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决策公开>政府报告
分享到:
索引号: XHQ--2024-0003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西湖区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4-02-08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 浏览量:
  • 字体【      】

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41月19日在西湖区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西湖区人民政府区长杨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西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西湖经济承压前进、西湖发展稳中有进、西湖上下感恩奋进的一年。在这极不平凡、令人难忘的一年里,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四年再次亲临江西考察,提出“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赋予了我们新的时代重任和崇高使命。一年来,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项目为先、实干奋进,争分夺秒拼经济”工作主线,围绕“三区”建设目标,实施“十大专项行动”,字当头字为先,“实”字发力,在百舸争中书写了西湖砥砺奋进的新篇章

过去的一年,我们脚踏实地、步履铿锵,以坚定的决心拼经济辨形势、明大局、强担当,积极克服社会预期转弱、外部环境复杂等不利影响,一步一印推动西湖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26亿元,同比增长7.28%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完成67.34亿元同比增长13.41%。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8%左右,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升。全面科学开展区“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主要目标指标进展总体符合预期。西湖区荣获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先进单位、全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县区、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经典案例、全国楼宇经济十大活力城区。区统计局被评为全省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区工商联获评2022—2023年度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

过去的一年,我们抢抓机遇、奋勇争先,以强劲的信心强产业产业规模更大。圆满完成“五经普”单位清查工作,已登记各类经营主体8.8万户,是“四经普”的2.4倍,为正式普查工作打好坚实基础。新增“五上”企业1306家,限上个体户231家,一套表调查单位总数达2575家,三项数据均为全市第一。产业优势更强。预计三次产业结构为0∶15.38:84.62,在二产总量稳中有升的基础上,三产占比较去年提升3.72个百分点,服务业支撑作用更加凸显。预计全年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366.7亿元,占全市比重四分之一,两项指标均为全市第一;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89.3亿元,占全市比重六分之一产业活力更显。全年共举办或承办全市新春烟花晚会、八一广场升旗仪式、横渡赣江、香港警察乐队演出等文旅节庆活动百余场;新增珠宝街、鸟屿集等一批网红街区,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跨年当日接待游客达创历史的32万人次,先后迎接湖南省党政代表团等重要文旅考察接待278次。“游在西湖”品牌IP阅读量超3.2亿,西湖文旅知名度日益彰显

过去的一年,我们埋头苦干、敢闯敢试,以改革的雄心善作为。以改革破冰,深入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行政执法体制、市政园林划转三大改革高规格组建两个政府直属机构:西湖楼宇经济发展中心和区营商环境服务中心。以创新破局,探索实施楼宇经济“五包服务”2新模式,在全省创新成立十大行业协会3,推“信用+创业担保贷款”4改革试点,探索“危房贷+危房险”5房屋排危整治新途径,金融创新更见成效。以变革破题,区财政预算监管工作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肖捷视察肯定,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得到全国政协周强副主席调研肯定,九洲街道城管执法“两化”6建设做法在全国城市管理执法经验交流培训班上接受观摩学习,区农民工散工驿站被全国总工会评为“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幸福圆桌会”获评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一年来,区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因势而动、乘势而进,发展潜能全面激发

一是项目载体不断提质重大项目拉动大。实施区级重大项目137个,同比增加37个,其中重点推进项目94个,实现开工率10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9.25亿元,占全区固投总数的93.9%。招商项目数量多“走出去”敲门招商19次,“请进来”共谋发展98次,累计签约项目219个,同比增长112.62%,协议投资总额221.87亿元;注册项目215个,同比增长138.89%,注册率98.17%。上海联华超市等3个项目被市商务局认定为首店项目;江西城市数字安全大脑等3个项目被市商务局认定为1亿元以上优强产业项目。争资项目增量大。科学谋划,精准对接,全年获得各类上级补助资金7.51亿元;7个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2.89亿元,同比增长130.72%;发行各类债券项目23个,争取资金11亿元,同比增长106%,项目数量、争资额度全市前列。

