会保障不断加强。低保、特困人员、孤儿每月基本生活保障分别提高到795元、1035元、1280元,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580元,政策普及普惠率显著提高。就业创业量质齐升。新增城镇就业7024人,“4050”人员再就业122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340人。创业培训2407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720万元。大力实施“洪城计划”“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2场,达成就业意向7602人。为农民工和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900余万元。社区治理持续深化。顺利通过民政部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结项评估,进一步唱响西湖社区治理品牌。全年召开“幸福圆桌会”1377场,解决问题1639个;开展全区第四批“幸福微实事”,完成居民票选项目397个,总投资达3.8亿元。11个社区老年食堂投入运营,老年人就餐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聚焦优质供给满足民需。保障病有所治。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紧抓不懈,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09.8万剂次,全程接种任务完成率110%,第一针剂、第二针剂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截止至2月7日,连续722天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区属七医院老年医学分院和系马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确定为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建成嵌入式养老院11个。2个热敏灸体验中心和3个热敏灸体验馆正式运营。完成邻里中心医疗服务点建设31家,建设健康小屋33个,15分钟健康便民服务圈基本形成。保障幼有所育。全省第一个公办托育机构——区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开园,成为省市两级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县区样板。出台优质均衡教育实施方案,开工建设华侨城第二学校。朝阳新城第二幼儿园等3所公办幼儿园顺利开园,增加园位1140个。迅速落实“双减”工作3,无证培训机构整治率、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均达100%。完成全区111所校园(含民办)安防“四个一”建设工程4,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在全省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中,连续四年获优秀等次。保障民有所乐。坚持文化惠民,吴齐美术馆开工建设,新开放城市书房2所。组织开展各类文化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惠及群众近30万人次。开设多种公益培训课程,服务人次2万余人。在全省科普讲解大赛、全省百县快乐体操等比赛中勇夺桂冠,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聚焦平安建设纾解民忧。社会治安平稳有序。全年刑事警情1556件,同比下降19%。电诈发案率下降22.4%,为群众挽回损失328.6万元。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摧毁黑恶势力犯罪集团1个,侦破涉黑涉恶类案件9起。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成天网视频监控探头7393个,实现辖区主次干道、重点部位全覆盖。大力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建成智慧平安小区60个。社会矛盾化解有方。在全市第一批完成区级“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接待群众1440人次,化解率达86%。行政调解8546件,人民调解814件,桃花司法所获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全年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3.85%,实现“三零两无”目标5。深入开展平安志愿者服务,累计招募平安志愿者2万名,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566次。弘扬社会正能量,表彰见义勇为先进分子9人。处置消费者投诉举报9539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96万元。安全生产监管有力。扎实开展全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共排查整改企业安全隐患3785处,责令停产整顿企业61家。在全市率先完成1736户城镇非居民用户加装燃气安全装置工作,铁路二村社区、桃欣嘉苑小区成为全市消防通道整治现场会议观摩点位。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行动,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接入率为100%,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同时,协调发展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国家安全、武装、对台事务、妇女儿童、青年、老龄、双拥、人民防空、档案、史志、残疾人、国土、爱国卫生、红十字、慈善、民族宗教、防灾减灾、气象、科学普及、侨务、社区教育、农业农村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四)转作风优环境,服务效能展现新气象
