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区铁河乡“十四五”规划
一、自然概况
铁河乡是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下辖的一个乡,位于新建区东北部,濒临鄱阳湖,距省会南昌 53 公里。东临赣江与昌邑乡隔江相望,东南与象山镇接壤,西南与大塘坪乡毗邻,北接九江市永修县。境内有县道 043(揭铁二级公路)穿境而过,在乡南面 30 公里处有南昌昌北机场,南昌市公交 137 路由红谷滩配套中心站直达铁河乡集镇,交通较为便利。乡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多为滨湖淤积平原,乡域西南部赤城村、东红村为丘陵山地。
历史上春秋属吴地,宋太平兴国六年(981 年)始属新建县至今,1960 年成立国营铁河垦殖场,1972 年更名为铁河公社,1984 年改为铁河乡并沿用至今,属乡场合一政体, 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全乡辖 3 个分场,1 个水产场,4 个村委会,1 个居委会,56 个村民小组,人口 13559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8408 人,人口密度约 244 人/平方公里。乡域总面积 50.1 平方公里,有耕地 34000 亩,水面 5000 亩,山地草洲 14000 亩,大体是五分耕地,四分水面与山地草洲、一分道路和庄园,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铁河乡地处赣江下游,鄱阳湖西滩,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为丘陵红壤山地,其它主要为滨湖淤积平原。境内河流主要有西部的蚂蚁河支流、中部的铁河以及东部的赣江,三股水系由南向北纵贯全乡汇至鄱阳湖。全乡水域面积 5000 余亩,水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境内以种植粮食作物及水产养殖为主,主要有优质米、蔬菜及鱼类等产品。2016 年,全乡早稻播种面积 19221.8 亩,中晚稻播种面积 24319.83 亩,粮食生产稳中有升, 早稻和晚稻均取得大丰收;在江西方洲特种淡水养殖有限公司和江西楷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辐射和带动下,全乡养殖水面达到 1.8 万亩,养殖品种有鳜鱼、黄颡鱼、甲鱼及螃蟹等十多个品种,全乡水产品年产值可达 1.2 亿元;2015 年全乡种植棉花 1805 亩、花生 1363亩、油菜 5546 亩,同时发展果茶、药材、生猪、特种水产等生产基地,以普及农业科技为目标,推广水稻“两秧”技术,农作物“病虫、鼠、害”综合防治技术,开展农机、农技配套水稻生产全程技术服务。
铁河乡是一块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自然风光秀美的土地。海昏侯都城紫金城遗址、西汉海昏侯墓以及苏家山古墓群,是先祖留存的历史见证;候鸟观光、鄱湖风光,是濒临鄱阳湖的自然优势生态景观。另外还有木莲果园等生态农业旅游景点,铁河乡旅游资源以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景旅游为主。
紫金城遗址:以紫金城为代表的海昏侯国都和以海昏侯墓为代表的墓葬区,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是重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是研究西汉侯国历史最独特的大遗址。紫金城遗址面积约 3.6 平方公里,四周是黄土堆积的城墙,高 3 米,底宽 5 米,呈梯形。古城址南北 300 米,东西 250 米,城内是一片高低不等的农田和旱地,以及少数近代墓地。在厚约 20-60 厘米的文化堆积层中,采集到了夹砂印纹陶片、灰质陶片等标本。纹饰有方格纹、盆纹、网结纹、米字纹等,从陶片的外观分析,其器形有双耳罐、陶盆、碗、缸和印着兽纹的灰陶瓦当。
二、产业发展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指导思想,要进一步调整理顺工农城乡关系,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显著缩小城乡差距。同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总的方向是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形势,以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为核心。主要是改革完善财政补贴政策,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更加注重支持结构调整、资源环境保护和科技研发等,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铁河乡是典型的鄱阳湖平原农业乡,资源丰富、生态良好,但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11 年,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的发现对提升南昌及江西的文化旅游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国家、省、市、区层面的宏观政策和相关规划,立足海昏侯遗址文化品牌,以“四个结合”为原则,研判海昏侯遗址对我乡区域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为我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新动力。
三、本地性资源
从资源属性来看,铁河乡是典型的鄱阳湖平原农业乡,得益于毗邻鄱阳湖的地理区位,乡域内水系纵横交错,村舍星罗棋布点缀其间,属于典型的水、村、田相得益彰的江南田园,拥有类似的自然资源基础,铁河乡人文资源以汉代文化遗址遗迹类为主。乡域内拥有汉代海昏侯国紫金城城址、长达 18 公里的汉代古城墙遗址、200 余座汉代官宦集葬群古墓。
人文 资源 |
古迹遗址类 |
紫金城古城墙遗址、铁河古墓群。 |
自然资源 |
乡村田园风光 |
铁河乡境内除乡政府所在地为城镇化地区,周边均分布着大量农田,农田之间村舍星罗棋布,是典型的乡村田园风光。当地 尚未发展旅游产业,农家乐等业态基本为零。 |