二是产业发展不断提档。坚持三产立区,促进“2+4+X”产业体系7集群成势、茁壮成长。数字经济规模更大。数字经济产业由“一园三部”拓展成“一园六部”8,总面积达11万㎡,新增入驻企业73家。现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189家,预计全年营业收入达110亿元。11个项目分别入选全省第三批、全市第一批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产品清单”。楼宇经济实力更强。现有5000㎡以上商务楼宇103栋(含在建),千万元楼宇41栋,其中税收过亿楼宇10栋。1-11月,实现楼宇税收58.41亿元,同比增长5.83%占全区税收总额的47.5%,比去年同期增加0.8个百分点商贸消费需求更旺。举办各类商贸促销活动100余场,发放消费券1232万元,带动综合消费超45亿元。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焕新开街,成为全区新增的3个示范性市级特色商业街区之一。文旅品牌名声更响。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入选长江都市休闲之旅线路,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八一起义纪念馆入选长江红色基因传承之旅线路。金融服务效能更高。成功引进上市公司国盛金控等19个金融产业项目,预计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08亿元,同比增长5.1%健康养老品质更优引进“大家的家”、江西毓舫医疗等健康服务企业14家,总投资1.83亿元,康养事业和康养产业协同发展。特色经济活力更足。新增华侨城玩美公园、元亨江滩尾箱集市等4个夜市街区,开通全市首条夜经济专线,夜间经济点亮城市灯火。举办和承办2023年中国击剑大师赛、南昌马拉松等25场大型体育赛事,拉动消费5000万元,体育经济擦亮运动名片。

三是惠企纾困不断提标服务助企聚焦“成长难”。深化“千名干部访千企”活动,累计走访经营主体1.7万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贷款、消费纠纷、政策支持等方面诉求662件。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新增上市公司1家、股改展示企业11家。政策惠企破解“资金难”。实现各类减税退费2.37亿元,兑现惠企政策资金1.6亿元,惠及1.2万家企业。举办各类产融对接会12场,授信总额420亿元。发放“政采贷”“科贷通”1064万元,“财园信贷通”1.77亿元。科技强企化解“创新难”。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28.9亿元,同比增长105%。实现R&D年度研发9投入增长47%,增长率全市第二。42家企业认定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8家企业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企业认定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二)补齐短板、锻造长板,环境品质全面提升

一是城市功能持续完善。老旧小区焕新颜。投入9.1亿元,完成象南小区、怡滨花苑等102个老旧小区改造升级,惠及897栋、3.6万户居民。截至目前,全区2000年前建成的271个老旧小区,已改造完成243个,改造率达89.7%。完成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47台,完工数全市第一。危房改造解民忧。完成C级危房整治442栋,栋整治率97.36%,维修数量排名全市第二。在D级危房全部腾空的基础上,通过原址重建、维修加固、零星安置、相对集中自主改造四种模式,完成D级危房整治191栋,整治率达87.21%。优化设施强基础。打通康中路、粮库中路等5条断头路,完成17.4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一纵二横”道路建筑立面综合整治工程等5个项目被列为全市海绵城市示范项目。通过利用小区闲置车位、建筑退让红线区域增设、闲置空地改造等创新路径,新增停车泊位2.2万个,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此项利民举措被《人民日报》报道。存量土地再利用。完成4宗113.11亩土地出让,实现出让金12.4亿元,占全市成交总额的22.4%。超额完成批而未用土地、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数,完成率均居全市前列。

二是城市管理持续发力精致创建优品质。孺子亭公园南门广场成功入选全市首批“席地而坐”10试点。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市考核保持前列。松柏学校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市创建推进会上接受现场观摩。精细管护提形象。深入实施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洪城商圈等26个专业市场周边道路环境持续优化万寿宫、绳金塔等景区周边环境。打造九洲、永乐2个四星级农贸市场。全区垃圾分类亭升级改造过半,完成君领朝阳小区、南烟小区“一街两区”垃圾分类示范打造。精准治理保安全。改造老旧燃气管网41.14公里,整治建筑施工等领域隐患问题1094个。开展南昌火车站西广场客运乱象整治组建常态化联合执法队伍,打击非法拉客、违规经营等行为1798起。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治理年专项行动,整治道路隐患355有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三是城市生态持续巩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全年PM10平均浓度考核在全市主城区排名第一,PM2.5平均浓度考核、空气优良率在全市主城区排名第二赣江西湖段两个省考断面均稳定达到Ⅱ类水质,青云、朝阳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西湖生态环境局获评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全市唯一绿色底色不断擦亮打造3.3公里九洲大街绿化彩化示范路,新建口袋公园3处,建成总长8.5公里的云飞路、朝阳中心公园2处绿道。整治树池5690个,对17条道路补栽补种行道树2000余株。整治整改不断深化206个历年来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均完成整改销号。启动朝阳二号电排站新建工程,建成朝阳水系5座钢坝闸,426个排水单元通过达标验收。深入开展“清河行动”“清四乱”等专项行动,整改销号问题30起。持续推进油烟监管治服一体化项目,整改问题256个,油烟扰民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三)紧盯难点、打造亮点,民生福祉全面提标