依法行政不断强化。依法决策更科学。召开区政府全体会议2次,政府常务会议26次,集体学法11次,受理区本级行政复议39起。健全政府依法决策机制,全年109份规范性文件实现合法性审查率、对外公布率100%。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有力提升行政决策公开水平。依法履职更严谨。严格按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开设重大决策信息发布和公众参与平台,完成政务公开信息6439条,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86件,区政协提案87件,实现答复率、满意率两个100%。依法监督更全面。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群众监督,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定期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落实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受理群众诉求4.13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8.96%。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服务精准有效。深入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升规入统和企业上市工作,新增入统企业(含个体户)545家,全省县(市区)第一,其中新增“一套表”法人单位259家,全市第一。新增进入省重点上市企业后备库企业6家,完成股改企业2家、挂牌企业1家、展示企业16家,新增省“映山红”企业1家。现有市场主体6.08万户,全市第三,占全市总量的11.7%。政务服务精确实施。继续推进“赣服通”西湖分厅4.0版建设,注册用户数24.39万人、访问总量452.09万次。全区379项行政审批事项、297项公共服务事项、60项街道(镇)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公布实施。构建了区、街道(镇)、村(社区)三级帮办代办体系,为企业群众提供免费帮办代办服务。大力推行“智慧”办税新模式,95%以上涉税(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审批服务精心优化。设立10个“一窗通办”受理窗口,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一窗受理”范围。梳理出全区行政权力581项,依申请服务事项606项,全区“一次不跑”事项199项,“最多跑一次”事项301项,推进“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改革、“免证大厅”建设,让企业群众少跑腿。企业年报率98%、个体年报率99%,列全市第一。获评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区。
纪律意识不断深化。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不断强化区政府党组自身建设,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组织集体学习12次、集中研讨9次,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政府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作风建设抓早抓小。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定不移纠治“四风”,大力整治“微腐败”,严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严惩损害营商环境和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共查处作风问题239件291人。资金监管入细入微。严格贯彻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要求,全面推进“零基预算”6,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规范区级财政投资项目163个,审减金额1.33亿元。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完成审计项目32个。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在不懈奋斗和辛勤付出的道路上,收获了拼搏的勇气和丰收的喜悦。这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驻区部队、辖区各单位以及离退休老同志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西湖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西湖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西湖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产业结构不优、层次不高,推动经济总量做大做强的势能还不充足;创新支撑能力不强,新经济、新业态还未形成有力支撑;城市功能品质还需进一步提升,背街小巷环境还存在薄弱环节;民生领域存在短板,公共服务供给还有待进一步提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22年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2022年是西湖区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幸福西湖”的关键之年,更是全力拼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住、进好、调优”总要求,围绕“一枢纽四中心”7工作部署,以“大抓落实年”为契机,拉高标杆、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排难而上,全力拼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幸福西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5%左右;
实际利用内资增长7.5%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对标全国百强,壮大产业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以全力拼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为目标,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进百强”的发展思路,加快打造全省领先、全市领跑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经济“底盘”。