鄱阳湖自然湿地 |
铁河乡北临鄱阳湖,平时可看到各种鸟类,冬季随候鸟南迁而 大量增加,形成鸟类迁徙景观。 |
铁河乡资源概况
三、 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乡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16 年底,我乡国内生产总值达2.8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1.5%,基本形成了以现代农业种植为核心的主导产业,以文化旅游、特种养殖等为支撑的优势产业,我乡农民人均年收入为 7600 元,均低于南昌市和新建区的农民人均年收入水平,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亟待提高。
四、产业布局现状
铁河乡依托资源基础,目前总体上各形成了 4 个产业基地。
铁河乡——“四大产业基地”
北部水禽养殖基地
中部优质水稻种植基地
东部水产养殖基地
西部绿色水果与中药材种植基地
铁河乡形成“稳粮、扩渔、强畜、兴果”的农业产业结构。主要的农产品有早稻、“四大家鱼”、猪、大雁、富硒桃、柑桔、中药材“吴茱萸”、棉花、花生、油菜。
产业发展目标
围绕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个一流、四个结合、三个目标”的总体发展要求,紧抓赣江新区这一国家级新区的发展契机,寻求昌九一体化背景下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以汉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带动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相关产业发展, 集合绿色产品(农产品、旅游产品)加工及其他绿色工业,建立高效复合的产业体系,实现三次产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五、产业发展策略
1、“主三、副一,二三联动”发展策略
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资源,以“旅游休闲和文化创意”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遗产感知、文化体验、生态休闲、户外运动、养生度假、农业休闲等旅游休闲产业。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会议会展等重点产业,树立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以绿色农产品、旅游纪念品、文创产品、乡土特产生产为先导,逐步引进绿色加工业, 以产带游,以游促商,打造生产—展销—旅游复合型产业链条,促进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绿色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
2、“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规划区的生态资源、农业资源、地域民俗与周边区域有较大雷同,历经多年的开发仍属于初级水平,旅游开发层级低、品牌知名度低、产业带动效益和经济收益有限。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与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拓展旅游发展新领域。十八大以来,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讲话精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国家文物局下发多个文件。基于此,立足海昏侯国遗址,“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强化“旅游+”、“文化+”、“创意+”的资源保护利用总体思路是我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前提条件。
六、产业发展重点
规划区产业发展最终形成以农业为基础产业,引导农业向观光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等方向转型升级;以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包括遗址感知、康体运动、休闲度假等;以文化创意为重点产业,包括文化博览、演艺娱乐、会议会展等产业类型。
1、主导产业——文化旅游产业
依托海昏侯遗址和鄱阳湖湿地两大核心资源,大力发展以遗产感知旅游、户外运动旅游、生态休闲旅游、农业休闲旅游、文化体验旅游、健康养生度假为代表的旅游休闲产业。
海昏侯国遗址,与国内诸多遗址一致,具有“地上一无所有,地下气象万千” 的印象特征,历史遗迹可感知性、可理解性和体验性差。借助遗址“申遗”的契机,为南昌市乃至江西省提供优先开展文化遗产感知体验旅游的最佳平台,以海昏侯国遗址为试验田,探索文化遗产旅游新模式以备中长期发展借鉴。
促进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推出一批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和精品线路。充分发挥海昏侯国遗址的区位优势和规模优势,依托大遗址保留村落,嫁接国际化南昌近郊型休闲旅游市场,整合国内外康体运动品牌,针对水上运动、山地运动、民俗非遗类特色运动三大产业业态领域,建设一批符合文保要求且具有市场吸引力和号召力的康体运动娱乐项目。
突出湿地生态特色,以“自然、生态、野趣”为主导,扩种不同的陆水生湿地植物,融入观景、人文、休闲和游乐等要素,打造集湿地保护与利用、湖光览胜、科考科普、候鸟观赏、渔俗体验、湿地研究、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生态休闲旅游基地。结合全息影像、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法运用,创新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通过民俗文化植入、园林景观营造、特色农作物种植等手段,实施遗址区内保留村落“一村一品”工程。着眼乡村休闲游乐市场,打造乡俗农耕体验、农场养殖、农田认领、乡村客栈、国际驿站、特色采摘、树屋篱园、休闲农庄、乡土人家、丝绸桑蚕、葡萄酒庄等乡村康体休闲游憩项目。