一是民生保障更加夯实。群众呼声强烈的80件区级民生实事,7件市级、10件区级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已全部按时办结,各项民生保障更加普惠、优质。安居乐业更有力度1.09万户家庭发放公租房补贴2730万元,交付保障性租赁住房488套(间)。开展招聘活动264场,新增就业人数6929人,康王庙社区、应天寺社区获评全省星级充分就业社区。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8亿元,“梦想小街”成功创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托底救助更显温度。发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金3007.63万元、医疗救助金633万元社会保险补贴825.07万元,保障低保群众、特困人员3034人。筹集发放奖学助学金953.23万元,830名生活困难师生得到资助。区社会救助中心荣获全省社会救助工作先进集体。社会保障更具广度。发放一般稳岗返还资金310.18万元,全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发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资金1013.56万元,为1.55万名老年人发放2144.34万元高龄补贴。在全省率先完成退役军人“四位一体”11保障体系建设,发放各项优抚资金2327万元。

二是社会事业更加繁荣。坚持教托同步发展。全年教育投入7.9亿元,同比增长9.4%,增幅全市第二。站前路学校子羽校区等4所公办学校(幼儿园)顺利开班办学。站前路学校教育集团云飞路校区、珠市学校教育集团云飞路校区被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站前路学校教育集团华侨城校区、广南学校教育集团金盘路校区被评为“首批全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建成社区托育点24个,2家托育机构入选首批省级示范托育机构,托育机构普惠率达到100%,区卫健委进入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公示名单。《幸福的颜色》在国家卫健委“生育友好主题优秀短视频征集”活动中被评为优秀作品,全省唯一。坚持医养协调发展。与南昌市人民医院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进一步优化整合全区医疗资源。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签约合作率均达到100%朝农街道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评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星级示范点。完成489户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增3个社区嵌入式养老院、7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5个社区老年食堂,率先全市试点老年人刷社保卡用餐服务。区社会福利院获评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荣获全国养老服务百家品牌创新成果奖。坚持文体聚合发展。建成4个“孺子书房”,吴齐美术馆正式开放,成为全市文化新地标。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300余服务人次超,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为125个小区更新补齐健身器材,新增体育场地4050㎡。在第十六届世界特奥会上,区属育智学校收获5金2银的好成绩。

三是社会治理更加高效。安全形势平稳趋好。实施西湖公安分局执法办案中心暨直属机动大队以及两个派出所提升改造工程,共建成237个智慧平安小区、52所智慧平安校园、12家智慧平安医院,各类警情同比下降23.5%。开展年度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事故同比下降40%,火灾损失同比下降10.54%。探索食品安全积分制管理,获评2021—2023年全省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区。广润门派出所民警刘爱国当选2023江西“最美基层民警”。社会环境和谐稳定。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24件,成功销号一批信访积案和7件“非吸”陈案。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2.3万件,办理100%挽回经济损失159万元处理欠薪案件1622起,为劳动者追回工资2475万元。南浦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获评全省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绳金塔街道获评全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先进单位。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新成立12个社区,基层治理格局进一步优化,15个社区获评省级“幸福社区”。组织召开1180场“幸福圆桌会”,解决1391个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改革内参》刊载。丁公路街道恒茂华城社区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四)清朗政风、务实作风,政府担当全面显现

一是政务服务高质高效。体验上再升级。现代化、智能化的西湖市民中心高标准建成落地,所有窗口部门全部入驻,实现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等1050项公共服务事项“只进一扇门”。梳理“社区能代办、街道能办成”的“就近办”事项182项,全年办理“就近办”事项8万余件,“15分钟政务服务圈”进一步完善效率上再提升。持续开展“四减一优化”12专项行动,政务服务事项环节精简13.6%,材料减少6%,时限压缩29%。切实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梳理出台131项“一件事”事项,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相关联事项“集成化”办理。服务上再拓展。设立“帮办代办小赣事服务台进一步拓展帮办代办事项服务清单。积极推动“省内通办”改革,梳理公布省内通办清单269项。