坚持规划引导作用,强化产业布局。把握当前全区产业发展态势,加快制定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立一套政策体系。对标广州市、杭州市等发达城市中心城区,围绕全区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整合现有数字经济、楼宇经济等产业政策,建立健全一揽子产业政策体系,重点优化产业空间、产业服务等重点环节支持政策,进一步提升产业政策精确性和有效性。优化五大商圈规划。围绕“双核、五圈”的空间发展格局,结合五大商圈功能定位、产业基础、资源特色,制定特色化、品质化的商圈发展规划,明确商圈定位目标、实施路径,优化商圈政策、资金、空间等要素供给和资源配置,推动“五大商圈”差异发展、产业互动。制定六大产业规划。进一步细分产业发展方向,按照“一产一策”的要求,精心制定、完善现代商贸、数字经济、楼宇经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金融保险六大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主导产业做大规模、提升层次、壮大集群,实现西湖产业发展“六轮驱动”。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赋能产业活力。始终把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核心引擎,不断激发产业发展活动。做大创新平台建设。深化与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省内高校合作,加大众创空间扶持力度,力争全年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创业载体5家,落地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1家。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服务,积极与爱尔眼科、江西科益等企业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实现科技成果线上线下交易突破13.5亿元。做好创新主体培育。充分发挥辖区省、市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引领作用,全面建成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力争全年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0家。加快落实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用足用好“洪城科贷通”,鼓励和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全年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增长10%以上。做优创新人才集聚。结合“10万人才来昌留昌创业就业”活动,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深度融合,打造数字经济产业人才聚集工程,加速集聚一批社会服务产业人才、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和弥补产业关键环节的高端团队。探索人才公寓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善“上管老下管小”人才服务机制,持续唱响“梦想起航·才聚西湖”品牌。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区。
坚持高端集群发展,厚植产业势能。积极适应后疫情时期需求变化,不断增强产业高度和集聚度。做精做实新兴产业。加快构建“梦想小街”数字经济集群,完善“商贸+生活+健康”的数字经济生态圈,力争全年电商交易额突破700亿元;打造全市首个数字总部经济楼宇,培育数字经济规上企业25家;筹建智慧人力资源、江西元空间、朝阳数字等多个产业园,打造具有全省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探索发展都市工业园,以闲置厂房等存量空间为载体,创新科技产业集聚新模式。做强做新传统产业。支持社区商业中心等“吃住行购”生活服务产业延长链条,积极发展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助力朝阳天虹等传统服务业向线上服务业拓展升级,着力新建一批线上直播基地、网络商城。与网红经济等新业态相结合,全面激发中山路、八一广场等传统商业街区新活力。以老洪城大市场开发建设为契机,鼓励洪城商圈有条件的市场先行升级改造,做到“成熟一家、改造一家”,稳住商户,稳定就业。做大做优主导产业。依托沿江总部经济带产业集聚优势,加快引进新钢南昌区域中心等总部型企业,着力打造朝阳总部经济集聚区。深入实施楼宇填满工程,打造洪大服装世界、联发君悦等4栋特色产业楼宇,努力实现“百栋楼宇、百亿税收、万家企业”目标。围绕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加快商旅文娱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一日游”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实现文旅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
(二)对接发达地区,外引内育构建更高能级优势
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广州市、杭州市城区联动合作,以更高水平促发展、扩消费、优服务,打造西湖经济发展新优势。
扩大开放合作,打造投资高地。加大“引进来”力度。加快推动招商引资机制创新,深化与广州市江西南昌商会等商会组织合作,积极与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打造金融服务大厦,探索实施商会招商、资本招商、委托招商。加快推动焕赣商业中心、奇新江西骆驼码等21个产业项目落地,力争全年引进各类项目100个。有针对性地包装老旧小区改造、水环境治理等一批重大项目,积极纳入国家、省、市重大项目的“笼子”、资金“盘子”,通过政府专项债、上级预算内投资、项目奖励补助、试点创新配套等多条渠道,全力向上争资金、争政策,力争全年争取各类上级资金实现新突破。加快“落下来”速度。坚决杜绝重招引轻落地、重签约轻建设现象,以落地开工、竣工投产作为检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成效的标准,强化领导挂点推动、部门服务联动、精确调度驱动、督查考核促动机制,全面落实重大重点项目“大承诺、大容缺、大模拟”超简审批8,开辟项目审批绿色服务通道,加快项目招投标前期手续办理速度,确保签约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实现总投资1351亿的100个重大项目开工率100%,力争年度投资额完成比保持全市领先地位。加快区城投公司规范化、市场化建设,年内完成区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资产注入,配齐班子队伍,做大做强区城投公司,确保今年达到2A级信用评级标准。加强“联起来”深度。全面推进与宜春市奉新县战略合作,在经贸、数字经济、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实现优势互补、要素互通、资源共享,携手成为大南昌都市圈高质量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支点。以共建友好城市为纽带,强化与广州市越秀区、杭州市西湖区战略合作,定期组织联合招商、企业互访等活动,探索飞地经济、飞地园区等产业发展新模式。
