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稳定的水源保障、完善的灌排体系是粮食稳产丰产的关键因素。争取农村水利项目建设资金;创建一批节水型灌区;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基本建成“旱能灌、涝能排、机械能下田”的农田水利灌排体系……近年来,我市着力提升农村水源保障及灌溉能力,大力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和末级渠系建设,推广节水技术,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为粮食丰收夯实水利根基。
□童归豪 洪观新闻记者 吴潇远 实习生 陈瑾
打通农田“毛细血管”
近日,在南昌县黄马乡岭前村,汩汩水流顺着修整一新的余家灌溉渠缓缓流淌进稻田。“以前土渠经常淤塞,每年村里至少要组织两次清淤。农忙的时候,浇一亩地至少要两个小时,现在渠道畅通了,水流下来快,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浇完,灌溉不再‘卡脖子’了。”岭前村种粮大户万小毛高兴地说。
“岭前村余家灌溉渠位于灌区渠系末级,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建设标准低,存在破损、淤塞现象,导致输水效率低。”南昌县水利局农水股股长熊建华说,南昌县水利局与县农业农村局经过实地调查摸底,编制了《南昌县推进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攻坚行动灌片整治改造提升方案》,针对南昌县黄马乡、向塘镇两处存在阻碍农田灌溉的问题进行整治改造提升。“现在,该段灌溉渠道已顺利通水,渠道过水断面规整,渠内水流速度加快,有效解决了下游3200亩的农田灌溉的‘肠阻’问题。”
岭前村的变化是我市夯实灌区基础设施,打通农田“毛细血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水利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围绕保障农业灌溉用水、提高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大力推进末级渠系建设,推行标准化管理,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农业用水问题。
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
在安义县长垅水库灌片,一条条管道将“解渴水”精准送到田间地头。
跟随安义县水利局农水股副股长甘晨的脚步,记者看到了田间渠道侧边一部分还未填埋的低压输水管道。水流如何顺着管道流到末端?为了一探究竟,记者沿着输水管道接着往前走。“这里就是垅口斗渠,水流顺着长垅干渠、垅口支渠的低压输水管道一直流到这,旁边是闸阀井,要用水灌溉的时候,就从这里打开阀门。”甘晨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水流从低压输水管道出来后经硬化改造后的垅口斗渠直通田间地头,不仅效率高,还减少了面源污染。“弱苗转壮,关键就靠这遍水肥。”长埠镇义基村种粮大户杜传财捧着清水洗了把脸,笑着说。
“长垅水库的总库容160多万立方米,以前碰上干旱天气,水不够用,就需要从潦河提水灌溉,三个提灌站投入使用1个小时需要50多度电。现在改为低压管道输水后,对比传统灌溉每年节水近35%,节省电费6万余元。”长埠镇农业农村办工作人员杨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安义县水利局农水股股长王修清介绍,安义县水利局推行低压管道灌溉,改明渠为暗管,减少了水到用水点的输水时间,减少了蒸发量,此次在长垅水库灌片新建设输水管道2条,管道长度为2.783公里,有效解决了明渠灌溉容易出现的“跑冒滴漏”,化解了输水渠道的“肠梗阻”问题。同时,安义县在骨干渠道安装了量水、测水设施和计量水表,逐步推进精准用水计量,不断提高用水效率。
据介绍,在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中,我市将低压管道输水工程纳入项目建设内容。安义县长石灌区、进贤县秧塘灌区共完成低压管道输水改造面积约4万亩,年节水量达到280万方。灌区工程建成后,不仅大大提高了农田灌溉效率、节约了灌溉用水,还为用水计量设施的安装和农业水价测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改变了过去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大水漫灌、串灌的模式,滴灌、喷灌等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得到推广,2023年年底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8。在此基础上,我市创建了一批节水型灌区,蒋巷灌区、五星灌区、万长灌区、南新灌区、钟陵水库灌区、秧塘灌区、幸福水库灌区获评省级节水型灌区。
推进现代化灌区改造建设
灌区沟通水源和农田,其质量关乎粮食生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市创新灌区建设管理发展新理念,按照工程改造、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两改一提高”思路,加快推进现代化灌区改造建设。
在新建区联圩镇港下村,记者看到该区昌联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芦洲头引水闸已经完工,与引水闸相连的港下干渠得到拓宽加固,进一步满足了下游灌溉需求。
“昌联灌区设计灌溉面积9.13万亩,农作物以双季稻为主。项目建成后,联圩镇、昌邑乡两地大部分农田将从原来的提水灌溉转变为自流灌溉,惠及昌邑、联圩两地8万农业人口,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新建区水利局农水股负责人喻一明介绍。
记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我市将继续推进昌联、药湖、长石3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提高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一座座水库,一条条水渠,一片片灌区,织密水网,连起了千家万户,丰收水畅流广袤田野。近五年来,我市累计争取农村水利项目建设资金约42亿元,完成16处涝区建设,改善治涝面积约40万亩,粮食亩产量提高100公斤左右,基本建成“旱能灌、涝能排、机械能下田”的农田水利灌排体系。
来源:南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