二是法治政府见行见效。普法宣传深入人心坚持区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专题学习招投标法、采购法、统计法、预算法等法律法规18次。受理办结行政复议46件,依法应诉3次,安排“八五”普法讲师团开展宣讲450余次培养社区“法律明白人”骨干3045名依法决策科学民主。定期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积极落实人大督查督办项目,定期与政协开展“委员区长面对面”座谈会,全力配合区人大常委会对区政府组成部门开展述职评议。高质量办理办结人大代表建议107件、政协委员提案96件,实现答复率、满意率两个100%。严格落实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法律顾问和“两代表一委员”全程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执法行为规范透明。推出涉企行政执法减免责事项“四张清单”13,构建立案、审查、执行、监督四位一体的执法新机制。积极配合区人大常委会对23个行政执法单位开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专项监督评议,整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122起。

三是作风建设从严从实。在以学促干上彰显作风。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严格落实主题教育各项学习、实践要求,提升“四下基层、三访三促”成效。认真执行区政常务会和党组会“第一议题”制度,全年审议重大议题340余项,切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在担当作为上引领作风。在区政府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破解危旧房整治等困扰西湖发展的实际问题9个,解决专项问题20个。深入开展政府系统“股长”作风整顿专项行动,整改“股长”作风问题53个,解决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300余在廉洁务实上体现作风。坚持厉行节约,精简聘用人员强化审计监督,完成各类审计项目35个。以原区征收办副主任周启斌违纪违法案为镜鉴,深入开展区政府系统警示教育,召开区政府廉政工作会议,坚持以案促改,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优化。

同时,协调发展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国家安全、对台事务、青少年、老龄、妇女儿童、人民防空、残疾人、爱国卫生、红十字、慈善、民族宗教、科学普及、外事、侨务、社区教育、农业农村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耕耘与收获同在的一年,我们在不懈奋斗中,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驻区部队、辖区各单位以及离退休老同志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西湖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西湖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西湖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财政支出保障压力持续加大,项目推进机制仍需优化,稳定投资挑战不断加,产业转型升级动能仍有不足,营商环境优化仍有短板,城市功能全面提升还有弱项。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贯彻落实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一年,更是全力拼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现代化幸福江西首善区、南昌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发展样板区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至关重要、责无旁贷。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深化“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牢牢把握“迎难而上、敢作善为,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围绕全市“一枢纽四中心”建设,聚焦西湖“三区”建设目标,深入实施十大专项行动稳预期、强产业、增活力、防风险、共富裕,在中国式现代化江西建设新征程中作出西湖更大贡献

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左右

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增长7.5%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区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个方面的工作:

(一)遵循“一个路径”,全力提升产业能级

遵循“固本兴新”路径,锲而不舍锻长板、补短板,在全省建成具有竞争优势、比较优势的“2+4+X”特色产业体系。强本固基。巩固全省“商贸大区”优势地位,加快社区经济培育,推动五大商圈提质升级,着力形成社区、街区、商圈三级联动、全域覆盖的商贸产业格局。实施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引培计划,导入科技研发、金融保险、设计咨询、法务财务、知识产权等业态,引进宝武集团旗下欧冶链金江西公司等区域性、功能性总部企业5家以上,组织江西城科咨询监理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省、市服务业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形成优势产业集聚,加快推动区域错位发展,打造一批融合商贸综合体、文化休闲街区、旅游景区为一体的服务业集聚区。向新而兴。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大力推进省交投数智科技平台落户,加快形成以软件信息、网络安全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创新产业体系,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30亿元;大力推进保险、期货等20家金融机构落户西湖,重点发展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力争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20亿元;依托嘉佑健康产业城、南华医药等产业资源,推动健康产业向数字医疗、数字康养等前沿领域延伸,力争康养产业营业收入突破40亿元。积极部署未来产业,探索未来社区14、智慧商业、数字餐饮等跨界应用场景建设,打造未来产业孵化基地。