激发市场活力,打造消费旺地。始终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以全方位开放构建全域消费新格局。激发传统消费热点。围绕打造区域性综合消费中心目标,实施新一轮消费升级三年行动,精心举办“西湖玛雅戏水节”、“618年中大促”等大型线上线下消费活动,全年组织应季消费促进活动不少于10场。全力弘扬、科学运作本土特色品牌,提升“品香斋”、宣纸刺绣等本土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关注度和竞争力。培育新型消费亮点。科学布局商业综合体、邻里中心等商业网点,鼓励发展以地铁站点为核心的地铁经济,打造城市便利消费生活圈。依托中粮大悦城等新建商业项目,因地制宜培育时尚经济、首店经济,建成全省首个时尚经济展示区、首店经济聚集区。支持万寿宫打造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新增绿滋肴不夜城等夜市2个。以广明大健康产业园区为支撑,打造全国中医药特色大健康产业中心,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支持华侨城欢乐象湖顺利通过国家4A级景区评审,新增一批旅游、消费网红打卡点。提升街区消费看点。全力冲刺绳金塔二期非遗生活街区建设,力争今年5月1日前正式开街。加快街区业态引进、活动导入、宣传引流,力争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国家4A级景区评审,稳步推进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申报国家4A级景区,加快推进进贤仓历史文化街区开工建设,做强以“米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内核的井象“中华米粉美食街”,全力打造“豫章历史文化走廊”9。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创业福地。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努力打造全市营商环境标杆区。深化服务企业“认亲行动”。持续推进“辖区企业认亲”活动,实施诉求闭环、问题清单管理制度,完善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落实普惠性政策,健全政银企对接平台建设,力争全年为企业获得银行授信超300亿元。坚决落实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充分发挥财园信贷通杠杆作用。实施包容审慎执法,呵护市场主体成长,力争全年市场主体同比增长25%。实施企业培育“三大行动”。实施“个转企”行动,完善奖励扶持政策,鼓励符合条件个体工商户实施转企,力争全年实现“个转企”100家。实施“小升规”行动,建立准规上企业培育库,组织专班为优质小企业提供专家级服务,力争全区“四上”10企业(个体户)总量突破1800家。实施“企上市”行动,建立后备企业清单,力争新增完成股改企业3家、挂牌企业5家、展示企业18家、后备入库企业20家。开展政务服务“五零行动”。全力推动“企业开办”全流程一链办理,实现半日结,确保企业开办“零障碍”。深入推进“四级一体”政务服务平台11全面覆盖,确保便民惠企事项网办率达90%以上,不断拓宽帮办代办业务范畴,力争群众办事“零跑动”。依托“百县联盟”政务合作新平台,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做到跨省办事“零距离”。严格实行告知承诺和容缺后补审批制度,落实政务事项“零积压”。确保区市民中心今年竣工投入使用,为办事群众提供一流服务,实现服务体验“零差异”。
(三)对齐文明城市,建管并重打造更高颜值城区
坚持以系统思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用“绣花”功夫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助力西湖焕发“老”的经典魅力和“新”的时代魅力。
提高城市土地效益。做好总体规划。编制西湖区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推动南昌卷烟厂等12宗、近千亩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再利用。在全市率先制订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实施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统筹规划全区教育、医疗卫生、公园广场、停车场等公建配套设施空间布局。盘活土地资源。启动801台地块、乌龟寨地块等征迁项目,清理收储银燕物流等低端物流园,转型疏解老洪城批发市场,打好“收储+更新+拆违”整治组合拳。全力推进洪都有色地块、坝口巷地块、仁寿里地块等21宗、总面积1127亩土地出让。加大供应力度。加快完成区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海关桥及周边道路改造工程等20宗、总面积601.85亩国有建设用地供地使用。加快完成玛雅乐园等6宗、总面积571.97亩闲置土地销号,力争消化批而未用土地300亩、批而未供土地200亩,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力推进旧城更新。加快实施公安小区、桃源三区等49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新增1284个停车位、161个充电棚,支持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完成加装电梯32台。深入推进11万户住宅入户管线整治,完成全区剩余35.5公里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切实保障群众居住安全。完成292栋、1533户、8.38万平方米C类危房和212栋、856户、4.26万平方米D类危房整治,深入排查既有住宅装饰装修工程,全面消除住房安全隐患。全域完善市政设施。全力打好“胡子工程”攻坚战,完成孺子亭停车场、绳金塔周边未完工道路建设。实施系马桩街等7条市政道路及康北路等6条安置房周边道路综合改造工程,推动坝口巷、仁寿里等出让地块周边12条道路建设。启动朝阳新城主干道“两纵二横”道路建筑立面综合整治,不断改善绳金塔、万寿宫、进贤仓等景区周边环境,实施农贸市场周边31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完善以南昌火车站、地铁站为中心的交通微循环体系,构建“外联、内畅、片区活”交通网络格局。持续推进“暗改亮”工程,实现朝阳片区路灯整治全覆盖、老旧小区楼道灯安装全覆盖。全面提升管理效能。