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讯 全媒体记者段萍摄影报道:新事物新事件容易诞生新名词,“大白”就是抗击疫情中最可爱的人,是奋战在疫情一线“战士”的代名词。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裹得严严实实,让我们看不清他们的面目,就像我们不知道南昌“摘星”,背后他们到底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努力;当我们期待生活日益正常化的当下,他们为全力以赴打赢本轮突发疫情“围剿清零”攻坚战,巩固隔离点外清零成果,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依然冲锋在基层,奋战在“疫”线。正如当代作家苏心的那句诗名,“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抗疫取得成果的背后是南昌市东湖区委吹响的机关党员集结号,是来自该区49个区直单位的800余名党员,充实基层一线防疫工作力量,下沉到各镇(街道、管理处)110个村(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宣传引导、核酸检测、扫码测温、信息摸排、物资配送……在防疫一线,南昌市东湖区直机关在职党员化身“五员”,接受社区统一安排,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机关干部忙碌的身影。
“宣传员”:坚守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为普及防疫知识,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链,保障筑牢疫情“防护墙”,东湖区委宣传部组织成立疫情宣传劝导小分队,在大院街道广泛开展防疫宣传劝导工作,坚守防疫“最后一公里”。东湖区委宣传部机关干部身穿红马甲、佩戴“党员志愿者”红袖章,沿途对沿街商铺、居民楼、背街小巷、休闲广场等公众场地,积极开展防疫宣传劝导工作,劝导辖区居民少出门、不聚集、勤洗手、戴口罩。除此之外,还积极帮助社区进行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识的宣传,向居民介绍防控政策和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重要性,引导群众正确理解、积极配合、减少焦虑、不信谣不传谣,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
“引导员”:为核酸检测提供最暖心服务
每天早上六点不到,东湖区市监局机关党员干部张云就和同事一起,在董家窑街道五纬路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开始忙碌而紧张的工作。他们积极帮助社区摸排辖区人员、召集引导居民,帮助指导做好核酸检测预约登记和相关人员信息登记,在核酸检测时帮助维护秩序,落实规范佩戴口罩、有序排队、保持安全距离等要求。在采样点内,他佩戴着党徽身着志愿者“红马甲”,穿梭在长长的队伍中,帮助前来检测的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群体前往“爱心通道”,耐心帮他们操作,为他们提供暖心服务。
“守护员”:门岗值守严把小区“入口关”
东湖区住建局机关干部张梁坚持每天提前来到保赤仓卡口上。保赤仓后面是一片老旧的胡同,外来人口多、来往人流量大。张梁严格按照“四查一戴”的工作程序,对每一个进出社区的人员进行核查,并做好统计。张梁说:“我们干部下沉社区不是摆样子,是要真正帮着社区做点实实在在的工作。给我们一个入口,我们一定要把住。我们守好这道防线,也就守住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一大批来自东湖区直机关的党员干部始终严把小区“入口关”,帮助社区落实居民出行管控措施,严控外来人员进入,确保居民按要求外出,不扎堆不聚集、外卖快递不得进入小区等要求。
“劝导员”:巡逻督促落实企业经营须规范
“不能堂食,要戴好口罩…”“商户们要做好扫码、测温、消杀登记等工作……”。东湖区总工会副主席曾纪勇,每天带领机关党员干部和社区党员志愿者,在辖区主干道、小街巷反复进行巡逻,重点对社区范围内门店经营进行劝导,督促非居民生活必需品门店暂停营业,指导营业门店规范管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检查店家和小区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情况。东湖区商务局党员干部对商超落实入口管控、人员疏导、体温检测、卫生消杀等各项防控措施进行常态化督导检查,并为进入商超的群众分发口罩、测量体温、查验“二码”,劝导商超按照防疫要求规范经营。
“服务员”:防控工作做到困难群众家里去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始终坚持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不让一名群众在疫情防控中“掉队”。东湖区民政局机关党员干部结合网格化治理服务,建立小区民情日志,将困难群众和行动不便人员进行全面统计,和社区干部一起组织采样小组分区划片,开展“上门服务”进行核酸采样。东湖区医保局机关干部重点关注居家隔离群众和老幼弱等重点群体,及时了解社区居民的所思、所盼、所急、所难,帮助引导他们落实好居家、外出时各类防控措施,主动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将防控工作做到困难群众家里。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区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扛起最紧要的各项防疫任务,亮身份、上一线、当先锋,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机关力量。
党员夫妻:舍小家为大家的“逆行而上”
疫情发生以来,有一对党员夫妻选择了“逆行而上”,他们分别是全国劳模、东湖区百花洲景区事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徐根明和董家窑街道干部职工邱昌莲。
“防疫进入攻坚期,我们必须继续咬紧牙关不松劲。”八一公园闭园之后,徐根明更忙了。需要对景区公共区域进行日常消杀、绿化管护、防疫巡查与卡点值守等等,而他总是把自己排在第一个。在每一轮的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徐根明都积极组织事务中心党员干部组成志愿者,带队前往豫章街道聆江社区进行全方位的志愿服务。
徐根明的妻子邱昌莲,是董家窑街道的一名干部职工。疫情期间,她投身于密接人员转运工作,24小时待命,接收来自流调队所排查的密接、次密接人员以及自中高风险区来昌返昌人员的信息、分析数据、联系社区、核实信息、对接转运组、交接清单、汇总上报、处理特殊人员赋码转码问题……数不清的电话向她打来,有时是清晨、有时是正午、有时是晚上、有时又是半夜,长时间未能得到充分休息,邱昌莲的声音开始沙哑,却仍坚守岗位:“现在我手机的来电声音都是调成最大音量的,睡觉也不敢完全放松,生怕漏了任何信息。”
感谢信:绿色通道上筑起的鱼水之情
“你们辛苦了!在这个疫情严峻的日子里,是你们站在第一线守护人民群众安全的岗位上奋力战疫,在此向你们致敬!”这是彭家桥街道辖区90多岁老人舒敏贤写给福州路北社区核酸检测点点长彭梵以及所有抗疫一线工作者的感谢信。
核酸检测现场的绿色通道是非常难以管理的,来的都是需要关注的人群,一旦排起“长龙”,绿色通道就失去了开通意义。彭梵将特别需要关注的人群标注出来,“80岁以上、二岁以下、残疾人”予以特殊照顾,排队予以优先,使得绿色通道的功能获得了最大的发挥。
在这条绿色通道上,他们接待了很多人,有抗美援朝的老兵,有获得过战斗英雄证书的老人,有90多岁的老教授,还有更多更多相互搀扶而来的普通老人和残疾人。一封感谢信,一份战疫情。它书写了人民群众与党与政府的鱼水之情,展示了基层党员干部们踏实的工作作风。