(二)激活“两个引擎”,强力做优项目载体

一是不断增强投资驱动“内引擎”提升项目谋划精度。围绕“双百双千亿”目标,谋划区级重大项目“100+N”个,即重点推进项目100个,总投资1300亿元,年度达200亿以上;储备项目104个,总投资达1000亿以上。强化项目前期工作专班服务效用,深入实施“区党政领导挂点+人大、政协督导+项目建设作风监督”推进机制,实现项目建设工作量、投资量、实物量“三量齐增”,力争到三季度重点推进项目开工率100%。加大向上争资力度。围绕“平急两用”15、老旧小区改造、新基建、地下管网改造等重点领域,积极申报债券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确保重大项目投资到位。点燃民间投资热度。用足用好各级促进民间投资有利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建设养老、体育、卫生、文创、旅游等领域民生项目,力争全年民间投资实现快速增长。

二是不断做强开放拉动“外引擎”以更高水平“引进来”。突出招商成效,发挥新钢集团南昌研发中心等龙头企业集聚效应,靶向招引一批头部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关键配套项目,加快推进一批在谈上市企业区域总部项目落地,力争全年引进产业项目200个以上。拓展招商网络,利用好十大产业协会平台、22个辖区商会组织,加强协会招商、“三友”16招商、以商招商。充分发挥万寿宫品牌在世界赣商的影响力,积极创办赣商商贸文化交流活动。升级招商模式,加快探索成立一号产业引导基金,采取直接股权投资、联合投资等方式,引进和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的优质企业。以更大步伐“走出去”。加强区域协作,全面融入长三角、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深化与杭州西湖、广州越秀交流,深入推进与奉新县“一对一”结对合作,力争在更多领域实现高水平合作。延伸展会招商,依托省、市各类重大招商活动开展招商推介不少于10场。发挥南昌海关位于西湖的区位优势,大力支持金融保险、文化创意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外贸供应链,鼓励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三)强化“三个支撑”,着力激活内生动力

一是坚持创新引领支撑。以企业创新为先导。进一步完善科创企业落地奖补政策,大力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90家,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1家。技术合同登记额努力突破30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8亿元。以人才创新为保障。大力促进青年发展,以开展“10万人才来昌留昌创业就业”为牵引,继续在省内外高校新建10个“赣才归巢”工作站,持续引进符合产业发展定位的“高精尖缺”人才,打造1个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以技术创新为依托。大力做强创新载体,加快新钢集团研发中心建设,积极申报一批研发平台、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深化与移动、电信合作,着力推动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与现代服务业应用结合,利用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赋能。加快布局企业“上云赋智”,新增上云企业18200家。

二是强化消费关键支撑。完善消费生态。大力发展电商经济,打造万马服饰城等一批市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推进天虹商场等传统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搭建完善的线上线下消费生态网络。力促“四首经济”19发展,以大悦城商业综合体江西首店开业为契机,推动传统商贸向专业化和高端附加值延伸。壮大假日经济,开展“百街千市万店”商贸消费系列活动,延长和丰富节假日“吃住行购”链条,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展会”丰富消费层级。大力开发青少年精品研学旅游、夏冬令营路线,大力推动动物园(儿童公园)改扩建,做大欢乐星际亲子乐园影响力,促进“亲子消费”。举办“老友相约·乐游西湖”等系列老年群体活动,挖掘“银发消费”潜力。整合现有空置市场资源,规划打造花卉、宠物等特色市场,打开“花鸟消费”“宠物经济”新领域。引进打造一批游戏VR、智能家居、国潮好物等打卡式消费体验店,着力培育“时尚消费”新热点。优化消费环境深入实施红色景区、历史街区、夜市聚集区环境提升改造,高标准建设一批“旅游样板路”。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重拳整治消费欺诈、虚假宣传等消费问题,全面推进万寿宫旌阳街等一批“诚信样板街区”建设。

三是夯实产业载体支撑。空间提级扩容。加快完成江西省空间科技大厦等三个特色分部建设,完善数字经济“一园六部”产业格局,不断提升各园区业态区分度和核心竞争力,力争园区主营业务总收入突破20亿元。加快大悦城等8栋在建商务楼宇建设,加快推动楼宇服务站全覆盖,打造商务楼宇“15分钟生态圈”。举办全国楼宇经济高峰论坛,深入实施楼宇填满填好和有机更新计划,打造“律师楼”“会计师楼”等特色楼宇20栋,力争新培育1栋亿元楼宇。土地提质增效。积极对接优质项目,加快推动18宗789.31亩土地征迁、收储、出让。加速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落地,扩充“飞地经济”版图。将闲置用地、低效用地及历史遗留问题地块纳入“一张图”统筹管理,科学明确用途,全力盘活存量,探索出一条向土地存量要经济增量的新路径。平台提档升级。完善区级投融资平台现代企业制度,推动西湖城投集团链条式、产业化运作,力争总资产达到180亿元。发挥十大行业协会带动引领作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组建区中小企业服务联盟,继续打造一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提升企业服务效能。