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立足海昏侯国遗址本体文化、汉文化和民俗文化, 挖掘其与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内在联系,培育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和实践活动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行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扶持旅游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数字文化产业相融合。完善城镇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支持大型旅游综合体、主题公园、旅游风情小镇和特色景观名镇创新发展,发展文化演艺旅游,推动旅游实景演出发展,打造传统节庆旅游品牌,集中打造具有海昏侯国和赣风鄱韵特色的村镇或特色小镇。
结合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以游客服务中心、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海昏大剧院、汉文化体验馆、汉文化主题酒店等为主要项目,打造满足区域旅游接待、文化体验、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汉风海昏小镇。
立足海昏侯国遗址历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转化,促进旅游与教育融合发展。直面中国教育,倡导知行合一,将研学旅行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文物古迹、湿地生态等专题研学旅行,引导旅游项目或美丽乡村建设将丝织刺绣、陶瓷工艺、传统造纸、活字印刷、浇铸冶炼、竹木漆器、古代六艺、中医养生、科技工艺、茶酒文化、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嫁接游客参与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或工艺作坊, 打造全国青少年传统文化室外教习基地。
结合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以“景观做加法,居住做减法,旅游做乘法,风貌做除法”为理念,以江西地域民俗文化为内涵,将现状铁河集镇打造为一个具有浓郁江西地方特色,集文化体验、特色餐饮、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主题客栈等旅游功能于一体的赣风文旅休闲小镇。
依托鄱阳湖都市休闲旅游市场,结合老裘村等村落建筑风貌改造提升,充分萃取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易嫁接文化商业和旅游体验的江西民俗风情产品,如江西民间工艺类、特色餐饮小吃类等非遗项目,以文化商业、参与性文化体验形式呈现,打造江西民俗文化体验项目。
以国务院《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立足项目生态环境,培育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养生休闲产业,促进旅游休闲与健康医疗融合发展。结合中医疗养、生态疗养、文化疗养等,通过专业疗养康复设施完善和专业级的疗养、康复指导,引导健康医疗旅游示范基地、综合性康养旅游基地、非营利性乡村养老机构的发展。主动融入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旅游发展和客源市场,规划茭湖滨水生态度假片区,重点建设水上主题乐园、滨水生态度假村等生态休闲、健康养生类项目。
2、基础产业——都市现代农业
1、创新传统农业生产模式
以“时令生产+有机绿色”为农产品生产基础,“乡愁文化致胜、创意设计致胜、参与体验致胜”为原则,探索“公司+集体+农户”农业生产新体制,联合文化创意设计和江西高校的农业科技优势,实施强强联合计划,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耕读”文化和江西乡俗文化,依托区域农业资源,推动大项目、大企业、大品牌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田园综合体、农艺景观等创意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庄园发展,开展农作物认养认知、农耕、采摘、饲养等农事活动,促进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农业附加值,构建具有两乡特色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
2、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重点建立健全农产品品质溯源、市场预警监测系统;结合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互联网与农业的渗透融合,积极打造集电商、物流、农技服务于一体的农业互联网和农业云服务综合性平台。
3、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
利用区域的优质的水稻资源、渔业资源、家禽、竹林类资源,鼓励工业企业因地制宜、错位特色发展,通过文博创意产业,大力绿色农产品伴手礼、发展旅游用品、文创品、特色旅游商品绿色制造业,培育一批旅游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绿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3、重点产业——文化创意产业
1、规划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发展产业。
加快重点文化产业板块建设,以遗址保护为基础,结合内部相关的汉文化和地域民俗文化旅游项目活动开展,加快以相关文化旅游纪念品研发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开发。