启动“智慧西湖”升级改造,完成中山路系马桩路口等4个智慧路口建设,推动“智慧城管”向背街小巷及重点点位延伸,实现城管进社区全覆盖。实施垃圾分类设施信息化建设,完成西湖垃圾站升级改造。深入开展“马路本色”提质攻坚行动,全面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提升机械化作业率,实现背街小巷、人行道机械清扫全覆盖。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全力推进中央生态环境督察典型案例三年整治行动,实施朝阳新城11.7公里雨污管网建设及水体治理提升工程,完成朝阳污水处理厂覆盖的8.5平方公里雨污分流改造,完成朝阳新城桃花渠及沿渠3公里岸线的排污口问题整治。建立水体、排口污染防治动态监测系统,完善实时监管体系,严厉查处雨污合流、偷排乱排现象。打造油烟动态监测、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两大平台,确保全区空气质量稳定上升,空气优良率达90%以上。打好宜居城市提升战。打造象湖西岸新地标——漂浮森林景观塔,规划建设桃花河公园等一批社区公园,建成5个邮票绿地、休闲广场,完成侨香路1.2公里绿道延伸工程,全力满足市民休闲需求。启动桃花河、龙河河畔绿色步道和生态廊道建设,持续推进西桃花河、龙河水系水生态修复工作。完善日常养护管理机制,推动西湖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打好文明创建持久战。优化城管考评制度,探索聘请第三方公司常态化模拟测评路径。健全文明创建分类分片考核机制,进一步压实十七条工作专线和十三个片区责任。完善驻区单位联络机制,实施“相约文明”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充分调动机关干部、居民群众、志愿者等群体参与创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凝聚创建工作合力。
(四)对准民生需求,强化保障创造更高品质生活
牢记为民初心,遴选12 件提请人大代表票决候选民生实事项目,全力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服务向民生覆盖、资源向民生倾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持续巩固社会保障。做大就业创业覆盖面。坚持就业是最大民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500万元,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800人,不断拓展创业就业新空间。深入推进“尊崇工作法”,积极筹办首届西湖区退役军人创业大赛,探索建立区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和发展一批“双十佳”12企业和乡镇(街道),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稳定向好。做好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监管信息化建设,源头治理清欠。做牢基本民生兜底性。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新增全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4.2万人,确保各项待遇足额发放。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保经办服务延伸下沉全覆盖。深入推动老年人助餐服务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助餐点不少于2个。打造1个社区嵌入式养老院,扶持培养1-2个连锁化、品牌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对220户特殊困难的失能、残疾等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养老品牌。做强基层治理精准度。做精做细小区治理,确保已改造老旧小区业委会成立率达到100%,通过市场化运作、成立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提供服务、业主自治等模式,实现开放式小区物业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提高社区工作者具有社工职业资格人员比例,发挥大学生基层专干生力军作用,打造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实施“幸福圆桌会”议事“十步法”13,强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唱响西湖社区治理品牌。强化小区治理工作考核,定期召开小区治理现场会,推出一批治理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群众满意的小区治理典范。
深化繁荣社会事业。健康保障突出普惠。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坚决完成疫苗接种、人员管控等重点任务。推动区疾控中心高品质建设,进一步提升卫生应急和健康促进能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成桃花镇热敏灸小镇省级验收。紧扣区级医院提标扩能目标,推动七医院打造“专特精”门诊。教育事业突出优质。积极化解“大校额”“大班额”“入园难”等问题,确保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顺利过关。加快成立铁路第一学校等四个教育集团,实现全区学校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80%以上。全面启动兰宫路学校等4个校建工程;实施朝阳第一幼儿园水厂路分园等6个校园装修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华侨城第二学校建设,确保云海路学校竣工交付。充分发挥小学生游泳教育省级试点县区作用,探索建设集装箱式校园游泳馆。支持社区托育服务发展,完成2所社区托育机构建设。全年计划增加学位1530个、园位720个、托位 260个。文化服务突出精美。擦亮西湖“四色文化”品牌,加快编印《千年南昌看西湖》,充分挖掘深厚文化内涵,打造江西非遗美好生活街区。建成吴齐“美术馆+美书馆”,打造开放性市民“美术客厅”。整合全区图书资源,完善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西湖文旅人才信息库,鼓励创作具有西湖特色的文艺精品,支持文艺人才献策出力。推动“八五”普法工作,强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不断夯实社会治理。守一方稳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打严惩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狠抓“资金流”研判控制,全力遏制电诈案件高发势头,力争实现“两降两升”目标14。