(四)打造“四大环境”,努力实现宜居宜业

一是打造水碧天蓝的生态环境。持续减污降碳。深入推进“四尘三烟三气”精细管控,加快推进“智慧工地”系统建设,积极推动餐饮油烟“管治服”二期项目。积极申报建设低碳示范区,完成5个低碳社区创建深入开展历年环保督察问题“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持续绿化彩化。实施公园广场、主次干道景观提升工程,新建站前西路建设西路等5个城市公园,抚生南路等2处、8.6公里城市绿道打造抚生北路等一批绿化彩化示范路。创建子安广场一批“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点。持续改善水质。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快推进南桃花河生态修复、孺子亭西湖水质提升工程,建成2个城市水体自动监测站。依托老旧小区改造市政道路排水综合改造云飞引流渠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全区排水单元达标创建任务,持续改善桃花河水系水质

二是打造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突出治理精准化。扎实开展空中管线、裸土绿化、广告店招等专项整治,着力提升街区和背街小巷面貌。探索危旧房综合保险+房屋安全动态监测”新模式,全面消除C、D级危房隐患。常态化开展铁路沿线、九洲高架周边环境整治,巩固提升火车站、八一广场整治成果。突出生活便捷化。着力打通梅兰路5条断头路,分步实施桃花五村等3处城中村改造,持续推进井盖常态化整治工程。高标准推进船山广场等51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35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同步完善老旧小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突出管理智能化。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打造西湖城市大脑指挥调度中心,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探索“文明创建数字化”工作新模式,强化对第三方外包服务的考核力度。推进智慧停车平台建设,绘制城市停车地图,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突出服务品质化。全面深化开放式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推行准入退出和“红黑榜”考核机制深化公租房、承租房服务保障水平,探索保障性住房动态长效管理新模式。推进城管队伍规范化管理,做到“日常上班在路上、解决问题在路上”。

三是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文环境。以文化人。全面推进“书香西湖”建设,持续开展好“幸福大舞台”等常态化群众公共文化活动,推动区图书馆提质升级,更好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扎实推进九洲高架体育公园等3个嵌入式体育场建设,构建“15分钟健身圈”。以文促旅。办好首届“八一精英汇”文旅经贸节,持续办好绳金塔庙会、西湖音乐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承接好全市烟火晚会、国际马拉松等年度文旅盛典。优化“畅游西湖公交专线”路线、班次,深挖推广各类网红餐饮、赣菜名店,大力提升船山路、珠宝街等热门区域的游玩体验。全力推动陆军博物馆项目建设,完成“两馆四街”20数字化改造,促进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建成全国首个裸眼VR沉浸式体验馆,不断提升数字化旅游新体验。以文兴城。全力开展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持续推进“印象西湖”文物修缮项目,探索文物建筑保护活化利用新路径。深入挖掘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名人典故,唱响“绳金塔文庙”祈福品牌。加快推进进贤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推动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争创4A级景区,打造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赣鄱文化第一街品牌,建成以中山路、象山路、站前西路为纽带的“西湖历史文化走廊”。

四是打造放心舒心的营商环境。让服务更暖心。加强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深化电子证照共享服务应用。不断深化“四减一优化”专项行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再压缩15%以上。推动西湖市民中心实现“一门一窗一链一网一站”21,争创省级五星级政务服务大厅。让执法更文明。不断优化涉企服务,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在更多领域依法推行减免责“四张清单”。以行政执法监督为抓手,确保行政执法“三项制度”22落地落实,推动执法质效再提升。让政策更善意。用活用好省市区相关惠企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推动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力争“五上单位”总量保持全市领先,新增上市企业1家、股改展示企业4家。积极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加强“财园信贷通”“科贷通”等政策性贷款融资扶企力度,常态化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产融对接会,力争辖区金融机构为企业授信总额不低于400亿元。