以现有挖掘遗址为基础,重点建设遗址公园,结合现代城市更新改造,融入文化休闲、文化娱乐等文化业态,积极打造汉文化现代展示平台。
2、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产业业态
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化创意产业分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服务、软件网络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文博创意服务、文化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等九大类九十个小类。鉴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以及规划区的文化资源属性,软件网络计算机服务不合适规划区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产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征且需要一定的产业聚集发展基础,在前期可作为规划区的文化品牌形象强化措施之一,并不具备作为重点产业培育的文化和市场基础。本规划区重点发展文化艺术服务、文博创意产业、文化休闲娱乐、会议展览服务等四类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艺术服务。深度挖掘遗址代表的汉文化,通过舞蹈、话剧、戏曲等的创作、表演等途径实现汉文化的创新性传承与弘扬,重点利用高科技技术,与国际级演出创作团队合作,打造一台全面展示汉文化和江西本土文化的常态演出。积极举办承办节日庆典、品牌发布、室外展览、公益宣传等室外文化活动。
文博创意产业。以汉代文物交易交流为基础,推动艺术品生产和流通,鼓励艺术品拍卖、收藏等市场行为和产业业态发展,重点发展艺术品拍卖、艺术品交易,打造汉文化产品交易平台。加强汉文化和民俗文化主题旅游纪念品设计, 扶持相关文博单位和文化创意设计企业开发原创文化产品,延伸文博衍生产品链条。
文化休闲娱乐。推进以海昏大剧院为主体的公共文化场馆建设。丰富文化休闲娱乐业态,鼓励多渠道投资兴建各类健康文化娱乐场所,大力发展与汉文化和地域民俗文化等相关的酒吧、餐饮、酒店、客栈等文化主题休闲业态。强化文化休闲体验方式,鼓励通过 VR、AR 等现代科技手法进行文化休闲方式创新。
会议展览服务。结合文化创意、文物保护、生态保护等专业领域,强化会议展览服务的差异性、专业性和主题性。积极以汉文化为支撑,提供专业化、学术化主题类研讨会、企业会议和其他文化主题会展服务。
六、产业空间布局
1、产业空间布局原则
文化为魂,圈层发展
海昏侯遗址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不可再生性与不可替代性,是铁河乡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和新动力。产业发展要以保护大遗址文化为基本前提。以《紫金城城址及铁河古墓群文物保护规划》保护区为核心,按照“圈层发展”理念,合理有序布局文化博览、文化展示、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
生态为本,水绿交织
生态性原则首先强调地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其次,保护及建设中应体现生态性原则,表征汉代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规律和比拟自然的价值观念。另外,强调人工景观、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浑然天成。
旅游为业,特色集群
围绕“四个结合”,实施“旅游+”,发挥区域核心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开展遗产感知旅游、户外运动旅游、生态休闲旅游、农业休闲旅游、文化体验旅游、健康养生度假等旅游产业,从而实现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生态协调永续发展。
2、产业空间布局
充分考虑基地的环境特征,统筹周边地区的环境要素,土地资源和设施以及产业发展基础条件,秉承“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路,以保持和改善基地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开发与建设,发展文保事业、文博产业、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都市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将区域分为现代农业区、生态观光农业区、滨湖生态旅游区。
现代农业区
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区位于规划区东北部的东阳村,依托农业合作社产业基础,创新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以绿色农产品生产基础,探索农业生产新体制,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产业等都市现代农业。引导保留村落积极开展乡村休闲旅游。通过民俗文化植入、园林景观营造、特色农作物种植等手段,引导农家乐、都市农庄、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农业庄园、田园综合体、美丽村落等业态布局。
生态观光农业区
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区位于规划区东北部的蓄滞洪区,产业板块依托方洲水产养殖基地等既有产业优势,以稻海渔乡为主题,开展结合荷花种植、水稻种植、特种养殖等,开展大地农业景观、生态观鸟、花田游赏等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滨湖生态旅游区
滨湖生态旅游区位于规划区北部,依托良好的自然山水基底与生态环境,结合遗址公园北侧服务区建设,适度发展户外运动旅游、生态休闲旅游、老年康复护理、健康养生度假等产业,培育候鸟观赏、湿地科普、精品民宿、主题酒店、中医疗养、康复护理、滨水度假等业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