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完成21个综合指挥室建设,加快建成90个平安小区。促一方和谐。建立“八一拥军联盟”,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尊崇银行”,开展好社会化拥军活动。进一步提升线上调解平台作用,不断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推动解决一批重点难点信访案件。深化“智慧矫正”成果运用,提升监管水平。保一方平安。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快区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及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推动“智赣119”融入“城市大脑”建设,完成区消防指挥中心升级改造。实施“一区一策”治理,推进20个老旧小区消防通道集中整治,增配小型消防站3个、消防车辆5辆。加大对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产品安全监管力度。
(五)对表“五型”政府,狠抓落实促进更高效能治理
以“大抓落实年”为切入点,大力发扬“脚上有土、心中有谱”的工作作风,践行“一线工作法”,努力做到项目在一线调度、工作在一线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业绩在一线建立,真正做到以落实促建设,以落实促发展。
强化政治建设保落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
强化法治建设保落实。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贯彻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健全政府投资类项目决策机制,始终将“程序合法、主体合法、结果合法”贯穿政府运行全过程,坚决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强化制度建设保落实。坚持结果导向,健全工作落实闭环机制,坚决做到“说一件、做一件,做一件、成一件”。建立过程管控、年终交账制度,完善政府常务会工作情况通报机制,对部门、街镇工作实行季度考核,充分调动街镇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实绩论英雄,以成效排座次。
强化廉政建设保落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时刻防范“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深入整治“油松痞”、“怕慢假庸散”等不良风气,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持续压减财政一般性支出。深化区、街镇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区直单位、街道(镇)、社区(村)财务监管,真正筑牢廉洁从政、干净干事的底线。
各位代表!百年征程路漫漫,奋斗实干践初心!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力拼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为南昌打造“一枢纽四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注释
1.“胡子工程”:是指进度缓慢、一拖再拖而长期不能投入使用的基建工程。
2.“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整治雨污管网乱接、污水废水乱排、垃圾杂物乱倒、水面浮物乱漂。
3.“双减”工作:即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4.安防“四个一”建设工程:省公安厅开展“新型警力护校园”行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即要求在校园门卫室增设或完善“一个安检门、一键报警器、一组存储柜、一间会客室”。
5.“三零两无”:即零非访、零清理、零倒流和无涉访极端事件、无违反“两个一律”。
6.“零基预算”:即不受以往预算安排情况的影响,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逐项审议预算年度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结合财力状况,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的一种科学的现代预算编制方法。
7.“一枢纽四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科创中心、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与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发展中心。
8.“大承诺、大容缺、大模拟”超简审批:重大重点项目超简审批;全链放权、授权,新基建、民生等项目超简审批;推行拿地即开工,社会投资工业项目超简审批。
9.“豫章历史文化走廊”:以象山南路为主轴,由北向南分别串联起“万寿宫+八一起义纪念馆”“三眼井+新四军军部旧址+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旧址”、进贤仓和绳金塔,集中展示“豫章城”古色文化和“英雄城”红色文化。
10.“四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等这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
11.“四级一体”政务服务平台:打造覆盖市、县区、街道(镇)、社区(村)四个层级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有效融入全市“一网通办”。
12.“双十佳”:“双十佳”培育共同行动指的是自2021以来,每年在全市筛选适合的企业和园区(乡镇街道)进行点对点培育,并对培育效果进行评估,评选出10个劳动关系和谐“十佳企业”、10个劳动关系和谐“十佳园区(乡镇街道)”,进行命名授牌。
13.“幸福圆桌会”议事“十步法”:根据“幸福圆桌会”七项流程,将“幸福圆桌会”进一步细化为三个阶段“十步工作法”,即选议题、定人员、出方案、先沟通、发通知、议好事、公结果、跟进度、抓督导、建台帐。
14.“两降两升”目标:电信诈骗发案数明显下降、人民群众财产损失明显下降,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数量明显上升、破案数明显上升。
关联稿件
-
一图读懂2022年西湖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