(五)实施“五大工程”,竭力做实民生保障

一是实施高品质社会保障工程。答好惠民赶考卷。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扎实办好80件左右的民生实事,遴选12件民生实事项目提请人大代表票决23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惠及全体人民。弹好就业多重奏。全面启动“政策找企业”的服务新模式,发挥创业担保贷款、稳岗返还等惠民惠企政策作用,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就业,建成27个“5+2就业之家”24,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100人。发挥百家精品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区”十连冠。织密救助保障网。健全“区级、街道、社区”三级救助服务体系,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重点推进灵活就业、新业态等群体参保,积极推进医保参保扩面,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新筹建8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着力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

二是实施高质量教育精品工程。补齐教育资源短板。加快松柏学校兰宫路校区、子羽幼儿园等4个在建项目建设,确保9月开班办学,预计新增学位6260个、园位630个。力争站前路学校云锦校区12月建设完工,明年9月开班办学。加快推动抚河幼儿园团结路分园开工建设,完成朝阳新城3所幼儿园提升改造。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发挥优质学校的引领带动作用,以集团校形式开展“名校带新校”“名师带新师”,促进学校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继续开展骨干教师培养,常态化开展教师交流轮岗,打造市级名师工作室10个,培养省、市级学科带头人5位。擦亮西湖教育品牌。不断推进“两项评估”25重点难点问题攻坚克难,力争顺利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省级评估和国家认定探索推进“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选任、评价、激励机制,打造高水平的学校管理体系。

三是实施高水平康养惠民工程。打牢硬件基础。加快推进区妇幼保健院新建工程和全省基层人工智能辅助智慧医疗系统建设,科学谋划桃花卫生院新业务用房、朝阳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新建项目,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承载力。提升能力核心。启动九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智化预防接种门诊、广润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中医馆建设。加快打造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理疗科、中医针灸科、康复医学科等基层特色科室,推进两慢病门诊一体化建设以及“王阿婆”中医儿科申遗项目,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强化服务保障。夯实社区养老基础,新建一批嵌入式养老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人助餐点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推进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建设22个社区托育中心(点),力争全区托位总数达到2220个以上,提前完成“十四五”托育规划目标。

四是实施高标准社会治理工程。防范化解社会治安风险。围绕“三项指数”26提升,持续加大社会面巡逻防控力度,全面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推进“天网”补齐工程,坚持把智慧平安小区建设纳入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进行同部署、同推进。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坚决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厉打击“非吸”、“电诈”、传销等犯罪行为,平稳有序处置金融风险。建设可视化、高效化、智慧化应急管理中心平台新体系提升基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深入推进全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工作,紧盯建筑工程、装饰装修、预制板房和“九小”场所27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推进“幸福圆桌会”升级提效,继续创建一批星级“幸福社区”。学习和发扬“邱娥国工作法”,推进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推动街道综治中心与派出所、司法所有机融合。做好矛盾风险分级预警,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全面提升矛盾纠纷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水平。

五是实施高效能政府建设工程。忠诚廉洁“描底色”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加快推进“四个良好”28建设。坚决扛起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高“三不腐”一体推进能力。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把有限的财力用到保民生的“刀刃”上。依法行政“显本色”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政务公开透明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府院联动,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实干奋进“提气色”。扎实开展“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组织开展政府系统岗位大练兵,全面提高干部专业能力水平。加快“数智西湖”平台建设,打造“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一网协同”政府运行、“一网通管”在线监督等重点应用场景,以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大力弘扬“脚上有土、心中有谱”工作作风,全面营造敢于冲在斗争最前线、站在改革最前沿、干在发展最实处的浓厚氛围。

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再奋蹄。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区政府全体组成人员和工作人员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落实政治规矩讲团结,着眼长远发展筑根基,立足岗位职责尽忠诚,面对急难险重不缺位,惠及民生福祉显担当,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湖实践新篇章!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注释

1.“五上”企业:对达到一定规模、资质或限额的法人单位的统称。具体包括: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有资质的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

2.“五包服务”:由西湖区出台“楼长制”,规定由楼长团队为挂点商务楼宇提供包招商填满、包项目推进、包惠企纾困、包经济提效、包配套完善等五包服务。

3.十大行业协会:西湖区立足全区产业发展现状,组织成立了西湖区中小企业协会、楼宇协会、建筑产业链协会、数字经济行业协会、金融行业协会、健康产业协会、养老服务协会、商贸行业协会、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体育产业协会等十大行业协会。

4.“信用+创业担保贷款”:依托中国人民银行平台信用大数据,为贷款对象进行信用评定,免除反担保要求,极大降低创业担保贷款的审核发放门槛,强化后期动态监管。

5.“危房贷+危房险”:危房贷指的是由政府担保,由银行出资为C、D类危房所有者提供专用于危房改造、重建的特色融资贷款产品。危房险指的是政府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由保险公司对危旧房屋排危整治过程中产生的房屋损毁、人员伤亡、安置费用、应急加固维修费用等进行风险赔偿,并负责布署房屋安全监测系统,对楼房位移、倾斜、沉降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预警。

6.“两化”建设:即全市范围内开展的乡镇(街办)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7.“2+4+X”产业体系:数字经济、楼宇经济2大先导型产业,商贸消费、文化旅游、金融保险、健康养老4大主导型产业,以及其他若干特色产业。

8.“一园六部”:“一园”是指西湖区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包含“六部”,分别是:“梦想小街”流量经济产业园、“梦想小街”数字经济产业园、颐高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VR数字婚嫁艺术产业园、百力佳数字经济产业园、江西省空间科技大厦。

9.R&D年度研发投入:是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投入支出。

10.“席地而坐”:即城市客厅“席地而坐”,指对城区范围内重要商圈(商业广场、商业街区)、公园广场、交通枢纽(场站码头)等群众主要活动场所和进出城市主要通道集散场所,按照“室外环境、室内标准”落实高标准深度保洁,打造随手可摸、安心可坐、不脏衣裤的城市空间。

11.“四位一体”:即政策帮扶、法律援助、社会援助、慈善公益“四位一体”的退役军人帮扶救助体系。

12.“四减一优化”:通过对行政服务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从而优化审批机制。

13.“四张清单”:包括《不予处罚事项清单》《减轻处罚事项清单》《从轻处罚事项清单》《少用慎用行政强制措施事项清单》。

14.未来社区:以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中心,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以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为基本内涵,打造具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15.“平急两用”:指平时用作旅游、康养等功能,遇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时可立即转换为应急场所的设施。

16.“三友”:指乡友、校友、战友。

17.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培育推动其健康成长并最终成为行业中或本区域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18.上云企业:应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将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研发设计、生产流程部署到云端,利用网络便捷地获取云服务商提供的计算、存储、行业应用、数据等服务的企业。

19.四首经济:区域首店、新品首发、品牌首秀、行业首牌。

20.“两馆四街”:即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和万寿宫历史街区、绳金塔历史街区、进贤仓历史街区、中华米粉美食街区。

21.“一门一窗一链一网一站”:“一门”指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一窗”指一个服务窗口提供“全科服务”,“一链”指多个证照跨部门事项一链式办理,“一网”指政务服务网涵盖所有的政务服务事项,“一站”指尽力实现企业群众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只用跑一次。

22.“三项制度”:即行政执法的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的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制度。

23.12件民生实事项目提请人大代表票决:12个民生实事项目分别为:城市休闲空间项目、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朝阳二号电排站新建及附属工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中小学教育网点建设及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项目、农贸市场提质升级改造项目、“5+2就业之家”建设项目、“打通断头路”改造工程、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区属校园校舍提升改造工程、区属中小学校健康用水项目、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降低项目。

24.“5+2就业之家”:指全省提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的平台和网点,“5”即省、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2”即开发区、大中专院校(含技工院校),构建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城、便捷高效的一体化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新格局,推动服务提质增效,促进劳动者更好就业创业,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25.“两项评估”:指的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教育工作督导“两项评估”。

26.“三项指数”:即涉公安指数,公众安全感,公安满意度。

27.“九小”场所:即小商场、小医院、小旅馆、小网吧、小餐饮、小企业、小美容洗浴场所、小歌舞娱乐场所、小学校或幼儿园等规模在一定标准以下的购物场所、餐饮场所、住宿场所、公共娱乐场所、休闲健身场所、医疗场所、教学场所、生产加工企业和易燃易爆危险品销售、储存场所。

28.四个良好:即良好的政治生态、良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干部作风、良好的社会风气。

手机扫码浏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